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亚民 《森林防火》2022,(2):119-122
国有林场是守护国家森林资源的重要节点,发挥好林场森林资源的管护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和区域内容相适应的管理策略,进一步发挥好国有林场对于森林资源的管护效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的大背景,国有林场逐渐进入现代化林业建设的新时期.国有林场作为我国维持生态环境的中坚力量,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显得愈发关键.本文以江西省新余市国有山下实验林场为经营对象,以第七次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同时参考省、市、县林业发展、森林培育与保护的相关规定,结合林场经营生产实际情况和发展思路,综合考虑未来林业发展的需要编制经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划分森林经营类型,提出了编制方案的方针、原则、目标和经营措施(主伐、间伐、低改、改培),着力提高森林质量、丰富林分结构、增强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发挥国营林场森林资源优势,促进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利用,提高经济效益,严格控制不合理的消耗。在国有林场中必须实行森林资源审计与目标管理。1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审计的概念及其意义  森林资源“审计”是引用财务上管理办法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与森林资源的控制。为了更加有效的保证林业生产建设顺利健康的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利用等活动进行全面的审计监督是非常必要的。森林资源审计的范围,应该包括森林资源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培育、保护、消耗、经营等各个环节。而森林资源审计工作,必须要在建有森林资…  相似文献   

4.
李茜  刘琦  张钧巨 《绿色科技》2015,(4):300-304
指出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西安的精细化管理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仍然存在着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上的差距 ,很多城市发展中的矛盾凸显.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 ,从群众利益出发 ,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角度审视 ,着眼于法规、制度建设 ,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推进信息化建设 ,在"精细"上下功夫 ,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人心凝聚的氛围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为广大群众营造宜居、安宁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大夏河林区是大夏河的水源涵养防护林区,是大夏河的源泉。大夏河森林的兴衰直接关系到林区十多个乡(镇)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也影响到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由于种种原因,大夏河森林遭到不断的破坏和蚕食,致使林线大幅度后移,森林资源锐减,大夏河水量减少,自然灾害频繁。长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森林资源管理的视角,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指标体系对国有林场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为国有林场改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该指标体系从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2个状态,包含培育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维护和保护森林资源、科技兴林、森林资源状况、生态状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8个主题层,35个指标。依据这个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距离函数,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为例,进行实地调查获取各个指标的目标值与实际值,最后计算出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综合距离,以判断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绩效水平。【结果】将乐林场管理过程的距离值为0.1392,管理结果的距离值为0.1295,森林资源管理绩效综合距离值为0.2678,这说明将乐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绩效处于较好水平。从其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分别来看,管理过程的距离值占森林资源管理绩效综合距离值的比例为51.81%,管理结果的距离值占森林资源管理绩效综合距离值的比例为48.19%,这说明将乐林场管理结果略好于管理过程。【结论】将乐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具体指标的测算中显示出了一些问题:1)森林活立木蓄积增长率指标的距离值为1;2)林场营业收入增长率指标的距离值为1;3)第三产业产值占林业总产值比重指标的距离值为1。因此,对将乐林场提出了如下具体建议:1)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种植和养殖),提高林地单位面积生产率;2)积极利用国家政策进行低产林改造,进一步改善森林质量,提高森林质量,提高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3)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收入渠道,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7.
汪嗣蓬 《绿色科技》2020,(3):151-152
指出了森林资源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倘若保护不力,森林资源总量就会不断减少,导致动植物失去生存的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也会因此降低,同时引发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结合林业资源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关系到森林质量及生态平衡的发展前景,从资金投入、管护队伍建设、管理管护制度、强化保护宣传、提升科技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深入的社会背景之下,城市公园的建设已为越来越多人所关注,城市公园管理的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以南宁市人民公园为例,探讨了城市公园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成果,并指出了其中尚存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琳娜 《技术与市场》2023,(11):159-161+165
随着我国国有产业不断扩大,国有项目发展迅猛。结合目前国有企业发展现状与科研能力,探讨国有企业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国有企业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根据项目要素,从组织机构、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4个方面,分析了国有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有企业项目实际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余劲 《绿色科技》2019,(3):186-187
阐述了古树名木的概念与意义,探讨了柳侯公园精细化管理养护古树名木的措施,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加大专项投入与加强人员培训,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结合国有林场改革后的职能定位与要求,明确了林场下一个经营期(2021-2030)的森林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划分了生态保护、森林休闲游憩、林业产业经营和产业发展服务4个森林功能区,以及严格保育、重点保护、保护经营和集约经营4种相应的经营类型,提出了实施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封山育林、采伐更新、非木质资源经营等森林经营措施。方案实施后将使林场的森林树种及林分结构进一步优化,森林质量显著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4.
乔森林 《林业科技情报》2021,53(4):52-53,56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基础和前提,其承担了生态屏障的功能.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综合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愈发旺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本文以大同市为例,对当前大同市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  相似文献   

15.
浅谈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档案的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是反映林场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为国有林场提供科学决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从林业经营的特点及特殊性出发,针对国有林场在林业建设中的特殊地位进行了阐述,以新干县黎山林场为例,从森林资源状况入手,指出了国有林场的经营应重新定位为建设以提供生态服务为主的现代林业,从加强财务控制能力和林木资产化管理水平、商品林的经营对策,以及应对林场未来定位而强化生态林建设等方面,对林场的经营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林场(简称"实验林场")的林地为例,借助ArcGIS软件,基于二类调查和林权证台账中记录的林地资料建立数据库,分析了实验林场的林地、林权宗地的空间和属性信息。结果表明,整个实验林场一半以上的林地均已被确权发证,林场界外也有部分林地被确权归属于实验林场,这说明在今后国家或地区的林场深化改革中采用GIS技术建立林权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安庆市大龙山林场的森林资源情况、林业生产情况以及机构设置与人员,指出了林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面临的问题,探索国有林场改革后,通过转变管理观念、依靠科技、改善管理方法等措施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临武县东山国有林场开展森林经营的需要,依据国家林业相关政策、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程,结合现有的森林资源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了临武县东山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环境,提出了林场森林经营方针、原则与经营目标,设计了林场森林发展阶段的主要经营措施,规划了林场森林多资源利用方案,以供在经理期内规划参考落实.  相似文献   

20.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在系统剖析广西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经营模式、森林资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影响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按照分类经营、分级管理的原则,提出了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模式:公益型国有林场应实行"多种经营",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按公益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森林资源结构应以异龄混交结构为主;商品型林场应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实行"林板结合"永续利用经营模式,进行股份制改造或承包经营或拍卖,按商品生产企业进行管理,进行林种、树种和年龄结构调整,森林结构可以同龄纯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