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白灵菇工厂化栽培培养料筛选及栽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1号菌株进行工厂化袋栽试验。结果表明:配方4为白灵菇工厂化栽培最适培养料配方;适当提高白灵菇栽培袋装料量,可提高其相对产量;白灵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主要靠培养基自身的含水量,一定的含水量是确保其高产优质的先决条件;小米粒菌种具有菌丝萌发速度快、菌丝强壮、接种方便的特点,可缩短生长周期,节约成本;后熟时间对白灵菇菌丝的生长以及菇蕾分化时间、产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荧光假单胞菌对食用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菌液对不同种食用菌香菇、平菇、鸡腿菇、白灵菇、双孢蘑菇、杏鲍菇的促生效果不同。在平菇、杏鲍菇、双孢蘑菇、鸡腿菇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荧光假单胞菌的促进作用明显,以平菇最为显著。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在香菇菌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发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平菇出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菌液的菇袋,菌丝满袋时间较不添加菌液的对照提前5-8 d。原基分化、子实体形成也提前约1周的时间,同时出菇产量提高11.9%。  相似文献   

3.
针对蓟县的气候特点,总结出白灵菇标准化袋栽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白灵菇栽培季节、培养料配方、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催蕾、覆土出菇和采收等。  相似文献   

4.
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转色前的菌丝疏松,而菌膜、菇蕾的菌丝相对比较致密。菌膜、菇蕾中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及蛋白质含量高,而幼菇、成熟菇、退化菇蕾中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及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随着子实体的生长,还原糖、总糖、可溶性蛋白及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糖分供应量减少、蛋白质含量降低、代谢活性下降可能是造成菇蕾退化的原因。退化菇蕾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丙二醛含量高、膜损伤程度加大是菇蕾退化的生理表现,也可能是菇蕾退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白灵菇虽然近几年人工栽培获得成功,但其生长温度范围较小(在8~22℃之间)。因此,只能在除华南以外地区秋末和初春生产,且发菌后熟期长,即菌丝长满袋后在适宜温度下再继续培养40天以上。否则,菌丝生长得再好,遇到高温来临无法出菇,面对好市场,只能望洋兴叹。能在自然气温下都能出菇,且不需后熟、菌丝满袋即可直接出菇的品种,则是广大菇农所期盼之事。安徽省金农食用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率先从新疆引进一株白灵菇新品种,它在8~30℃范围内可正常出菇,更主要的是它不但与常规白灵菇品质相同,而且栽培方法尤如平菇,菌丝满袋即可出菇。不但我国北方…  相似文献   

6.
李俐俐  刘天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30-430,432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在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茶新菇、金针菇、毛木耳、杏鲍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中加入30%~50%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茶新菇和金针菇菌丝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加入10%~30%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毛木耳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加入10%平菇菌糠提取液对杏鲍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当平菇菌糠提取液加入量达到30%及其以上时,则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尤其是白灵菇菌丝几乎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7.
王德明 《油气储运》2005,(10):34-34
持续高温 当出菇阶段气温高于23℃连续3天以上,菌蕾生长受到温度的抑制.而此温度正适合菌丝的生长发育.从而使菇蕾营养产生逆向输送,导致菌蕾失去营养与水分供应而死亡。因此.早秋出菇期需有抗高温的措施准备.如采用向阳面搭建荫棚,菇房地面喷水以及适当推迟堆料时间,避开高温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不少农户的平菇菌床存在菌丝生长旺盛,白且浓密,但迟迟不现蕾,不出菇,或出菇很少。这种现象的原因和防止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双孢菇生产中,自覆土后直到出菇,除常规用水及保湿等管理外,正确掌握并应用下述四个用水要点,对于确保菌丝数量及菌丝活力、确保现蕾数量及现蕾一致、确保子实体健康生长及其商品质量等,均  相似文献   

10.
白灵菇和其它大多数种类食用菌不同的是,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后熟阶段,也就是菌丝长满袋后必须再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顺利出菇并实现优质高产.现介绍白灵菇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 :用双效活力素 375ml/hm2 在小麦返青、拔节、孕穗、灌浆期喷施 1~4次 ,可提高小麦产量 ,增产效果与喷施次数呈正相关 ,试验中以喷施 4次增产效果最好 ,比对照增产 881 .5kg/hm2 ,增产率为 1 4 .3% ,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邓恩桉的生长特性和生长应变,为邓恩桉木材利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以9.5年生人工林邓恩桉为研究对象,测定和评估树高(Ht)、胸径(DBH)、胸高比(DBH/Ht)、生长应变,并分析生长应变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邓恩桉树高、胸径和生长应变的小区间差异显著。胸径和生长应变的变化幅度分别为10.2~24.5 cm,-0.227~-0.064 mm。生长应变水平在上坡方向显著高于下坡方向。邓恩桉生长应变与树高、胸径、胸高比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邓恩桉可作为速生材培育,邓恩桉木材的生长应力不受生长性状的影响。实现高生长和选择低应力水平的速生邓恩桉作为实木加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新型生长调节剂对棉花营养生长抑制作用小于助壮素 ,增加现蕾、提高结铃的效果优于助壮素。 5个新型调节剂对棉花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增幅为 7.4%~ 17.3 %。其中以双效保蕾铃增产效果最高 ,增加产量为 2 43kg/hm2 ,增产幅度达 17.3 %。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缩节胺和防落素对黑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喷施烯效唑(50mg/L)和缩节胺(300mg/L)均能显著延缓黑麦草生长,矮化其株高,增加根冠比,提高叶绿素含量,其中50mg/L烯效唑的处理效果比较显著;烯效唑、缩节胺和不同浓度的防落素(50mg/L和100mg/L)混合喷施,只有烯效唑的复合使用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对改善黑麦草坪用性状的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5.
赵艳岭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39-17941
简述了植物生长延缓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并就其对草坪草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等方面的影响作了较详尽的论述。提出了植物生长延缓剂在草坪应用上的研究方向,展望了植物生长延缓剂在草坪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命素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植物生命素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植物生命素Ⅰ型和Ⅱ型均有利于水稻营养生长发育和形成大穗,能显著提高结实率,平均提高2.50~3.56个百分点,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增幅为17.92%~39.86%,值得进一步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生长促进剂分为三类:蛋白同化激素类、抗生素类和瘤胃发酵调节剂,并分别论述了它们的认可剂量,促生长原理、生长反应和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19.
植物生命素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生命素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植物生命素有利于促进棉花叶面积增大,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利于多结桃,提高衣分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香猪生长激素基因不同基因型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CR-RFLPs技术,检测香猪生长激素基因ApaI酶切位点多态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对个体初生重、2月龄体重、4月龄体重、平均日增重、4月龄体长和4月龄胸围等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香猪生长激素基因ApaI酶切后产生3种基因型和2种等位基因,AB基因型和AA基因型香猪的4月龄体重、0 ̄4月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地低于BB基因型香猪(P<0.01),4月龄体长也显著低于BB基因型香猪(P<0.05),提示AB和AA基因型可能是香猪矮小性的有利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