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分析安徽省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将全省划分为1 999个计算单元,以浅层地下水为主要评价对象,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类裂隙水采用补给量法,基岩裂隙水采用径流模数法,计算了全省多年平均天然补给资源量,采用生态环境约束法计算了全省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全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典型集约化蔬菜种植区山东省寿光市展开。在不同季节对3个有代表性的乡镇的653个地下水水样的检测表明,全年平均NO-3-N含量高达22.6mg·L-1,超出我国饮用水标准的水井比例为36.5%,超出最高允许含量(MAC,10mg·L-1)的水井比例达59.5%,可见寿光市地下水受硝酸盐污染十分严重,污染范围相当广泛。硝态氮(NO-3-N)含量最大值出现在9月份,最小值出现在4月份,同时表现复杂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全年2次对不同蔬菜种植区262个农户蔬菜施肥水平的调查显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与同区氮肥施用水平呈正相关,氮肥过量施用是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何莉敏  魏亚妮  任翠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68-21970,22044
[目的]为查明宁夏红寺堡开发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现状,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研究区15个水样点的水化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较全面地研究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并运用模糊数学法进行了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研究区个别水样点的水化学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下水中色度、pH、H2SiO3的含量相对较稳定,而SO42-、CO32-、NH4+-N和NO2--N的含量在空间存在较强的变异性。TDS总的变化趋势为自中部向东西两侧有增大的趋势,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l-Na、SO4.Cl-Na.Mg.Ca及SO4.Cl-Na.Mg型水为主。[结论]地下水水质总体不容乐观,在海子塘及甜水河脑附近,水质较好,适合当地居民饮用,其余地区水质较差,可做工业和农业用水。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和评价地下水硝酸盐态氮污染状况,以长沙市芙蓉区、雨花区、岳麓区和开福区等4个行政分区为研究区域,共采集115个4~40m深的地下水样,分析测定了其硝酸盐态氮含量。结果表明,长沙市城区周边地区的地下水硝酸盐态氮的平均值为10.02±9.90mg/L,最高值为77.51mg/L。各行政分区地下水硝酸盐态氮的平均含量以芙蓉区的最高,为13.66mg/L,雨花区次之,为11.28mg/L,开福区和岳麓区的较低,分别为7.23mg/L和6.34mg/L。参照我国饮用地下水硝酸盐态氮标准评价,结果表明,在115个水样中,硝酸盐态氮平均含量超标率达35%,除开福区和岳麓区的未超标外,芙蓉区和雨花区的均超标,分别是标准值的1.4和1.1倍。硝酸盐态氮含量分级中,各区均以占Ⅲ类标准的比例最大(〉30%)。周边环境为水泥地、地表水的取水点地下水硝酸盐态氮含量超标率较大。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平原区5地(州)地下水水质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2003年与2011年57对(原位点52个,就近点5个)取样点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及各项水质指标.结果表明,2003-2011年,盆地中劣质水(Ⅳ、Ⅴ类水)水样点占总取样点由2003年的63.1%升至2011年的82.5%,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内的水样点均恶化为Ⅴ类水.分析了造成水质恶化的原因有成井质量差、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超量开采等,提出了控制城镇污染源、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分层开采地下水等塔里木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水质改良与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和评价地下水硝酸盐态氮污染状况,以长沙市芙蓉区、雨花区、岳麓区和开福区等4个行政分区为研究区域,共采集115个4~40m深的地下水样,分析测定了其硝酸盐态氮含量.结果表明,长沙市城区周边地区的地下水硝酸盐态氮的平均值为10.02±9.90 mg/L,最高值为77.51 mg/L.各行政分区地下水硝酸盐态氮的平均含量以芙蓉区的最高,为13.66mg/L,雨花区次之,为11.28 mg/L,开福区和岳麓区的较低,分别为7.23 mg/L和6.34 mg/L.参照我国饮用地下水硝酸盐态氮标准评价,结果表明,在115个水样中,硝酸盐态氮平均含量超标率达35%,除开福区和岳麓区的未超标外,芙蓉区和雨花区的均超标,分别是标准值的1.4和1.1倍.硝酸盐态氮含量分级中,各区均以占Ⅲ类标准的比例最大(30%).周边环境为水泥地、地表水的取水点地下水硝酸盐态氮含量超标率较大.  相似文献   

7.
在滇池流域5个功能区采集了41个地下水的水样,对其硝酸盐含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池流域浅层地下水位硝酸盐含量高于深层地下水位,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变化范围为0.3~326 mg.L-1,平均含量为26.93 mg.L-1,已超出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不同功能区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蔬菜-花卉种植区>传统农作物种植区>城郊结合部>工矿区>昆明市主城区。分析氮肥投入量、地下水位深度等因素对污染地下水硝酸盐的影响可知,氮肥投入量和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煤矿开采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以芦岭矿区5个塌陷塘(1#、2#、3#、4#、5#)以及流经矿区的沱河为研究对象,选取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氟化物、硝酸盐、硫酸盐为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对矿区内地表水体进行了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沱河Ⅳ类水占100%;4#塌陷塘水质最好,可以作为生活用水;2#塌陷塘水质最差,有3个水样超过Ⅴ类标准;1#及5#塌陷塘为Ⅳ类水,3#塌陷塘为Ⅴ类水.总体上看,处于流动状态的沱河水质优于静水环境下的塌陷塘.  相似文献   

9.
福州市郊菜地氮磷面源污染现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福州市郊14片蔬菜基地的120个蔬菜样品、16个田面水样和11个地下水样的检测,并引用相关评价标准,分析了福州市郊菜地氮磷面源污染现状.结果表明:(1)处于严重污染(NO-3≥3 100mg·kg-1)的蔬菜样品占检测总数的13.33%,处于重度污染(NOi≥1 440mg·kg-1)以上的蔬菜样品占检测总数的32.5%,处于中度污染(NO-3≥785 mg·kg-1)以上的蔬菜样品占检测总数的50.83%.(2)氨氮含量超过地表水Ⅲ类(1 mg·L-1)和V类(2 mg-L-1)水质标准的菜地田面水样数量分别占调查总量的62.5%和56.25%;硝态氮含量超过国家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标准(10mg·L-1)的菜地田面水样数量占调查总量的12.5%;总氮平均含量和最高含量分别为10.99和33.80 mg·L-1,分别是地表水V类水质氮标准(2 mg·L-1)的5.5和16.9倍;总磷平均含量和最高含量分别为4.75和12.75mg·L-1,分别是地表水V类水质磷标准(0.4mg·L-1)的11.9和31.9倍.(3)氨氮含量超过V类水质标准(0.5mg·L-1)的地下水样数量占调查总量的18.18%;硝态氮含量处于超标级别(≥10 mg·L-1)以上的地下水样数量占调查总数的54.55%,处于严重超标级别(≥20 mg·L-1)以上的地下水样数量占调查总量的27.27%;总氮含量全部超过V类水质标准(2 mg·L-1,GB 3838-2002),超标率为100%;总磷含量超过V类水质标准(0.4 mg·L-1,GB 3838-2002)的占调查总量的81.82%.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青藏高原农业种植对区域水质的影响,以柴达木盆地主要绿洲农业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布点采样,在9个典型乡镇设置70个采样点,测定水样的总磷、硝酸盐氮、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和农药等指标,分析耕作活动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研究区地表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为2.100,综合水质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尕海镇、郭勒木德镇、格尔木市东、大格勒乡地表水综合水质达到Ⅰ类;香日德镇和察汗乌苏镇地表水中的总磷与德令哈市地表水中的COD浓度处于劣Ⅴ类水平,氯化物、硫酸盐和硝酸盐氮超标位点分别占总采样点的20%、6.67%和1.67%。地下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为2.300,综合水质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Ⅱ类,怀头他拉镇、大格勒乡和察汗乌苏镇地下水中的氯化物和怀头他拉镇地下水中的硫酸盐分别为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的2.83、1.13、1.07倍和1.92倍,无法饮用。研究区重金属和农药浓度极低,其中铅、铜和砷浓度低于地表水和地下水Ⅰ类水标准限值,农药中啶虫脒、毒死蜱和阿维菌素浓度分别为限值的0.01%~0.21%、0.12%和0.93%;灌溉排水中总磷和硝酸盐氮浓度分别增加了37.8%和24.43%。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水质总体较好,但农业耕作活动仍会对区域水质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嘉荫县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及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嘉荫县实测地下水资量,对天然补给量进行计算分析,分别采用平均布井法和开采系数法对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计算,最后对嘉荫县地下水资源量供需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嘉荫县地下水可开采量满足了项目建设用水的要求,具有一定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地表水污染物总量分配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进行总量分配是开展总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公平和效率作为总量分配的基础,以某汽车制造集团的地表水污染物总量分配为实例,以现状排放量和单位产值作为聚类分析依据,将目标单位划分为"重点削减单位"和"关注削减单位",制订了总量分配方案。该模型对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可行性的研究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郭小芹  刘明春  曾婷  韩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385-1387,1426
基于5个气象站点30年气象观测资料和近10年的水资源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0年石羊河流域增暖明显,上游年降水量显著减少,石羊河主干流径流量呈季节性变化;地下水位趋深,北部荒漠地区持续下降;水资源总量以0.8809亿m3/a的速度减少,且对降水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对温度的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势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4.
新疆乌鲁木齐市乌拉泊洼地地下水库的调蓄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乌拉泊洼地地下水库的地质构造和岩性特征,分析了乌鲁木齐河地表来水过程,建立了地下水数值模型和水均衡模型,计算了洼地各项水资源量,估算了地下水库年调蓄量和储存量,并模拟计算了洼地地下水库与乌拉泊水库联合调度方案,确定了洼地水源地的地下水最大开采能力,提高了乌拉泊水库的调蓄功能,对缓解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综合效益,减少河道弃水量,降低月缺水量,缓解供水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呈线性完全相关关系,城市化的程度越高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就越大。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扩大,引起了一系列水文水资源问题,因而研究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产生的影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1996~2005年来玛纳斯河水质评价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43-1444,1446
通过对玛纳斯河10年来的水质监测资料的研究分析,从中寻找出该流域的地表及地下水质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玛河径流形成区及山前倾斜平原区水质一直保持在1级未受污染级别;山前倾斜平原区地下水中挥发酚以及氮素含量逐年上升,但总体水质仍然保持在1级未受污染级别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赵海璇  马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82-15783
在沽源县红旗滩小流域陡坡地,选取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具有较强代表性的红泥滩村北山坡为研究地,设置未治理坡面径流小区、水平沟治理坡面径流小区、鱼鳞坑治理坡面径流小区3个观测小区。于2007~2009年的雨季连续监测、对比各径流小区的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在坡度、坡向、植被盖度和降水特征等要素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水土保持措施效果由好到差依次是水平沟治理坡面径流小区、鱼鳞坑治理坡面径流小区、未治理坡面径流小区。坝缘山地陡坡地水土流失治理应提倡使用水平沟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水城盆地空间城镇化对浅层岩溶地下水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水城盆地空间城镇化对浅层岩溶地下水的影响,以六盘水市水城盆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下水采样点的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组分、地下水长期监测点的水位资料,研究了地下水补给来源和空间城镇化对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位动态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补给,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和HCO3·SO4-Ca型;空间城镇化影响下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差异与浅层岩溶地下水诸多离子的富集具有空间一致性,Cl-和NH3-N主要富集在建筑用地区,NO3-和SO42-主要富集在耕地、林地和裸地等非建筑用地区,而Mn和As则主要来自工业建设产生的点源污染。研究区年内和年际地下水水位变幅均趋于稳定,结合该时期的降雨量与地下水水位变幅面积的关系,证明空间城镇化发展导致不透水面的增加,降低了地下水水位对降雨的响应程度,地下水补给条件变差,地下水开采量的变化成为影响地下水水位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空间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改变了盆地内的土地利用方式,严重影响了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和地下水水质,造成局部地区有害离子的富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辽西山区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将地下水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类岩溶水和其他岩类裂隙水。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地下水的赋水程度、埋藏条件和水质特征,并按水系流域分区,采用河流水文图分割方法,并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