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肉鸡腹水症     
肉鸡腹水症是肉鸡饲养业的一种常见病,病鸡表现为突然拍翅倒地死亡或呈慢性经过。 病因: 1.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缺乏VE和硒,容易导致肝坏死,引起腹水;饲料中钠的含量过高,  相似文献   

2.
肉鸡腹水症已成为肉鸡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病鸡表现为突然拍翅倒地死亡或呈慢性经过。剖检腹腔积液,呈稻草黄色、肝硬化肿大。 引起肉鸡腹水症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饲料因素: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缺V_E、硒,导致肝坏死,引起腹水;饲料中钠的含量过高,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导致腹水;饲料中黄曲霉菌超标以  相似文献   

3.
肉鸡腹水症是导致肉鸡残废的主要原因之一,4~6周龄最易发生,死亡率达15%~30%.该病以病鸡的腹腔积聚多量浆液性液体、右心扩张、肺部瘀血、水肿和肝脏病变为特征,肉鸡生长速度过快、慢性缺氧、高海拔、寒冷、肥胖、氨气过多、维生素E缺乏、饲料中含盐量过高等均可引起发病.2008年沈阳某鸡场饲养的4000羽艾维茵肉鸡发病,现将该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肉鸡腹水综合症又称肉鸡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综合症,主要发生于幼龄肉鸡,已成为当今危害肉鸡规模饲养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我们于2001 年开始对肉鸡腹水综合症进行调查研究,所采取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肉鸡腹水综合症的发生与死亡。1 发病特征 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以明显的腹水、右心室扩张、肺充血水肿以及肝脏病变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症。肉鸡规模饲养户一旦发生本病,几乎每天都有1% ~3%的新病例出现,总的发病率可达10% ~30%。1.1 发病原因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本病是由于呼吸、循环功能下降与肉鸡生长发育过快的矛盾结果所致。引起呼…  相似文献   

5.
肉鸡腹水症     
肉鸡腹水症得名于该病发生于肉鸡及病鸡的腹腔内有大量的积水。该病遍及全世界,凡有肉鸡生长的地方就有此病发生。Maxwell和Robertson于1996年对18个国家进行了腹水症的调查,平均发病率约为4.7%,成为养鸡业一严重问题。高海拔地区在3日龄、海平面地区在5日龄即有发病的报导。该病在我国也较为常见,肉鸡腹水症的平均死亡率约  相似文献   

6.
<正>腹水症是肉鸡饲养中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40日龄以后,春、冬季发病率较高。病死鸡的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的液体。肝脏、肾脏和心脏发生病变后产生腹腔液体。1病因1.1心脏主要根饲养环境有关,鸡舍通风不良,密度过大,有害气体较多,氧气量较少,导致肉鸡机体缺氧。肉鸡为了获得较多的  相似文献   

7.
肉鸡腹水症     
肉鸡腹水症是肉鸡养殖业上的一种新的疾病,其典型症状是腹腔内积有大量的液体,且在腹水出现之前就业已发生心、肺、肝、肾等内脏的明显病理性损伤,因此又称为肉鸡腹水综合征。病鸡常常死亡或在加工厂被废弃,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肉鸡腹水症最早报告于一些高海拔国家和地区,随后在一些低海拔和海平面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出现。我国在八十年代末才开始有病例报道,高海拔及低海拔地区均有肉鸡腹水症的发生。肉鸡腹水症最早出现于3日龄肉鸡.2-3周龄肉鸡敏感性较高,4-5周龄肉鸡多发。本病在各类家禽都可发生,但最多发、最常见的…  相似文献   

8.
正肉鸡腹水症又称"心衰综合征"、"鸡高原海拔病",是以明显腹水、右心室扩张、肺充血、水肿及肝脏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种多因子致使病鸡腹腔内积聚大量浆液性液体,导致患鸡死亡的综合性疾病。1发病机理肉鸡腹水症的主要发病机理是由于肉鸡生长过  相似文献   

9.
浅谈肉鸡腹水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腹水症又叫"高海拔病"、"心衰综合症",是快速生长的肉鸡的一种常见的非传染病,以明显的腹水和心功能衰竭为典型特征.随着肉鸡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生有逐渐上升趋势,成为阻碍养鸡业发展的一个新难题.  相似文献   

10.
肉鸡腹水症是导致肉鸡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周龄左右最易发生,死亡率达15%~30%,有的高达45%. 1 发病原因 引起的原因有日粮中能量水平过高或高蛋白低能量;维生素A、D、E等缺乏;饲料中钠的含量过高、硒的含量不足;呼吸系统和肝肾等疾病;鸡舍中NH<,3>、CO<,2>、CO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长期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长期使用二氯联苯化合物、呋喃唑酮等损害肝肾的药物;鸡的品种和年龄.  相似文献   

11.
肉鸡腹水症是因为鸡的心率不齐、肝脏受损造成的腹水疾病,曾认为此类病只局限在含氧量低的高原地区。但是,进入70年代,伴随着品种改良和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肉鸡生长发育显著加快,即使饲养在海拔低的平原地区,肉鸡腹水症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肉鸡的出栏日龄,欧美各国普遍在40—50日龄前,日本在60日龄前。因而,肉鸡的腹水症发病率在日本非常高,损失也很大。到了80年代,肉鸡腹水病在世界各地迅速增加。由于品种改良促使体重增长率年年提高,即使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其发病率也显著增多,然  相似文献   

12.
<正>鸡腹水症是以明显的腹水、右心室扩张、肺充血、水肿,以及肝脏病变为特征的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种多因子致使病鸡腹腔内积聚大量浆液性液体,从而导致病鸡死亡的综合性疾病。1发病机理该病系因肉鸡生长过快,心肺功能无法满足和适应快速增长的肌肉对血氧需求所致。由于多种致病因  相似文献   

13.
应用心电图分析肉鸡腹水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两批肉鸡(一批120只,另一批60只)进行心电图监测,每周测1次,每次每批15只,最后对确定为腹水症的肉鸡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腹水症病鸡心电图Ⅱ、Ⅲ导联的平均组合向量(MRV)、心功能指数(CI)和Ⅱ导联S波振幅(Ⅱ-S)极显著地高于心扩张病鸡和对照组肉鸡(P<0.01);心扩张病鸡亦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肉鸡(P<0.01)。因此,肉鸡心电图Ⅱ、Ⅲ导联的MRV、CI和Ⅱ-S可作为诊断肉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肉鸡生产中时常遇到腹水症的危害,以肉鸡腹腔大量积水为特征,还有心、肝、肺诸器官的形态和机能的严重损害,多发生在晚秋和早春,危害4周龄以上发育良好的肉鸡,死亡率5—10%,同时其它病的发生及死亡率也相应增加,给肉鸡生产带来的损失相当严重。笔者在河南中牟县某鸡场观察一起肉鸡腹水症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肉鸡腹水症的成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肉鸡的饲养过程中,腹水症时有发生。随着腹水症发生率的上升,则肉鸡的死亡率、废弃率也随之上升,从而导致肉鸡饲养的目标利润下降。 肉鸡腹水症的症状是腹腔积液;剖检心包扩张、积液,右心肌肥大、柔软;肝脏郁血、压迫性萎缩、周边钝圆。 引起腹水症的诱因,概括起来有:①供氧不足;②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③耗氧增加。 供氧不足常由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地势海拔高等因素引起。冬季及早春,外界气候寒冷,饲养户为保持舍内合适的温度,通风不良是常发生的事。这势必降低舍内空气的氧含量,而二氧化碳、氨气、尘埃的含量却上升,导致供氧不足。饲养密度过大,导致单位面积的耗氧量增加,如不加强通风,则使每羽鸡的耗氧量减少。在高海拔地区饲养,由于空气稀薄,氧气  相似文献   

16.
肉鸡腹水症又称肉鸡右心室衰竭(Right VevtricularHeart Failure)和鸡高原海拔病,本病是以病鸡心脏、肝脏等实质脏器发生病理变化,以明显腹水、右心室(房)肥大扩张,肺瘀血水肿,肝脏肿大及全身性出血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本病是由于慢性缺氧引起心脏、肺脏损伤所致。本溪是国家农业部指定的禽肉出口基地市,最近几年肉鸡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随着肉鸡饲养规模越来越大,由于一些肉鸡饲养者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肉鸡腹水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鸡群此病平均发病率竞达到6%以上,给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在生产实践中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成效,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雏鸡水肿病、肉鸡腹水症、心衰综合征和鸡高原海拔病。肉鸡发病多在4~6周龄,有的发病在3周龄,且雄性多发占72%,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见于冬春舍饲养季。随着肉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肉鸡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病率增加明显。1发病情况汝南某白羽肉鸡养殖户,现存栏5 000只,35日龄罗斯肉鸡,近3 d发现有零星肉鸡死亡。死亡肉鸡表现  相似文献   

18.
肉鸡腹水症是因为鸡的心率不齐、肝脏受损造成的腹水疾病,曾认为此类病只局限在含氧量低的高原地区。但是,进入70年代,伴随着品种改良和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肉鸡生长发育显著加快,即使饲养在海拔低的平原地区,肉鸡腹水症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肉鸡的出栏日龄,欧美各国普遍在40~50日龄前,日本在  相似文献   

19.
肉鸡腹水症是当今国内外肉鸡养殖业的一大难题,与减蛋综合症、痛风并列为肉鸡养殖业的三大新病,最常发于肉仔鸡,尤其是某些较大型的肉鸡,多在3~5日龄发生,死亡高峰常见于3~4周龄。一般情况下公鸡比母鸡的发病率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多发,死亡率也显著增高。所以,防治腹水症是促进肉鸡养殖业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药物防治肉鸡腹水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物防治肉鸡腹水症的研究进展杨德吉(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侯世忠(山东胜利油田肉鸡场)肉鸡腹水症(AscitesinBroilerChickens)是当今世界各国肉鸡养殖业的一大难题,与猝死症、腿病并列为肉鸡养殖业的三大新病。自8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