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 目前所推广的多丝量蚕品种与体质仍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一带,更为显著。夏秋用品种虽然好养,但产量较低,出丝率低,产值低。因此,南方蚕区多把选育夏秋品种作为重点。辽宁主要因冬季严寒,桑树易受冻害,故采用留条春伐的剪伐形式,原料茧主产季节为夏秋蚕。在辽宁养夏秋蚕,是否也需要用夏秋用品种?过去众说不一,也有用多丝量品种的,但有时夏秋蚕养失败了,就认为是养多丝量品种的原因。在六十年代,辽宁生产中曾分别推广过春用品种和夏秋用品种,本文是以11年夏秋季饲养多丝量品种的实绩,分别和春蚕饲养成绩比较。结果表明,多丝量蚕品种在产量上稍低于春蚕,茧质、生命率和春蚕接近,特别是丝质成绩和春蚕相比毫不逊色。现将研究经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秋丰×白玉在春季饲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秋丰×白玉由中国农科院蚕研所育成,是一对耐氟性强、产量高、丝质优的夏秋用家蚕品种,系浙江省抗氟污染、提高茧丝品质“秋种春养”的主推品种,专养秋丰×白玉夏秋用家蚕品种可以显著提高茧产量、质量,对促进我们吴江蚕桑老区的传统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4年春蚕期在吴江市震泽镇开始引进,进行农村试养;2005年春蚕期在吴江市桃源镇大规模推广饲养了5300张。  相似文献   

3.
沈亚萍 《蚕桑通报》2001,32(2):49-51
1"春种秋养”的推广历程 优良的蚕品种只有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品种的优良特性,不同的生态环境选养合适的蚕品种才能取得较好的饲养结果.随着乡镇工业的发达,一些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同时受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近年我省平均气温明显升高.环境条件的恶化迫使我省好大一部分蚕区采用"秋种春养”的模式,以保证蚕桑生产的稳产高产.安吉县地处浙北山区,小气候条件好,环境污染少,即使在夏秋季节,也适于多丝量春用品种的饲养,以发挥其优质高产的性能,我县经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对于气候条件好,环境污染少的丘陵、山区,因地制宜春种秋养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现将安吉县近二十年来推行春种秋养的经验总结如下,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夏秋蚕饲养量约占全年的60%。夏秋蚕茧的丰欠及品质的优劣,对我省蚕茧产量影响极大。由于我省气候条件的特殊性,生产用种历来春种秋养,春秋兼用。无专用夏秋用品种,在正常气候情况下尚可适应,但遇恶劣气候和桑叶不良等环境,目前多丝量品种的优良性状难以体现,造成蚕作不稳,茧质下降。引用南方专用夏秋蚕品种,虽强健好养,但蚕小、茧小,产量低、茧质差、效益低。因此,选育适应我省夏秋气候特点的夏秋用蚕品种,对稳定蚕作,提高蚕茧质量和茧丝质量将起关键作用。我所采用测交选配等手段选育出一对经济性状优良的夏秋用种…  相似文献   

5.
王夏英 《中国蚕业》2007,28(1):69-70
淳安县夏秋蚕生产凭借千岛湖冬暖夏凉小气候而形成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优势,一直沿续春种秋养格局。近几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变差;同时因各地兴建砖瓦窑而造成蚕区氟污染加剧。春种秋养因抗逆性差,经常暴发蚕病,蚕农损失很大。为提高蚕业效益,自2002年开始在夏蚕和早中秋期引进抗逆、抗氟性强,好养、产量高质量优的夏秋用品种来替代春用种,在不同地区分别对薪杭×白云和秋丰×白玉两对夏秋用品种进行中试,取得初步成功后于2003年夏蚕开始在全县大面积进行推广。现将几年来2对品种的推广应用情况分析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省的蚕茧生产每年饲养春、夏、早秋、中秋、晚秋五期,个别生产队早秋或晚秋不养则饲养四期,其中当以春蚕为蚕茧生产的重点。但是夏、早秋、中秋、晚秋四期由于气温高,桑叶生长发育快可以多次养蚕,提高桑叶、蚕室蚕具等的利用率,是增产蚕茧的有效途径。所以自从提倡饲养夏秋蚕以来,夏秋蚕的产茧量已增占全年产茧量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为了增加每年蚕繭的生产數量,和提高桑园蚕室蚕具的利用率,繼春蚕之后來繼續飼养夏秋蚕晚秋蚕或晚晚秋蚕,確实是有利的措施。但是飼养秋蚕或晚秋蚕,困难是会比春蚕多些,第一气候条件一般不如春蚕好;第二飼料条件——桑叶叶質不及春叶优良。因此秋季养蚕,到不是一件輕而易举的事情。几年來由于秋季气候变化很大,致秋季蚕繭生產有丰歉之別。我个人認为主要的原因,是秋季养蚕時期,是有重行考慮的必要。茲对飼养秋蚕時期提出一點意見,供与專家們和蚕桑技術工作者商討。或許有助于秋蚕生產上有一些裨益吧。  相似文献   

8.
春蚕结束之后,紧接着就是饲养夏秋蚕的季节。饲养夏秋蚕可以充分利用桑叶,提高蚕室、蚕具的利用率,生产更多的蚕茧,支援四化建设。夏秋蚕饲养时期一般从6月开始,陆续养到10月,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气候和叶质条件的变化,所以各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首先谈谈气候,夏蚕期一般从6月—7月,在这段时间里,前期温度较适宜蚕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正>秋丰、白玉是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采用多品种杂交方法育成的一对夏秋用品种,该品种于1989年通过浙江省和国家新蚕品种的审定.秋丰×白玉有好养、张产较高、丝质优良、耐氟性强的特点,适宜于夏秋期尤其是中晚秋期饲养受到农村和丝厂的欢迎,我省武进、丹阳及江阴市蚕区饲养后反映较好.据了解,因该品种耐氟性好、茧形大、产量高,浙江省一些氟污染严重而春用品种饲养不好的蚕区用作春期饲养效果较显著,张产量、张产值均较春用品种提高20—30%.本场从1993年春开始至今已繁育了3期12个对交批,通过近几年繁育,我们对这对品种有以下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丁农 《江苏蚕业》2000,22(2):8-11
70年代以来,湖州市推广蚕品种几乎每10年更换一次,据1996—1998年统计,生产上使用推广的品种多达10对,春用品种以春雷×镇珠为主,占总发种量 20.38%,夏秋用品种以丰1x54A、秋丰 x白玉为主,分别占发种量的27.32%和27.47%,春蚕期春用品种与夏秋用品种的使用已平分秋色,耐氟春秋兼用种的使用量较低。在品种使用上,虽然茧丝量已达较高水平,但存在着当家品种血缘相近,性状雷同,品种选择余地小,特别是秋种春养,不利于茧质的稳定和提高;目前推广的夏秋用品种繁育系数较低、制种成本高;现行品种与5、60年代品种相比,叶丝转化率未见增加等问题。因此今后在育种方向上应加强基础素材研究,加强耐氟性春秋兼用品种选育,加强多耐性品种选育研究,提高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加快雄蚕应用研究步伐及多用途蚕品种选育,应用新技术提高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1.
当前春期原种生产上,一般春用品种采用春制春繁(即今年春期生产的蚕种供明年春期用),夏秋品种采用秋制春繁(即今年秋期生产的蚕种供明年春期用)。但原种生产上对体弱难养的夏秋品种如苏12,也采用春制春繁。为了探索夏秋蚕品种在春期繁育时,上代究以何期制种为好,特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以供有关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2.
如何优化夏秋期蚕品种,是当前蚕桑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夏蚕和早中秋蚕是最难饲养的2期蚕,此时气候条件和桑叶质量都较差,蚕农对夏秋蚕品种的呼声一直很高.随着近几年的生产实践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夏蚕和早中秋期仍饲养春用品种,蚕茧质量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种桑养蚕稳产丰收不能保证.为考虑蚕农和企业的共同利益,选择适合本县夏秋期饲养的优良蚕品种,获得蚕茧优质高产高效势在必行.通过近几年引进蚕品种在农村试养对比,在获得示范成功的基础上,于2004年夏蚕和早中秋蚕全面推广应用强健好养、产茧量高、茧质优、市场前景好的秋丰×白玉这1对中丝量蚕品种,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叶正梅 《蚕桑通报》1989,20(2):11-13
推广优良蚕品种,调整夏秋蚕品种布局,采用春种夏秋养,是提高蚕茧产质量和茧丝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调动蚕农积极性,稳定蚕桑生产的一项措施。本市自1984年以来,不断扩大春种夏秋养的饲养量,推广春种夏秋养的综合配套培桑养蚕技术,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达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推广情况及生产实绩本市全年饲养5期蚕,按常规,品种布局是春、晚秋期饲养多丝量的春用品种,夏、早秋、中秋期饲养抗逆力强的夏用种。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夏秋蚕产茧的质和量都比不上春蚕。影响夏秋蚕生产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桑叶的叶质、病虫害、养蚕技术等。要养好夏秋蚕,必须抓住夏秋蚕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趋利避害,才能保证夏秋蚕的稳产高产。1影响夏秋蚕饲养的主要因素1.1气候整个夏季气候条件变化较大,前期高温  相似文献   

15.
家蚕品种耐氟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重点蚕区的湖州市,针对本地区蚕茧主产区氟害严重的实际,积极采用耐氟性新品种,实行秋种春养,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秋丰×白玉已成为全市的当家品种,尤其是反交白玉×秋丰由于耐氟性强、产量高、好养而深受蚕农欢迎;由湖州市蚕桑科学研究所"八·五"期间育成的夏秋蚕品种丰1×富日累计推广10万余张,为稳定氟害地区的蚕茧产量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几年来本市又引进试养雄蚕品种夏华×平8和秋华×平30,2001年春期试养蚕农反映较好.  相似文献   

16.
夏秋蚕超春蚕是本省当前蚕茧生产的任务,也是我们蚕业科学工业者的任务。谁都知道,夏秋蚕的饲育环境没有春蚕那样好,这是事实,但是也有许多夏秋蚕丰产的事实,这说明了夏秋蚕还是和春期同样可以取得丰产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掌握夏秋蚕饲育中的特点和克服夏秋期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有人提出春种秋养,这种提法是否确切,我认为是可以商榷的。首先,从气候条件来看,春蚕期是全年中养蚕最好的季节。苏、浙地区春蚕期一般于5月初收蚁,在饲育过程中,特别是在小蚕期,能够根据蚕生长发育的要求,比较容易人为地控制饲育温湿度;而夏秋期大面积生  相似文献   

18.
<正> 实行一年多次养蚕,适当多养夏秋蚕,可以充分利用桑叶,合理调剂劳力、蚕室蚕具,是实现大量增产增收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提到饲养夏秋蚕,有些人觉得难养,怕产量低收入少,不想养或不敢多养。其实,只要抓好消毒防病,同时采取适当措施,夏秋蚕完全可以养好;一般的水平一张种收40来斤茧、五六十块钱还是满有把握的。安康县流水区从71年以来,夏秋蚕的发种量都同春蚕差不多,全区每年两千多张夏秋种,平均产量都在40斤上下,群众高兴的说:这是拣来的,他们并没有费多大劲,事实说明,夏秋蚕可以多养,也可以稳产。下面就怎样根据夏秋季的特点把蚕养好的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快新蚕品种在黔南蚕区的推广应用,提高蚕区经济效益,对新蚕区品种引进与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新蚕品种在贵州新蚕区——黔南蚕区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对策。为提高新蚕品种在新蚕区的产量,可推广春秋兼用品种,春蚕期可推广多丝量春用品种提高全年产茧量;为在条件不足的蚕区能获得稳产,可选择推广夏秋用品种。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我省桑园面积正处在老桑逐步更新改造、新桑不断发展的新阶段,夏秋蚕期投产桑园面积大于春蚕期。而且夏秋期是桑树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只要肥培管理好,桑叶的增产潜力一定很大,加上苗叶的合理利用,可以分批大养夏秋蚕。夏秋蚕的饲养张数多,比重大,以1979年为例,全年发种1272000张,其中夏秋发种884581张,占全年发种张数的69.54%。所以说力争夏秋茧增产丰收,是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蚕茧生产任务的关键。但从我省夏秋茧的生产情况看,张产量不高,地区之间,各期蚕之间开差很大,饲养比重和张产高低很不平衡。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