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竹是我国竹类植物中分布最广、用途最多的优良竹种。按毛竹外部形态特征的差异已分好几个变种变型;那末,它们在内部的解剖结构有什么变化呢?本文初步对毛竹、金丝毛竹、龟甲竹、黄槽毛竹、强竹、花毛竹等六个变种变型,在显微镜下观察和综合比较,表明其内部解剖结构也有所不同,这为毛竹的利用和进一步从竹材内部解剖结构来鉴别竹种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竹亚科的几个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发表了产于四川的竹亚科1新种,1重新拟名种,4新变型,1新组合。它们是波柄玉山竹 Yushania crispata Yi,冬竹Dendrocalamus factitius Yi,黑蓉城竹 Phyllostachys bissetiiMcClure f.denigrata Yi et H.R.Qi,金黄百夹竹 Ph.nidularia Munro f.sulfurea Yi et C.G.Chen,黄秆绿槽百夹竹 Ph.nidularia Munro f.speciosa Yi et C.G.Chen,绿秆黄槽百夹竹 Ph.nidularia Munro f.mirabilis Yi et C.Q.Shen,绿秆花黔竹 Dendrocalamus tsiangii(McClure)Chia et H.L.Fung f.striatus(Yi et H.R.Qi)Yi etH.R.Qi。补充记载了黔竹 D.tsiangii(McClure)Chia etH.L.Fung 的花、果形态特证。  相似文献   

3.
在浙江省竹亚科资源调查中,发现一个新变型:黄槽大木竹;5个浙江分布新记录种:毛玉山竹、少花茶竿竹、都昌箬竹、中华业平竹、福建酸竹;以及温太辉先生未及发表的而在浙江有分布的一个竹种:烂头苦竹。标本存放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随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了竹亚科三个新变型,它们是:红秆香竹、绿纹红秆香竹和花秆乌哺鸡竹,均发现于云南。  相似文献   

5.
滇东北竹类新分类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发表了产于云南昭通地区的竹子7新种和1新变型:少刺方竹Chimonobambusa paucispinosa,荆竹Qiongzhuea montig-ena,棱纹玉山竹Yushania grummata,亮绿玉山竹Yushanialaetevirens,泡滑竹Yushania mitis,黄壳竹Yushania strami-nea,绥江玉山竹Yushania suijiangensis,裸箨海竹Yushaniaqiaojiaensis f.nuda。这些新分类群都用中文和拉丁文描述。它们均分布于海拔较高的中山区。  相似文献   

6.
连云港云台山风景区有竹类植物7属20种,1变种和11变型,5个栽培变型。其中,短穗竹属1种,箬竹属2种,竹属2种3变型,刚竹属8种,1变种和9个变型,2个栽培变型,青篱竹属5种2变型,矢竹属1种,支竹属1变型。这些竹种中,属云台山乡土竹种有3属8种,1变种5变型2栽培变型。其中金条竹为国内首次发现并命名的新变型。经长期观察,刚竹属大部分竹种能适应云台山的生态环境,并在自然状态下生存繁衍。20世纪90年代后引进的观赏竹种也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连云港云台山地区是我国黄河—长江竹区长江以北重要的竹种资源地,同时也是南竹北移理想的驯化场所。  相似文献   

7.
黄秆乌哺鸡竹生物学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祥  楼崇 《湖北林业科技》2010,(3):67-68,35
黄秆乌哺鸡竹P.vivax f.aureocaulis N.XMa属于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的竹类植物,散生型,是乌哺鸡竹P.vivazMcC!ure的1种变型种。生长迅速,竹形挺拔,自身特有属性——笔直、黄绿相间,使其具有极强的观费性,是园林造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能耐-20℃低温,也适合北方城市栽培。  相似文献   

8.
北京植物园竹亚科植物耐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冬季,北京地区气温降至40年来历史最低,竹亚科植物经历了严峻的低温考验。对北京植物园竹园栽植的10属59种竹子从叶、枝、秆的表现和新枝叶、新笋的生长等方面进行了耐寒性评估,结果表明,金镶玉竹、乌哺鸡竹、黄古竹、灰竹、黄槽竹、黄竿京竹、蓉城竹、早园竹、御江箬竹、善变箬竹、箬叶竹、鹅毛竹等33种耐寒性较强,表现较好;刚竹、红壳雷竹、斑竹、黄皮绿筋竹、绿皮黄筋竹、罗汉竹、油苦竹、秋竹等26种耐寒性稍弱,表现较差。研究发现,小气候环境对竹种的越冬表现具有重要影响,新栽植竹种的防寒措施对提高越冬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个园绝对是扬州之行给我的一个意外。个园之美,首先美在它的名字。个园是清嘉庆年间,扬州大盐商黄至筠于明代寿芝园旧址重建的私家园林,因袁枚诗”月照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而园主又爱竹,故得名。好一个“个”,像极了竹子特有的那种疏离与萧瑟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5个观赏雷竹变型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不同程度低温胁迫对5个观赏雷竹变型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不同雷竹变型的低温耐受生理学特性,为观赏雷竹引种和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将5个雷竹变型叶片于7个温度(0、-5、-10、-15、-20、-25、-30℃)下处理24 h,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活性(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经Logistic方程拟合获得5个雷竹变型的半致死温度(LT50),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探究5个雷竹变型的生理指标与温度的相关性以及抗寒能力。[结果 ]5个雷竹变型的相对电导率曲线均符合典型的"S"型曲线,LT50为弯秆雷竹(-18.73℃)细叶乌头雷竹(-17.09℃)黄条雷竹(-16.98℃)黄皮雷竹(-16.82℃)花秆雷竹(-14.57℃)。5个雷竹变型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MDA、脯氨酸含量均随温度的下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在第1主成分中载荷量较高,而SOD和POD活性在第2主成分中载荷较高。[结论 ]5个雷竹变型耐寒性综合排名为:弯秆雷竹细叶乌头雷竹黄皮雷竹黄条雷竹花秆雷竹。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和抗氧化酶(SOD和POD)在雷竹耐寒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鉴别并引种栽培早竹若干变型品种,分析早竹变型品种的形态特征、经济性状、引种结果及引种现状, 提出早竹品种引种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2020年雄安新区栽植的31种竹子生长情况及在极端低温下的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美竹、金玉竹、早园竹、红哺鸡竹、黄槽竹、金镶玉竹、京竹、人面竹、花秆早园竹、灰金竹、箬竹、美丽箬竹、云南箬竹等13个竹种生长表现良好,抗冻能力强,可以规模化发展;斑竹、云南水竹、紫竹、三年紫竹、矢竹、辣韭矢竹、菲黄竹、铺地竹、菲白竹等9个竹种应在有保护措施的条件下适量种植;栽植时,竹苗所带土球越大、栽植越密,越有利于竹子的成活和越冬;秋冬季,对竹子喷施防冻剂或采取保护措施,更有助于竹子越冬。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四川西部竹亚科若析分类群,描述了宝兴巴山木竹、短鞭前竹、墨竹、泥巴山筠竹、屏山玉由竹、纽毛玉山竹等6中。介绍了天全方竹以及半耳器竹的新组合,并耳竹原变型和花叶半耳箬竹新变型。  相似文献   

14.
长沙地区3种优良观赏竹发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长沙地区观赏竹的引种培育和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参考,研究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黄秆乌哺鸡竹、花秆早竹和花毛竹这3种竹的出笋、退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黄秆乌哺鸡竹发笋期在4月初,花秆早竹和花毛竹在3月中下旬,历期均为20~25 d,明显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3个阶段;同一竹种不同发笋时期的发笋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黄秆乌哺鸡竹、花秆早竹和花毛竹的平均每株母株发笋数分别为1.09、1.85和1.16株;造成3种观赏竹退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在初期萌发笋退笋原因主要是人为机械损伤,盛期萌发笋退笋原因为机械损伤和营养缺乏等,而末期萌发笋的退笋原因主要是营养供应不足;3种观赏竹3个不同时期萌发笋幼竹高生长过程均呈"S"型生长曲线,符合"慢-快-慢"生长规律,相应的Logistic方程均较好地拟合了各个时期萌发笋幼竹的平均高生长过程;在幼竹高生长历期和株高方面,3种观赏竹初期和盛期萌发笋均优于末期,留笋养竹时选择初期和盛期萌发笋为宜;3种观赏竹幼竹昼夜生长均呈现一定节律,且夜间增长量均高于白天增长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禾本科竹亚科慈竹属慈竹一新变型——紫条纹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e)Keng f.f.purpureo-striatus Yi。本变型幼秆下部节间绿色而间有宽窄不等的紫色纵条纹,与原变型有明显区别。花序小型、花序轴短等特征仅是量变,不足为属级划分标准。因此,岩竹属应是镰序竹属的一个新异名。  相似文献   

16.
自然状态下竹子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自然状况下,研究了几个竹种叶片的电导率与叶绿素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并对几个竹种的抗寒性强弱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温度的变化成正相关,电导率与温度的变化成负相关。在这几个竹种中黄秆京竹、罗汉竹、淡竹的抗寒性较强,平安竹、黄槽石绿竹、黄秆乌哺鸡抗寒性中等,紫竹、黄条金刚竹、翠竹、铺地竹、菲白竹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17.
雪竹是一新种,脱毛昆明实心竹是昆明实心竹的一新变型,它们均为箭竹属竹类,产于中国云南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中国西南部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竹亚科3个新种、2个新变型。它们是落叶筱竹(  相似文献   

19.
竹子普遍被认为是只适合在温暖地区生长,因此不太可能在德国寒冷的北部越冬。但德国联帮农业研究所的专家回答了这个问题。 该研究所对17个竹种进行了田间试验,主要有早竹,黄槽竹、乌哺鸡竹、早园竹、神农箭竹、毛竹、千岛赤竹和翠竹等。测度表明,这些竹种在德国北部长势很好。 试验田里的竹子每公顷年产7t干竹秆,欧洲其它地区要高一些,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竹类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陕西楼观台引种46种竹子(栽培种)在北京地区进行栽培,经过两年的观察,结果表明:红竹、黄槽斑竹,红壳雷竹、菲白竹、黄条金刚竹、铺地竹等10余种竹子的适成性较强。散生竹与混生竹在北京地区应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初步认为,北京冬季的低温和春季干旱多风的气候是造成冬末春初竹子叶片大量枯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