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化肥配施不同量有机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无机肥配施为未来施肥发展方向,为明确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连续3a监测化肥配施有机肥1500、3000、4500 kg·hm~(-2)对土壤pH、容重、有机质、大量元素(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及微量元素(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锌及水溶性硼)的影响,以化肥和不施肥为对照。结果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则能提高土壤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及各种微量元素,且随着施肥年限、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提升效果越明显。化肥配施有机肥对土壤有较好的培肥作用,且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培肥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黑土有机培肥对土地生产力及土壤肥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年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高量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耕层有机质与全氮含量比试验前分别增加39.0%和30.7%。化肥与有机肥长期配施对土地生产力贡献优于相应化肥单施。N素化肥生产力贡献率72.9%,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地生产力贡献率92.2%,增产贡献率86.0%,比氮、磷、钾化肥处理增产贡献率高1.8%。有机肥对土地生产力贡献为80.3%,无肥处理贡献率为39.6%。高量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对土地生产力贡献居首,能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是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培肥地力的最佳施肥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黄瓜为试材,通过露地田间栽培试验,研究有机肥和化肥不同配施方法对黄瓜植株养分吸收、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区黄瓜产量比无肥区(CK)增产19557kg· hm-2,增产效果达49.29%;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配施适量的氮、磷、钾化肥(MNPK),可以显著提高黄瓜产量,MNPK区黄瓜产量比单施有机肥区(M)增产19146kg·hm-2,二者差异达5%显著水平.在有机肥基础上单独配施氮肥,会降低黄瓜v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是有机肥与磷、钾肥配施能极大的改善黄瓜品质.施用钾肥的处理MNK(有机肥与氮钾肥配施)、MNPK(有机肥与氮磷钾配施),在黄瓜生育中期(结瓜盛期),植株叶片中氮和磷的含量普遍高于其他处理,说明增施钾肥可以促进黄瓜对氮和磷的吸收.有机肥与化肥平衡施用,避免偏施氮肥,对获得高产优质的黄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不少农民无论冲施,还是追施,均以化肥为主。冬季在蔬菜大棚里不要施用硫铵和碳铵。硫铵是生理酸性肥料,施用后会增加土壤的酸性,破坏土壤结构。碳铵施用后挥发出大量氨气,对蔬菜生长不利。同时冬季在蔬菜大棚里也不要多施用磷酸二铵,蔬菜虽需要大量的氮和钾,但需要磷比较少。另外,磷酸二铵不要与草木灰等碱性  相似文献   

5.
一、肥料准备 啤酒花是喜肥作物,每生产1千克鲜花需氮25~28千克、磷13~15千克、钾15~18千克. 啤酒花对农家肥的要求:以鲜花产量1:2的比例,优质肥达到50%以上,发酵腐熟后使用,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667米2施油渣80~100千克、二铵30千克或三料磷复合肥40~50千克、尿素40~50千克.  相似文献   

6.
陈欣  韩晓增  宋春  梁尧  丁雪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292-3294,3333
[目的]研究长期施肥后黑土供磷能力、磷素形态的变化。[方法]利用采自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定位试验地的无肥(CK)、化肥(NP)、化肥配施有机肥(NPM)3个施肥处理黑土进行生物耗竭盆栽试验,并用Hedley方法对土壤磷素形态进行研究。[结果]与长期不施肥处理相比,施化肥与化肥配施有机肥均能明显增加土壤各形态磷素;与无肥处理土壤相比,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土壤与化肥处理土壤植株的生物量增幅分别为31.72%和54.65%;植株吸磷量分别是CK和NP处理土壤的2.1和1.7倍;长期施用有机肥的黑土经过2批油菜耗竭后,Resin-P只减少了0.85%,远小于Resin-P在无肥处理土壤和单施化肥处理土壤中的减少量。[结论]长期化肥配施有机肥的黑土可以在短期内维持一个活性磷含量较高的水平,进而提高土壤的供磷能力及其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河北省中南部旱薄沙壤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后棉田土壤养分状况、棉花产量性状与肥料投入收益情况,为有机肥替代减施化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设置不施肥对照、单施化肥与增施有机肥配合减施10%、30%、50%化肥共5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定位3 a后,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调查棉花产量性状,分析肥料投入收益情况。【结果】定位3 a后,增施有机肥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不明显,增施有机肥后,随着化肥减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降低趋势,但减施10%、30%化肥后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与单施化肥差异不显著,减施50%化肥后显著下降;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后,通过影响棉花单株铃数影响棉花产量,减施10%与30%化肥后籽棉产量与单施化肥差异不显著,而减施50%化肥后籽棉产量显著降低;肥料投入收益以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10%与30%2个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结论】在河北省中南部旱薄沙壤棉区,增施有机肥1 500 kg/hm2,减少化肥用量30%,可提高棉田土壤有机质,稳定棉花产量,实现肥料投入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棉花优质高产。棉花科学施肥应遵循如下原则:即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大量元素(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以产定肥和因土施肥相结合。按照“适氮、稳磷、增钾、配微”的方法进行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轻施提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具体施肥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砂姜黑土连续培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长期定位培肥试验的方法,在安徽省濉溪县杨柳镇试验点砂姜黑土区对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培肥年限内,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或单施有机肥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延缓土壤钾的耗竭速度,持续稳定增加作物产量;长期单施氮磷化肥,在产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快速提高作物产量,当达到一定水平后作物产量则在徘徊中缓慢增长,能提高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含量,而有机质、全氮增加有限。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具有持续提高产量、培肥土壤的双重效果,是砂姜黑土培肥改良较理想的施肥方式。但同时要注意钾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化肥减施的同时实现苹果增产增收已成为威海市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探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条件下苹果产量和品质的主效应因素,于2020年1—11月,以“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在化肥施用量减少25%条件下配合施用有机肥,并按照施肥时期和施肥量的不同设置8个处理,[(1)CF1,100%化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2)CF2,100%化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3)T1,75%化肥+25%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4)T2,75%化肥+25%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5)T3,50%化肥+5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6)T4,50%化肥和5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7)T5,10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8)T6,10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研究不同处理对苹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化肥减量25%条件下,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明显提高土壤质量及果实品质。与CF2相比,T2处理总酸度显著降低11.8%,产量增加5.96%,单果重增加5.13%;土壤EC值、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VPA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养分(硝态氮、铵态...  相似文献   

11.
化肥与有机肥长期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连续多年开展田间肥效试验,比较研究3种施肥处理(不施肥、单施化肥、化肥配施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效提高了水稻产量,但单施化肥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水稻产量差异不大。施肥处理逐年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其中,试验后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但二者缓效钾含量差异不大。试验后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pH值显著高于单施化肥,而单施化肥土壤pH值与不施肥接近。综上,施肥是增加水稻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有效手段,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下作物增产和土壤培肥效果优于单施化肥。  相似文献   

12.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湖南省7个县市土壤肥力与肥效监测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耕层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全锌、全铜以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铜含量,效果为高量有机肥配施(HOM)>中量有机肥配施(MOM)>单施化肥(NPK).说明无论单施化肥还是有机无机肥配施都可以增强土壤养分容量及其供应强度,其中以高量有机肥配施效果最好.与试验前相比,施肥处理下土壤氮、磷维持平衡或大幅度积累,但土壤钾仍出现不同程度的亏缺.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措施对四季柚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物有机肥不同用量、不同有机肥源、与不同氮、磷、钾比例无机肥配施等不同施肥措施在四季柚上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对四季柚品质影响差异明显,在施相同量无机复合肥情况下,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还原糖、总糖、固形物、VC都显著升高;不同的有机肥源对四季柚的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专用肥效果最佳,蘑菇废料最差;在施相同量有机肥和无机肥情况下,配施的无机肥氮、磷、钾不同比例对四季柚品质有影响,在试验范围内以N∶P2O5∶K2O为2.15∶1∶1.56对四季柚的品质形成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农田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施方式下的磷平衡,通过控氮控磷(4 a)和控氮不控磷(24 a)两种配施方式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稻麦产量及磷吸收量、土壤磷含量、径流磷损失以及磷平衡。控氮控磷试验设有 6 个处理:不施磷肥(CK),单施化肥(CF),有机无机肥配施中包括商品肥 OM、猪粪 PM、鸡粪 CM 及牛粪 DM(均为有机肥等氮磷钾替代 30% 化学磷肥);控氮不控磷试验设有3个处理:不施磷肥(CK)、单施化肥(CF)、猪粪有机无机肥配施(PM),配施方式为有机肥仅等氮替代稻季40%和麦季50%化学氮肥。结果表明:相较CF处理,控氮控磷配施方式各处理稻麦周年磷素略有盈余,径流磷损失量无显著性差异,CF、OM、PM、CM、DM磷平衡(以P计)分别为-0.76、2.29、4.58、4.40、8.54 kg·hm-2,径流磷损失量为0.08~0.15 kg·hm-2;控氮不控磷配施方式PM稻麦周年磷平衡及径流磷损失量显著提高3.41倍和50.4倍,CF和PM磷盈余量分别为26.7、118 kg·hm-2,径流磷损失量分别为0.10、5.14 kg·hm-2。相较控氮控磷,控氮不控磷配施的磷盈余及径流磷损失量均大幅增加。综上表明,有机无机肥总投入量过高会导致土壤磷大量盈余,极大增加磷损失的环境风险。因此,施用有机肥的同时应考虑控制氮磷施入量,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养分等量控制是可行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1增加单果重1.1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每年8~9月份,通过深翻改土,配施优质有机肥,结果南果梨树每株施有机肥150~200公斤。按氮∶磷∶钾为2∶1∶1的比例追施梨树专用肥,追肥量以每生产100公斤南果梨追纯氮0.75公斤、纯磷0.38公斤、纯钾0.38公斤。叶面喷肥,可于南果梨展叶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黑土区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980~2006年黑龙江省农科院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比较了不同施肥制度对黑土区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化肥可以全面提高黑土区土壤肥力,其中以有机肥+氮钾化肥效果最佳;速效磷受施肥制度影响最大。有机肥+磷化肥提高有机质含量效果最佳;有机肥+氮化肥提高碱解氮含量效果最佳;有机肥+磷钾化肥提高速效磷含量效果最佳;有机肥+氮钾化肥提高速效钾含量效果最佳。在有机肥+氮磷钾化肥处理下,有机质和碱解氮在1980~2006年年纪波动显著;磷钾化肥处理下,速效磷在1980~2006年年纪变化显著;在磷化肥处理下,速效钾在1980~2006年年纪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有机肥、化肥及其配施对生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有机肥、化肥及其配施对生菜产量及品质、效益的影响,在相同肥料成本的基础上,设无肥、NPK化肥、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生菜施用化肥、有机肥及有机-无机配施均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应;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比单施化肥增产16.85%,比单施有机肥增产82.87%;单施化肥处理的生菜硝酸盐含量比单施有机肥处理的高9.59倍,比有机—无机配施处理高4.3倍;有机—无机配施处理还能促进生菜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养分利用率提高23%(绝对值)。  相似文献   

18.
<正>春耕肥料应以有机肥为基础,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具体备肥因作物而异,对于玉米、水稻、大豆、棉花、春小麦等大田作物提倡施用有机肥,大部分磷、钾肥及不超过总量半数的氮肥作基肥,其余作追肥或种肥;对果树、蔬菜而言,则必需施用有机肥,氮、磷、钾化肥的一部分作基肥,其余作追肥。此外,还要持续关注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复肥是春耕时期主要肥料基肥应该主要选用养分配比适宜的复合肥,或适量的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或硫酸钾等单质化肥配施;北方地区有用磷酸二铵作基肥或种肥的习惯,但二铵是一种高磷、低氮、无钾的二元复合肥,施用时要与适量的氮、钾肥配合。对长期高产而不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河西绿洲番茄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齐大利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21年开展了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分析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番茄苗期与开花期生长特性、番茄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够促进番茄生长,其中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处理番茄各项生长指标最好。增施有机肥可提高番茄产量,如有机肥替代15%化肥、有机肥替代30%化肥、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有机肥30%等氮量替代化肥处理产量较不施肥对照分别提高48.35%、39.30%、51.77%和49.21%,其中,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处理产量最高,达到97 960.5 kg/hm2。有机肥能够为番茄后期营养生长提供较为全面的养分,配合无机肥共同施用,能够提升番茄单株产量,进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河西地区设施番茄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最佳施肥方案为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  相似文献   

20.
周航  黎青  杨文叶  李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08-2109,2146
[目的]研究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毛竹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通过连续4年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试验,3个等量化肥处理和3个不施化肥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毛竹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菜饼配施化肥处理毛竹产量最高,累计产竹量达50.05t/hm2,比对照增产75.2%。菜饼配施化肥和栏肥配施化肥分别比单施化肥毛竹产量增长率为28.1%~22.7%;单施菜饼和施栏肥比对照增产16.2%~9.8%。有机肥配施化肥年竹产量呈逐年提高趋势,而单施化肥年产量不稳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施栏肥增幅大,菜饼次之,无机区增幅较小。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效钾增幅最大的是菜饼配施化肥,其次为配施栏肥。[结论]菜饼配施化肥对毛竹产量提高和土壤改良效果最明显,栏肥配施化肥也是一条有效措施。但最佳施肥量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