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Ⅱ优122是三明市农科所用三系不育系Ⅱ-32A与明恢122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产量2005年参加福建省中稻B组区试,每667 m^2(下同)平均产量555.46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6%,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续试,平均产量553.97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73%,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90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907系三明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明恢907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5年福建省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439.39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2%,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0位;2006年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491.94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9.53%,达极显著水平,居第4位.  相似文献   

3.
高蛋白高产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联合2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不育系珍汕97A与自育抗病抗寒恢复系UN12配组,育成高蛋白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联合2号。经1999~2000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试鉴定,汕优联合2号平均产量8269.5k/hm^2,比对照增产7%。2001年在5个不同生态区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838.0kg/hm^2,比相应综合对照增产2.67%。结果表明,汕优联合2号比贵州省目前推广的优良组合增产,抗寒好、结实率比对照高3%。稻瘟病接种和自然鉴定结果表明,汕优联合2号1~3级,抗稻瘟病。米质理化测试指标和食味鉴评结果,米质优,有9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二级以上,特别是蛋白质含量高,达12.2%。汕优联合2号于2002年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贵州省中低海拔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14 品种来源:协青早A×苏恢728 产量表现:2004年江苏省区试平均单产625.1kg,比汕优63增产11.3%,达极显著水平,列小组第一位;2005年江苏省区试平均单产542.41kg,较对照汕优63增产14.7%,并列小组第一位;2005年江苏省杂籼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94.63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20.53%,列小组第二位。2005年全国区试平均单产569.62kg,比汕优63(CK1)增产6.45%,达极显著水平,比Ⅱ优838(CK2)增产5.33%,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续试平均单产565.39kg,比Ⅱ优838(CK)增产2.8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单产567.51kg,比Ⅱ优838(CK)增产4.0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42.48kg,比Ⅱ优838(CK)增产1.96%。  相似文献   

5.
Ⅱ优1259     
《三明农业科技》2006,(3):F0002
Ⅱ优1259由三明市农科所育成,2006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国审稻2006038)。该品种具有穗大粒多、再生能力强等特点,参加全国区试,平均亩产57031kg,比汕优6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全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  相似文献   

6.
Ⅱ优1259是三明市农科所用明恢1259为父本,与Ⅱ—32A为母本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米质较优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和稻米品质2001年参加三明市中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6.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1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  相似文献   

7.
Ⅱ优明62     
《三明农业科技》2007,(1):F0002-F0002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明62由三明市农科所用Ⅱ优明62-32A与明恢62配组而成。该品种穗大粒多,生育期中等,株高适中,分蘖能力强,稻瘟病抗性强。2004—2005年参加云南省区试,两年平均比对照汕优63增产9.94%,均居第一位,2006年10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利用含有显性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Xa-7及抗白叶枯病基因Xa -4的强优恢复系镇恢 0 84与珍汕 97A配组 ,育成了杂交中籼稻新组合汕优 0 84。汕优 0 84不仅高抗白叶枯病 ,而且增产潜力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稳产性好、品质明显好于汕优 63。2 0 0 2年 2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Ⅱ优907系由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抗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性好、再生能力强、中抗稻瘟病等特点,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两年平均产量465.67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63%。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闽审稻2008018)。  相似文献   

10.
Ⅱ优1223系浙江省金华市农科院用Ⅱ-32A与金恢1223配组而成的迟熟中籼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杂种优势强,产量高.2003年金华市区试平均产量8.1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7%,差异达极显著;2004年金华市区试平均产量8.28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4%,差异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农技服务》2006,(8):59-59
该品种由安徽农科院水稻所(电话:0551—2160260)选育,日前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口感软、糯,高抗白叶枯病、稻瘟病,米质优,比汕优63增产7.2%。  相似文献   

12.
超级杂交水稻II优1273是由三明市农科所于2000年育成,该组合是用II一32A与明恢1273配组而成。2001年,II优1273参加三明市中稻组区试平均亩产614.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51%,居第一位;同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平均亩产553.02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1%,居第二位。2002续试,平均亩产521.57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9%。2003年参加福建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6.22kg,比对照增产9.32%。2003年12月II优1273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公告。  相似文献   

13.
Ⅱ优838系安徽天禾公司引进的Ⅱ-32A与辐恢838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组合,是四川省首次育成的比汕优63增产5%以上的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在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安徽等省都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该组合株高115厘米左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偏强,每穗总粒数145粒,结实率90.3%,千粒重29克.米质中上等.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2天左右.田间较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该组合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可参照汕优63,注意适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育成新质源雄性不育系金农2A和恢复系金恢3号,组配成杂交稻金农2优3号,2007-2008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主要技术指标:(1)产量.福建省2007年晚稻区域试验,比对照汕优63增产9.07%.2008年继续试验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8%,两年平均比对照增产9.03%.2009年生产试验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49%.(2)稻米品质.稻米品质达到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米的品质标准,直链淀粉含量15.70%.(3)抗病性.中感稻瘟病.(4)全生育期.比汕优63迟熟2.3 d.  相似文献   

15.
宜香107是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的杂交中稻新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6年参加湖北省恩施州水稻品种区域试验B组,平均单产8882.1kg/hm2,比Ⅱ优58增产1.24%,不显著.是该年度该组唯一比对照增产的品种.2007年续试,平均单产8281.05kg/hm2,比Ⅱ优58增产5.72%,增产显著,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16.
高产杂交稻新品种Ⅱ优300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1999年用三系不育系Ⅱ-32A,与优质重穗型强恢复系宜恢3003组配而成。2002年参加四川中籼迟熟B组区试,平均产量8.49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91%,居试验第一位;2003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A1组区试,平均产量8.24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92%,同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664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31%。该组合有株型佳,分蘖力强,稳产丰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适应中国南方稻区的平坝、丘陵区及汕优63种植的地方种植。  相似文献   

17.
直播栽培是一种省工、省本的轻型栽培方式,常用于单季稻和早稻,杂交稻制种直播尚未见报道.2000~2001年本站在黄坊乡示范汕优70母本直播制种32 hm2,平均产量3437.2 kg/ hm2,比同组合育秧移栽的平均增产27.2%,通过实践总结出了母本直播栽培的生育表现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天协5号是四川省绵阳农科所用三系不育系绵5A与恢复系蜀恢527组配成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米质优等特点.2001~2002年安徽省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3.5千克,比汕优63增产5.98%~7.19%.2003年该组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Ⅱ优1259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以不育系Ⅱ-32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明恢1259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1)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国家区试平均亩产606ekg,比汕优63增长8x%,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33?kg,比汕优63(CK1)增产2P%,达极显著水平,比Ⅱ优838(CK2)增产2%  相似文献   

20.
杂交中籼迟熟组合Ⅱ优 5 8由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红庙农科所用本所育成的恢复系恩恢 5 8与Ⅱ -32A配组。该组合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米质优、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品比试验比汕优 6 3增产33 5 % ,在建始、来凤大面积种植比汕优 6 3增产 2 9 2 %和 42 8% ;米质为国家标准二级米 ;全生育期 137~ 15 1d ,比汕优 6 3晚 2~ 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