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全面总结国内外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有关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概念、内容和定量计算方法做了概述,指出了目前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科学系统地阐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与内涵 ,辩证地分析了植被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荒漠化防治等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同时对生态环境用水的水量需求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配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划分的8个生态环境建设类型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省(自治区)为单元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的必要性,并以陕西省境内黄河流域为例,重点探讨了其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的方法与成果,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模式.最后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几点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临朐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临朐县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现有自然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及其特点,详细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关于湿地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经过优缺点对比,选取了适当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和自然湿地生态用水需求预测参数,并对河北省现有自然湿地逐一进行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测算。测算结果对今后河北省湿地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河流污染控制,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总结近年来深圳市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探索深圳市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的工作方略,提出“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全面整治场矿及创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精品工程”是完成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目前泉州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合理安排生态用水是搞好西北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的特点,指出在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引用大量事实比较全面的阐述了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是水。有水或无水是生态环境恶化与改善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归纳梳理一些从事水资源研究与管理领导和专家对合理安排生态用水的认识和设想,分区域从自然条件特征、水资源配量布局、管理机制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措施组成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确保生态环境用水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生态环境用水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环境用水研究是改善生态环境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从生态环境用水的内涵着手,结合山西省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将山西省生态环境用水划分为森林植被、水土保持、河流、城市生态环境用水4个方面。森林植被生态环境用水用林地实际蒸散量表示,全省林地耗水大致为346~477mm;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采用治理前后小流域对比分析方法,经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后,减少流域径流深约为17.62mm(黄河流域)、27.34mm(海河流域);通过对山西省各大河流多年平均最小月径流量和最大月含沙量、输沙量统计分析,计算河流生态环境用水量;城市生态环境用水从城市湖泊环境用水、城市绿化用水、地下水超采恢复用水、城区道路洒水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引入生态环境需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规划入手,将生态环境需水引入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使得建设工作在满足农业需水、工业需水和生活需水三部分的同时也满足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需水要求,即生态环境需水,使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首先阐述了生态环境需水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并分析了两者具有一致性,会产生相互影响的结果。接着对现在的生态环境需水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相关规划中的应用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在前面的基础上提出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引入生态环境需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配置足够的生态环境需水是生态环境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2)引入生态环境需水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新思想、新途径,促进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实施;(3)合理的生态环境需水是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实现目标;(4)生态环境建设设定目标反过来又促进生态环境需水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