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橡胶树叶片样品用干灰化法,稀盐酸溶解灰分,以ICPS-7500光谱仪同时测定样品中硼、钼含量,回收率在96.4%-107.7%,操作简单,精密度高,与其它方法比较差异小,快速、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橡胶树叶片中硼、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扩散法测定橡胶树叶片气孔状况的结果。试验表明: 1.不同品系气孔的总周长有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因而说明气孔总周长是品系特性之一,在选育种过程中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性状。 2.气孔开放度与叶面温度及大田相对湿度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双曲线相关。 3.气孔的开放度不受瞬时光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研究幼龄橡胶树生长量与叶片养分的相关性,以实现幼龄橡胶树的养分诊断,为幼龄橡胶园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在橡胶树定植后的第2~5年,每年9月采集叶片样品测定养分含量,同时测量橡胶树茎围与树高。在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橡胶树生长量与叶片养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茎围与叶片的N、P、Mg、Fe、Cu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树高与叶片中的N、P、K、Ca、Fe、Cu、Zn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包含N和Ca的方程为橡胶树茎围的最优方程,包含N、P和Ca的方程为橡胶树树高的最优方程。通过聚类分析将橡胶树分成4种养分类型,不同类型的生长量及养分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第4种类型茎围和树高相对较小,N、P含量也处于缺乏范围;K、Ca的含量较丰富,4种类型均处于正常范围以上;Mg的含量较低,4种类型均低于正常范围。幼龄橡胶树养分不均衡状况较显著,叶片中镁的含量整体较低,幼龄橡胶园的养分管理过程中,增加镁肥施用量的同时,还应调整不同养分间比例,以保证橡胶树的正常生长及养分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前,测定麻株叶面积大小的描图法,重量法和求积仪法等方法,都存在着测定手续比较复杂,时间较长,一般不能在田间进行等缺点。我们综合了上述方法的优点,并根据麻株叶片大小与排水量的关系,试验了一种测定麻株叶面积的新方法——切片体积法。用这种方法来测定苎麻,红麻、黄麻植株的叶面积,使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能在田间进行,且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BTH诱导橡胶树对白粉病的抗性效果和相关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几种抗性诱导剂处理橡胶树古铜期叶片,再接种橡胶树白粉菌,以研究诱导橡胶树对白粉病产生系统性抗性的能力,并测定有效药剂BTH(苯并噻二唑)处理后,诱导间隔期及叶片抗性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用250 mg/L BTH喷施,5 d后接种白粉病,诱导抗性效果最佳,防效达57.8%。用BTH处理并接种病原菌后,POD和PAL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升高,可持续到15 d,并且再次施药,酶活性再次上升。这说明BTH可以诱导橡胶树对白粉病产生系统获得抗性。在生产中,橡胶树白粉病发病前,利用BTH诱导抗病性,并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常规防治,可有效减少橡胶树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6.
橡胶树不同倍性的气孔性状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通过流式细胞倍性检测鉴定出的橡胶树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植株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倍性植株的气孔性状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倍性间的橡胶树叶片的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密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随着橡胶树倍性的提高,气孔的长度和宽度均增大,而气孔密度减小。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的气孔长度范围分别为10.65~15.29、14.04~18.89、15.15~19.37μm,气孔宽度范围分别为7.13~10.65、8.58~11.83、10.38~13.83μm,气孔密度范围分别为520.62~867.69、402.53~764.80、381.79~555.32个/mm~2。以气孔长度15.15μm、气孔宽度10.38μm和气孔密度555.32个/mm~2为临界值,可以鉴定二、四倍体混合群体中的四倍体。三倍体和二倍体、四倍体在气孔长度值、宽度值和密度值在分布区间上均存在较大的重复,但以气孔长度14.04μm,气孔宽度8.58μm和气孔密度764.80个/mm~2为临界值,可以筛除二、三、四倍体混合群体中的部分二倍体,提高多倍体鉴定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已成为影响天然橡胶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本实验对从我国海南、云南和广西等地分离得到的17个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获得强致病力菌株HC-10。分别用该菌株菌丝体接种鉴定、粗毒素叶片穿刺接种和叶片萎蔫生物鉴定等3种方法对我国选育的45个巴西橡胶树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橡胶树品种对棒孢霉落叶病的抗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供试的45个品种中,不同抗性评价方法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抗病品种占13.3%~17.8%;轻感病品种占66.7%~73.4%;易感病品种占11.1%~17.8%。  相似文献   

8.
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测定16个大豆品种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的结果表明:大豆叶片背面的蒸腾速率大于腹面,植株中部叶片大于上下部叶片,花期高于结荚鼓粒期,晚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9.
7月晴天上午8时,橡胶树叶片水势为-12 bar,中午最低水势为-22 bar,叶片水势表现单峰曲线的日变化。叶片水势降低使暗呼吸速率和依赖CO_2的释氧速率降低,但其对前者的影响较大。上午8时以后,叶片气孔传导率降低,9时至13时变化较小,随后则明显地降低。上午,叶片蒸腾速率较低,近中午时达最大值,17时左右恢复到上午8时的水平,亦表现单峰曲线的日变化。橡胶树叶片细胞膨压为零时的水势为-19.2 bar,细胞结合水为18%,体积弹性模量为91.37。细胞吸胀时水势为-16.6 bar。故橡胶树表现耐旱性。  相似文献   

10.
橡胶树种苗培育过程中需要避免强光照射,但光照强度对橡胶树幼苗叶片生理活性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以橡胶树品系GT1的实生苗为材料,对植株进行不同光照强度处理,测定其淡绿期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特性和活性氧代谢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橡胶树淡绿期叶片的光化学效率(Fv/Fm)呈现上升规律,同时过氧化物的含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由于抗氧化酶对活性氧清除的作用,1 000μmol/m2·s的高光照强度并没有对橡胶树叶片造成伤害。说明200~400μmol/(m2·s)的光照强度比较适合橡胶树苗淡绿期叶片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为扩大橡胶树组织培养外植体来源和建立高效稳定的橡胶树叶片离体再生体系,以1年生巴西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袋装苗叶片为材料,研究叶片的预处理、0.1%升汞不同消毒时间、离体叶片切取部位、3种激素(6-BA、NAA、2,4-D)不同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用液体培养基MS+3mg/L 6-BA+0.5 mg/L 2,4-D+0.2 mg/L NAA对橡胶树袋装苗叶片进行预处理,可诱导出愈伤组织;用0.1%升汞对袋装苗叶片消毒15 min,其存活率达2.47%,为最佳消毒方法;用含主脉叶块和含主脉出愈叶块未出愈伤组织部分进行培养所诱导的愈伤组织质地较坚实、呈黄绿色,为橡胶袋装苗叶片培养的最适宜外植体;橡胶袋装苗叶片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是MS+3 mg/L 6-BA+0.5 mg/L 2,4-D+0.2 mg/L NAA+4%蔗糖+3 g/L植物凝胶,用此培养基对含主脉叶块和含主脉出愈叶块未出愈伤组织部分进行培养,其出愈率分别达49.07%和42.22%。结论:大田1年生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袋装苗叶片经预处理后选择含主脉叶块为外植体,可诱导出理想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2.
橡胶树实生苗模拟胁迫下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对PB86,PR107,RRIM600和GT1巴西橡胶树实生苗进行了多项生理指标的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值法对影响橡胶树抗旱性的主要生理指标和不同品系实生苗的抗旱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与橡胶树抗旱性最密切的生理指标为: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4个品系橡胶树实生苗的抗旱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GT1>PR107>RRIM600>PB86.  相似文献   

13.
叶绿体内的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重要临时储存形式,这些淀粉的降解需要β-淀粉酶(BAM)。β-淀粉酶基因是一个多基因家族,分别在不同组织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叶绿体β-淀粉酶在叶绿体淀粉降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利用橡胶树的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库,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一个橡胶树BAM基因,命名为HbBAM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在叶片中的表达模式,通过原核表达获得其重组蛋白,并分析其酶活性特点。同源性分析和亚细胞预测分析结果表明,HbBAM1定位于叶绿体中;HbBAM1原核表达产物的最适酶活性温度是35℃,其酶活性受到氧化型谷胱甘肽和双氧水等氧化剂的抑制。HbBAM1基因主要在橡胶树的花和叶片中表达;HbBAM1基因随着叶片的发育进程表达量逐渐增加,在淡绿期和稳定期叶片中表达量最大;HbBAM1基因在成熟叶片中的表达呈现明显的昼夜差异,在光合作用最强的上午10:00和下午16:00的表达量最大,晚上的表达量最低。上述结果表明,HbBAM1可能参与橡胶树叶片叶绿体内淀粉的降解,控制叶片气孔的开放与关闭,从而调控橡胶树叶片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分离自4种寄主的5株多主棒孢菌株接种橡胶树叶片,均得到成功侵染。并按时间顺序测定了来自不同寄主的多主棒孢侵染橡胶树叶片后,细胞防御系统相关的4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来自不同寄主的多主棒孢后,对橡胶树叶片4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其中分离自橡胶树的HCCGD01和HCCHN42两个菌株侵染后,橡胶树叶片组织4种防御酶活性变化最大,均有明显增强;来自木薯的MaCCGD02侵染橡胶树叶片后,酶活性变化次之;分离自番木瓜的CpCCYN01和黄瓜的PaCCSD04多主棒孢菌株侵染后,除PAL外,β-1,3-葡聚糖酶、POD、PPO活性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透明胶带粘取法、火棉胶印迹法和直接撕取法等三种马铃薯叶片气孔的观察方法。研究表明,透明胶带粘取法观察马铃薯叶片气孔,较火棉胶印迹法和直接撕取法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和真实性强的优点,适宜于气孔密度和纵横径的观察。  相似文献   

16.
胶乳活性氧产生与清除失衡是导致橡胶树发生死皮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直接用丙酮提取胶乳中的过氧化氢,存在测定结果重复性不好和准确性不高的问题。笔者在加入丙酮前使用不同提取液对胶乳样品进行预处理,在加入丙酮后使用萃取剂,建立了一种适合测定胶乳中过氧化氢的方法,发现胶乳中的过氧化氢主要分布于C-乳清和黄色体组分,为进一步研究橡胶树乳管活性氧代谢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倍性鉴定是橡胶树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的基础工作之一。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国家橡胶树种质资源圃内的橡胶树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的倍性鉴定,对嵌合体的四倍体细胞比例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倍性的气孔性状差异。从5177份野生种质中发现三倍体11份,四倍体1份。从552份魏克汉种质中发现,三倍体9份,四倍体2份,嵌合体14份。14份嵌合体的四倍体细胞比例在49.06%~78.26%之间。不同倍性间的气孔长度、宽度和密度差异均极显著,气孔长度和宽度的排序为四倍体>三倍体>嵌合体,气孔密度的排序相反。研究结果对利用四倍体种质资源开展橡胶树倍性间杂交育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橡胶树整体叶片衰老的几项生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橡胶树幼苗不同物候期叶片的丙二醛、透性、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NAD—苹果酸去氢酶、水溶性蛋白质、干重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叶片“膜系统”受损伤,透性增加是橡胶树叶片衰老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是叶片的代谢失调。叶片代谢失调表现为参与多种代谢反应的苹果酸脱氢酶活性下降,生活的基本物质——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在叶片的衰老进程中,代谢失调发生在“膜”严重受损伤以前。  相似文献   

19.
大豆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以农  李云荫 《大豆科学》1989,8(3):271-275
1986—1987年间,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测定大豆7个品种叶片蒸腾速率表明:大豆开花期叶片蒸腾速率高于结荚期。植株中上部节位叶片蒸腾速率较大。一日中蒸腾速率高峰值在14时,日进程呈单峰曲线。供试品种间蒸腾速率存在差异,尤其高产品种中午叶片蒸腾速率明显高于老品种。蒸腾速率与气孔阻力呈负相关,与光量子流密度、叶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总RNA的纯度和完整性对橡胶树分子生物学实验至关重要。为探索更适合橡胶树总RNA的提取方法,本文以巴西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叶片为试材,利用凝胶电泳、紫外吸光值测定、RT-PCR检测等方法对CTAB-LiCl法和CTAB-NaAc法提取的总RNA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TAB-LiCl法提取RNA不仅耗时产率低,且RNA溶液中的Li+和Cl-影响反转录效率。CTAB-NaAc法提取叶片的总RNA经DNaseⅠ处理后凝胶电泳条带完整,产率高,无DNA污染;A260/A280比值为2.03,A260/A230比值为1.96;反转录的cDNA 经PCR检测质量较好。另用CTAB-NaAc法对橡胶树的花、树皮、胚、根进行总RNA的提取,均能得到较高质量的总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