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海姆维斯蒂栒子进行遮荫处理,通过对叶片解剖结构、新梢生长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测定,探讨其耐荫能 力。结果表明;遮盖三层遮阳网(透光率8.0%)处理下的气孔密度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各处 理下的气孔大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相互间差异不显著;全光照和一层遮荫(透光率45.7%)处理下的叶片厚 度无显著差异,但极显著高于三层遮荫、显著高于两层遮荫(透光率17.5%)处理;全光照处理下新梢总生长量显著高于 遮荫处理,节间长度极显著低于遮荫处理。综合各测定指标及形态观察认为,海姆维斯蒂栒子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发 育良好,但也具有一定耐荫性,在一层遮荫处理(即光照为22 864 lx,透光率为的45.7%)的条件下也可以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外源钙对盐胁迫下匍枝萎陵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法,对匍枝萎陵菜进行盐胁迫处理,同时施用不同浓度氯化钙,通过对新梢生长量,叶片中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Pro)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来探讨其耐盐能力及氯化钙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升高,匍枝萎陵菜新梢生长量下降,叶片中MDA和Pro含量增加,叶片中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各盐浓度处理下,随外源钙浓度的增加,新梢生长量、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基本呈现先升后降趋势,MDA含量在低盐浓度下(3,4mg·g-1)呈下降趋势,在高盐浓度下(5,6mg·g-1)呈现先降后升趋势。综合各测定指标及外部形态的表现认为:匍枝萎陵菜可以在含盐量4.00mg·g-1及以下的土壤中正常生长;氯化钙对匍枝萎陵菜遭受盐胁迫有一定缓解作用,在较低盐浓度下(3~4mg·g-1),CaCl2缓解作用较明显,以20mmol·L-1的浓度较适宜;较高盐浓度下(5~6mg·g-1)CaCl2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海姆维斯蒂栒子(Cotonester hjelmqvistii Flinck and Turcz)进行遮阴处理,对其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进行了测定,探讨其耐阴能力.结果表明,全光照处理下MDA含量极显著低于二层(透光率17.5%)与三层(透光率8.0%)遮阴处理,与一层(透光率45.7%)遮阴处理差异不显著.随遮阴程度的增加,脯氨酸(Pro)含量依次显著下降;一层遮阴处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全光照条件下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遮阴处理.各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相互间无显著差异;全光照与一层遮阳网遮阴处理的叶片电解质外渗率的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低于两层及三层遮阴处理.综合各测定指标及形态观察认为,海姆维斯蒂枸子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但也有一定的耐阴性,在一层遮阴处理的条件下也可以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光照强度对银杏叶片发育及黄酮和内酯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大田和盆栽试验系统研究发现 ,光照强度影响银杏叶片的生长发育、黄酮和内酯含量以及光合速率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大小。密植采叶银杏园群体内光照条件随着密度的增加和叶幕层高度的降低而急剧衰减。各叶幕层叶片的重量、长度、宽度和厚度随着光照条件的改善而增大。群体内各叶幕层相对光照强度与相对应的叶片形态指标显著相关。人为遮荫处理后叶片黄酮和内酯含量发生变化 ,且二者的变化趋势相似。在一定光照范围内存在一最适光照强度 ,高于或低于这一光强 ,叶片的黄酮含量和内酯含量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作为次生代谢类物质黄酮合成的关键酶 ,其活性随光照强度的下降而下降 ,二者之间相关性显著。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黄酮含量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光照强度对蒲公英生长、活性成分积累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遮荫处理,分别为80%、60%、40%、20%透光率,以自然光照为对照。处理30 d后测定蒲公英生物量、光合效率、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60%透光率利于蒲公英生长和光合产物积累,该处理下,蒲公英叶面积、叶片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最高,净光合速率、电子传递效率、同化产物积累最高。透光率低于40%不利于次级代谢物质积累,总三萜含量下降。总黄酮、总酚和总胆碱含量随透光率降低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总酚含量在60%透光率下最高,总胆碱和总黄酮含量在80%透光率下最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总黄酮、总三萜、总酚及总胆碱含量均呈正相关;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O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胆碱、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比较4种遮荫处理下蒲公英生物量与活性成分积累,得出光照强度为60%~80%透光率利于蒲公英高产优质兼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遮荫对泡泡树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其苗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5年选择干茎粗、株高基本一致且长势良好的70 d苗龄的泡泡树为材料,设全光照(100%光强)1、层、2层和3层黑色遮光网(透光率分别为为50%、25%和12.5%)4个光照梯度处理,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1层网和2层网遮荫处理的泡泡树幼苗植株生长较快;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泡泡树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先增加后逐渐降低,叶绿素a/b的值随之变小;全光照处理下,幼苗消耗较多水分,在下午15:00时土壤温度显著较高;遮荫处理组间差异较小。[结论]50%透光率的遮荫有助于泡泡树幼苗生长,株高及干径增长快。在透光率为50%的遮荫条件下,泡泡树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总量最高,幼苗生长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以矮牵牛(Petunia hybrida)为试验材料,常温黑暗条件处理1、4d和15d,后两种处理在光照(PFD=150μmol·m^2·S^-1)下恢复4、8d和12d,对幼苗叶片显微结构、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光合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与0d相比,黑暗处理1、4d和15d叶片厚度分别下降9.9%、16.9%和36.2%;栅栏组织厚度黑暗处理1d有显著减小,海绵组织厚度黑暗处理4d后有显著下降。黑暗处理1d的幼苗叶片,叶绿体片层排列紧密但方向稍紊乱;黑暗处理4d,叶绿体片层排列扭曲变形,叶绿体内有空洞;黑暗处理15d,叶绿体内布满空洞,趋于解体。恢复光照,黑暗处理4d幼苗叶片显微结构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完全恢复,15d幼苗基本恢复。(2)黑暗处理后叶绿素、Pn、Gs、Ci、Fv/Fm和F/Fo均显著下降,Fo显著上升。恢复光照,以上光合特性各值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黑暗及恢复光照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Chla,而Chlb保持相对稳定;黑暗处理4d幼苗光合作用的下降主要是由气孔限制所致,而15d幼苗光合作用的下降主要是非气孔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8.
不同光强对美国红栌叶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美国红栌进行了为期35 d不同光照强度的处理,处理结束后,分别测定美国红栌比叶鲜质量与叶片栅栏组织、叶片海绵组织和叶片厚度。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的叶片结构呈明显差异;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比叶鲜质量、叶片及其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最高;在相对光强为60%的条件下,叶片厚度、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极显著小于对照,比叶鲜质量也极显著低于对照;在相对光照强度为30%的条件下,叶片厚度、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与比叶鲜质量的下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锦竹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锦竹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锦竹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2个峰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峰值分别为7.497μmol/(m^2·s)和7.168μmol/(m^2·s),下午的高峰低于上午的高峰。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气孔导度对光合速率均有一定的影响。黄绿相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高于绿色为主的叶片,黄色为主的叶片光合性能最低。2年生植株的叶片厚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极显著大于4年生的叶片,前者叶片的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后者。2年生和4年生植株叶片的比叶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后者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显著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10.
以青钱柳1年生幼苗为对象,研究光照和施肥对其复叶性状、气孔特征和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及光照和施肥2因子的交互作用对叶片性状和解剖结构各指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施肥仅对叶片厚度有显著影响;全光照下青钱柳叶面积最小,叶片较厚,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排列紧密,叶片气孔小而密;光照强度减弱使叶片面积增加,叶片变薄,比叶质量下降,气孔密度减小,气孔变长变宽;全光照下,复叶面积、复叶干质量和比叶质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叶片厚度也有一定的增加。中等光照下施肥20 g/株处理的复叶面积和复叶干质量最大,说明中等光照且适量施肥是青钱柳幼苗生长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对红灯、萨米脱、美早3个甜樱桃品种的叶面积、解剖结构、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及胞间CO2浓度(int-CO2)等指标进行了比较,进而分析品种间的光合能力。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萨米脱樱桃的叶面积最大,美早的叶面积最小;红灯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显著低于其他品种,3个品种的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差异不显著,红灯樱桃叶片细胞内的叶绿素含量比萨米脱和美早高;红灯樱桃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美早,蒸腾速率显著低于美早;各品种间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无显著差异。综合各指标认为:红灯品种的光合能力最高,其次是萨米脱,美早最弱。  相似文献   

12.
由于温室后墙遮光和高密度栽培下枝叶的遮光,北方日光温室番石榴冠层局部常出现严重的弱光现象。为弄清弱光对番石榴的影响,对2 a生温室盆栽"珍珠"番石榴采用遮阳网(遮光率60%左右)覆盖处理,40 d后调查比较新梢和叶片形态及其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新梢长度和节间长度明显增加,叶面积增大,叶片厚度减小,比叶重减小;栅栏组织厚度减小,栅海比减小,气孔密度降低,气孔尺寸变小;净光合速率降低;光合色素含量减小。可见,遮光处理后,番石榴的新梢长势增强,光合性能下降,因此,应采取必要手段改善温室番石榴冠层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流苏和青榨槭(均引自清西陵林场)2种植物的2a生幼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遮光度处理〔0(全光照, CK)、15%、35%、50%和70%〕对流苏和青榨槭生长情况以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流苏在35%遮光条件下新梢生长量相对较高,茎增粗最大,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上表皮厚度均最大;青榨槭在50%遮光条件下生物生长量最大,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和下表皮厚度均最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单盐胁迫(NaCl)下哈密瓜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方法】 以哈密瓜新品种纳斯密为材料,采用种子发芽试验,筛选NaCl和SA最适浓度。运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2个处理下哈密瓜幼苗叶片横切面,分析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及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变化,计算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SR)以及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分析相关性。【结果】 NaCl胁迫下,哈密瓜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均出现了不断增加的趋势,栅栏组织排列疏松,叶肉间隙越来越大。而叶面喷施SA通过提高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减小海绵组织厚度、SR,来缓解NaCl胁迫。2个处理下,栅栏组织厚度和CTR成极显著正相关,海绵组织厚度和SR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100 mmol/LNaCl作为胁迫的浓度,0.25 mmol/LSA作为缓解浓度。SA处理可通过调节叶表皮和叶肉解剖结构的相关指标来缓解NaCl胁迫。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不同海拔牛皮杜鹃叶片解剖结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法制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比较了长白山北坡9个海拔高度(1 700~2 600 m)牛皮杜鹃叶片的形态和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牛皮杜鹃叶片的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及叶片紧密度均呈增加趋势,而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海绵组织厚度、主脉直径和叶疏松度呈减小趋势;叶片长宽比、表皮厚度及表皮细胞层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高温、强光胁迫对苹果树冠不同方位果实生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温室生长的条件下,以一年生中国矮樱桃品种‘莱阳’幼苗(Prunus pseudocerasus L. cv. Laiyang)为试材,研究了中国矮樱桃叶片生长和光合作用对不同光照环境(100%、70%、48%、30%、11%)的适应性调节。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减弱,樱桃叶面积变大,比叶重下降,叶片变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上升。弱光处理还降低了樱桃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叶绿素a/b比值,同时提高了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7.
用切片显微观察的方法,探索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下,白肋烟各部位叶片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厚、栅栏组织厚、海绵组织厚、组织比、栅栏组织厚/叶片厚、上表皮厚、栅栏组织细胞宽与种植密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三部位平均叶片厚、上下表皮厚、栅栏组织细胞宽降率从15000 ̄18000株/hm2>18000 ̄21000株/hm2,栅栏组织厚、海绵组织厚、组织比、栅栏组织厚/叶片厚降率15000 ̄18000株/hm2<18000 ̄21000株/hm2;与施氮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三部位平均叶片厚、海绵组织厚、下表皮厚增率240 ̄300kg/hm2>300 ̄360kg/hm2,栅栏组织厚、组织比、上表皮厚、栅栏组织厚/叶片厚、栅栏组织细胞宽增率则是240 ̄300kg/hm2<300 ̄360kg/hm2,密度因素对三部位叶片组织结构(平均)影响效应,叶片厚、栅栏组织厚、组织比、上下表皮、栅栏组织细胞宽大于施氮因素,而海绵组织厚小于施氮因素,两因素对栅厚/叶厚影响效应均等。综合试验结果,种植密度18000 ̄19500株/hm2,氮用量270 ̄300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遮阴环境对白簕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当年生白簕幼苗为试材,比较不同光照条件(100%、39%、21%和6%)对白簕的生长状况和光合特征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白簕的株高、基径、叶片数、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相对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植物叶片潜在活性Fv/Fo等光合特性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2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暗呼吸速率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光照太强(100%)或太弱(6%)均不利于植株生长,只有光照控制在自然光的21%左右时,植株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9.
遮荫后大花山牵牛[Thunbergia grandifolra (Rottl.et Willd.)Roxb.]和桂叶老鸦嘴(T.laurifolia Lindl.) 植株增高,节间增长,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降低,叶片及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降低,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降低,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SR)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