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温胁迫对蝴蝶兰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40℃/30℃(d/n)高温条件下分别进行0d、2d、4d、6d 的处理,观察了蝴蝶兰幼苗的形态变化,研究了蝴蝶兰兰幼苗叶片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加快,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明显加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高温胁迫2d,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迅速上升,但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并不大,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也较小,与对照处理的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蝴蝶兰幼苗可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来提高其耐热性。之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显著下降,相对电导率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2.
粤选1号匍匐翦股颖新品系是丛Penncross建坪的老果岭中分离出的无性系。在广州地区夏季果岭草坪密度、绿叶盖度、叶片老化指数、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原品种Penncross,叶片质膜相对透性低。持续高温(36℃)胁迫下,新品系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而原品种在高温胁迫第3d才开始显著增加,新品系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原品种;高温胁迫下新品系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并高于Penncross,而Penncross在高温胁迫2d后显著下降;新品系匍匐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高温胁迫5d后,Penncross显著高于新品系;新品系匍匐茎淀粉含量显著高于Penncross;高温胁迫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源马尾松幼苗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眉山(SM)、贵州孟关(GM)、广西桐棉(GT)、福建龙岩(FL)、福建武平(FW)、江西崇义(JC)及湖南汝城(HR)等7个种源的马尾松幼苗在轻度、中度和重度低磷胁迫下生理生化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下,不同种源马尾松幼苗叶绿素(a+b)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FW下降幅度最大(65.0%),FL降幅最小(20.5%),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低磷胁迫下变化较小;随低磷胁迫程度的增加,整体上马尾松幼苗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减少,游离脯氨酸含量则变化较复杂.其中,在重度低磷胁迫下,GT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最大,较对照增加了38.9%,GM种源可溶性蛋白含量降幅最大,降低了49.5%,FW种源脯氨酸含量增加最大,为对照处理的3.5倍;MDA含量、POD、SOD及CAT活性等均在低磷胁迫下呈上升趋势,其中,SM种质在不同低磷胁迫间MDA含量无显著差异.除GT、JC及HR外,其余种源马尾松在轻度和中度低磷胁迫下根系活力上升.以上结果表明,马尾松通过降低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增加MDA、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提高POD、SOD、CAT活性来应对低磷胁迫.  相似文献   

4.
丛枝菌根对高温胁迫下牡丹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高温胁迫下AM真菌对牡丹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高温下,接种真菌的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a+b)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随温度的升高,接种AM真菌处理的叶绿素(a+b)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低于对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高于对照,说明AM真菌提高了牡丹抗热性。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省2种主要玉米品种濮单6号和晋单51号为材料,研究高温胁迫下,这2种玉米在种子萌发、幼苗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濮单6号和晋单51号萌发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濮单6号下降得更为明显;2)随温度升高,濮单6号和晋单51号幼苗叶片的电导率都会增加,其中濮单6号增加得更显著;3)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晋单51号较濮单6号的积累量更多.在高温胁迫下,晋单51号的耐受性比濮单6号强.  相似文献   

6.
长期土壤干旱对豫麦54扬花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长卷  王春虎  王姗 《种子》2012,31(2):39-41,47
为揭示豫麦54扬花期对长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豫麦54扬花期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干旱胁迫下,豫麦54扬花期叶水势、叶相对含水率、根系活力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显著降低;叶饱和亏、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SOD和POD活性及根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这说明,在长期干旱胁迫下,豫麦54通过降低叶片相对含水率、根系活力,增加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根系脯氨酸含量,增强SOD和POD活性等生理上的变化以提高抗旱性,从而使其适应长期干旱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下黄瓜生理生化的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优3号、津优2号和bh-8三个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水分胁迫下三个黄瓜品种在初果期、盛果期、结果末期的理化性状变化及其与产量抗旱指数(DAI)的关系,结果发现:初果期抗旱指数高的津优3号经水分胁迫后表现为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高,且增加幅度大,丙二醛含量低,增加幅度小;抗旱指数低的hb-8初果期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较低,增加幅度小或略有降低,丙二醛含量高,增加幅度大。盛果期,结果末期三个黄瓜品种各生理指标的变化与抗旱指数吻合较差。整个生育期内可溶性蛋白的变化均不明显。综合认为:初果期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及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黄瓜的抗旱性,因此可以作为黄瓜品种抗旱性的辅助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8.
谷子孕穗期一些生理性状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索谷子孕穗期对干旱环境的生理生化适应机制,筛选谷子孕穗期抗旱性鉴定的生理指标.利用抗旱性不同的20个谷子品种,在模拟干旱棚内通过孕穗期干旱胁迫,研究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等渗透势调节物质的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孕穗期干旱胁迫使谷子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增加,超...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盐碱胁迫对甘蓝型油菜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对油菜种子及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复合盐、复合碱及复合盐碱溶液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以及甘蓝型油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菜叶片中甜菜碱积累量,利用qRT-PCR技术对甜菜碱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胆碱单加氧酶基因(CMO)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模拟的不同浓度盐碱溶液中,对种子萌发的伤害程度大小表现为复合盐碱>碱>盐;低浓度盐碱溶液促进油菜叶片叶绿素形成,高浓度盐碱溶液抑制叶绿素形成;盐碱胁迫显著提高了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高盐碱溶液(YJ75,含盐碱75 mmol/L)处理21 d,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5.99,5.21倍;盐碱胁迫增加了丙二醛的含量;盐碱胁迫显著提高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高盐碱(YJ75)溶液处理21 d后的POD含量提高了2.26倍,在复合盐与复合碱处理第14天,POD含量达到最高值,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且在盐胁迫过程中发挥作...  相似文献   

10.
以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无菌种子苗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金线兰在低温胁迫(18、13、8、3℃)下内部生理生化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丙二醛(MDA)含量在18、13℃和8℃胁迫时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3℃胁迫时则迅速增加,且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叶片可溶性多糖、可溶性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低温胁迫对黄连膜脂过氧化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索黄连在低温胁迫下膜脂过氧化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于黄连在0℃低温胁迫6天后进行了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使黄连叶片膜脂过氧化加剧,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SOD酶活性降低,但POD酶活性显著升高,同时,羟自由基(OH?)的产生速率低于对照,而超氧阴离子O2?ˉ清除速率则低于对照。说明黄连虽然受到了低温胁迫的伤害,但仍具有通过自身生理调节缓解这种伤害的能力,研究还发现不同生长期黄连的伤害程度和缓解伤害的能力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以4个引种果蔗品种幼苗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对其进行低温胁迫,测定各品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4个引种果蔗品种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一直保持升高的趋势;MDA含量呈先显著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第7天和第10天达到最大值,顺序均为川蔗26号>拔地拉>闽引黄皮果蔗>桂果蔗1号。低温胁迫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低温处理初期,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脯氨酸含量开始缓慢降低,但整个过程中脯氨酸含量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显示,4个引种果蔗品种的耐寒性表现为桂果蔗1号>闽引黄皮果蔗>拔地拉>川蔗26号。  相似文献   

13.
以龙船花为材料,测定龙船花在花蕾发育的不同时期叶片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的含量,并分析它们随着花蕾发育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花蕾的发育,龙船花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大致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大致呈增加趋势;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随着可溶性糖达到最大值后呈现下降趋势。通过研究其花蕾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揭示其衰老的内在规律,拟为龙船花的开花生理及花期调研究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地被菊晚粉抗旱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转太行菊OtMYB基因晚粉进行干旱胁迫和复水处理,以野生型晚粉和野生太行菊为对照,测定不同水分胁迫下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和膜透性,比较外源OtMYB基因表达对转基因晚粉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三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  相似文献   

15.
播期对冬油菜越冬率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冬油菜越冬率及其叶片中SOD活性、可溶糖含量、可溶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以便分析不同播期对冬油菜越冬率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调查了不同播期条件下冬油菜的越冬率,并对不同播期条件下冬油菜叶片中SOD活性、可溶糖含量、可溶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播期对SOD活性、可溶糖含量、可溶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有一定影响。在8月16日、8月23日、8月30日、9月6日4个不同播期处理中,播期1和播期2具有较高的SOD活性、可溶糖含量、可溶蛋白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播期3和4的SOD活性、可溶糖含量、可溶蛋白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较低,这与其越冬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适期早播可提高冬油菜的越冬率,而播期影响冬油菜的越冬率主要是不同播期条件下生理生化特性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大白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探讨大白菜耐盐机理、筛选耐盐性鉴定指标,建立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选用了6个具有不同耐盐性的大白菜材料,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下大白菜盐害指数、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大白菜幼苗叶片中的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不同大白菜品种的盐害指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盐害指数和MDA含量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了明显差异,能较好地反映大白菜各品种苗期的耐盐性,可作为大白菜耐盐性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7.
‘蓝箭’的抗旱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国外引进品种‘蓝箭’在中国北方较干旱地区的适应性,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在室内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蓝箭’幼苗相对含水量、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蓝箭’在PEG-6000处理下,各指标随时间变化出现相应的变化规律,相对含水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第5天时,20%和30%浓度处理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分别低于对照37.38%和56.60%,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在处理15天时达到峰值,脯氨酸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升高,10天后升高变得缓慢,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步上升趋势,20天时,3个处理浓度胁迫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9倍、2.2倍、2.3倍。可见,‘蓝箭’在干旱胁迫下通过改变渗透调解物质含量和水势,进而增强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忍受较强的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18.
菲油果自然越冬条件下的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菲油果的抗寒特性,以引种的Coolidge和Mammoth 2个菲油果新品种成熟叶为试验材料,在自然越冬低温环境条件下,对不同低温条件下叶片电导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等几个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不同品种的菲油果叶片的电导率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自然越冬过程中不同品种的菲油果的游离脯氨酸(Pro)呈有规律的变化;细胞内的保护酶(SOD、POD)都表现为随着温度的降低,其活性增强。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菲油果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过氧化物酶(POD)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温度间电导率、可溶性糖、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稀土元素镧对脐橙叶片渗透调节的影响,本研究以2年生‘纽荷尔’脐橙为试验材料,采用0 mg/L(CK)、50 mg/L、150 mg/L和300 mg/L硝酸镧溶液喷施脐橙叶片,分别于喷施后0、2、4、8、12、24 h采集植株中上部当年生嫩叶,测定渗透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与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间,脐橙叶片(CK)可溶性蛋白含量积累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积累持续降低;喷施不同浓度硝酸镧溶液后,脐橙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积累趋势发生改变。当喷施50 mg/L和150 mg/L的硝酸镧时,可同时促进脐橙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当浓度提高到300 mg/L时,叶片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积累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明显受到抑制。由此可见,喷施硝酸镧后,脐橙叶片通过主动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与游离脯氨酸来适应和调节细胞渗透胁迫;由于渗透物质种类的不同,导致促进其含量积累的适宜浓度存在差异,其中适宜可溶性蛋白含量积累的浓度为≤150 mg/L;适宜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积累的浓度为≥300 mg/L。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稀土元素对脐橙渗透物质影响的作用机理及生理代谢的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