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是我国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入豆荚内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约为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植株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大豆食心虫分布于华东、华北、西北、东北,以东北三省受害最重。此虫为单食性害虫。主要食害大豆,也为害野生大豆及苦参。  相似文献   

2.
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产区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约为10%~20%(减产约4%~9%)。严重时可达30%-40%(减产14%-18%),而且影响大豆的品质,降低等级。  相似文献   

3.
前言 大豆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大豆食心虫在国内的很多地方都有发生,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虫食率在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豆粒,不但产量降低,而且品质变劣。掌握好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和方法,可将虫食率控制在2%-3%以下。  相似文献   

4.
一、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又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小红虫等,属鳞翅目小卷蛾科.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轻者虫食率2%~5%,重者达7%~10%以上,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5.
大豆食心虫,又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等,属鳞翅目,小卷蛾科。它食性单一,寄生植物种类较少,主要为害大豆,是黑龙江省大豆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钻入豆荚内蛀食豆粒。常年虫食率约为10~20%(减产约4~9%),严重时可达30~40%(减产14~18%),而且影响大豆的品质,降低等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辽西地区因耕地面积有限、连年重迎茬种植,大豆病虫害逐年加重.大豆食心虫是危害大豆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年份虫食率在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20%~50%.本文除了提出选择优质大豆新品种外,还针对大豆田多发食心虫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加以简单阐述,为做好大豆食心虫病害防治提供点滴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虫食率在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豆粒,不但产量降低,而且品质变劣。掌握好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和方法,可将虫食率控制在2%~3%以下。  相似文献   

8.
大豆食心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食心虫,又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等,属鳞翅目,小卷蛾科。它食性单一,寄生植物种类较少,主要为害大豆,是黑龙江省大豆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钻入豆荚内蛀食豆粒。常年虫食率约为10-20%(减产约4-9%),严重时可达30~40%(减产14-18%)。而且影响大豆的品质,降低等级。大豆食心虫,成虫体长5-6毫米,翅展12-14毫米,  相似文献   

9.
大豆食心虫是影响大豆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尤其为害高油大豆,一般年份虫食率在10%~20%,严重时达30%~40%,严重影响大豆外观品质和发芽率。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2.5%保得乳油是新一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关其防治大豆食心虫效果未见报道,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于2002、2003年做了试验,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我县栽培的主要油料作物,大豆食心虫的为害是影响大豆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县有大豆栽培的区域均有大豆食心虫发生,部分地区虫食率达5-10%,造成粮食损失4-15%.如对大豆食心虫进行有效防治,可使虫食率降低15-20%,挽回粮食损失6-13%,提高大豆等级1-2级.  相似文献   

11.
大豆食心虫别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小红虫,食性单一,主要为害大豆和野生大豆等豆科作物,是危害大豆的一种重要害虫。尤其是在大豆结荚鼓粒期,以幼虫钻入豆荚,将豆粒咬成沟道或残破状,造成大豆破瓣,形成“兔子嘴”。常年虫食率约为10—2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50%,最高可达到80%,影响大豆的质量和产量。掌握好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将虫食率控制在2%-3%以下。  相似文献   

12.
麦豆连作田套种油菜对大豆害虫及其天敌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86、1987和1990年在皖北麦豆连作的夏大豆产区进行了于小麦生长后期套种油菜的试验,结果表明:套种油菜可有效地增殖豆田天敌数量,较对照田高1.67~2.14倍,从而大豆害虫得到有效控制。百株蚜量较对照减少61.4%~73.3%(豆蚜大发生年份)和20%左右(豆蚜轻发生年份),豆天蛾数量减少36.8%~90%,大豆食心虫虫食粒率降低34.9%  相似文献   

13.
1994年~1996年选择岭东农区有代表性乡镇,同一品种,同一土壤生态条件,不同茬口的地块,在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定点、定期调查,结果表明:大豆重迎茬种植使产量分别降低36.56%和18.91%。使大豆根数,根瘤数、植株鲜重降低。单株生产力和粒重下降。重迎茬种植导致大豆苗期病虫害发生,使大豆根腐病增加161.02%和168.68%,根潜蝇被害率增加65.71%和40.2%,大豆食心虫虫食率增加80%和77.33%,对大豆中后期叶斑病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大豆食心虫是我县大豆的主要虫害,也是一直伴随大豆栽培历史的虫害。以幼虫蛀入豆荚内食害豆粒危害为主,常年虫食率约为3%~8%,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20%~30%。受害植株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此虫为单食性害虫,主要食害大豆。1.形态特征大豆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别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小红虫。(1)成虫:暗褐色或黄褐色小蛾,体长5~6毫米,翅展12~14毫米,前翅灰、黄、褐色杂生。雄蛾前翅色较淡,有翅缰1根。腹部末端较钝,具抱握器和显著毛束。  相似文献   

15.
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6年~1989年在大豆田开展了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试验、示范。放蜂36000余亩,虫卵校正寄生率平均达56.49%,大豆子粒虫食粒率平均降低64.88%。大豆田放蜂以田间食心虫产卵始期开始放第一次蜂为宜,共放蜂三次,各次间隔5~6天,每次放蜂每亩设5个放蜂点,三次放蜂量依次为5000头、5000头和10000头。  相似文献   

16.
一、大豆食心虫 又名小红虫,主要危害大豆,其次危害野生大豆.国内各大豆产区都有发生,以东北三省受害最重,是大豆主要害虫之一.虫食粒因地区、年度、品种差别很大,常年虫食率10%~20%,严重时可达30%~40%.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重、迎茬面积增加,大豆食心虫危害逐年加重,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大豆食心虫,又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等,属鳞翅目小卷蛾科.它食性单一,寄生植物种类较少,主要为害大豆,是黄淮夏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它以幼虫蛀食大豆粒,造成出口破瓣,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为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据调查,大豆虫食率一般年份为15%~20%,严重年份达35%~40%.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粮食市场的开放政策,大豆种植重迎茬问题日趋严重,减产幅度随着重茬年限增加而增大。据调查研究表明,迎茬减产6.1%,重茬1年减产9.996,重茬2年减产13.8%,重茬3年减产19.096,而且重迎茬大豆百粒重下降,病粒率、虫食率增加,商品质量显著降低,3年以上的长期重茬,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脂肪含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大豆食心虫,又名大豆蛀荚蛾、豆荚虫等,属鳞翅目,小卷蛾科.它食性单一,寄生植物种类较少,主要为害大豆,是黑龙江省大豆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钻人豆荚内蛀食豆粒.常年虫食率约为10~20%(减产约4~9%),严重时可达30~40%(减产14~18%).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996年选择岭东农区有代表性乡镇,同一品种,同一土壤生态条件,不同茬口的地块,在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定点、定期调查,结果表明:大豆重迎茬种植使产量分别降低36.56%和18.91%。使大豆根数,根瘤数、植侏鲜重降低。单株生产力和粒重下降。重迎茬种植导致大豆苗期病虫害发生,使大豆根腐病增加161.02%和168.68%,根潜蝇被害率增加65.71%和40.2%,大豆食心虫虫食率增加80%和77.33%,对大豆中后期叶斑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