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K优402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粳质籼核新资源不育系K17A与湖南省安江农技育成的早熟恢复系402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1996年4月已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温州市于1994年引进观察,1995、1996两年参加市杂交早稻区域试验,并进行生产示范,1996年全市共示范600Ohm’,表现高产、抗病、米质及综合性状优良,是目前较好的具有发展前途的早杂组八qo(-)产量表现1994年本市观察试验平均产量7.99t/hm’,比对照汕优48-2增产15.9%;1995、1996两年温州市区试平均产量6.88和6.56t/hm’,比对照汕优48-2增产IO.2…  相似文献   

2.
特优73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以龙特甫A为母本,明恢73为父本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籼稻组合。明恢73是用粳187/IR30∥明恢63杂交选育而成的。经三明市连续2a区试和示范表明,该组合具有穗大粒多、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1999年2月通过了三明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7年参加三明市连晚杂优区试,平均产量622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42%,达极显著水平,产量列参试组合第二位;参加三明市单晚杂优区试,平均产量786t/hm2,比汕优63增产801%。1998年参加…  相似文献   

3.
利用粳糯杂交加快品种选育进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粳稻品种(系)间杂交,育成新品种(系)难度较大,且工作量大,历时也长。我们用粳糯品种(系)间杂交,达到了育种周期缩短,容易突破,工作量减少的效果,并初步形成一些技术规程。(-)便粳稻杂交分高规律的特点粳稻与糯稻杂交,F1粳米呈显性性状,糯米为隐性性状。为叙述方便,以AA代表粳,aa代表糯。粳、糯稻杂交时,AA配子为A,aa配干为a,A和a结合为Aa,这是F1代种子,从米粒看全部是粳型。F1代种子经自交繁殖成F2代,其植株分离为:1AA:2Aa:1aa,即粳、糯比为3:1。其AA为粳,Aa中A为显性,也为粳,两者无法区分;…  相似文献   

4.
金优928是荆州市种子总公司用金23A与928-8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199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96~1997年参加湖北省水稻区试,2a平均单产7.58t/hm2,比汕优64(CK)增产3.98%。其中19...  相似文献   

5.
汕优45是湖北省咸宁市农科所用珍汕97A与早籼恢复系45-10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熟期短,抗病性强等特点,1999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高产香型杂交稻新组合新香优90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新香A与四川省成都市农科所育成的蓉恢906进行配组,育成晚稻新组合新香优906。该组合区试和生产试验比汕优46增产达显著水平,米质比汕优46提高一个等级。2003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汕优10号制种技术要点范孔斌(漳平市农业局,364400)汕优10号是由珍汕97A与密阳46配组成的杂交水稻。具有丰产性好,结实率高、抗稻瘟病能力强,米质好,增产幅度大等特点,是一个较理想的早、中、晚兼用的当家组合。但是汕优10号的制种要求技术较高,...  相似文献   

8.
粳优653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用粳65A与C315配组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介绍了其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在辽宁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甬粳43A是早熟晚粳不育系,育性稳定,综合性状优良,与籼稻恢复系配组可恢性好,F1代杂种优势强,于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以"粳不籼恢"模式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甬优4350已于2015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利用税粳亚种间杂交产生的强大杂种优势是杂交水稻育种继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之后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舢粳交选育广亲和基因的不育系或恢复系是实现舢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经过10余年的努力,用轮回422与选10-19杂交选育成的广亲和舢粳中间型恢复系465与印水型不育系优IA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优1465,初步实现了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利用。多年多点多组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优1465是一个高产稳产、抗稻瘟病、米质较优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已于1998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1995年优1465首次参加江西…  相似文献   

11.
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89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898是用龙特浦A与武恢898配组而成的中晚釉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1994、1995年通过龙岩地区晚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1996年龙岩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参加福建晚稻区试,1998年被推荐参加全国南方中稻区试和华南晚稻区试、至1997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1万hm’。一、产量表现1995年地区区试,平均产量6547.skg/hm’,对照汕优63平均产量6097.skg/hm’,增产450·okg,增7.sl%,达显著水平;1997年参加福建省晚季水稻新品种组合区试,平均产量6046.Ikg/hm’,比对照汕优桂32平均产量5346.skg/hm’增产699…  相似文献   

12.
729是嘉南粳/KetanNangka/02428/明恢72杂交选育而成的灿粳交广亲和恢复系。与籼稻测交,平均结实率为87.7%,变幅为84.3%~90.8%与粳稻测验种杂交,平均结实率为82.1%,与稻型不三系不育系配组,平均结实率为83.0%。  相似文献   

13.
Ⅱ优15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大粒香15配组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经1997~1998年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米质优、米饭带清香味、抗稻瘟病且制种产量高。1999年3月通过福建省南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7年和1998年参加南平市晚稻区试,产量分别为6-30t/hm2和7-08t/hm2。1997年比对照汕优63增产3-5%,达显著;1998年比对照汕优桂33增产8-5%,达极显著。1997年,建阳市良种场双晚试种0-33hm2,平均产量7-09…  相似文献   

14.
汕优306是江西金典种业有限公司用珍汕97A与自育恢复系R306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江西省审定.介绍了其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泗优9022是由江苏省淮阴市农科所与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合作育成的杂交中粳新组合,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和产量表现淮阴农科所1992年引进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育成的恢复系早C9022与当地的泗稻8号A配组,199...  相似文献   

16.
高产抗病杂交中粳新组合盐优2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盐优2号是盐都县农科所用自育不育系盐粳93538A与广亲和恢复系轮回422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新组合,具有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品质较优、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株叶型理想等特点,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汕优晚3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晚3与珍汕97A配组而成的,1995年我市引入示范,表现高产,同年试制440m2,产种子98kg,单产2.23t/hm2。为加速汕优晚3的开发利用,1996年在高桥镇栏河村制种7hm2,平均单产2.48t/hm2。19...  相似文献   

18.
泰优6365是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三系粳型不育系泰765A与籼型恢复系F3563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籼粳杂交中稻新组合,于2020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汕优998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自选恢复系广恢998与珍汕97A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2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介绍了其父本广恢988的主要特性及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汕优69     
汕优69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配组而成,其恢复系明恢69是从(圭630/C57)F1//IR54选育而成的,属籼粳交偏籼型恢复系。1990年7月已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区域性试验:1988年.汕优69参加全国南方中稻杂优区试,平均亩产504.58kg.比汕优63减产2.06%.早熟3天.列第三位。增产的6个点中.湖南湘西自治州农科所与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两试点.汕优69分别比汕优63增产9.36%与8.88%;1989年继续参加全国南方中稻杂优区试,平均亩产511.6kg,比汕优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