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2):F0002-F0002,F0003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是我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数学及科研力量雄厚的学院之一。学院设有农学系、烟草系、作物生物技术系、中药材系及中心实验室。现有教职工8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4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管优秀专家3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业科学》2006,(5):F0002-F000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是山东省专门从事玉米研究的省级科研单位.为农业部设立的《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济南分中心》.现有在职职工57人.其中.研究员12人、副研究员7人.具有留美博士学历7人、硕士学历7人。先后选派科技人员赴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短期业务考察30人次.攻读学位、业务进修和合作研究16人次,先后聘请国外同行专家、教授来所短期指导工作28人发,并经常邀请国内著名玉米专家和教授到我所交流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3.
豫麦51小麦     
《中国农业信息》2004,(10):26-26
选育单位:豫麦51小麦(原名同麦11)是由河南省周口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杂交方法选育的高产新品种,200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是一个以动物生物制品研究、开发为主,集教学、科研、科技推广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机构。该所始建于1995年3月,创始人为我国著名禽病专家、农业部及河南省政府禽流感专家、中国禽病研究会理事、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王泽霖教授,现任名誉所长。2004年禽病研究所与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家畜传染病学实验室合并,隶属于牧医工程学院,现有国家正式工作人员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  相似文献   

5.
园艺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5人,讲师10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7人,教师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龙江学者1人,  相似文献   

6.
洛阳农科院小麦研究开发中心,下设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和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两个科研课题组。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3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2人,初、中级职称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拥有先进实验仪器设备齐全的谷物品质实验室,同时拥有规范化试验用地6.7hm2,丰富的核心小麦基因资源4000余份。注册了“洛麦”、“洛旱”系列品种的商标权。中心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多项。目前,承担、主持的主要项目有:(1)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作物抗旱节…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成立于1948年,占地162公顷,现有职工268人,其中研究员14人,副研究员30人,助理研究员70人;有博士3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12人、5名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8人被评为省级劳模。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业科学院是具有42年历史的综合性科研机构。现有13个研究所(室、中心),1所职工大学,10个试验场(站),并设有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职工2324人,其中在职职工1706人。在职科技人员811人,其中研究员32人,副研究员170人;国家级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5人,省部级劳模、振华科技扶贫先进工作者11人,自治区优秀专家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18人。建院以来,全院共取得科技成果933项,获奖413项;自育和引进推广作物新品种200多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业科学》2005,42(6):F0002-F0002,F0003
<正>(1955-2005)新疆农业科学院是在1955年创建的新疆农林牧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已有14个研究所和11个试验场站。50年来,伴随着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几代农科人不懈努力下,新疆农业科学院的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自治区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在推进新疆农业科技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成为新疆农业科技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院党委始终坚持”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紧紧围绕自治区”三农”问题,根据自治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科技需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牢牢把握科技工作重点,组织协作攻关,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科院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055项,是新疆取得科技成果最多的单位: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重大奖励102项,是新疆获得国家及自治区重大奖励最多的单位;审(认)定农作物新品种212个,是新疆育成新品种最多的单位;承担国家有关部委项目200余项,是新疆承担国家科技项目最多的单位;申请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35项,外观设计1项。建有国家部委设立和挂牌的分支机构17个,是新疆境内设立国家部委分支机构最多的单位。在“八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能力评估中,新疆农科院有6个研究所进入全国百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院在职科技人员1000余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2人,自治区优秀专家27人。正高级职称114人,副高级职称391人。基础设施条件新疆农科院建有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棉花改良中心乌鲁木齐分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乌鲁木齐分中心、国家灰漠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国家果树种质资源轮台果树资源圃、国家生物发酵技术引智示范基地、国家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新疆专业保藏室、三个国家优质棉育种  相似文献   

10.
<正>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花椰菜育种研究团队由8人组成,其中,天津市杰出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人选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高级职称6人,具有博士3人、硕士学位3人。团队先后获得国家"工人先锋队"称号、天津市"工人先锋队"称号、两次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称号、获得"八五"立功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1.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1):i001-i001
蒋湘宁,男,1958年生,湖南长沙市人.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林学会第九、十届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九、十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家林业局跨世纪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  相似文献   

12.
《河南农业》2023,(18):2-2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创建于1952年,为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现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学校位于郑州中牟,占地面积1915亩,新校区1350亩(一期工程已动工)。学校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价值19673万元,图书馆藏书198万余册;现有教职工1209人,其中教授53人,副教授285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05人。校外兼职教师400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职教名师、省政府特贴专家、省职教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教师等110人,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职教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师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级成果一等奖等教研科研成果奖励428项。学校现设有洛阳分院和农业工程、园艺园林、  相似文献   

13.
<正>农业部寒地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是农业部1 996年批准的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由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马凤鸣教授担任主任,实验室设在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拥有寒地作物生理生态、寒地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保护三个研究室。现有教授34人、副教授1 3人、讲师1 2人,试验技术人员3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黑龙江省教育厅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农业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教育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农业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山东省首批五所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之一,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副教授75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2人、泰山学者20人。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技推广》2007,23(6):25-25
睿龙牌智能系列土壤养分测试仪是在国家“六五”科研项目基础上,融人多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的实际经验开发研制的。  相似文献   

16.
湖南农业大学专家名录董任瑞董任瑞,男,1931年出生,湖南湘潭县人,中共党员、教授.1954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农学系,现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湖南分会理事.四十多年来,董任瑞教授辛勤耕耘在高等教育岗位上,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曾先后主讲过《植物生理学》、...  相似文献   

17.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1):F0002-F000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87人,其中,研究员17人、副研究员18人,博士7人、硕士19人,河北省突贡专家5人,省、院学科带头人9人。拥有固定资产1437万元,其中,仪器设备512台(套),价值597万元。目前,研究所与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和泰国等10多个国家保持着密切的业务联系,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七五”和“八五”国家对全国农业科研院所综合实力评估中,均在百强之列。  相似文献   

18.
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是从事农业机械化、农业工程、植物病虫害防治工程、种子及农副产品加工工程、设施农业工程、农村能源与自动化控制工程、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研究的国家级科研单位。现有在职职工 28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以上的专家 65人,有 30多名高级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建所四十多年来,共获各类科研成果 1300多项,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 50多项。所内建有国家植保机械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植保机械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微水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南方种子加工工程技术中心等多个质检及工程中心…  相似文献   

19.
正天津农学院葡萄科研团队现有教师5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天津市级特聘教授1人,均为博士学位,教授1名、讲师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现有在读博士生1人,硕士生8人。团队成员现承担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科研任务1项,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科研项目3项,承担青海省"三区人才"和"智慧三江人才"项目2项。积极开展科企对接科技成果转  相似文献   

20.
据专家介绍,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生产和供应状况分析,因芦笋生产是一种劳动、技术密集性的产业,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由于愿意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致使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芦笋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