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解来源于地方鸡品种的隐孢子虫分离株致病特点,对收集到的河南固始鸡源隐孢子虫经鹌鹑传代纯化后,进行动物感染。结果:固始鸡源隐孢子虫分离株无论在正常还是免疫抑制情况下均不能感染小鼠,但能成功感染海兰雏鸡,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及法氏囊病变。剖检发现虫体主要寄生在法氏囊、气管和泄殖腔等部位。根据卵囊形态学及寄生部位等特点,本试验分离的隐孢子虫种类鉴定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增大感染剂量,可使雏鸡排卵囊高峰期提前,排卵囊量增大,持续期延长;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也可使高峰期提前,持续期延长,但会造成试验动物死亡率增高。雏鸡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增重减少均与感染剂量呈正相关,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加重此影响。  相似文献   

2.
隐孢子虫卵囊形态学观察及动物交叉感染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观察了从湖南6种动物分离出的隐孢子虫卵囊的光镜下形态,并以鸡源、牛源和猪源隐孢子虫卵囊人工感染实验动物作交叉感染性研究。结果鉴定出隐孢子虫3个种,即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寄生于鸡、鸭;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寄生于牛、山羊、猪、家兔和小鼠;鼠隐孢子虫(C.muris),寄生于牛。交叉感染结果表明,来自鸡的隐孢子虫可以感染雏鸡和雏鸭,而不能感染小鼠和家兔;来自牛的隐孢子虫可以感染小鼠和家兔而不能感染雏鸡,来自猪的隐孢子虫可以感染小鼠而对雏鸡无感染性。作者认为,哺乳类和鸟类的隐孢子虫可能在宿主纲的水平上具有宿主持异性。  相似文献   

3.
广东鸡,鸭隐孢子虫种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有患轻微呼吸道症状的鸡和鸭的粪便中分离到隐孢子虫卵囊,并在其组织切片中观察到隐孢子虫。根据卵囊的形态和大小、虫体寄生部位,确定鸡、鸭均为贝氏隐孢子虫感染。用上述鸡、鸭粪便中分离的卵囊,分别经口感染2日龄鸡和鸭各15只以探索其致病性。感染鸡出现明显呼吸道症状,将引起死亡,气管、支气管、气囊、肺和法氏囊出现大体与显微病变。感染鸭则症状和病变都较鸡轻。结果表明:鸭对贝氏隐孢子虫感染的抵抗力比鸡强。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哺乳类和鸟类宿主隐孢子虫能否交叉感染,分别从鸡、兔、小白鼠、鸭、鹌鹑分离到隐孢子虫进行交叉感染。结果,从鸡分离的隐孢子虫卵囊能感染鸭、鹌鹑、麻雀,而不能感染鸽、大白鼠、小白鼠、兔,从鸭分离的卵囊能感染鸡,从兔、小白鼠分离的卵囊不能感染鸡、鹌鹑,从鹌鹑分离的卵囊不能感染兔、大白鼠、小白鼠和鸡。提示隐孢子虫在宿主纲水平上有宿主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畜禽隐孢子虫病的调查与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于1994-1996年,经对我宁夏自治区银北,银南,银川和固原地区17个县,71个行政府村169群饲养的牛、猪,鸡等畜禽的调查,其隐孢子虫的总感染率为23.08%,其中牛为24.58%,猪为11.00%鸡为36.81%经人工感染、卵旨数测定等试验证明,奶牛感染的隐孢子虫为小鼠隐孢子虫鸡所感染的孢子虫为贝氏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6.
禽隐孢子虫病是由火鸡隐孢子虫和贝氏隐孢子虫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的宿主为火鸡、鸡、孔雀等,是引起火鸡、鸡、鹌鹑因患呼吸系统和肠道疾病而死亡的重要病原.从目前研究报道来看,火鸡隐孢子虫和贝氏隐孢子虫均可引起人畜共患,因此其更被关注.基于上述情况,对感染禽隐孢子虫的种类、临床症状和诊治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一种引起人兽共患病的机会性原虫,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240多种动物,引起动物机体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目前已鉴定出16个有效种,40多个基因型。感染禽类的隐孢子虫主要有3个种: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和鸡隐孢子虫(C.galli)。其中C.baileyi为感染鸡的优势虫种,主要寄生在鸡的喉头、气管、法氏囊、泄殖腔等部位;C.meleagridis主要寄生于小肠,属于人兽共患病原;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地克珠利和阿奇霉素4种药物对鸡胚和雏鸡人工感染模型中鸡源贝氏隐孢子虫的作用,筛选有效防治隐孢子虫药物,采用鸡胚培养和人工感染雏鸡模型,分别以各组鸡胚发育状况、鸡胚中卵囊量、雏鸡精神状态、排卵囊规律、体质量变化、发病率、死亡率等为观察指标,考察这4种药物对隐孢子虫的作用。结果显示,使用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地克珠利、阿奇霉素组鸡胚中虫体数分别为阳性对照组的15.05%、88.71%、77.42%、68.82%。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可缓解人工感染雏鸡隐孢子虫病临床症状,感染雏鸡发病率降低20%,死亡率降低13.13%,且可使排卵囊强度降低。结果表明,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以一定剂量连续使用一定时间对雏鸡贝氏隐孢子虫病有潜在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隐孢子虫病是家禽、鸟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隐孢子虫的宿主多达30余种,目前,隐孢子虫种已达20余种,寄生于禽类的隐孢子虫有3个虫种,即火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meleagridis)、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和鸡隐孢子虫(C.galli)。我国发现的禽隐孢子虫有2种包括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和火鸡隐孢子虫,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导致产蛋率下降或鸡只死亡,当与其他传染病,免疫抑制性共同感染时,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国外有关隐孢子虫病的报道较多,国内则少见报道。佛山兽医专科学校自1986年检出鸡体感染隐孢子虫后,通过初步调查已在广东省的五个市多个鸡场(或养鸡户)的石岐杂鸡和AA鸡体内检出隐孢子虫,并陆续  相似文献   

11.
王全 《兽医导刊》2022,(4):53-54
鸡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原虫病.该病不仅对鸡的呼吸系统和肠道造成严重的伤害,还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严重的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鸡隐孢子虫病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鸡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等方面对鸡隐孢子虫病进行综述,期望为鸡隐孢子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鸡感染隐孢子虫在国外已有不少报道,而在国内尚属少见。1987年,张敬伦等首先报告广东某鸡场的石岐杂鸡感染隐孢子虫。为进一步了解隐孢子虫在石岐杂鸡的感染情况,我们于1987~1988年间对广东省5个市12个鸡场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方法调查对象包括种鸡、后备种鸡及雏鸡。在被检鸡的鸡舍中,分几处收集3~5堆新鲜鸡粪,混成一分样品,以糖液漂浮法作检查。在每个检样中称取鸡粪5克,加入15~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地区鸡源贝氏隐孢子虫的致病特点,对收集到的郑州、林州两地区鸡源贝氏隐孢子虫卵囊经雏鸡传代扩增纯化后,分别以1×106个卵囊量接种3日龄罗曼公雏鸡,从其排卵囊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比较了2个分离株的致病情况。结果表明:2个隐孢子虫分离株均主要引起雏鸡呼吸道症状和法氏囊炎病变;接种雏鸡均于感染后第4天开始排卵囊,林州株和郑州株排卵囊持续期分别为23 d和13 d;排卵囊高峰期均为感染后第8~12天。雏鸡感染2个地区鸡源贝氏隐孢子虫分离株后,排卵囊量及排卵囊规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隐孢子虫寄生于鸡的呼吸道、盲肠、法氏囊和泄殖腔。我国及全世界普遍分布。据报道 ,美国鸡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为 6 .4 % ,我国鸡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为8%~ 6 7.2 7%。隐孢子虫病对鸡的危害很大 ,人工感染试验表明 ,严重发病者在发病后 2~ 3日死亡 ,死亡率达 5 0 .8% [1~ 3 ]。隐孢子虫主要的感染方式为粪便中的卵囊污染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因此寻找有效的杀灭卵囊的药物 ,是防治该病的重要途径。隐孢子虫病的抵抗力很强 ,很多消毒剂不能将其杀灭 ,如碘酊、氢氧化钠、煤酚皂、次氯酸钠等。本试验选用了国内新近研制使用的一些消毒剂分别处理卵囊 ,以观察对鸡隐孢子虫卵囊的体外杀灭效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化学试剂 菌毒敌 (农乐 ) ,湖南资江氮肥厂消毒剂分厂生产 ;强力清洁液 ,湖南省卫生防疫站健卫日用化工厂生产 ;速尔 2号、速尔 3号 ,湖南化工研究院研制并提供 ;漂白粉 ,市售 (含氯 ) ,优氯净 ,湖南化工研究院研制并提供 ;洗衣粉 ,湖南日用化工厂总厂生产 ;氨水 ,长沙二十二中化学试剂厂生产 ;甲醛 ,湖北大学化工厂生产。1.2 雏鸡 长沙鸡场购入的 5 5羽 1日龄长...  相似文献   

15.
设计3个不同剂量的鸭源隐孢子虫试验感染2日龄雏鸡,通过临床症状、增重、排卵囊规律和法氏囊指数及寄生器官组织扫描电镜观察,证实贝氏隐孢子虫160万个卵囊感染即可引起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发病鸡增重显著降低,法氏囊严重萎缩。贝氏隐孢子虫致病程度和排卵囊规律与感染剂量相关,主要病变表现呼吸道病变和法氏囊炎症。  相似文献   

16.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人畜共患原虫病;禽类隐孢子虫发现于鸡、火鸡、鹌鹑、鹅、孔雀等,有关鸭隐孢子虫病的报道较少,特别是不同剂量感染的致病性差异未见报道,本试验采用鸭源贝氏隐孢子虫卵囊,雏鸡传代后,经口感染2日龄樱桃谷鸭,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变化观察,旨在探讨河南省鸭源贝氏隐孢子虫的致病性及不同剂量的卵囊接种后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检测鸡胚中贝氏隐孢子虫,本研究根据GenBank公布的贝氏隐孢子虫和原鸡18SrRNA基因序列设计针对贝氏隐孢子虫的特异性引物,并以贝氏隐孢子虫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检测贝氏隐孢子虫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PCR)方法,同时对贝氏隐孢子虫在鸡胚中培养7d后尿囊膜和尿囊液样品中虫体D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SYBRGreenreal—timeqPCR方法可特异性检测到贝氏隐孢子虫,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8),卵囊基因组DNA检测阈值为10个卵囊,重复检测结果显示试验重现性较好。该方法成功检测到尿囊膜和尿囊液中虫体DNA。本研究建立了快速、特异的定量检测鸡胚中贝氏隐孢子虫real—timeqPCR方法,可用于对贝氏隐孢子虫在鸡胚中繁殖规律分析和抗隐孢子虫药物筛选等研究。  相似文献   

18.
湖南鸡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及雏鸡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湖南省5县(市)8个鸡场的348只鸡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的调查,并用25只雏鸡作了隐孢子虫的人工感染试验。调查表明:4个县(市)有鸡隐孢子虫感染,感染率为2.8~25.0%,总感染率为12.1%,其中2~4周龄鸡为3.6%,8~40周龄鸡为15.1%,伊莎鸡、AA鸡、罗曼鸡、艾维茵鸡、泰国肉鸡分别为21.9%、13.6%、9.1%、5.4%和0;10只阳性鸡器官粘膜涂片检查盲肠、法氏囊、直肠的染虫率分别为100%、60%和40%,气管、十二指肠和小肠中段未查到虫体。雏鸡人工感染试验表明:经鼻腔和眼结膜感染潜隐期均为5天;经口感染潜隐期为4天,第8~19天排出卵囊数较多,第12天排卵囊达到最高峰,显露期为21天。  相似文献   

19.
隐孢子虫属球虫类原虫,能感染哺乳类、禽类和鱼类等多种动物。国外对此已有不少报道,但在国内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仍少。我们曾对广东省某畜牧场所饲养的猪、鸡、鸭,鸽和鱼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动物都不同程度地感染隐孢子虫。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原虫病,可致严重腹泻。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鸡隐孢子虫的种类、生活史和致病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贵德地区鸡隐孢子虫病尚未进行调查,因此,我们于1991年5月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