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应用RS和GIS技术,在实现水土流失定量遥感监测的基础上编制土壤侵蚀模数图,利用土壤普查成果资料编制土层厚度和土壤密度图,编制土壤抗蚀年限图,借助GIS方法,评价研究区的土壤侵蚀潜在危险性,探讨其时空分布特征,为水土保持规划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取广东省泗纶小流域为研究区,以GIS技术为支撑,选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为数学模型,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计算降雨、植被、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单因子并叠加分析,生成水土流失现状分布图。通过对区域内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影响流域水土流失的关键因子,并根据研究结果对流域内坡耕地水土流失提出相关防治措施,从而为广东省坡耕地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基于“3S”技术的可渡河流域水土流失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遥感监测方法,以GIS软件为平台,实现了在GIS平台上"3S"的集成。本次遥感监测研究了可渡河流域的土壤侵蚀的详细情况,分析了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坡度因子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获得了该区域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信息,为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长治市平顺县青羊镇白马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就该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技术路线、监测方法及监测指标等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技术资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RS和GIS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及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andsat-5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高精度的土地利用数据和DEM高程,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通过选取关键影响因子,对红水河干流区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及其时空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红水河干流区水土流失敏感性主要以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为主,1990—2010年近30a来水土流失敏感性总体呈现好转趋势;在水土流失不同敏感性等级变化中,以水土流失中度敏感转为轻度敏感面积最大,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转化面积分别为2 736.24km2和2 462.09km2,1990—2000年水土流失敏感性向轻度敏感、不敏感转化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红水河干流区中段区域,但2000—2010年水土流失敏感性等级的变化区域与之明显不同,主要发生在红水河干流区的东段。总体看来,在响应国家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下,红水河干流区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显著,生态环境逐渐转好。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矿产资源规划开采区水土流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富程  王青 《水土保持研究》2009,16(1):18-21,26
以水土流失通用方程为理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和敏感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降水敏感性、地形敏感性、土壤敏感性、植被敏感性作为因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将降水、地形、土壤和植被敏感性专题图与矿产资源规划开采区进行空间耦合,对矿产资源开采区进行水土流失分析与预测。结果显示:在30个开采区中,对开采区水土流失产生严重影响的有10个,中度影响16个,轻度影响4个,大部分中度和严重影响区位于中度以上水土流失区域,将这一评价结果与四川省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图进行验证,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说明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易诱发和加剧矿区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7.
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的基本原理,利用我国南北方各水蚀区的土壤流失量及其相关生态因子的大量实测数据,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以3S(GIS、GPS和RS)技术为支持的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方法。该系统方法在我国山东、福建、江苏、云南、北京、河北等地累计应用面积超过30万km~2,其在江苏南京的应用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应用该方法在1997—2015年期间对南京全市区域水土流失和治理状况进行长期定量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9年间,南京全市平均年水土流失总量为2.765×10~6t,平均轻度以上年水土流失面积为863.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3.0%。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所占比例较小,但水土流失量占总流失量80%以上,因此,仍是水土流失治理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方向;与2000年之前的监测结果相比,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和年土壤流失总量均有显著降低。该方法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模型因子算法和原则,监测精度和可靠性较高,监测结果验证了近年来南京市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和生态环保监督管理实施力度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GIS支持下东圳库区水土流失景观因子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东圳库区的法国SPOT-5遥感影像和相关图件为源数据,以影响水土流失的土地利用类型、地貌、坡度、坡向、土壤等景观因子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提取各因子特征信息,采用侵蚀强度系数、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3种数值评价指标方法,分析各景观因子类型的水土流失强度分异特征与变化规律,为库区重要水源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景观因子的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更新周期短、光谱信息丰富等特点,在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中具有显著优势。本文以landsat-8 OLI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构建水土流失敏感指数对陆河县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遥感技术可以对研究区水土流失敏感性进行有效识别。陆河县水土流失敏感性以轻度和中度敏感为主,其面积占90%以上。轻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较偏远的山地、丘陵地区,中度敏感区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向平原河谷过渡地区。研究成果可为陆河县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东圳库区的法国SPOT-5遥感影像和相关图件为源数据,以影响水土流失的土地利用类型、地貌、坡度、坡向、土壤等景观因子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提取各因子特征信息,采用侵蚀强度系数、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3种数值评价指标方法,分析了各景观因子类型的水土流失强度分异特征与变化规律,为库区重要水源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景观因子的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