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寄主植物对二斑叶螨解毒酶活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蔬菜寄主对二斑叶螨解毒酶活性的诱导影响,为叶螨的寄主适应性及叶螨对寄主的抗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将饲养在菜豆上的二斑叶螨分别转移到黄瓜、甘蓝和茄子上饲养3代后,测定包括菜豆在内的4种不同寄主植物对叶螨体内解毒酶系活性的诱导影响.[结果]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系活性差异显著.从菜豆寄主转养到黄瓜、甘蓝和茄子上后,后3个寄主上叶螨种群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显著下降,茄子上种群活性最低,菜豆种群是茄子种群的2.75倍;而后3个寄主种群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比活力显著上升,茄子种群最高,是菜豆种群的6.03倍.4种供试寄主植物的二斑叶螨种群中,在黄瓜寄主上羧酸酯酶(CarE)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种寄主植物,CarE活性的高低顺序为黄瓜>菜豆和甘蓝>茄子,而MFO活性为黄瓜>茄子和菜豆>甘蓝.[结论]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可诱导二斑叶螨体内的解毒酶系活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这可能是二斑叶螨对寄主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
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了不同寄主植物对烟粉虱种群暴发的影响,在28℃恒温下,组建了烟粉虱在甘蓝、番茄、茄子、烟草、黄瓜、辣椒、西葫芦、青菜等8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烟粉虱对寄主有较强的选择性.烟粉虱在黄瓜、番茄上的产卵量最大,平均每头雌虫分别达382头和246头。各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种群内禀增长率在0.2433~0.3790之间,取食番茄的内禀增长率rm最大,达0.3790,不同寄主植物上烟粉虱内禀增长率大小依次为番茄>甘蓝>黄瓜>西葫芦>茄子>烟草>辣椒>青菜。保护地蔬菜面积扩大是烟粉虱种群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采用叶碟法研究瓜蚜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并在田间开展周植茼蒿控制黄瓜瓜蚜的试验。结果表明,瓜蚜对小叶茼蒿的选择率明显高于其他被试茼蒿品种。在小叶茼蒿不同生育期内,对开花期的选择率较苗期及现蕾前高。瓜蚜对开花期小叶茼蒿选择率明显高于黄瓜、辣椒、番茄、茄子4种寄主蔬菜。田间周植茼蒿对黄瓜瓜蚜的相对防效高于黄板诱杀处理,二者联合使用可提高对瓜蚜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Meyrick))是茄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本文研究了番茄、马铃薯、茄子和辣椒4种寄主对番茄潜叶蛾产卵选择、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对4种寄主的产卵偏好性强弱依次为番茄马铃薯茄子辣椒。辣椒上卵发育历期最长,幼虫孵化后不能完成发育。番茄上成虫前期存活率高于马铃薯和茄子,但总发育历期较长。该虫取食番茄叶片时的单雌产卵量和雌虫寿命高于其取食马铃薯和茄子叶片。其取食番茄、马铃薯和茄子叶片时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43 4、0.140 6、0.113 3。综上所述,番茄潜叶蛾的最适寄主为番茄;在辣椒上无法完成生长发育;在马铃薯和茄子上种群增长潜能较强,具有暴发成灾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生化分析法分析寄主为豌豆、芸豆的朱砂叶螨转移到芸豆后对螨体内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寄主的朱砂叶螨危害芸豆时均能诱导虫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当寄主植物为芸豆的朱砂叶螨为害新鲜芸豆后,GSTs酶活力变化趋势呈先下降后上升,而寄主植物为豌豆的朱砂叶螨GSTs活力变化趋势呈先上升后下降;但两种寄主下的AchE,SOD活力变化总体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且相对于接触过的寄主,未接触的寄主更能引起朱砂叶螨的快速应对。朱砂叶螨在同种寄主之间和不同种寄主间转换的生理适应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6种寄主植物(茄子、芹菜、菜豆、青菜、番茄、辣椒)对三叶草斑潜蝇生长发育、存活的影响和三叶草斑潜蝇对这些寄主的偏好性及其选择性机制。结果表明:三叶草斑潜蝇在6种寄主植物上的生长发育历期从短到长依次是茄子芹菜菜豆番茄辣椒青菜,其中芹菜、茄子和菜豆是其嗜好性寄主;在茄子上存活率最高,辣椒上存活率最低;三叶草斑潜蝇在寄主植物单位面积上的产卵量与植物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在单位面积上的取食斑数与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本研究采用罩笼法观察了西花蓟马对8种不同蔬菜寄主植物(茄子、甘蓝、辣椒、黄瓜、莴笋、番茄、芹菜、香菜)的选择性,并使用“Y”形嗅觉仪评价了西花蓟马对不同蔬菜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在8种不同蔬菜寄主植物中,西花蓟马对茄子、甘蓝的选择性最高;对芹菜和香菜的选择性较弱,表明西花蓟马对芹菜和香菜表现出忌避性。本研究结果为了解西花蓟马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和烟青虫初孵幼虫对植物顶尖嫩叶的偏好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和烟青虫是一对除寄主范围以外差异极小的近缘种,目前初孵幼虫取食选择对决定两者寄主谱所起的作用尚不明确。为此,本试验选取16种植物(烟草、番茄、辣椒、茄子、棉花5种是共同寄主;月季、菠菜、甘蓝、大葱4种是非寄主;玉米、大豆、花生、黄瓜、胡萝卜、西芹、黑杨7种是棉铃虫寄主),在培养皿两侧分别放入植物顶尖嫩叶和滤纸对照,在中间放置初孵幼虫进行选择,每隔10min观察记录一次结果,持续24h,2h后选择结果呈稳定趋势。结果表明棉铃虫初孵幼虫取食选择范围广,选择玉米、茄子、烟草、大豆、黄瓜、胡萝卜、菠菜、番茄、棉花、西芹、花生、辣椒、大葱这13种植物,这些植物除菠菜和大葱外均为已报道的棉铃虫寄主植物。而烟青虫初孵幼虫取食选择范围窄,选择甘蓝、大豆、烟草、茄子、西芹、番茄6种植物,其中烟草、茄子和番茄为已报道的烟青虫寄主植物。此外,棉铃虫初孵幼虫在除甘蓝外其他植物上的选择率均高于烟青虫,其具备取食多种植物的能力。两者初孵幼虫取食选择对确定各自寄主谱范围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不能完全限定寄主谱,其仍然具备取食寄主谱以外其他植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28℃条件下,采用离体叶片饲养,建立实验种群生殖力表的方法,评价了8个玉米自交系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的抗生性。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在玉米不同自交系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存在显著差异。取食自交系‘H1014168’的朱砂叶螨,雌成螨存活率最低,8 d后仅为10.7%,幼螨、若螨的平均发育历期最长,分别为2. 65d和4.23d,内禀增长力(rm)最小,为0.2054。而取食‘H1019005’和‘H1014603-1’的雌成螨8 d后存活率达85.2%和82. 7%,幼螨、若螨平均发育历期最短,分别为2. 05 d和2. 67 d及2. 18 d和3.34 d,rm最大,为0.250 9和0.320 5。由此可知,8个自交系对朱砂叶螨的抗生性存在显著差异,‘H1014168’对朱砂叶螨的抗生性较强,而‘H1014603-1’和‘H1019005’则较弱。  相似文献   

10.
吴川  朱瑜 《植物医生》2002,15(1):12-12
茶黄螨 ,属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 ,又名白蜘蛛 ,是世界性的主要害螨之一 ,食性很杂 ,繁殖较快 ,危害严重 ,寄主约有30多个科70多种植物。主要有茄子、辣椒、马铃薯、番茄、菜豆、黄瓜、萝卜等 ,此外还有茶、烟草及菊属的多种观赏植物。近年来 ,茶黄螨在茄、辣椒等蔬菜上发生较普遍 ,尤其保护地苗期时发生严重 ,在苏北地区已成为蔬菜上的主要害螨之一。1危害症状茶黄螨以成幼螨集中在幼芽、嫩叶、花、幼果等处刺吸汁液 ,尤其是在嫩叶背面取食 ,有明显的趋嫩性 ,植株受害后常造成畸型 ,受害叶背呈灰褐或黄褐 ,具油渍状光泽 ,叶缘向下卷曲…  相似文献   

11.
释放东亚小花蝽对大棚辣椒上几种害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内辣椒上释放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防治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蓟马和蚜虫,并在苗期释放时利用天敌贮备植物万寿菊Tagetes eracta辅助建立种群。结果表明,按0.5头.m-2和1头.m-2释放东亚小花蝽对朱砂叶螨、蓟马在释放5~7周时防治效果达到97.20%~99.95%;对于蚜虫,按0.5头.m-2释放东亚小花蝽,防治效果仅22.78%,而1头.m-2释放防治效果最高可达96.39%。东亚小花蝽释放可以用于控制大棚辣椒小型害虫。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生物测定检测了重庆潼南田间朱砂叶螨种群对5种杀虫杀螨剂的抗药性,并测定了主要代谢酶活性及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抗性监测结果显示,朱砂叶螨对联苯肼酯和哒螨灵表现为中等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丁氟螨酯和甲氰菊酯为低水平抗性。代谢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田间种群的P450和GST活性明显提高,且多个相关基因的表达也显著上调,而CarE的活性没有显著变化。综上所述,重庆潼南田间朱砂叶螨种群已对联苯肼酯、哒螨灵、阿维菌素、丁氟螨酯和甲氰菊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P450和GST活性提高和有关基因过表达是抗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真桑钝绥螨捕食朱砂叶螨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及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真桑钝绥螨Amblyseius makuwa Ehara防治害螨的可能性,本试验在(25±1)℃、RH 80%±5%、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组建了真桑钝绥螨以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为食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了真桑钝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卵、若螨和雌成螨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真桑钝绥螨以朱砂叶螨为食,未成熟期发育历期分别为卵期1.90 d,幼螨期0.62 d,前若螨期0.82 d,后若螨期1.26 d。试验条件下真桑钝绥螨净增殖率为11.80,内禀增长率为0.175,世代平均周期为14.12 d,周限增长率为1.191,种群倍增时间为3.96 d,雌成螨日均产卵量为1.22粒,平均总产卵量为22.12粒。真桑钝绥螨对朱砂叶螨3个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圆盘方程显示真桑钝绥螨对朱砂叶螨卵的捕食数量最大,其次为若螨和雌成螨,a/Th值分别为12.5162、5.8730和4.4009。综上研究结果,真桑钝绥螨具备优良天敌的基本特性,是朱砂叶螨的潜在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在西北旱作区针对马铃薯朱砂叶螨的最佳防治药剂, 选择了8种杀螨剂进行两年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24%螺螨酯悬浮剂(SC)处理下的马铃薯单株块茎数最高, 螨株率最低, 并且叶片SPAD值及光合参数值最高, 8种药剂中, 24%螺螨酯SC、43%联苯肼酯SC、2%阿维菌素SC、11%乙螨唑SC和73%炔螨特乳油(EC)对马铃薯朱砂叶螨防效高于80%, 可作为防治马铃薯朱砂叶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5.
以构效关系为线索,根据类同合成法和活性官能团拼接策略,以阿维菌素为先导分子,在其4"-位引入硫脲或脲活性结构单元,合成了一系列酰基硫脲(9a~9o)和芳基脲(10a~10i)阿维菌素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室内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衍生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杀活性,大部分化合物对甘蓝蚜的杀虫活性优于阿维菌素B1a,其中化合物9h对朱砂叶螨和甘蓝蚜的LC50值分别为0.100和1.71 μmol/L,表现出很高的毒杀活性,化合物9o对甘蓝蚜的毒性最高,LC50值为1.13 μmol/L。  相似文献   

16.
稻棉轮作对棉红蜘蛛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棉轮作棉田因轮种水稻使红蜘蛛越冬的土壤和寄主杂草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减少了红蜘蛛的越冬基数及早春活动繁殖场所,推迟了进入棉田为害的时间,并促进棉田中天敌数量的增加。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轮作棉田红蜘蛛的发生危害,减少了防治棉田红蜘蛛的用药次数。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非选择性试验和皿内饲料吸引选择试验测定了二点委夜蛾对不同植物的产卵选择和取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二点委夜蛾成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选择顺序为小麦(麦茬麦苗)大豆棉花玉米;成虫在同一寄主植物上不同部位的产卵率有一定的差异,小麦和玉米下层产卵率高于上层和中层,而大豆和棉花上层产卵率显著高于中、下层。二点委夜蛾初孵幼虫对寄主植物取食选择顺序为:甘薯棉花大豆马齿苋马唐花生玉米小麦,而叶片取食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甘薯马唐花生棉花大豆小麦马齿苋玉米。二点委夜蛾对不同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显著不同,对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和幼虫取食选择性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栎黄枯叶蛾两种寄主植物沙棘和虎榛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寄主偏好性与产卵选择性试验确定栎黄枯叶蛾对两种寄主植物的偏好性,并利用动态顶空吸附及GC-MS法对两种寄主植物挥发物进行初步分析鉴定,找出各自的特有组分进行行为反应试验测定以初步分析偏好性原因。结果表明:成虫对虎榛子偏好性较强,对特有组分的行为反应测定中,虎榛子中的α-法尼烯、肉桂醛引起栎黄枯叶蛾成虫产生完整行为反应的数量显著多于沙棘中的组分引起完整行为反应的数量,这可能是栎黄枯叶蛾更偏好于虎榛子的原因。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明确植物挥发物组分与昆虫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为有效防治栎黄枯叶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系赤眼蜂对烟青虫卵的寄生选择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棚室笼罩试验,研究了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的不同品系对不同卵龄烟青虫卵的寄生选择性、松毛虫赤眼蜂HJS品系对烟草不同叶位、叶面上的烟青虫卵及不同植物(辣椒和烟草)上的烟青虫卵的寄生选择性。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HJS、YYS品系和螟黄赤眼蜂JDM品系对0~12h烟青虫卵的寄生率显著高于12~36h的卵;而螟黄赤眼蜂GGM品系对该二卵龄烟青虫卵的寄生选择性无显著差异。不论位于叶正面、叶背面还是整叶上的卵,松毛虫赤眼蜂HJS品系均对倒10~12叶位的卵寄生选择系数最高,其次为倒13~15叶,对倒1~6叶均较低,这与烟青虫产卵对叶位的选择不同;HJS对所有叶位叶正面烟青虫卵的寄生选择系数均高于对背面的,并以倒1~3和倒4~6叶位最为明显,且HJS对叶正面卵的寄生倾向和程度与烟青虫雌蛾在该叶位正面产卵的倾向及程度存在差异,该差异因叶位不同而不等。HJS对辣椒上烟青虫卵的寄生选择系数较高,而烟青虫偏好产卵于烟草。  相似文献   

20.
二斑叶螨与朱砂叶螨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97年4~6月对二斑叶螨与朱砂叶螨的种间竞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单种种群还是混合种群,二斑叶螨的活动虫态和雌成虫的rm均高于朱砂叶螨。二斑叶螨具有更强的种间竞争能力,在该螨发生地极有可能取代朱砂叶螨而成为农田中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