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品种吉单669是以自选系吉D821为母本、自选系A00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17-2018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421.8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3.7%;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053.5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2.6%。该品种于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宜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泊玉66是泊头市蔬宝种业有限公司以自交系M9954C为母本、自交系BA702为父本的玉米单交种,2021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抗病、抗倒、高产、广适等特点,2019-2020年参加河北环渤海联合体夏播玉米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409.3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1%。2020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242.0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9%。主要介绍了泊玉6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内容,以期为品种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吉单95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2015—2016年吉林省玉米绿色通道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2 010.5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4%;2016年吉林省玉米绿色通道晚熟组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 976.2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2%。该品种在各类试验中表现为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晚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玉米新品种郑单95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凤兰 《作物杂志》2001,17(4):40-40
郑单958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黄粒玉米新品种,于2000年分别通过河南、河北、山东审定,并通过国家审定。产量表现 1997年和1998年在河南省夏玉米区试中平均单产8370.0kg/hm2 和7692.0kg/hm2,比对照豫玉12增产15.1%和22.4%,两年均居首位。1998年和1999年在国家黄淮海共7省市夏玉米区试中,平均单产8659.5kg/hm2 和8758.5kg/hm2,比对照掖单19增产28.0%和15.5%,1999年河南省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YA15821为母本、YA1544为父本杂交培育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雅玉608,在辽宁省境内≥10℃活动积温在2 750℃以上的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在2017年辽宁省中晚熟组联合体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41.0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3%。在2018年辽宁省中晚熟组联合体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70.9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0%。两年平均产量为756.0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6%。该产品稳定性高、高产、品质优良,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生育期较为适中,适合在辽宁地区进行推广种植。重点分析了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雅玉608的选育方式,并介绍了其栽培与杂交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禾源15是以H05为母本、H0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杂交种。2005~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489.5kg/hm2,比相部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505.5kg/hm2耐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杭病性、杭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118d,适宜在河北省春播早熟玉米种植区及有效积温≥23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吉龙2号是黑龙江省久龙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金1131为母本,金6112为父本,于2004育成的晚熟玉米单交种。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黑审玉2014006。2010~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102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2.3%,2013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 450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23.5%,居本熟期组第1位,同年荣获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中标品种。产量1.35万kg/hm2,具有1.50万  相似文献   

8.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旱地作物研究所以创制抗旱、耐瘠、绿色、优质的玉米种质资源为核心。自主创制并选育出玉米优良自交系G11-1-1和P209,并用两亲本测配出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红单22号。红单22号参加2020—2021年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组联合体区域试验,2020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为10 155 kg/hm2,比对照增产8.5%;2021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产量为11 085 kg/hm2,比对照增产7.8%;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 620 kg/hm2,比对照增产8.1%;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 235 kg/hm2,比对照增产5.9%。红单22号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20438。  相似文献   

9.
驻玉216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与河南驻研种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联合选育的玉米杂交种,组合为9058 by×驻16。该品种2014—2015年参加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2年的平均产量10 293.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9%;在2016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 391.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0%。表现籽粒品质优、高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国审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生 《作物杂志》2011,27(1):121-122
晋遗3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中品661为母本,高蛋白品种早熟1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7年参加国家区试,平均产量2889kg/hm2,比对照增产7.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46.5kg/hm2,比对照增产6.5%;2002年在陕西省引育中心区试点,最高单产4707kg/hm2。蛋白质含量最高41.95%,脂肪含量最高23.62%,属蛋白质脂肪兼用型品种。该品种抗SMVⅠ、SMVⅢ和大豆灰斑病,适合我国北方春大豆晚熟区春播和黄淮海夏大豆区夏播。其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广,综合抗性好。  相似文献   

11.
中地88是以自育系M 3-11为母本,自选系D 2-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14—2015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15 943.5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57%;2015—2016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10 395.0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13%;2016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4 982.0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65%;同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151.1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15%。中地88对茎腐病、粗缩病、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等均有较高的抗性;籽粒品质达到普通玉米一等级国标、高淀粉玉米一等级国标、饲料用玉米二等级国标和青贮玉米一等级国标。中地88于2017年6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较强,适宜机械化籽粒直收,粮饲青贮兼用,适宜在西北春玉米区、东华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及同一适宜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郑单 7167 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郑 642 为母本、郑 638 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18-2019 年参加河南省金粮联合体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 年平均产量为 10329kg/hm2 ,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6.3% ;2019 年参加河南省金粮联合体夏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10485kg/hm2,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6.1%。郑单 7167 于 2020 年 9 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 20200019,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性较强,适宜河南省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3.
吕庆雪 《中国种业》2022,(1):113-114
富民985是吉林省富民种业有限公司以M801为母本、FM1101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17-2018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2年每667m2平均产量837.3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9%;2018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77.4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2%。该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133d,比对照先玉335早熟1d,在各类试验中表现高产、耐密、抗病等特点,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东华北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苏玉 (糯 )4号原名98W4,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谢孝颐研究员主持选育的早熟糯玉米杂交种,2002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产量表现   该组合1999~2000年参加者江苏省特用玉米区试,鲜果穗平均单产分别为12756.0kg hm2 和11875.5kg hm2,比对照种增产4.5%和11.2%。2001年参加江苏省特种玉米生产试验,鲜果穗平均单产14199.0kg hm2,比对照增产12.08%。鲜子粒平均单产9180.45kg hm2,比对照增产27.46%,……  相似文献   

15.
荃科玉900是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以自育系Q900为母本、自交系Q69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于2020年5月通过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玉20201001”。荃科玉900具有高产、稳产、株型紧凑、抗倒和抗锈病等优点。该品种于2017-2019年连续3年参加神农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产量均居参试品种小组第1位,平均产量9103.5kg/hm2(606.9kg/667m2),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平均增产7.5%,增产点率100%。  相似文献   

16.
沧玉76是河北沧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采用C1058×CB128选育而成的玉米品种,多点高产示范平均产量均在10000 kg/hm2以上。2017年的适应性研究与示范试验中,产量为11831.0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10.33%。从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提出了沧玉76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九农26是吉林市农科院大豆所于1993年,以本院选育的中间材料九交870421为母本,以九交8604 混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和混合选育而成。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产量表现 1996~1997年院内产量鉴定,九农26平均产量2759kg/hm2,比对照品种吉林30增产12.2%。1998年3点次的中晚熟组省预试平均产量29491.1kg/hm2,比对照品种吉林30增产11%。1999~2000年两年9点次的中晚熟组省区试,……  相似文献   

18.
淄麦12系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本所高世代材料917065为母本,贵州材料910292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01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5~1997年参加市鉴定及品比试验,该品种的产量分别为7836kg/hm2 和7477.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5.5%和1.9%,均居参加品种之首;1997~1998年参加鲁中片联合试验,5点平均6498.9kg/hm2,较对照增产5.5%,居首位;1998~2000年参加山东省高肥甲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中晚熟玉米品种晋单80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T14-3B为母本,以X19-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种植密度一般为52500株/hm2,一般产量为9000~12000 kg/hm2,高产示范中最高产量达14578 kg/hm2。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旱耐瘠、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熊豆1号 (熊952 )大豆品种是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990年用选系熊9099(铁丰19×熊岳白花野生大豆 )作母本,引自公主岭的公交8347作父本,采用有性杂交方法,选育而成。2001年12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产量表现 1995~1996年品比试验平均单产2455.8kg/hm2,比对照辽豆10号增产28%。1997~1998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400kg/hm2,比当地对照增产15.2%,比统一对照增产14.6%,居复试品系第一位。1999~2000年在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