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正>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必由之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大多建立了"公司+农场""公司+农户""农资+农业信息化"等社会化服务模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他们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规模农户水稻烘干环节采用社会化服务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烘干环节社会化服务,有利于解决因天气或劳动力不足等造成的粮食霉烂,而且对完善粮食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浙江省3县市149个样本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水稻规模农户烘干环节采用社会化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在烘干环节采用社会化服务行为与水稻种植面积呈倒“U”型关系;家庭拥有烘干机械数量、接受社会化服务价格对农户烘干环节采用社会化服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政府补贴对农户烘干环节采用社会化服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烘干环节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外农业产业链管理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美国和荷兰的农业产业链管理以及运作进行了研究,指出美国农业产业链之所以高效运作是与其农业专业化水平、农工商一体化和专业的社会服务体系所分不开的;而荷兰农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政府的推动起了很大的作用,与之支撑的还有发达的农产品物流服务和加工体系。通过研究,得出了几点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始终对粮食安全给予高度重视,在粮食生产上取得了"十七连丰"的佳绩。增产固然重要,但减损仍不容忽视。当前,中国节粮减损具有较大的潜力和资源环境效应,能够缓解粮食刚性需求的不断扩大。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能够为本国及全球的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粮食损失更多发生于供应链的早期阶段,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三大主粮的产后损失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收获特征因素、生产特征因素、机械类因素、农户特征因素对粮食损失有着重要影响;粮食浪费发生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消费环节尤为突出,中国的粮食浪费数量约占全球粮食浪费总量的10%,消费者个人及家庭特征是影响粮食浪费行为与浪费强度的重要因素。构建系统高效的集生产、仓储、物流、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有助于减少粮食损失;政府、社会、消费者等多主体协同发挥作用有助于减少粮食浪费。未来,应对粮食产后损失监测系统网络和数据库的建设、食物浪费及其对资源环境影响、建立新型粮食风险防范体系等予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减少农产品的产后损失,既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安全供给的需要,也是保护农民经济利益和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扶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是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上市期,均衡市场供应和价格的最有效方法,是生产周期最短、见效最快、最为快捷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基于现实困境,本文构建政府、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涉农机构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逻辑框架,重点分析日本、韩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日本、韩国从政策保障、社会化服务、小农户自身发展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在小农户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借鉴日本、韩国的经验做法,中国可以从健全农业政策保障制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升农村三产融合层次等方面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产后减损是实现保供给增效益的重要抓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少农产品的产后损失,既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安全供给的需要,也是保护农民经济利益和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扶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是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上市期,均衡市场供应和价格的最有效方法,是生产周期最短、见效最快、最为快捷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蓝色粮仓"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海洋渔业健康发展、优化居民膳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推进中国"蓝色粮仓"建设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产业发展动态、管理制度、组织体系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蓝色粮仓"发展概况与有效方法及措施,基于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经验,中国应该从资源养护、制度完善、科技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推进中国"蓝色粮仓"建设进程,为有效发挥"蓝色粮仓"的粮食保障功能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9.
分别对粮食出口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和粮食进口国(如日本、印度)的粮食安全状况及保障系统的运作机制和模式进行了概述.并提出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的一些启示,主要包括:(1)健全粮食价格保护政策;(2)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建立高效的粮食储备机制;(4)加强粮食国际贸易;(5)建立粮食安全顸警系统。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和成功的经验,提出了重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加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依据农户需求来建立社会化服务、建立多元合作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重视现代科技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运用等建议,促进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邹璠  徐雪高 《世界农业》2021,(2):54-61,119,132
农业科技服务是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纽带。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上,美国构建了农科教结合的三级联动模式,日本构建了由政府与农协并行主导的双轨协同模式。本文选取美国、日本两国为代表,系统梳理了它们的共性经验,包括明确主体分工及工作目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并有效撬动私人资本、强化人员准入及队伍管理机制、搭建便于供需方对接的信息平台。当前,中国面临着农业科技服务法律制度保障缺乏、基层部门服务效率低下、服务供需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及中国国情,本文进一步构建了中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运行结构框架,并提出明晰职能划清边界,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强化政策扶持保障;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基层队伍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智慧服务平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苹果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在自然环境、种植模式、栽培品种等方面与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苹果出口比例、价格方面和日本比较却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苹果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本文阐述了日本政府与农协双轨制科技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科技产业化服务,并与中国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对比,在苹果产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组成结构及运行、服务内容、果农的自我服务组织等方面指出应借鉴的内容,从而完善中国苹果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开发粮食产后技术是增加粮食有效产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浙江省主要产粮地区粮食产后处理损失实际测定的结果,对粮食产后损失的构成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并对不同的处理系统及各处理环节损失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在分析的基础上,为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提出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法国和日本啤酒大麦的产业环境和产业链运作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法国以农业补贴为重点的惠农政策、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严格的品种选育机制、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以及高效快捷的物流系统打造了法国紧密协作的完整的啤酒大麦产业链;日本对大麦种植农户的各种补贴政策、国内大麦价格保护政策、大麦进口配额制以及政府对传统麦类政策的改革,促使大麦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极大地促进了大麦产业的发展。中国目前面对的是大麦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和产业链严重脱节的现实,中国迫切需要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对大麦产业的科技支持,建立完善的大麦支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减少农产品的产后损失,既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安全供给的需要.也是保护农民经济利益和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扶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是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上市期,均衡市场供应和价格的最有效方法,是生产周期最短、见效最快、最为快捷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的日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规模农户依然是中国农户结构的主体。提高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的参保率是推动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重点介绍了日本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和成功经验,分析了国外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发展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启示。认为小规模农户不仅要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服务体系中,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保险服务。主要措施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强化农业保险与农村服务组织、农村政策的协作性,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建立巨灾机制和再保险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内涵进行了剖析;从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信息资源建设落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村信息化服务的现状;从基础建设、相关服务机构建设和服务运作模式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多渠道投入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推动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是一个农业产粮大省,在全国的粮食储量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农户的储存不当,每年粮食都损失巨大。加强农户粮食产后管理,努力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向管理要效益,既利国利民,又意义重大。开发新型的农户储粮仓,推广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是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托管作为社会化服务主要服务方式和经营方式,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背景和政策要求出发,基于生成逻辑的视角,分析农业生产托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机理,探讨农业生产托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业生产托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推进策略。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托管的生成逻辑由逻辑基础、生成条件、表现形式、主要目的、重要前提等内容构成,在稳定产权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要素投入、降低成本与风险、提高机械化与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农业生产托管面临服务体系不健全、供需矛盾问题突出、服务对象定位不清晰、服务组织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出建立新型粮食生产托管服务体系、提高粮食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服务能力、推动小农户积极参与、完善粮食生产托管政策支持方式等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达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美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从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现状和特征来看,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已经形成全程覆盖,建立起分工明确的组织体系,市场机制在发挥积极作用.我国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以农户服务需求为核心,在服务供给主体、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三方面建设上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