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忌熄火前轰油门。一些机手习惯在发动机熄火前猛轰几下油门,认为这样会把气缸中的废气排尽,或者多给气缸供些油,以利下次启动。其实这样做不但达不到以上两个目的,反而会带来以下危害:轰油门时转速突然增高和降低,会加速机件的磨损;由于供油量突增,燃油燃烧不完全,未燃烧的燃油顺着气缸壁流入油底壳,不仅破坏了缸壁上的油膜,使缸套、活塞磨损加剧,而且污染了机油,加速了机油的老化变质。  相似文献   

2.
顺口溜(2则)     
(一)行驶当中欲变速,所选挡位要有数。变速先踩离合器,彻底分离是第一。手柄定要推到底,保证啮合防脱齿。变速切记不要猛,强行挂挡打齿轮。要想平稳接合好,两脚离合不能忘。上下坡中禁换挡,以防车损出故障。(二)掌握技术加诀窍,巧用油门可见效。起步适当加油门,一般行驶稳油门,特殊情况变油门,停车空转小油门,熄火不许轰油门,拖挂农具低油门,急转弯时减油门,节省油耗降成本。要忌猛轰当信号,避免怠速时间长。顺口溜(2则)@大牛  相似文献   

3.
一、忌熄火前轰油门 一些机手习惯在发动机熄火前猛轰几下油门,认为这样会把气缸中的废气排尽,或者多给气缸供些油,以利下次起动。其实这样做不但达不到以上两个目的,反而会带来以下危害:轰油门时转速突然增高和降低,会加速机件的磨损;由于供油量突增,燃油燃烧不完全,未燃烧的燃油顺着气缸壁流入  相似文献   

4.
一、在保养过程中,转动油轴时应关闭油门,否则转动曲轴的同时,喷油器会不断地向气缸内喷油,不仅造成油料浪费,还会导致下一次起动困难及积炭增加。 二、在熄火前,有些驾驶员喜欢轰几下油门,企图把气缸里的余油烧净,其实适得其反,因为轰油门时发动机转速忽高忽低,使燃油与空气混合不均匀,燃烧不完全,油耗增加,积炭增多。  相似文献   

5.
不要"轰油门"。一般反复快速地加大或减小油门叫做"轰油门"。有些驾驶员习惯于在发动机启动后和熄火前"轰"下油门;有些机手用"轰"油门的方法与后面的农具手联系,或用以警示  相似文献   

6.
一忌不及时换挡。新车磨合期要配合行使速度及时换挡,不要长时间使用一个挡位行驶。二忌紧急刹车。紧急制动容易加大底盘和发动机的冲击负荷。磨合期内,尽量不要紧急刹车。如遇突发情况,也应先踏下离合器,以减少对发动机的冲击。三忌不规范用油。新车的用油,一定要注意不能低于厂家规定的标号。四忌停车立即熄火。停车后应让发动机怠速运转几分钟后再熄火,并且熄火前不要轰油门。五忌高速行驶。磨合期间,都规定了行驶速度和磨合时间,要严格按说明书的要求行驶,且忌高速大油门。六忌满载运行。新车满载运行会对机件造成损坏。在规定的磨合期…  相似文献   

7.
使用油门六忌于心常发动机使用寿命长短与油门使用方法有密切关系,使用油门时有6忌。一忌启动时油门置于最大供油位置许多机手启动柴油机时将油门置于最大供油位置,几次启动不着,便误以为机子出了故障。其实多次启动,使喷入气缸的燃油积聚过多,混合气过浓,反而启动...  相似文献   

8.
机具使用     
机具使用使用油门七忌一忌起动前反复踩油门踏板。由于柴油机还未转动,喷油泵也未工作,反复踩踏油门,只会增加喷油泵操纵装置和油量调节机构的磨损,并不能使柴油喷入气缸,无助于起动。二忌起动时将油门放最大位置。柴油机一般采用全制式调速器,起动时将油门加到一定...  相似文献   

9.
一忌明火烤机。明火烤机,容易导致火灾,使部分机件突然受热或冷缩而出现断裂。 二忌不放掉冷却水过夜。冷却水留水箱中过夜,冻结后不利于下次起动,还会冻坏箱体。 三忌水箱未加水先起动。不加水起动,容易导致气缸壁、气缸盖、燃烧室等破裂,造成损失。 四忌起动后猛轰油门。起动后  相似文献   

10.
1.车辆起步前或停息时多次轰油门在车辆起步前或停息时,驾驶员习惯地空轰几脚油门是很不好的。其危害是:①冷启动时,由于气缸壁尚无润滑油膜,猛轰油门(特别是在冬季)将使活塞环与气缸壁作高速相对干摩擦,造成发动机早期磨损。②空轰油门既浪费油料,又污染环境。2.坡道起步或停车时半脚油门半脚制动这种操作方法的主要危害是:①操作的可靠性、准确性差,万一踩滑或踩空,车辆不是前冲就是后溜,会撞及前后车辆。②在市区有坡度的路口等待信号,车与车之间的距离一般都很小,有时有行人穿行其间,万一操作失误,就会发生撞车和撞…  相似文献   

11.
油门使用十忌一忌起动时将油门置于最大供油位置起动时,油门在最大供油位置,喷入气缸里的燃油过多,混合气过浓,就起动不着。油门的正确位置应该是:当气温在15℃以上时,略高于怠速;气温在15℃以下时,开始应空转曲轴数圈,感到轻松时,再用小油门起动。二忌起动...  相似文献   

12.
一、不要“轰油门”一般把反复快速地加大、减小油门叫“轰油门”。有些驾驶员习惯于在发动机起动后和熄火前轰几下油门 ;有些驾驶员常常用“轰油门”的方法与后面的农具手联系 ,或用以警示行人。这种做法是不好的 ,因为“轰油门”会使气缸中喷入过多的燃油 ,而燃油过多必然产生不完全燃烧 ,既不经济又污染环境 ,且由此造成的燃烧室相关零部件损伤积炭、烧蚀等不良后果将逐渐在发动机上表现出来。二、启动发动机时不宜使用大油门启动发动机前 ,不少驾驶员总喜欢把油门放在最大位置。这是不必要的 ,对发动机也没有益处。因为现代柴油机都装备…  相似文献   

13.
使用维护在拖拉机使用中,有好多驾驶员总喜欢“猛轰油门”。这种坏习惯不但浪费燃油,而且加速机件的磨损。(1)拖拉机未起动时,反复乱轰油门踏板。柴油喷入气缸的多少,是在柴油机起动后靠脚踩油门踏板来调控的。在柴油机起动前,反复轰油门踏板,只会增加喷油泵操纵装置和油量调节机构的磨损,不能使柴油喷入气缸。只有在起动前按几下手油泵,才能有助于柴油机起动。(2)停车时猛轰油门。有些驾驶员喜欢在柴油机熄火前猛轰油门,认为这样做能给气缸内多轰进些油,便于下次起动。实际上事与愿违,猛轰油门,供油量猛增,造成柴油燃烧不完全,使缸内积炭增…  相似文献   

14.
误区一:起步前或停息时多次轰油门在车辆起步前或停息时,驾驶员习惯地空轰几脚油门是很不好的。其危害是:①冷启动时,由于气缸壁尚无润滑油膜,猛轰油门(特别是在冬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使用寿命长短与油门的使用有很大关系,为延长柴油机寿命,在油门使用中有八忌。一忌最大油门起动许多机手误以为油门最大,向气缸内多供油便干起动。其实不然;一般气温在15℃以上时,起动油门略高于怠速油门即可;气温在15℃以下时,一开始不要供油,空转曲轴数圈,待机油送达各摩擦表面、运转轻松以后,再加中油门起动。如用大油门,喷入气缸内的燃油积聚过多、混合气过浓,反而不易起动。另外,大油门起动,着车以后,转速急剧增高,惯性力突然加大,易损坏机件;再者,各摩擦表面润滑油膜还未很好形成,会加速机件的磨损。二忌不…  相似文献   

16.
汽车驾驶员在操作中,右脚突踩油门,化油器节气门猛然开大,加速装置额外急速供油,使气缸内得到混合气,这时发动机处于大负荷运转,且发出短而粗的轰呜声响,此现象称之“轰油门”。实践证明:乱轰油门百害而无一利,一是费油,空轰油门10次,约多耗燃油50~100毫升,天长日久则浪费惊人;二是有损机件,尤其严寒低温汽车发动时,润滑油流动性差,机件配合表面油膜尚未形成,极易形成干摩擦。当然增加汽车功率的轰油门:如行驶中的加速油门、冷车起步前的轰油门、收车熄火前的一脚油门、烧掉积炭、增强火花塞电弧强度有利发动等都是应该的,但必须宜少不宜多,宜轻不宜重,适可而止,否则会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7.
1.熄火前轰油门 一些机手习惯在发动机熄火前猛轰几下油门,认为这样会把气缸中的废气排尽,或者多给气缸供些油,以利下次启动。其实这样做不但达不到以上两个目的,反而会带来以下危害:轰油门时转速突然增高和降低,会加速机件的磨损;由于供油量突增,燃油燃烧不完全,未燃烧的燃油顺着气缸壁流入油底壳,不仅破坏了缸壁上的油膜,使缸套、活塞磨损加剧,而且污染了机油,加速了机油的老化变质。  相似文献   

18.
1.分离离合器时不减油门。有的机手在分离离合器时却不减油门,这样会出现发动机大油门空运转,转速也随之升高,导致了传动系统机件的磨损加剧。 2.机车熄火前滥轰油门。一些机手认为机车熄火多轰几次油门有好处,一是可以把气缸中的废气排尽,二是气缸中存油多有利于下次起动。其实这样做有害无利,反复轰油门,发动机的转速会突然剧增和剧减,加速了机件的磨损,由于供油量剧增,会导致燃烧不完  相似文献   

19.
新手驾驶拖拉机或农用运输车时 ,有一些坏习惯往往被忽视 ,而这些恰恰影响了机车的正常运转和机件的使用寿命。(1)乱轰油门发动机启动时 ,由于机油温度低 ,流动性能差 ,如果乱轰油门 ,会因转速急剧增高而加剧机件的磨损。据测定 ,启动时轰一下油门 ,气缸磨损量相当于正常条件下运转20min~30min的磨损量 ,若在寒冷的冬季 ,磨损量还要大。因此 ,启动时切忌轰油门 ,应让发动机怠速空转一会儿 ,待水温升到40℃再起步 ,并逐步增加负荷。机车熄火前也不该轰油门 ,它会使过量燃油进入气缸 ,其中一部分流入油底壳 ,降低机油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20.
冷车轰油门易引起烧瓦事故一台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起动以后机手为抓紧时间投入运输,就立即挂档行驶。后发现机油压力指示器红色标志未升起,就用轰油门的方法来查看指示器的工作情况,结果发动机在冒了一阵黑烟之后,就再也不转了。经检查,发动机的连杆瓦和主轴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