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山区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没以来,共完成退耕还林12.17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6.67万亩,荒山造林3.4万亩,退耕还林封山育林2.1万亩.  相似文献   

2.
山区坡耕地还林宜选树种南酸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实施退耕还林成效,实现林业工程建设目标,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是关键因素之一.祁门县从众多的乡土树种中筛选出了南酸枣、枫香、光皮桦等适合退耕还林的优良速生树种,其中以南酸枣适应性广、生长快、生态功能强,易为林农接受,宜推广为皖南山区坡耕地造林的可选树种.  相似文献   

3.
祁门县有低产山坞田2.6万亩,是退耕还林主要造林基地之一.2002年首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坡耕地造林中大约有40%属低产山坞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南广南县石漠化现状的分析,结合广南县自然地理条件,对石漠化生物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指出石漠化生物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针对广南县岩溶地区现有植被状况,提出了封山育林具体措施;同时,对岩溶坡耕地退耕还林中有关树种选择、树种配置、林种设计、造林技术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石台县天然阔叶林资源保护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石台县调整工作思路,转变营林方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实行以封为主,把造林地的选择视线转移到山脚地、坡耕地、高畈地,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德援项目造林、国家公益林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快林业结构调整步伐。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全县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生态效益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6.
2000年退耕还林实施试点以来,重庆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2006年底,该市共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计划1487万亩,其中坡耕地退耕还林66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756万亩,封山育林70万亩.  相似文献   

7.
不同经营类型退耕还林成效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松县退耕还林5年,累计完成造林20.55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12.2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8.3万亩。全县退耕还林可划分为农户分户经营、农村集体经营、公司承包经营以及个体大户承包经营四种不同的经营类型。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户均经营规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项目。池州市自2002年启动实施该项工程建设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52.68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19.79万亩,荒山荒地配套造林23.79万亩,封山育林9.1万亩。2009年后,又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专项规划项目,包括基本口粮田、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景德镇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26.335万亩,其中,造林23.72万亩,封山育林2.61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坡耕地造林7.45万亩。工程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农民实现了增收。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67.8万hm2,其中坡耕地41.8hm2,坡耕地平均粮食产量156.1kg。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36.5万hm2,主要包括25度以上陡坡耕地、25度以下山旱地、高海拔地区的农耕地和80年代以来新开垦地四种类型。青海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66万hm2,周边荒山造林种草3.8万hm2,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66万hm2,荒山造林种草3.6万hm2,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6万hm2。本文结合我省2000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民和、互助县…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生态建设大业,是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最终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好该项工程,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充分尊重林农意愿。国家给予退耕还林的林农的粮食和现金补助少则五年,多则八年,累计补助折合现金为经济林每亩1200元,生态林每亩1890元,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成本之高,前所未有。而林农是工程的实施者和管护者,涉及到千家万户,林农的充分自愿是确保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因此必须充分尊重林农意愿,才能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二、准确选择造林地。退耕还林工程技术标准明确规定,坡耕地是指6度以上的耕地,6度以上的非耕地不能作为坡耕地来对待,即使造了林也只能作为荒山造林对待。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把不属于坡耕地范围的地段列为坡耕地,如坡度不足6度、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甚至是临时毁林开垦的林地等都是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相违背的。三、严格按规划设计进行施工。规划设计是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的关键环节,设计的主要技术标准是适地适树,树种选择要因地制宜,这是工程成败的关键。规划设计要提前一年进行,根据规划进行针对性的育苗,确保工程造林有充足的优质壮苗,杜绝不问树种、有苗...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项目。池州市自2002年启动实施该项工程建设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52.68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19.79万亩,荒山荒地配套造林23.79万亩,封山育林9.1万亩。2009年后,又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专项规划项目,包括基本口粮田、水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项目。池州市自2002年启动实施该项工程建设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52.68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19.79万亩,荒山荒地配套造林23.79万亩,封山育林9.1万亩。2009年后,又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专项规划项目,包括基本口粮田、水  相似文献   

14.
《绿色大世界》2009,(8):91-91
湖北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0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累计完成坡耕地退耕还林49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943万亩。国家通过钱粮补助等方式累计直接投资77亿元,惠及全省83个县(市、区)的1027个乡、16762个村的171万多农户、657万多人。  相似文献   

15.
关于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石漠化耕地退耕还林中遇到的树种选择,造林密度控制,造林方式与抚育,地类、面积认定,配套荒山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策建议:石漠化耕地退耕还林造林形式灵活多样,适当密植、补植,提早覆盖,放宽树种选择限制,上报面积时应按实际测量面积认定(而不是按折扣的),将石漠化地区疏林地、石山稀疏灌丛地、灌木林地的封山育林作为退耕还林荒山配套工程.  相似文献   

16.
《湖南林业》2008,(9):39-39
祁阳县自2001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8年退耕还林1.14万公顷,其中,坡耕地造林5000公顷,配套荒山造林6000公顷,封山育林500公顷。昔日穷坡和荒山,今日皆成“聚宝盆”。8年来,该县坚持生态优先,在水库周围、江河两岸、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以来国家共下达广德县退耕还林任务17.1万亩,实际完成17.5万亩,其中坡耕地退耕造林保存6.8万亩,荒山荒地造林保存9.17万多亩,封山育林1.5万亩。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全县林业用地增加到190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农民增收、生态增效、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其实施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2002年国家开始全面展开规模宏大的退耕还工程,黄陂区自2002~2011年连续10年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38万hm2,其中坡耕地还林0.49万hm2,现已进入成果巩固和效益发挥阶段,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黄陂区退耕还林坡耕地造林的后期效益情况,通过实地踏堪、抽样调查和查阅相关部门资料、走访农户等方法,围绕林地的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为加强和改进有关退耕还林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为了使这项工作顺利进行 ,不仅需要按照国家政策规定退耕 ,而且还要搞好这些退耕地的造林作业设计。造林作业设计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必要程序 ,也是造林施工的依据 ,为了统一全市退耕还林作业设计方案 ,保证退耕还林技术方案的落实 ,在退耕还林作业设计中 ,应明确下列几个问题。1 退耕还林地、荒山荒地造林宜林地的确定1.1 退耕还林地的确定对于水土流失严重或者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沙化地或生态重点治理区的坡耕地 ,都属于退耕还林地的范畴。属于基本农田范围的耕地不能…  相似文献   

20.
<正>宁陕县退耕还林工程经过十年的努力,在全省率先完成了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工作,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6.61万亩,其中退耕地9.31万亩,荒山造林17.3万亩。截止2009年12月,宁陕县退耕还林政策兑现面积累计达到64.9万亩,共兑现粮食17991.2万公斤、生活补助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