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出口动物源性食品由于原料安全、卫生控制问题,近年来不断受阻,甚至遭到国外禁运。欧盟虽然允许进口我国肠衣和深海鱼,但由于出口肠衣多次被检出氯霉素和硝基呋喃等药物而遭遇退货,部分中国企业也因此被列入监管的“黑名单”,使得肠衣的出口越来越困难。出口肠衣药残问题日趋突出,如不加以控制将严重影响我国肠衣的出口。下面就如何控制出口肠衣的药物残留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2.
肠衣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多个国家针对进口肠衣提出了涉及微生物的卫生安全新要求。由于我国肠衣加工出口企业对此缺乏了解和重视,致使在应对时非常被动且损失较大。本文根据我国肠衣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情况,结合多年来收集的肠衣进出口监督管理和科学研究文献资料,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组织或国家涉及微生物的肠衣卫生安全新规定和新要求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我国肠衣加工出口企业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肠衣出口欧盟的下降趋势,本文研究了我国肠衣出口欧盟遭遇的兽药残留、口岸现场查验和标签等方面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从畜牧业管理体制、产业规模化和企业经营水平等方面分析了遭遇壁垒的原因,提出了完善畜牧业管理体制、提升畜牧业和肠衣生产规模水平、加强肠衣企业内部管理,以及加强检验检疫监管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我国出口肠衣受阻原因,以及国际肠衣技术要求、中欧(中国及欧盟)肠衣安全限量发现:欧盟肠衣技术壁垒越来越严格,涉及范围扩大,影响面广,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特征和连锁扩散效应;我国技术性贸易保护体系存在生产基础弱、标准体系技术性差、行业协会作用不明显、出口企业应对能力不足,以及与欧盟的贸易保护实力不对等问题。需要构筑"三位一体"的战略应对体系:政府负责政策制定、谈判和组织管理工作,行业协会发挥标准制定、行业预警和中介协调作用,出口生产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同时,监管部门还需加强监管,逐步健全和提高市场准入标准。  相似文献   

5.
入世以来,我国肉类出口频频受阻,主要障碍来自进口国针对安全卫生质量构筑的“绿色壁垒”。随着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进口门槛不断加高,我国肉类怎样才能更多进入国际市场,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出口肉类生产企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件大事。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肉类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我国入世后,虽然肉类进入国际市场的门开得更大了,但是,门槛却更高了,特别是“绿色壁垒”的门槛越来越高。入世以来,我国肉类出口频频受阻,主要障碍来自进口国家针对肉类安全…  相似文献   

6.
据北京海关统计,在北京市众多的出口商品中,1999年肠衣的出口增势强劲,1至10月份,北京市共出口肠衣172吨,价值367万美元,与去年同期(下同)相比,分别增长78.4%和1.2倍。 肠衣是由动物(羊、猪)的小肠做成的香肠外层包装,是加工肠类食品必不可少的原料。 出口市场集中在德、日、法、美、俄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肠衣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大。动物肠衣因具有人体易吸收、易消化、无副作用的优点而被称之为天然绿色食品普遍受到人们的青睐,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由此带动了北京市这一…  相似文献   

7.
从近几年出口禽肉安全卫生质量情况分析,禽病、农兽药残留、致病性微生物是影响我国养禽业发展及禽肉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控制禽病、农兽药残.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禽病药物监控体系.确保出口禽肉的安全卫生:因此做好肉鸡出口基地的专职兽医工作是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10月,新疆暂停了向欧盟出口肠衣.原因是,欧盟从2004年8月起,由出口国对出口的动物源性食品进行自检,严格规定某些药物的残留不得检出.2004年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出我区肠衣中残留硝基呋喃类药物,为防止欧盟以此为由禁止我国包括肠衣在内的其它动物源性食品的出口,暂停了我区向欧盟出口肠衣.  相似文献   

9.
影响我国肠衣出口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肠衣加工出口基地,据统计2008年全国共出口肠衣148995吨,总金额9.52亿美元。虽然出口产品质量平稳,出口数量稳中有升,但仍面临着严峻的出口形势,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朱洪  李筱倩 《饲料工业》1999,20(5):20-22
1肠衣下脚料的来源与加工工艺1.1肠衣下脚料的来源猪的小肠可以加工成肠衣出口,小肠的肠管组织结构包括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与浆膜层,在加工时先浸洗小肠内外,用竹制刮刀在平滑的刮肠台上刮去粘膜层、浆膜层、肌层,仅留下肠衣薄膜(主要为粘膜下层),整理加工后可以出口。刮刀刮下的物质中有一部分肌肉层可以捞出腌制作为人的食品,其余的物质加盐、加碱后进行加热,再经过滤,滤液作为提取肝素(抗凝、抗血栓药物)的原料,而滤渣是下脚料,可以直接用作饲料,也可以再进一步加工。1.2肠衣下脚料粉的加工工艺加工肠衣的下脚料…  相似文献   

11.
出口禽肉风险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近十几年出口禽肉发生的有关案例与各主要进口国的兽医卫生要求,依据《国际动物卫生法典》的有关规定,对影响我国出口禽肉安全卫生质量的家禽疫病病原、各种食源性致病菌、农兽药物残留、放射性残留等因素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影响出口禽肉安全卫生的关键因素,由此制定保障出口禽肉安全卫生的管理措施。这是我国首次对出口禽肉进行风险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肠衣出口大国。为使国内腌制肠衣企业全面了解国际肠衣腌制工艺更新动态,及时跟踪相关机构的科研方向及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传统氯化钠(NaCl)腌制肠衣技术和新型磷酸盐补充干盐(P-salt)腌制肠衣技术的研究背景、最新进展及其应用范围,介绍了国外更新肠衣加工工艺的操作模式。NaCl腌制技术一直是肠衣防腐杀菌和常温保存的主要方法,目前国际贸易中绝大多数半成品和成品肠衣采用该技术处理。NaCl腌制技术的杀菌能力与腌制肠衣中的盐浓度即水活性、腌制温度和pH等多种因素联系紧密。P-salt腌制技术能显著提高肠衣的卫生状况和机械特性,既可显著提高肠衣灌注内容物时的润滑度,又能提高肠衣携带病毒的杀灭效果。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已成为当前制定肠衣腌制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外的肠衣腌制技术已由单一的NaCl腌制技术,逐渐进入到传统NaCl腌制和新型P-salt腌制共存的局面,并大有向后者倾斜的趋势。本文为国内肠衣腌制技术的研究和储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世界各主要进口国以保护本国经济和人民健康为由,采用技术性限制手段,加强了对进口肉类安全卫生项目的控制,我国出口肉类多次因安全卫生项目之一的微生物超标而造成退货、索赔甚至销毁。由于肉类商品营养丰富,极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笔者认为,各出口肉类加工企业应对微生物控制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以迎接新的肉类出口技术壁垒的挑战。 消毒,作为肉类加工企业控制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指杀灭、减少微生物或使微生物丧失其感染力。通常采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其原理是指用上述方法使微生物的蛋…  相似文献   

14.
呋喃类药物检验检疫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出口欧盟的鱼、虾、禽肉、兔肉和肠衣均曾被检出含有呋喃唑酮或呋喃西林或两者兼而有之,尤其是在兔肉和禽肉中,这已严重晚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出口。本文首先对硝基呋喃类药物进行介绍,进而对目前国内外使用情况及其检验检疫要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引起出口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对该类药物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笔者针对我国天然肠衣出口量逐年下降现状,分析了肠衣出口产业面临的内、外困境,提出加大政策帮扶、促进产业融合、提高行业自律、实现合理结算等7方面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聂青平 《广东饲料》2002,11(5):9-11
我国加入WTO以后,欧盟、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借其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设置了较高的技术标准水平,并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保护环境为由,对出口国产品的进入设置了种种贸易障碍,使我国水产品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1水产品出口呈递减趋势的原因1.2出口商安全卫生意识薄弱,疫情观念不强水产养殖场、加工厂对安全卫生投入太少,卫生质量水平较低,缺乏竞争力,尤其在养殖用药和HACCP认证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管理水平不高,出口的水产品卫生质量合格率偏低。1.2国内统一协调的监控体系有待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做…  相似文献   

17.
加工猪肠衣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致富项目。猪肠衣加工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历史.但符合商品标准质量的加工技术还不成熟。冬春季节正是猪肠衣收集加工季节,养殖场、加工户应及时进行采集加工。现介绍符合商品要求的猪肠衣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使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尽快适应进口国在安全卫生方面的新要求,国家商检局将对这类企业开展HACCP的管理。 据介绍,1995年12月18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颁布了以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为基础的水产品管理法规,又称海产品HACCP法规。规定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水产品,不论是美国工厂还是出口  相似文献   

19.
依据近几年出口禽肉安全卫生质量情况,禽病、农兽药残留、致病性微生物是影响我国养禽业发展及禽肉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的控制禽病、农兽药残,研究建立合理、完善的禽病药物监控体系,确保出口禽肉的安全卫生。因此,做好肉鸡出口基地的专职兽医工作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笔  相似文献   

20.
<正>从近几年出口禽肉安全卫生质量情况分析,禽病、农兽药残留及致病性微生物等是影响我国养禽业发展及禽肉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做好肉鸡出口基地的专职兽医工作是有效控制禽病、农兽药残,建立科学的、完善的禽病药物监控体系,确保出口禽肉的安全卫生的关键。下面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肉鸡出口基地专职兽医工作所得的经验,浅谈如何做好肉鸡出口基地专职兽医工作,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