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2.
选用3个不同杏品种的花器官进行试验,通过0,-3,-4和-5℃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POD酶活性、相对电导率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在整个低温胁迫过程中,杏花器官POD酶活性的总体变化趋势为升—降—升;3个品种中,沙金红相对电导率变化幅度最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表现出抗寒性最强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3.
李晓靖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0):98-100,112
通过对十种早春开花树种花瓣的过冷却点、含糖量和含水量的测定,确定了不同树种花瓣抗寒性,并研究了影响花瓣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花瓣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因树种不同而异,而花瓣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可影响其过冷却点和结冰点。  相似文献   

4.
杏花及幼果人工模拟冻害及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实生大黄杏、沙金红杏、澄城1号为试材,观察花蕾、盛开花、幼果经低温处理后的褐变及花粉活力变化,测定各品种花期的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结果表明,澄城1号的抗寒性小于其它2个品种;不同时期的抗寒性为:蕾期〉盛开花期〉幼果期;花不同组成部分的抗寒性为:花瓣〉雄蕊〉雌蕊,新鲜花粉的活力随着低温的加剧而逐渐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5.
5种地被植物抗寒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种地被植物在南京地区冬季抗寒生理变化机制。[方法]以5种地被植物叶片为实验材料,测定低温处理过程中其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和POD活性等,分析低温下不同地被植物的抗寒能力。[结果]5种地被植物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降低而上升,但相对电导率大小差异明显,常绿油麻藤在低温处理过程中一直维持较低水平,其MDA含量变化幅度均较小,含量水平为最高。随温度下降花叶蔓长春、鸡血藤和扶芳藤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常绿油麻藤SOD活性一直上升。综合评价各地被植物其抗寒能力大小依次为:常绿油麻藤>鸡血藤>常春藤>扶芳藤>花叶蔓长春。[结论]5种地被植物的抗寒性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衡量桃不同品种抗寒性的适宜指标,试验以豫农二号、红雪桃、豫花、秋蜜红4个桃品种为试材,对其在不同温度梯度下低温处理过的花朵雌蕊变褐情况进行观察以及对枝条、叶片进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观察低温处理的桃雌蕊的褐变发生情况,与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得到的结果一致,即豫农二号抗寒性强于红雪桃和秋蜜红,豫花抗寒性最弱;对休眠枝条进行相对电导率分析得出的结论则是秋蜜红与红雪桃无显著差异,秋蜜红要强于豫农二号,豫花仍为最弱。因此以不同器官相对电导率判断的品种抗寒性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休眠期内甜樱桃不同品种枝条的抗寒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筛选抗寒性较强的甜樱桃品种, 在休眠期内, 以4 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 对枝条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等进行测定, 利用它们与抗寒性的相关性探讨甜樱桃品种抗寒性的强弱。结果表明:在4 个甜樱桃品种中,` 龙冠' 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其他3 个品种, SOD、POD 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其他3 个品种, 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 龙宝' 、`红蜜' 次之,` 龙丹' 的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8.
杏品种花器官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弄清不同发育时期杏花、幼果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变化,不同花器官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差异,为杏花期霜冻害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3个杏品种为试材,利用能准确模拟自然界霜夜降温过程的人工霜箱,测定不同发育时期花器官、幼果的过冷却点、结冰点,统计杏花器官受冻情况。【结果】随杏花发育进程的推移,3个杏品种自大蕾期至幼果期过冷却点、结冰点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表明抗寒力下降;不同品种、不同花器官过冷却点、结冰点存在差异,品种间表现为花器官过冷却点、结冰点越低,抗性越强,从过冷却点到结冰点的平均温度“跃升”值越大;过冷却点并不表示一个确定值,而是一个范围。花瓣过冷却点频率分布较雄蕊、雌蕊分散;杏花器官通过保持过冷却状态回避低温伤害,但对结冰十分敏感,一旦结冰,升温后花器官均受害而褐变。【结论】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品种不同花器官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仁用杏3个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对低温胁迫下3个仁用杏品种1 a生休眠枝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POD酶活性的变化及与抗寒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与仁用杏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但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相关性较小,不宜单独用作抗寒性鉴定指标。SOD和POD活性与抗寒性相关密切,-24℃时的SOD活性或-28℃时的POD活性可作为快速鉴定仁用杏抗寒性的指标。3个仁用杏品种休眠期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 一窝蜂-53.7℃、优一-50.8℃、龙王帽-36.0℃,其抗寒性排序为一窝蜂>优一>龙王帽。第3期杨向娜等仁用杏3个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0.
抗霜冻仁用杏优株花器官抗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试验以田间调查发现的仁用杏优株8 年生盛花期花枝为试材, 利用人工霜箱明确花器官过冷却点并进行 低温处理后, 分别以其花瓣, 雄蕊, 雌蕊为试材, 通过测定电解质外渗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其抗寒能力进行排序, 为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优异种质抗寒 性强弱顺序为“优株Ⅰ 号” >“优株Ⅱ 号” >“优一” >“龙王帽” 。花器官抗寒能力顺序为花瓣>雄蕊>雌蕊。  相似文献   

11.
几个仁用杏品种枝条组织结构与抗寒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4个杏树品种(优一、白玉扁、一窝蜂和龙王帽)的一年生枝条和二年生枝条进行了解剖构造的观察和测量,并对其相对电导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枝条的木质部比率与抗寒性(相对电导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42。反之,皮层比率与抗寒性成反相关,相关系数达-0.8221。可以把木质部和皮层在茎的结构中所占比率作为抗寒性的形态结构鉴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四个杏品种抗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优选一号’、‘新世纪’、‘兰州大接杏’、‘金太阳’4个杏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越冬枝条、花和幼果的抗寒性.通过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得出:4个品种杏树花的半致死温度在-4~-6℃之间,幼果的半致死温度在0~-2℃之间;对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SOD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等指标综合分析得知,4个品种杏树抗寒能力排序为:‘优选一号’‘兰州大接杏’‘新世纪’‘金太阳’.  相似文献   

13.
杨桃耐寒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1-2002年对从台湾省引进的杨桃品种软枝种、马来种以及我省土种酸杨桃的耐寒性进行了研究,测定其在低温胁迫下的叶片相对电渗率、枝梢浸提液消光度以及叶片束缚水/自由水.结果表明:杨桃忍受低温的临界温度为-2至-3℃,且因品种而异;低温持续时间对临界低温也有影响.土种酸杨桃-3℃处理6h才受冻害,束缚水/自由水也较高,其耐寒性强于软枝种、马来种.  相似文献   

14.
延边地区苹果梨抗寒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延边地区苹果梨园进行冻害调查,研究常见5个梨品种的枝条内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与抗寒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寒性强的梨品种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在1.0以上;抗寒性弱的梨品种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在1.0以下;抗寒性强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高,且与抗寒力呈显著性正相关,而脯氨酸含量与抗寒力强弱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外源物质处理甜瓜幼苗,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后甜瓜幼苗叶片的POD、CAT酶活性和根系外渗液的EC值,研究其对甜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和水杨酸有助于提高甜瓜幼苗的抗寒性,而以6-BA效果最好,水杨酸次之;比久、矮壮素、青霉素对甜瓜幼苗抗寒性有一定的提高作用;氯化钙处理POD、CAT酶活性与对照差异不大,但对细胞膜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萘乙酸会导致甜瓜幼苗抗寒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新疆杏抗寒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确定新疆杏品种抗寒力的相对强弱顺序,为新疆杏品种区化和新品种推广提供抗寒性依据,为育种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导法、恢复生长法和应用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温度(半致死温度-LT50),确定供试品种的抗寒力.[结果]供试的13个品种中,紫杏、大果胡安娜、阿克牙格勒克抗寒性强,可抗-31℃低温;冬杏、赛买提、佳娜丽、安江胡安娜的抗寒性较弱,只能抗-22℃左右低温.[结论]通过恢复生长法观察杏不同品种的可逆反应证实,电导法和应用Logistic方程相配合测得杏树品种的抗寒力,其结果比较准确.试验的杏品种处在-21~-30℃时,多数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下限可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OT型百合品种黄天霸花器官的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为其种球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黄天霸花蕾和半开花的不同部位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0~3.0 mg/L6-BA对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1.0~3.0 mg/L 6-BA+0~0.2 mg/L NAA组合对叶片不定芽诱导、30.0~80.0 mg/L蔗糖对鳞茎形成及生根的影响,调查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移栽种植的效果.[结果]花蕾和半开花不同部位愈伤组织诱导从易到难表现为:子房>柱头>花药>花托>花丝、花瓣,子房和柱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均超过50.0%.在MS培养基中,随着6-BA用量的增加(0~3.0 mg/L),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率先提高后稍有下降,适宜分化培养基为MS+ 2.5 mg/L 6-BA.在不同6-BA和NAA组合中,以培养基MS+3.0 mg/L 6-BA的无菌叶片不定芽诱导效果较优.添加60.0 g/L蔗糖的MS培养基利于不定芽结鳞茎生根;带鳞茎组培苗移栽于大田菜园土即可成活.[结论]成功建立的OT型百合品种黄天霸花器官离体快速繁殖体系可用于其种球工厂化生产,扩大规模化种植.  相似文献   

18.
低温胁迫对青榨槭幼树抗寒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3年生青榨槭幼树1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冷冻处理条件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下降,细胞SOD和POD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随温度降低逐渐升高;枝条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降低呈“S”形上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推算的青榨槭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29.93℃,与枝条恢复生长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相对电导率可以作为测定青榨槭低温半致死温度简洁、有效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9.
刘丽 《农学学报》2015,5(5):73-75
为了解两种防冻液的使用效果,测定了不同浓度的两种防冻液处理的胎里红枣树枝条分别在﹣16℃、﹣21℃、﹣26℃的低温条件下处理12h的电解质渗出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标典化工生产的防冻液处理的枝条在-21℃时电解质渗出率<50%,而对照则>50%,说明该防冻液具有一定的防冻效果,能使处理过的胎里红枣枝条比没处理的枝条所耐受的临界低温降低4~5℃;而自制防冻液处理的枝条电解质渗出率和对照之间无明显差别,说明其起不到防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