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合玉20号(原代号合20—7171)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1997年利用中硬型自交系合系789为母本、中齿型自交系合系790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02—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普通玉米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黑龙江省普通玉米生产试验,2005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合玉22号(原代号合04~4207)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2002年利用中硬型自交系合系532为母本、中齿型自交系合系35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06—2007年参加黑龙江省普通玉米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普通玉米生产试验.2009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推广。为了加速其推广速度.其高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伟 《种子世界》2017,(8):52-53
<正>1品种来源耕耘白糯系广东现代金穗种业有限公司以自交系J206为母本,自交系G1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糯玉米单交种。母本J206是以京科糯2000为材料,采用二环系自交系选育法,经6代选育,育成综合性状较优良、一般配合力高、品质较好的自交系。父本G118是以贵州地方品种为基础材料,采用混合授粉法授粉,形成基础群体并经6代轮回选育后再自交纯合育成的自交系。耕耘  相似文献   

4.
1 混系自交系产生的主要原因 育种者因素.玉米自交系是遗传基础比较稳定的纯合体,内部组成为同质型,基因型为AA或aa,而混系自交系遗传基础复杂,为杂合体,内部组成为异质型,基因型为Aa、Bb或Cc等,这就决定了田间表现型的多样性和植株性状之间的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合玉2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新品种合玉23(原代号合单505)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玉米育种室育成.201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合玉23是2005年用偏硬粒型自交系合选19为母本、以马齿型自交系合选18为父本杂交育成.合选19来源于冬96×丹340杂交选育的二环系,在佳木斯市生育日数117d左右;合选18由(3081×合344)与杂种Mo17回交2代自交5代选育而成,在佳木斯市生育日数115d左右.2006年参加所内鉴定及省内适应区多点鉴定及示范,2007年参加全省预备试验,2008-2009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2010年完成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6.
绥玉25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和黑龙江省龙科种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用偏硬粒型自交系绥系709为母本,偏硬粒型自交系绥系60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2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  相似文献   

7.
玉米单倍体加倍(DH)系籽粒性状表现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单倍体育种是快速选育纯合自交系的方法.研究利用单倍体诱导系,对来自BSSS杂种优势群的两个自交系BX08和BX19的杂交F1进行诱导获得单倍体,又经加倍获得33个加倍纯合系(DH),分析单倍体加倍纯合系与两个亲本及F1杂交种的果穗及籽粒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单倍体加倍系的籽粒容积和质量比亲本籽粒都有所提高,子代的农艺性状获得显著改善,说明发生单倍体不是基因随机分离的结果,单倍体育种存在选择压力,有利于优良基因的累积,淘汰不良基因.  相似文献   

8.
近等基因背景下对玉米胚乳突变基因ae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8个生产上常用的常规玉米自交系以及它们的ae近等基因系各组配16个组合进行裂区试验。测定等基因背景各对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千粒重、小区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纯合aeae的组合与同型马齿型组合相比千粒重、小区产量普遍降低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提高,遗传背景对ae基因的表达有重要影响,自交系和杂交种中可能  相似文献   

9.
蒋佰福 《作物杂志》2005,21(3):54-54
玉米新品种合玉19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玉米育种研究室于1993年用外引自交系南5做母本,自育自交系东北虎做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品种在各级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1选育经过合玉19(原代号合96-706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玉米育种研究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母本为外引自交系南5,父本为自育自交系东北虎。2001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并推广。2特征特性2.1生育期合玉19在佳木斯地区生育期113天,生育期间需≥10℃活动积温2340.1℃,适合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第三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的中早熟品种。2.2植株……  相似文献   

10.
玉米雄性不育的转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沈菊英  张永泰 《作物学报》1990,16(2):168-175
测定了141个玉米自交系对雄性不育胞质的育性反应,其中有33个系同时测定了对 C 型和 S 型(M 型)的反应。结果得出,自330、白自330、多黄15、525、D 729等5系为两型的共同恢复系,大多数自交系对不育类型呈专效作用,表明两类不育型的遗传基础有差异。M 型与 S 型的育性反应基本一致。育性稳定性研究表明,C 型很稳定,不易受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自1969年开始,应用一环系和二环系选育方法选育玉米自交系.到1973年先后育成了两个白粒马齿型和一个黄色硬粒型优良自交系.这三个自交系产量高,配合力好,综合性状优良.根据在室内和田间抗病性鉴定的结果,它们的抗大小斑病性类似或优于抗病系330,525,C103,MO17;埃1278C—2的抗小斑病性表现尤为突出.本文还就选育抗病系的方法和早代测定配合力的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合玉21(原代号合01-7004),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200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生育期短、品质优良、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温带种植。1选育经过合玉21是1998年用中硬型自交系合选02做母本,硬粒型自交系合选01做父本组配的单交种。1999~2001年在所内鉴定试验,2000~2001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2002年进行省预备试验,2003~2004年两年省区域试验,2005年省生产试验。2004~2005年两年在田间接种条件下,进行杂交种和亲本自交系对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的抗性鉴定试验。2产量表现199  相似文献   

13.
张洪权 《中国种业》2016,(10):71-71
<正>邦玉917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杂交育成的,适合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高产、优质、耐密玉米杂交种。2007年利用自交系合系664与合系658配制的组合。2008年在黑龙江省林口县奎山良种场进行初级鉴定,2009年品种比较试验,2010年在鹤岗依安和宝泉岭等地异地鉴定。2012年参加黑龙  相似文献   

14.
玉米自交系资源对大斑病抗病性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了国内外自交系23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大斑病抗病性鉴定。其结果为高抗系、抗病系只占1%-11.7%感病系43.8%,高感系43.5%。  相似文献   

15.
庆单7号是大庆市庆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0年以自交系庆系127-26-2为母本.庆系K31为父本杂交育成.母本L27-26-2是从(庆系47×丹9041)×综3变的杂交后代分离株系中选育出的稳定自交系.父本庆系K31是从外引自交系大K12中的变异株经过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系.  相似文献   

16.
玉米 Y 型雄性不育系的分组问题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景瑞  谢友菊 《作物学报》1988,14(2):110-116
用专门能恢复 T 组,S 组或 C 组的专效性恢复系分别对 Y 型不育系测交,仅有 T 组的恢复系对 Y 型表现恢复。用玉米小斑病 T 小种的病菌毒素对各组不育系接种,仅 Y 型和 T 型不育系表现感病。一系列自交系对 T型与 Y 型不育系有完全相同的恢保关系。初步确定 Y 型不育系应归类于 T 组,并对 Y 型不育系的来源、不育系的分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山东大白菜亲本为自交系、自交不亲和系,表现型为叠抱、合抱、直筒、三个组合为仅仅为材料,与甘兰兰型油菜田设定不同隔离区,探讨不同隔离条件下,甘兰型油菜时大白菜杂交制种纯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早熟春玉米新品种绥玉22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自交系绥系606为母本,以自交系绥系708为父本杂交育成,2010年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三系材料遗传规律及其稳定性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华 《种子》1999,(1):73-75
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两型系分为杂合两型系和纯合两型系,两型系内兄妹交后代育性保持1:1分离,双隐性保持系(临保系),可使纯合两型系内不育株后代达到全不育,而用于制种,同时从杂交种后代的育性分离比例可以验证恢复系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20.
南元涛 《作物杂志》2004,20(6):55-55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科所玉米育种研究室于1996 年用偏硬型自交系“绥系701”为母本, 以中齿型自交系“绥系601”为父本杂交育成早熟春玉米绥玉10。1998~2000 年在所内参加品种鉴定试验及省内适应区多点异地鉴定试验,2000~2001 年以代号绥313 参加并通过黑龙江省玉米区域试验,产量居参试组合的第一位;2002 参加并通过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试验, 产量为第一位。2003 年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并命名“绥玉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