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26±1)℃、相对湿度(70±5)%和光照L:D=14:10条件下,探讨了B型烟粉虱对甘蓝、番茄、甜椒的选择性,研究了3种寄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供试寄主植物中,B型烟粉虱成虫最喜好番茄,其次为甘蓝。B型烟粉虱在3种蔬菜上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且种群均呈明显增长趋势,但B型烟粉虱若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等均随寄主植物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在番茄上,若虫的历期最短、存活率最高、雌成虫的寿命最长,单雌产卵量最高,种群内禀增长率最大,说明番茄比较适合B型烟粉虱的种群发育。  相似文献   

2.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Horn)]的捕食猎物之一。提供6种寄主植物进行烟粉虱的选择试验,发现寄主植物对烟粉虱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不明显,主要影响其成虫生殖力和种群增长。通过比较烟粉虱的种群增长指数(I),发现花椰菜、一品红、豇豆和烟草这4种寄主植物比较适合用于人工大量繁育烟粉虱,其中花椰菜的饲养效果最佳,最有利于烟粉虱种群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与桃蚜Myzus persicae的种间竞争。【方法】在(26±1)℃的条件下,设置了1∶1、1∶5和1∶10的种间竞争比例,调查烟粉虱和桃蚜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产卵/仔量情况。【结果】种间竞争延长了烟粉虱1~2龄若虫发育所需的时间,但对整个若虫期的发育速度影响不大。烟粉虱∶桃蚜为1∶1、1∶5时对烟粉虱若虫的存活率影响较小,但缩短了烟粉虱雌成虫的寿命、降低了其产卵量;而烟粉虱∶桃蚜为1∶10明显降低了烟粉虱若虫期的存活率,延长了烟粉虱雌成虫的寿命,提高了其后代繁殖量。种间竞争明显延长了桃蚜若虫期的发育时间,降低了若虫期的存活率。相对而言,桃蚜∶烟粉虱为1∶1、1∶5时,桃蚜成虫的寿命有所缩短,但对其单雌产仔量影响较小;桃蚜∶烟粉虱为1∶10显著延长了桃蚜雌成虫寿命的同时,降低了其单雌产仔量。【结论】生态位重叠的昆虫的种间竞争对昆虫种群数量影响很大,有时甚至会发生种间的竞争取代。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影响的差异。【方法】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成虫在不同温度(37℃、39℃、41℃、43℃、45℃)下暴露1 h后比较两种粉虱存活、产卵量、后代存活情况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差异。【结果】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B型烟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9.1%下降到42.6%,温室白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5.0%下降到13.5%。两种粉虱雌雄虫在45℃高温暴露1 h后,B型烟粉虱成虫的寿命超过10 d,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的时间不足24 h,存在显著差异。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后代的存活率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由70.7%下降到25.1%。温室白粉虱成虫在37~43℃暴露1 h后雌虫产卵量由62.4粒下降到1.5粒,45℃暴露1 h后停止了产卵活动;导致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后代50%和90%个体死亡的温度分别相差1.6℃和4.1℃。【结论】B型烟粉虱成虫的耐热性高于温室白粉虱,高温对B型烟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的影响要小于温室白粉虱,这有利于B型烟粉虱种群在夏季高温季节的发生。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对高温适应性存在差异尤其是高温对两者生殖适应性的影响是导致它们种群季节动态格局和分布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在3个不同品系的抗刺吸式口器害虫转基因棉花与其亲本棉花品种上的体型差异、发育历期、成活率、成虫寿命、产卵量和生命参数,以分析不同抗刺吸式转基因棉花品系对Q型烟粉虱的抗虫效果.结果表明,Q型烟粉虱的体型、发育历期、存活率以及成虫寿命等多个生长发育参数在转基因棉花品系与对应亲本间无显著差异;但Q型烟粉虱在转基因棉品系上的产卵量和种群净增值率明显低于其对应亲本棉,种群加倍时间高于其亲本棉,表明检测的3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系都对Q型烟粉虱有抗性.烟粉虱成虫单雌产卵量、种群净增值率和种群加倍时间等3个生命参数指标为评价其它抗刺吸式口器转基因棉花对Q型烟粉虱的抗虫效果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雄安新区及其周边地区烟粉虱的生物型及其种群发生为害动态,分别于2016和2017年对雄安新区及其周边5个县级辖区的烟粉虱的生物型(隐种)、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地区主要蔬菜作物上发生的烟粉虱均为Q型(MED隐种)烟粉虱;整个调查期间,均发现烟粉虱发生为害情况,不同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种群动态不同,每年9月中下旬,烟粉虱在茄子和棉花上的种群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绝大多数情况下,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属聚集分布。上述研究结果为烟粉虱的预测预报和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韩国SK99%矿物油对B型烟粉虱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方法]在大棚条件下研究组建了由作用因子组配的烟粉虱自然种群生命表,应用种群趋势指数(I)、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等指标评价了各作用因子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对照区烟粉虱的I值达到99.945 5;吡虫啉区烟粉虱的I值为7.565 8;矿物油区烟粉虱的I值仅为0.409 0。在矿物油使用区,"矿物油驱避成虫产卵"的EIPC最大,为17.543 9,其次分别是"矿物油对烟粉虱若虫的杀灭"、"矿物油对成虫的杀灭"和"矿物油对卵的杀灭",其EIPC分别为6.618 1、1.814 2和1.160 1。[结论]使用矿物油可达到控制烟粉虱种群增长的目标,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驱避烟粉虱成虫产卵。  相似文献   

8.
江苏棉田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及控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2002~2003年通过系统调查对江苏棉田烟粉虱种群动态规律及其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郊区棉田,7月下旬始见烟粉虱成虫,8月中、下旬形成第1个成虫高峰,10月上旬成虫消失;丰县棉田,7月中旬始见烟粉虱成虫,8月中旬出现第1个成虫高峰,10月下旬随着气温的下降田间成虫逐渐消失。棉田烟粉虱虫口密度,江苏北部棉区高于中部棉区,转Bt基因棉田高于常规棉田。黄板对烟粉虱成虫有一定的诱集作用。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混剂、灭多威和氧化乐果对棉田烟粉虱种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9d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2.32%、84.59%和80.03%。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江都市烟粉虱的寄主及种群消长动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调查了江苏省江都市烟粉虱的寄主植物及种群消长动态.经鉴定烟粉虱寄主达8科44种(变种),主要寄主集中在葫芦科、十字花科、茄科、菊科和豆科等植物,并根据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将烟粉虱的危害程度划分成4个不同的等级,其中蔬菜上危害达4级的寄主有11种.调查结果表明:烟粉虱在露地寄主上属于秋季多发型害虫,始发期在6月中下旬,盛发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烟粉虱在5种蔬菜寄主上的种群数量比较发现,种群数量高低依次为番茄>茄子>黄瓜>甘蓝>辣椒.同时还研究了烟粉虱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烟粉虱在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的发生情况及空间分布特点,为制定烟粉虱的生态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流域范围内的番茄种植区中选取城郊、花卉、河流和山地4种不同类型农业种植环境,采用五点取样法对番茄地烟粉虱种群密度及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利用四分位法分析烟粉虱在不同农业种植环境中的发生情况,运用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则分析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种群在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的空间分布型,并利用种群聚集均数分析其聚集原因.[结果]花卉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种群密度最小;河流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种群密度最大,主要发生期的种群密度成虫为32.47头/叶,若虫为49.42头/叶.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种群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主要由烟粉虱周围环境中作物和非作物生境等综合因素引起.在烟粉虱的主要发生期,4种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主要分布在番茄地的边缘区域;烟粉虱成虫在番茄植株的上部叶片分布最多,中部叶片次之,下部叶片最少;烟粉虱若虫在番茄植株上总体表现为中部叶片分布最多,下部叶片次之,上部叶片最少.[结论]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种群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主要由周围环境中作物和非作物生境等综合因素引起.显花植物种植比例较高的花卉农业种植环境类型对烟粉虱的自然调控作用较好,合理布局农业种植环境如增加显花植物的种植比例可有效抑制烟粉虱的暴发.  相似文献   

11.
4种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了B型烟粉虱(Bamisia tabaci)在4种寄主植物(黄瓜、茄子、2种烟草品种NC-89和K-326)上的体形差异、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生命参数.结果表明,B型烟粉虱在4种寄主植物上体型、发育历期、存活率、生命参数都存在显著差异.用生命表参数综合评价,黄瓜是最适合B型烟粉虱生长和繁殖的寄主植物,烟草K-326次之,茄子最不适宜.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调查初报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9  
调查记录了广州地区烟粉虱的寄主植物,经鉴定达46科123属176种(变种),主要集中在茄科、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菊料和大戟科,其中包括蔬菜、果树、花卉、园林植物、经济作物和杂草等。并根据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的数量将烟粉虱的为害程度划分成4个不同的等级。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吐鲁番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情况,并应用危害指数对烟粉虱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吐鲁番地区烟粉虱寄主植物27科70种(变种),主要分布在葫芦科、十字花科、豆科、茄科、锦葵科、菊科等植物,其中国内首次报道的寄主种类有9科12种;并依据寄主植物在全疆的分布情况,分析烟粉虱在新疆的发生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分别提供6种寄主植物上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供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Horn)]捕食.结果表明:寄主植物显著影响小黑瓢虫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捕食花椰菜上粉虱的小黑瓢虫的发育速度、存活率和繁殖力都占有明显优势,瓢虫种群增长的大小表现为花椰菜(rm=0.0771)胜红蓟(rm=0.0722)豇豆(rm=0.0714)一品红(rm=0.0677)甘薯(rm=0.0640)烟草(rm=0.0540).由此可见,人工大量繁殖小黑瓢虫可采用的寄主植物有花椰菜、胜红蓟、豇豆和一品红,其中花椰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郑州地区烟粉虱的寄主植物及其在几种主要寄主植物上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烟粉虱的寄主有14科48种(变种),主要寄主植物是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豆科、锦葵科、菊科等;其中,茄科和葫芦科的植物受害最重.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其全年发生危害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6.
甘薯粉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薯粉虱(Bemisiatabaci Gennadius)的起源与分布、危害、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防治对策等方面,综述了甘薯粉虱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温度、湿度、寄主等因素对甘薯粉虱的影响,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趋势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江苏沿海地区烟粉虱灾变规律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进展:明确了烟粉虱的演变规律、暴发机制、种群消长动态及寄主范围;查明了城镇市区烟粉虱的虫源性质与寄主种类;探明了烟粉虱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了非化学措施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制定了烟粉虱测报预警关键技术与规范;开拓了烟粉虱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建立了烟粉虱预警和无公害治理的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8.
烟粉虱繁殖力的寄主适应性评估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种群平均产卵量(m)和样本的方差(V)为参数建立了1个烟粉虱产卵量的寄主适应性评价模型(0=m/lnV),并利用这个模型评估了烟粉虱在37种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适应度.结果显示,烟粉虱虽然在供试的绝大多数寄主上都能够产卵,但寄主植物能够显著影响雌虫的产卵量.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可将37种寄主植物分为3个类别:嗜好寄主、适宜寄主和非适宜寄主,聚类分析的结果与适应域假说不一致,亲缘关系很近的植物种类分属于不同的寄主类别.通过配对样本均值比较的分析发现,不同生物型的烟粉虱种群具有明显差异,而相同生物型的种群,虽然取食经验不同,却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从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成虫诱导开启JA信号途径、烟粉虱若虫诱导开启SA信号途径、烟粉虱诱导的SA信号途径具有系统传导性、烟粉虱诱导了寄主植物新的防御途径4个方面综述了烟粉虱取食诱导寄主防御信号途径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烟粉虱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