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枣疯病又称丛枝病,果农称其为"疯枣树"或"公枣树"。枣树地上、地下部均可染病。地上部染病主要表现为(:1)花柄加长为正常花的3~6倍,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反常生长,成浅绿色小叶。树势较强的病树,小叶叶腋间还会抽生细矮小枝,形成枝丛。(2)发育枝正副芽和结果母枝,一年多次萌发生长,连续抽生细小黄绿的枝叶,形成稠密的枝丛。(3)全树枝干上原是休眠状态的隐芽大量萌发,抽生黄绿细小的枝丛。地下部染病,主要表现为根蘖丛生。1发生规律枣疯病可通过嫁接和分根传播。经嫁接传播枣疯病害潜育期在25天至1年以上。金丝小枣最易感病。土壤干旱瘠薄及管理粗放的枣  相似文献   

2.
枣疯病又称丛枝病、扫帚病、火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果农称其为“疯枣树”或“公枣树”。枣树地上、地下部均可染病。地上部染病主要表理为花器退化、芽萌发和生长不正常,最后导致枝叶丛生,枣吊末端延长,嫩叶明脉、黄化或卷曲呈匙状,偶见耳形叶。地下部染病,主要表现为根蘖丛生。病树整个花器退化为营养器官,花柄延长,较健花花柄长5-7倍、呈明显的小分技,萼片、花瓣和雌蕊均可变为小叶。  相似文献   

3.
赵磊 《河北果树》2011,(6):51-52
1症状 枣炭疽病是枣树果实主要病害之一。枣果染病后,受害处出现淡黄色斑痕,逐步发展成不规则的水渍状黄褐色斑块。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中间凹陷,果肉味苦,不能食用。  相似文献   

4.
正枣疯病又称"枣癌病"、丛枝病、扫帚病,是枣树上一种具有毁灭性的侵染性病害,枣树一旦感染该病,一般发病2~6年后即可整株死亡。近几年,枣疯病在沧县发生严重,并且呈爆发趋势,据沧县园林绿化局森防站技术人员调查,枣疯病在沧县枣区普遍发生,许多枣园的年发病株率在70%以上,给枣树生产造成很大损失。1症状特点在沧县,枣疯病在金丝小枣、婆枣等品种上发病率较高,冬枣还未发现病株,病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枝条  相似文献   

5.
正黄瓜黑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露地和温室栽培的黄瓜均可染病,在温室大棚中病害发生较重。该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可危害南瓜、西葫芦等作物。现将黄瓜黑星病的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黄瓜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的幼嫩部分,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幼苗染病后,子叶产生黄白  相似文献   

6.
郭世民  海淼  王孟  王坤宇 《河北果树》2012,(4):31+35-31,35
<正>1枣疯病又名丛枝病、扫帚病或火龙病。河南各枣区均有分布,危害花、果、芽、叶。1.1症状发病树很少结果,发病3~4年后可整株死亡。地上部染病主要表现为花变叶和主芽的不正常萌发,造成枝叶丛生。1)花变叶。花器退化,花柄较健花花柄长5~7倍,萼片、花瓣和雄蕊均可变为小叶,雌蕊变成小枝。2)病果。病树一般不结果,少数结果者也提早脱落;果实染病,变小,变瘦,果端呈锥形,果面凹凸不平、红绿相间,呈花脸状,内部组织空虚,不  相似文献   

7.
<正>枣疯病又称枣癌病、丛枝病、扫帚病,是枣树上的一种具有毁灭性的侵染性病害,枣树一旦感染该病,一般发病2~6年后即可整株死亡。沧县是知名品牌"金丝小枣"的主产区,近几年,枣疯病发生严重,呈爆发趋势,沧县栆区普遍发生,许多枣园的年发病株率高达70%以上。1症状特点及发病规律在沧县,枣疯病在金丝小枣、婆枣等品种上发病率较高,冬枣还未发现病株,病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枝条丛生、叶片黄化和花器叶片化。发病的枝条大量  相似文献   

8.
<正>1枣疯病的症状枣疯病在栆区常有发生,属于毁灭性病害,难于有效防治。染病后花器退化,花柄部位变长为原来的4~5倍,萼片、花瓣、雄蕊都会生长成较小的叶片,最终花器部位退化成众多密集小丛生枝。病树枝干上原是休眠状态的隐芽大量萌芽,抽生黄绿、细小的树丛。发病的枣树主根会大量萌发不定芽的短疯根,疯根往往会团簇环绕,在同一枝条上生成众多的丛疯根。一  相似文献   

9.
<正>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统称为白菜的"三大病害",为白菜的常见高发病害,且均表现为发病时间长、发病率高、抗药性强,因此,准确分辨其发病症状,及时防治,是白菜生产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1霜霉病1.1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茎部、花梗。叶片染病,初期表现为叶正面边缘不甚明晰的水渍状褪绿斑,后逐渐转变为黄色或黄褐色,且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叶背面生白色霜状霉层,湿度大时霉层更为明显。进入包心期后,病情发展很快,病斑迅速增加,多  相似文献   

10.
酸枣是枣树的原生种,它和枣树有很好的亲和力,又有耐瘠薄、生命力强的生物学特性,因之是枣树的砧木资源和育种材料。然而,一般的酸枣林系,对枣疯病没有免疫力,染病后潜伏期又长达2~9个月,潜伏期中,难于区分健株和病株。因此,为了安全利用酸枣资源,必须研明疯酸枣种子是否带毒传病。为此,从1980年到1983年采集病果取核播种,观察病树种子出苗、生长和开花状况,并对幼苗作了电镜检查,以鉴定其是否带毒传病。 试验种子采自安徽省淮南市上窑林场的全村发病的酸枣树和栽培品种扁核酸枣树。1980年8—9月份在全村出现丛枝症状的重病树上播种的幼苗,…  相似文献   

11.
<正>1白菜病毒病病毒病为白菜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多在夏秋季发病较重。一般病株占5%~15%,轻度影响生产,严重时病株率可达20%以上,显著影响产量与质量。此病在幼苗期发生较重,染病后常出现不同症状,染病轻时仅表现为轻度畸形花叶,幼苗或幼株叶片颜色浓淡不均,出现不均匀花叶、黄化或轻度皱缩、畸形。染病较重时明显畸形,心叶不发,皱缩或扭曲,外叶颜色浓淡不均,皱缩歪扭。另一种为坏死斑  相似文献   

12.
正番茄绵疫病又称番茄落果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露地和棚室生产均可发生,且番茄整个生育期均可染病,严重时可造成毁灭性灾害,菜农损失极大。现将番茄绵疫病的发生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番茄绵疫病主要危害未成熟的果实,茎叶也可染病。(1)果实染病:先在近果顶部或果肩部产生表面光  相似文献   

13.
苦瓜蔓枯病是棚室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发病后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给种植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现将苦瓜蔓枯病发生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叶片染病,初现褐色圆形病斑,中间为灰褐色。茎蔓染病,初期病斑为椭圆形或梭形,扩大后为不规则形,灰褐色,边缘褐色,病情严重时,蔓上裂纹部位出现爆裂,主蔓基部裂开口还会流出灰红色胶状液  相似文献   

14.
<正>1发病症状蔓枯病又称黑腐病,叶片、茎蔓、瓜果及卷须等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主要危害黄瓜、西瓜、甜瓜、南瓜、西葫芦等瓜类蔬菜的叶片和茎蔓。叶片染病,多从叶缘开始发病,形成黄褐色至褐色V字型病斑,其上密生小黑点,干燥后易破碎。茎蔓染病,主要发生在茎基和茎节等部位,初始产生油浸状小病斑,逐渐扩大后产生纵向裂口,甚至可长达10cm以上,病  相似文献   

15.
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症状特点 辣椒疫病在辣椒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成株期受害较重。苗期发病,表现为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有的茎基部呈黑褐色,严重时全株枯死,又称苗期猝倒病。成株期发病,尤以茎基部受害最为严重,最常见的症状为分权处变为黑褐色或黑色。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或黑色条斑,病部明显缢缩,造成地上部折倒。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3cm,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湿度大时可见白霉。  相似文献   

16.
<正>灰霉病是设施草莓生产的一种常见病害,危害日益严重,草莓发生灰霉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在50%以上,甚至绝收。主要危害花器、果实、叶柄和叶片,不同部位表现症状不尽相同。1发病症状1.1花器染病幼嫩的花器容易感病,侵染初期花萼出现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  相似文献   

17.
<正>周口市的枣树多分布在扶沟、西华等县。近年来,随着枣树老龄期的到来,枣树的根部病害呈现出多发趋势。在周口枣区,枣树常见的根茎病害有枣树白绢病、枣树根朽病、枣树根癌病等。现将这些病害的症状鉴别、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种植者参考。1枣树白绢病1.1症状识别主要危害根颈部及主根和侧根。枣树  相似文献   

18.
草莓白粉病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设施栽培时更易发病。该病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苗期染病造成秧苗素质下降,移植后不易成活,果实染病后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蔓延成灾,损失严重。1症状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  相似文献   

19.
1症状 番茄、樱桃番茄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危害叶、茎、花序和果实。苗期染病,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至幼茎,产生褐色至暗褐色病变,病部缢缩,折断或直立。真叶染病、产生水渍状灰白色无定形的病变,后呈灰褐色水渍状腐烂,幼茎染病亦呈水渍状缢缩,变褐变细,造成幼苗折倒,高湿时亦生灰霉状物。成株叶片染病多自叶尖向内呈"V"字形扩展,初水渍状,  相似文献   

20.
1彩椒灰霉病1.1发病症状彩椒幼苗、叶、茎、枝、花器均可染灰霉病。幼苗染病,叶子先端变黄,后扩展到幼茎,致茎缢缩变细,由病部折断而枯死;叶片染病,病部腐烂,或长出灰色霉状物,严重时上部叶片全部烂掉,仅余下半截子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