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炳全 《淡水渔业》2000,30(3):16-18
蝌蚪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其活动和摄食量逐渐减小 ,当池水水温降到 10℃以下时 ,就基本上停止活动和觅食 ,趋于冬眠状态 ,但越冬期的蝌蚪并非完全处于冬眠状态 ,15℃以上会正常活动、摄食 ,此时应增补饲料来增强御寒能力。当水池水温降到 2℃时 ,对蝌蚪就构成生命威胁 ,部分抵抗力差的蝌蚪就会被冻死 ,当外界气温降到 0℃以下 ,池水表面冻结时 ,在几小时内就可造成蝌蚪死亡。因此 ,石蛙蝌蚪进入越冬期后 ,就要将池水升到 2 0厘米以上 ,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 ,要在池上加覆盖物 ,池内活水常流以防池水结冰。5 2 石蛙幼蛙的饲养管理刚变态的幼…  相似文献   

2.
石蛙养殖中几个关键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石蛙养殖中几个关键时期的驯养经验。在卵孵化期,特别要注意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中的溶氧量高。在蝌蚪生长期,必须关注饮食卫生,不要饲喂长时间煮过的饲料。在幼蛙生长期,对水质的要求十分严格,一定要按幼蛙身体大小饲喂不同大小的蚯蚓,特别是刚变态的幼蛙,最好饲喂小蝇蛆。  相似文献   

3.
朱炳全  傅军 《齐鲁渔业》2000,17(6):40-42
7石蛙成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成蛙的食性很广,但以蚯蚓、昆虫幼虫、飞蛾等为主食,基本饲养管理与幼蛙相似。同时注意防止鼠、蛇进入池中,作者曾发现一只种蛙吞吃了一只老鼠,结果自己也死了;一只大的褐家鼠跑入种蛙池,蛙与鼠相斗,死了十多只种蛙。8石蛙的安全越冬 蝌蚪的越冬可在室内进行,如发生水表面结冰则应将冰面敲破,以使水体有一定的氧气交换,不至于使蝌蚪窒息死亡。可采用细水常流、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幼蛙冬眠一般水深为 15 cm左右,以不淹没洞穴为宜,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低温冰冻天气,应用塑料薄膜加盖保温…  相似文献   

4.
石蛙学名为棘胸蛙(Ranaspinosa),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其肉质细嫩鲜美,蛋白质含量较高,并具有多种药用功效,民间多用于医治小儿体虚,盗汗等多种疾病。石蛙多生活于山涧溪流的林区,以捕食昆虫、小型鱼类为食。近年来,由于大量捕捉及林区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石蛙数量不断减少。因此,开展石蛙人工养殖,不仅有利于保护石蛙资源,也有利于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和丰富市场,满足人们消费需要,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桂东是革命老区,同时也是贫困山区。为了为贫困山区人民寻找一条脱贫致富门路,笔者从2000年3月起,开展了高海…  相似文献   

5.
石蛙又叫石鸡,学名棘胸蛙,原为山区优质野生品种。由于野生资源的破坏,不少地方兴起人工养殖。现将石蛙的人工繁育技术介绍如下。一、场地要求1.场地选择选择山涧水源充足,引水方便,自然环境僻静的地方建场。场地大小按养殖规模确定,可建成棚式、庭园式、厂房式。2.水质水质清凉无污染,洪水不淹、旱天不干,养殖用水应优于Ⅱ类。3.养殖设施养殖场应有相应的流水设施。输水管应埋在土下,防止日  相似文献   

6.
朱炳全  傅军 《齐鲁渔业》2000,17(5):43-44
6石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饲养中稍有不慎,将会造成很大损失。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石蛙蝌蚪与幼蛙成活率、生长率的关键。6.1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一般8~15天可以孵出小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部长 0.6~0.8 cm,尾长1cm左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到了3天后活…  相似文献   

7.
8.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 spinosal),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其中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脯氨酸和丙氨酸尤为丰富,谷氨酸含量高达11.9%,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  相似文献   

9.
年文 《内陆水产》1996,21(9):23-24
田蛙的饲养技术田蛙,学名虎纹蛙,又称田鸡、水鸡。是我国蛙类中名贵品种之一,素有“淡鳗水鸡鳖”之说法,其肉质鲜嫩甜美如雏鸡,可与鳗鱼、甲鱼媲美。近年来,田蛙的自然资源日趋衰竭,市场供应短缺,价格昂贵,开展人工养殖田蛙具有很大潜力。一、田蛙的生物学特性及...  相似文献   

10.
朱炳全 《淡水渔业》2000,30(2):27-29
(上接第 1期 )4 石蛙的人工繁殖技术4 1 种蛙的选择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 4~ 9月 ,5~ 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 ,必须从种蛙冬眠复苏开始 ,做好种蛙的选择和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 ,在冬眠之后 ,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 ,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 ,无破损 ,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蛙 ,雌蛙体重达 2 0 0克以上 ,雄蛙 2 5 0克以上就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 ,产过 1~ 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 ,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 ,但质量不好 ,…  相似文献   

11.
朱炳全 《淡水渔业》2000,30(5):12-13
6 3 常见疾病的防治6 3 1 蝌蚪的病害及防治(1)车轮虫病症状是体表及鳃的表面呈现有青灰色斑 ,或尾部发白 ,这是由患病蝌蚪分泌的粘液和坏死表皮所形成的 ,此病以 5~ 8月流行最盛 ,且多发生在密度大 ,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 ,虫体寄生鳃上时 ,使呼吸困难 ,浮于水面 ,进而大批死亡。其病因是寄生了原生动物车轮虫所致。防治方法 :①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控制放养密度 ,经常保持水质清新 ,可预防病发生。②治疗可用0 5mg L硫酸铜和 0 2mg L硫酸亚铁合剂 (总量浓度为 0 7mg L)全池泼洒。(2 )气泡病症状是腹部膨胀如…  相似文献   

12.
13.
石蛙的养殖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市场对野生绿色食品需求不断增大。石蛙为天然的野生绿色食品,肉质细嫩鲜美,口感好,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比较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市场潜力巨大。石蛙为吉首市的本地地方品种,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14.
水温对石蛙人工孵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地下水微流水状态下孵化石蛙卵子,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水温对石蛙卵子的出苗率影响很大,21-23℃是其最适宜的卵化水温,当水温高于25℃,石蛙孵化开始出现畸形苗,32℃是其孵化的致死水温。  相似文献   

15.
石蛙学名棘胸蛙 ,是一种栖居于山涧溪流中的珍稀两栖动物 ,其肉质鲜美 ,营养丰富 ,价格较高。 2 0 0 0年开始 ,永嘉县农业局在县石蛙驯养繁殖试验场进行驯养繁殖试验。1材料与方法1 .1试验蛙来源用于试验的石蛙均来自本地高山野生石蛙 ,2 0 0 0年开始捕捉 ,积少成多。1 .2试验条件驯养池面积 1 2m2 ,高 1 .2m ,四周砖彻水泥粉刷 ,安装进排水管 ,池上口设网盖。池内水陆面积比为 3∶1 ,水深 1 0~ 2 0cm ,供有石穴、水草、食台 ,通风凉爽 ,仿自然环境设计。孵化池面积 4m2 ,高 1m ,水深 1 5~ 2 5cm。1 .3试验方法1 .3.1种蛙驯养野生蛙捕捉来…  相似文献   

16.
朱炳全 《齐鲁渔业》2000,17(4):44-46
2石蛙的饵料 要养好石蛙,必须先培养好石蛙所需的饵料,人工养殖石蛙所用的常规活饵主要是蚯蚓、蝇蛆、黄粉虫等,蚯蚓以日本太平2号蚯蚓为好,它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容易密集饲养。关于蚯蚓、蝇蛆、黄粉虫的饲养方法,很多书刊上都有介绍,也有许多上办法,在此不再赘述。3石蛙养殖的常见模式3.1农户分散养殖 农户利用庭园内的少量空地,沿围墙修建四五个 3~4m2的水泥池,家里既养一头猪,又养一些石蛙。一般利用早上和傍晚的时间即可,勿需专人管理。用猪粪养蚯蚓,蚯蚓养石蛙,蚯蚓粪是种植花木和农田施肥的好肥料。3.…  相似文献   

17.
黄鳝在我国分布较广,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但因过度捕捞,而使野生资源日益匮乏。因此,开展人工养殖,不仅可增加有效供给,丰富水产品市场,而且可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1养鳝池条件 鳝鱼适应性较强,可利用不宜养殖其它鱼类的废弃水体进行饲养,也可在冬天能保暖、夏天阴凉、避风向阳的住宅附近进行庭院养殖。养鳝池形状可多样,但最好是圆形或椭圆形,如果是方形需砌成圆角,以防逃逸或积压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8.
朱炳全  傅军 《齐鲁渔业》2000,17(3):43-44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 spinosa),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是我国大型的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A、B1、B2、C及尼克酸,具有17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脯氨酸和丙氨酸尤为丰富,谷氨酸含量高达11.9%。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自古以来是皇家贵族餐桌上的珍品,并且有补虚损、解热毒、驱痨瘦、化毒疮之功效。其蝌蚪与乌发有关,其卵具有明目的功能。现代研究还发现,蛙…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我们进行了中华倒刺鲃成鱼饲养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鱼池 5口较规范的成鱼养殖池,其中1~3号每口的面积为5.5亩,池深3米,底部淤泥平均0.4米;4号池面积13亩,59池15亩,池深和底泥厚度与前3口池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0.
3人工饲养技术3.1蝌蚪的饲养3.1.1放养刚孵出的蝌蚪继续在原孵化池中培育,池水深20—25cm,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00—1000尾,以后随蝌蚪的长大逐渐稀疏,并逐步加深池水至30—40cm深,当蝌蚪在孵化池中经30天左右的培育,体长达到4—5cm时转至蝌蚪池中培育,密度为每平方米80—100尾。3.1.2喂养蝌蚪孵出3—5天后,可开始投喂熟蛋黄、豆浆、鱼肉浆等。由于石蛙白天躲藏起来,晚上出来活动,因此投饵时间应选择在傍晚进行。以后逐日提早投饵时间,每天投两次,每次半小时内吃完为度,每天投饵量为其体重的3%-10%。当蝌蚪转至蝌蚪培育池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