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92年4月21日至7月10日,我们对新疆马鹿添加赖氨酸进行增茸试验,效果如下。从1990年生的54头公鹿中随机抽出28头为对照组,其余26头为试验组。从64头成年公鹿中,随机选出52头为对照组,12头为试验组。试验期共80天。在试验期,试验组成年公鹿每头日喂给赖氨酸12克,2岁公鹿每头日喂给8克,饲喂时与精料搅拌均匀,每日2次,其它饲料及管理相同。  相似文献   

2.
徐志辉  蒋洁 《饲料工业》1993,14(4):17-18
<正> 鹿茸为名贵中药材,近两年来价格坚挺,市场竞争激烈。为提高鹿茸产量,我们配制了增茸灵,在对梅花鹿饲喂试验获得成效的基础上,1992年在新疆又进行了马鹿饲喂试验。现将后者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鹿与分组试验于1992年3月15日至5月25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三十二团鹿场进行。供试马鹿为周岁、两岁公鹿各20头,成年公鹿26头,各年龄组随机均分为两组。 1.2 增茸灵及喂量增茸灵由江苏农科院制备。周岁公鹿每日每头用量按1.2个梅花鹿头份、两岁公鹿按1.5个梅花鹿头份、成年公鹿按2个梅花鹿头份分早晚两次混入精料中投给。试验组和对照组喂同一精料,对照组精料中不加增茸灵。 2.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鲁梅克斯k-1对梅花鹿增茸效果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3~4岁雄性梅花鹿26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3头,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生茸期内饲喂精料、青贮和榛树叶,实验组在精料不变的情况下,每天加喂1.5kg鲁梅克斯鲜草替代榛树叶。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头鹿比上一年平均增茸203g,增加10.6%,差异极显著(<0.01)。与对照组比较,每头鹿增茸162g,增加8.3%,差异显著(<0.05)。利用鲁梅克斯牧草,每头鹿可增收64.8元。  相似文献   

4.
鹿茸是我国名贵的动物性药材,是养鹿生产的主产品,其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营养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多数养鹿生产单位非常注重蛋白质和能量饲料的供给,但由于北方地区公鹿生茸前和生茸期缺乏青绿饲料,且粗、梢饲料品种单一,常由于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的不足而限制了鹿茸的增产。为了补充鹿饲料中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不足,提高公鹿体质,生产质好量高的鹿茸,我们根据鹿场土壤、饲料条件及鹿生茸的营养需要配制了供梅花鹿使用的完达1号增茸剂,分别于1990年和1991年在黑龙江省8510农场种鹿场进行了对比和推广试验,均收到较好的增茸效果。  相似文献   

5.
成年茸鹿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公鹿1.1生茸期 公鹿在生茸期不仅要提供自身生存的营养,而且还得满足鹿茸生长所需的营养。梅花鹿三锯公鹿茸平均每天增长鲜重30.0克,东北马鹿1—11锯鹿茸日增鲜重55.3克。因此,生茸期必须有较高的营养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头、二锯梅花公鹿生茸期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应在23%,三锯鹿应在21%时对体增重和生茸最佳。同时还应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在生茸之前(梅花鹿于2月末、马鹿于1月初)精饲料量应逐渐增加,促进公鹿增膘复壮,  相似文献   

6.
<正>鹿在圈养条件下,生茸季节是成年公鹿补喂精饲料(尤其是蛋白质饲料)最多的时期。近些年来,许多养鹿户为了在饲养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同样实现鹿茸优质高产,而利用尿素和鱼粉等饲喂产茸公鹿,收到了良好效果。1尿素和鱼粉的日喂量一般来说,花公鹿和马公鹿日喂尿素量均约占其干精料日量的1%,花公鹿为20~25g,马公鹿为25~30g,但是花公鹿的最大日喂量不超过30g,马公鹿不超过50g;花公鹿和马公鹿日喂鱼粉量均约占其干精料日量的10%,花公鹿为150~200g,马公鹿为200~250g。  相似文献   

7.
产茸梅花公鹿饲养管理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龙口市梅花鹿饲养业发展迅速 ,全市存栏量已近千头 ,各鹿场饲养规模差别较大 ,少则几十头 ,多则几百头 ,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差别比较悬殊。众所周知 ,饲养梅花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鹿茸 ,因此 ,在生产中加强产茸公鹿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为充分发挥生产潜力 ,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本人几年来的生产实践 ,总结出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产茸梅花公鹿饲养管理配套技术”。1 产茸公鹿生产时期的划分产茸公鹿在 1年中可以划分为生茸前期、生茸期、配种期、恢复期 4个生产时期。1 1 生茸前期 每年 1月下旬至 3月下旬 ,是积累营养 ,准备脱花…  相似文献   

8.
<正> 鹿是一种珍贵稀有的药用动物,鹿茸又是名贵的中药材,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提高茸产量,从1989年3月份以来,我们进行了光照增茸效果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满意的初步效果,比国内报导的其它光控方法增茸效益均高。我们认为它是一种简单、方便、效果确实,又好推广使用的一种增茸方法。现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动物及材料供试动物是新疆成年公马鹿,地点在我省榆社县郝北鹿场。本场1971年创建,现有公母马鹿及仔鹿共39头,公鹿全部分圈单养,精料以玉米为主,粗料以豆荚皮为主,青绿饲料只秋天有少量,没有添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2.分组编号试验  相似文献   

9.
1充分发挥最优秀种公鹿的作用我国马鹿最高产的塔河种鹿160号单产鲜茸重27.74千克,清源马鹿大0号九锯单产鲜茸26千克。哈特产所96-13号马鹿初角茸10.4千克、头锯8.76千克、二锯14.8千克、三锯16.4千克、四锯19.7千克,四项均打破世界记录。2002年清源200号马鹿五锯茸鲜重达22.85千克,梅花鹿96号种公鹿1992年单产达15千克。由于采取新的育种手段,高产种公鹿出现的越来越多。这些高产的种公鹿用于自然本交仅负担15~20头母鹿的配种任务,而人工输精却可负担300~500头,同时冻精可保存30年。即采精的这头种公鹿总共可利用40~50年,大大延长了高产…  相似文献   

10.
选择体质、体型、健康状况、产茸性能相近的梅花鹿 5 0头 ,随机分为 2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 ,将“复方增茸剂”混于试验组梅花鹿饲料中 ,每日饲喂 1次 ,连续饲喂 70d ,观察“复方增茸剂”对鹿茸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应用“复方增茸剂”后 ,试验组鹿茸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香日德农场饲养梅花鹿已有十年历史。开始养鹿只有十头,其中公鹿四头,锯茸时采用吊架人工锯茸。但近年来锯茸量成倍增加,沿用吊架显然是个问题,先后曾经出现过因用吊架而促使公鹿受伤,胃出血、肺气肿,甚至造成死亡的不良后果,锯茸人员也受不同创伤。同时给鹿发病后带来种种治疗上的困难。一九七九年,我们应用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麻醉锯茸,首先考虑到高原气候的种种不利因素,研究了最安全的麻醉剂量。初次用两头失去生产性能的母鹿作试验,在取得初步试验成效的基础上,先后将43头次梅花公鹿作了以锯茸为主的麻醉保定试验,现将一些初步认识和体会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两岁梅花公鹿生茸期饲粮中适宜的能量浓度和粗蛋白质水平,本项研究选用72头试验鹿,于1992年3月18日至8月27日对两岁梅花鹿生茸前期和生茸期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两者均采用2(CP∶21%和18%)×2(GE∶4.05Mcal/kg和3.85Mcal/kg)二因子交叉实验设计。试验饲粮均由玉米青贮饲料、玉米面、豆粕、熟大豆粉、麦麸、骨粉等组成。在饲养试验中期进行消化试验,以测定能量、粗蛋白质及粗纤维的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高蛋白质(21%)组的粗蛋白质和可消化粗蛋白质日食入量(448g,368g)明显高于低蛋白质(18%)组(404g,313g),平均产茸量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09g和202g)(P>0.05),平均体重略高于低蛋白质组(分别为18.3kg和17.7kg),但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所设能量浓度范围内(2764~3092Kcal/kg)提高饲粮能量浓度并不增加鹿茸产量,体增重也无明显提高。试验说明,两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含粗蛋白质18.5%,可消化粗蛋白质14.5%,消化能2770Kcal/kg,蛋能比52g/Mcal,对产茸和体重增长较适宜,即两岁梅花公鹿生茸期平均产规格二杠茸200g以上,体重增加17~18kg时,每日需要采食粗蛋白质410g,可消化粗蛋白质315g,消化能6.1Mcal。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高能与高蛋白质饲粮有提高粗蛋白质、总能及粗纤维消化率的作用,低能与低蛋白质饲粮则有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茸鹿的配种     
1配种准备工作于7月中旬开始加强种母鹿和种公鹿的饲养管理,提高营养水平,对于种公鹿重新组群,单圈饲养。于8月15日以前全部结束采收再生茸的工作,于锯完再生茸后立即对确定的种公鹿进行调教,每天2~3  相似文献   

14.
饲粮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对生茸期梅花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采用 2 (CP:2 4和 2 2 % )× 2 (GE:4.1 5和 1 6.74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1岁 (毛桃 )梅花公鹿 69头 ,分为四个试验组 ,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的互作效应显著 (P<0 .0 5)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有极显著的影响 (P<0 .0 1 )。 1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为1 7.37MJ/kg GE、2 2 .44% CP。平均每头鹿每天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 36.84MJGE和 478g CP  相似文献   

15.
马鹿锯茸破伤风感染的防治周自动,赛务加甫,白云祥,白春来,陈红军马鹿因锯茸和头茬茸劈叉感染破伤风造成患鹿死亡的病例时有发生。现将所见病例及预防方法介绍如下:1病例1991年5月,在农二师三十团十连鹿场给10头周岁公鹿做初角茸劈叉手术,其中1头鹿术后第...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可起到增加畜产品产量,改善质量的作用。根据祖国医学原理和梅花鹿的生理特点,从几个方面出发,拟定了五组配方,经试验证明3号配方的增茸效果较为理想,可提高干茸产量125.35±8.72克/头,增加经济收入达313.38±21.80元,与对照组相比相差极其显著(p<0.01),是一种较理想的中草药增茸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7.
生茸期梅花公鹿血常规检测邓干臻,吴兴兵,郭 久(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武汉430070)(湖北十堰市人民公园)本实验应用常规方法检测了6头生茸期梅花公鹿的血常规指标,其结果是红细胞6.07×1210个/L,白细胞2.93×109个/L,血红蛋白10...  相似文献   

18.
东北梅花鹿产茸能力估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给出了估测、比较具有不同次产茸记录公鹿产茸能力的方法,为科学地评价公鹿的产茸能力提供了依据,对茸鹿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鹿茸为名贵中药材,现在主要从训养鹿获得,人工喂养的鹿群,要提高鹿茸产量,简捷的途径是饲喂增茸剂.本试验从改善鹿的营养入手,针对圈养鹿的特点,配制“增茸灵”在南京药用动物实验场进行了二个月的饲养试验,验证其增茸效果,现将试验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1配种准备工作首先,应根据历年的产茸情况、种用能力及育种方向选择好种公鹿,年龄3~7锯、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产茸量高的作种公鹿。要求产茸量为梅花鹿锯标准三杈,茸鲜重单产在3.5千克以上。并从7月中旬后加强种公鹿的饲养。对繁殖母鹿应与8月中旬断乳,并按年龄、体况及育种规划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