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露地秋季大白菜产量和硝酸盐积累及钾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白菜施K2O 450 kg/hm2以下时显著增产,增产幅度达7.7%~10.3%,施K2O量在225 kg/hm2左右时大白菜产量最高;大白菜施钾总体上能降低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降低幅度在5.7% ~21.9%;施用...  相似文献   

2.
香蕉茎秆有机肥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香蕉收获后废弃物的处理难题,利用香蕉茎杆制备成品有机肥,通过小区试验比较普通商品有机肥和香蕉茎秆有机肥做底肥施用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大白菜含水量和养分含量影响不大,但对大白菜株高和叶宽促进效果明显,施用有机肥使大白菜增产22.50%~43.10%,在万绿宝有机肥施量为6750 kg/hm2的条件下,大白菜产量最高,达30135 kg/hm2,6750 kg/hm2茎秆有机肥肥次之,在农民习惯施肥水平下(4500 kg/hm2),施用茎秆有机肥可比万绿宝有机肥增产3.50%,收益增加1800元/hm2。香蕉茎秆有机肥作为一种废弃物的再利用产品,其成本较低,应用效果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商品有机肥使用。  相似文献   

3.
白玉豆、杂交油菜二作二收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4年底我们在上饶市玉山县横街镇斧市村、玉山县下塘镇落马村推广白玉豆-杂交油菜二作二收的种植模式.推广经验表明:该模式投资少、效益好,可在1年中均衡利用劳力,培肥地力,解决因干旱而发生晚季撂荒的问题.3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50hm2,平均产鲜白玉豆9 195kg/hm2、油菜籽3 198kg/hm2,产值分别为4.6万元/hm2、0.96万元/hm2,合计产值5.56万元/hm2,除去成本1.245万元/hm2,纯经济效益为4.315万元/hm2.  相似文献   

4.
赵大芹 《种子》2007,26(7):103-105
大白菜制种生产是贵州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新兴产业。由于贵州省大白菜育种研究起步较晚,杂交种的制种生产起步更晚,制种面积近年来才由最初的0.5 hm2发展到5~8 hm2,单产从300~400 kg/hm2提高到525~675 kg/hm2。从目前贵州省制种生产现状看,尚存在种子产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冷凉灌区杂交春油菜制种高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冷凉灌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特征和独特的气候资源特点,生产的油菜和油子脂肪含量高、千粒重大、出油率高、经济效益好.它不仅逐步发展成为甘肃省优质油料生产基地,而且也逐步发展成为北方春油菜高产、高效、优质生产的理想区域.特别在海拔2100~2300m的区域,已成为南方优质油菜夏繁制种基地和北方麦后复种饲用油菜高产制种的理想区域.每年制种面积稳定在1300万hm2左右,产量在3000kg/hm2以上,纯收益30000元左右.祁连山冷凉灌区春油菜制种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甘肃省优质油料种子的质量,而且也为我国优质油料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钱忠贵 《作物杂志》2003,19(6):41-41
番茄、丝瓜、夏大白菜立体种植,就是在早春番茄生产的中后期,在塑料大棚架内两侧栽上丝瓜,丝瓜抽蔓引上棚架,长成一座由丝瓜茎叶组成的绿色荫棚,再在荫棚下套种夏大白菜,棚中的气温可比棚外低5~8℃,光照强度也大大降低,给夏大白菜的生长创造了一个相对适宜的环境条件。此法栽培,一般产量为番茄4.5万~6万kg/hm2 、丝瓜3万~3.75万kg/hm2 、夏大白菜4.5万~5.25万kg/hm2,产值15万元/hm2 左右,效益显著。1 茬口安排番茄于11月下旬育苗,12月上旬移于营养钵,1月下旬~2月上旬定植,5月上旬上市,7月中旬拉秧。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丝瓜、芫荽、大白菜的间套种植,是利用4种作物的生长习性,合理安排播种时间,使马铃薯提前上市,芫荽淡季上市,价格往往高于常规上市品种。一般每666.7m^2产马铃薯1500~2000kg.丝瓜2000~2500kg,芫荽800~1200kg,大白菜5000~6000kg,净产值超过5000元,效益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8.
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粤糖96-86的选育与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糖96-86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糖85-177为母本、崖城野生蔗F2代粤糖74-14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糖能兼用品种.多年新、宿41点次试验,粤糖96-86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为109.25 t/hm<'2>和16.91t/hm2,比ROC 10增产33.8%,增糖36.9%;11月~翌年1月平均甘蔗蔗糖分15.47%.比ROC 10提高0.35个百分点.有效茎数和茎长是影响蔗茎产量的主要因素和重要因素,对蔗茎产量贡献最大.高产栽培上应侧重有效茎数和提高植株的高度.产蔗量75~105 t/hm<'2>的较合理群体结构为:有效茎数在5.55万~6.75万条/hm<'2>,茎长在240~265 cm,茎径在2.79~3.17 cm;产蔗量105~135 t/hm<'2>的较合理群体结构为:有效茎数在6.75万~7.95万条/hm2,茎长在260~285 cm,茎径在2.77~3.11 cm.  相似文献   

9.
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杂交小麦生产用种量大,种子生产成本高的难题,加速杂交小麦新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进行施氮量与密度对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密度以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都极显著地影响绵杂麦168的产量与品质.产量与各主要品质性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基本苗为45万~285万/hm2、纯氮施用量为150~300kg/hm2时,就可获得6 500kg/hm2,甚至7 500kg/hm2以上的产量;纯氮施用量为300kg/hm2时,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都能达到中筋小麦标准.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也呈增加趋势,但密度过高,产量又有所下降;低密度下的品质性状要优于高密度.施氮量对产量和各品质性状的影响要强于密度的影响.对经济效益的分析表明,在基本苗为45万~225万/hm2时,配合纯氮用量150~300kg/hm2,都可获得高于8 000元/hm2的相对经济效益.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两套优化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裸燕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燕麦是禾本科草本植物,性喜凉爽、耐寒冷,适合在长日照、无霜期短、气温较低的寒冷地区种植.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冷凉,种植燕麦历史悠久,在青海省海拔1 600~4 200m的广大地区都有种植,主要分布于青海省的青南、黄南、海南、海北、海西及海东部分地区,皮燕麦播种面积在2万hm2以上,总产量300万kg,子粒和茎秆主要用作饲料.裸燕麦子粒中β-葡聚糖有保健和医疗价值,并且茎秆适口性好、易消化、耐储藏,可用作干草冬季补饲家畜,种植和开发利用裸燕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自2000年以来引进和选育了一些优良的裸燕麦品种,并已在部分地区推广种植,平均产量在4 500~6 000kg/hm2,产鲜干草1.8万~2万kg/hm2.由于具有粮饲兼用型的特点,种植裸燕麦可收入1.1万~1.4万元/hm2,比种植小麦收入高1倍多.种植裸燕麦可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