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7 鱼种的回收与回供 使用大规格越冬鱼种进行尼罗罗非鱼的常规养殖,在收获成鱼的同时,往往会随之生产一定数量的鱼种。这些鱼种养不能养,卖不能卖,养殖者常把它当作饲料或干脆抛弃,造成较大的浪费。而越冬基地大多搞成鱼养殖,秋末越冬时往往种源不足,造成越冬池一定程度的闲置。为了解快生产中存在的这  相似文献   

2.
<正> 由于春放鱼种模式和成鱼市场两种因素的制约,大部分鱼种、成鱼需要自然越冬。因此,越冬管理是池塘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高度重视并推广成功的越冬经验,保证鱼类安全越冬。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精养池塘越冬前和越冬期主要的管理方法及技术措施,能够保证单产1500kg池塘鱼类安全越冬,越冬成活率达到100%。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秋放鱼种相对"春放",可大幅度增产增收,其好处是: (1)"春放"是指在 4月投放鱼种, 10月捕捞,生长期只有 7个月。而"秋放"是在 10月投放鱼种,次年 10月捕捞,生长期 1年,鱼个体增重 1倍。 (2)如鱼种都集中到"春放",就会给鱼种越冬池造成压力。而成鱼塘养的鱼,都在秋季捕捞,水域空闲。实行"秋放",不仅可使鱼种池和成鱼塘得到充分利用,还可提高鱼种成活率。 (3)"春放"的鱼种,因冬季活动少、摄食少、体力弱,运输中易患水霉病。而"秋放"鱼种正处于生长旺期,体格健壮,不易擦伤患病。 (4)"春放"鱼种,处于农忙季节。"秋放"鱼种…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不少养鱼户养鱼一般采用“春放冬捕”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实践征明,最好的方法是冬季放鱼种冬季捕捞,即在头一年的“冬至”前后投放鱼种,第2年的冬季捕捞上市。正是“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  相似文献   

5.
冬放鱼种     
李泽相 《齐鲁渔业》2003,20(1):34-34
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放鱼种的最佳时机,其原因有三:一是此时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二是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三是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长。  相似文献   

6.
南方不少养鱼户一般采用"春放冬捕"的养殖方式养鱼。实践证明,最好的方法是冬季放种冬季捕捞,即在头一年的"冬至"前后投放鱼种,第二年的冬季捕捞上市。"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  相似文献   

7.
冬季来临,气温、水温降低,池塘中的鱼类大部分都进入了冬眠期。苗种和亲鱼要并塘越冬,成鱼起捕工作也将全面展开。养殖户还应对空闲鱼塘进行修整并及时补放鱼种,为下一个养殖周期生产做好准备工作。冬春季节鱼塘管理工作开展得好与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冬季是放鱼种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鱼种壮,适应力强,而且冬季水温低,鱼活动力弱,这样在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另外可以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可以较早地疏散精养,促进鱼儿早春生长。因此为了使鱼种能够更好地生长,鱼种的放养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整修鱼塘对条件较差的池塘必须先行改造,使小池塘、浅水塘、死水塘改成适合鱼种越冬生长的大池塘、深水塘、活水塘。即使池塘条件较好,也要进行必要的检  相似文献   

9.
鱼种场生产鱼种,一般都需等到来年春放时才能卖出。所以,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成为鱼种场养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套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成功经验。 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 越冬前要加强鱼种的饲养管理,投喂一些高质量的精饲料,努力提高鱼种规格和肥满度。生产实践证明,相同水体环境,肥满度相同的鱼种,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同样条件下,规格相同,而肥满度高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北方地区淡水养鱼产量在逐年增加。鱼多了,渔民们不再限于春放秋捕,而是秋、冬、春甚至夏季,一年四季将商品鱼均衡上市,所以不但鱼种需要越冬,而且商品鱼也需要越冬。如何保证养殖鱼类安全越冬,就成为生产中一个极为引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冬天来临,鱼种要越冬了。鱼种的越冬管理,往往容易被人们所疏忽,误以为鱼已处于休眠状态,不吃不长。其实并不如此,鱼是夏长长,秋长圆,冬保膘,春复壮,入冬前后的越冬管理正是“冬保  相似文献   

12.
我是海南乡荣欣村普通劳动妇女,今年63岁,家中8口人,3个劳动力,承包土地39亩。1982年我承包了荣欣水库坝下多年废弃的泡子,经过改造建成鱼种池26亩,越冬池10亩,成立了一个家庭鱼种场。从1982~1986年共生产春片鱼种16500斤,收入58500元,年收入11700元,人均收入1462元。  相似文献   

13.
汉中地区野鸭对冬放鱼种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70年以来,汉中地区在渔业生产中,将过去的冬季投放鱼种,改为春季投放。其原因是防止野鸭危害鱼种。但目前在渔业生产单位,仍有争议。一种意见是:冬放改为春放,可以防止野鸭吃鱼,提高放养成活率。另一种意见是:野鸭不吃鱼,冬放改春放,缩短了养殖鱼类的生长期,影响成鱼产量。为了查清野鸭与渔业生产的关系,1980  相似文献   

14.
高新梅 《内陆水产》1996,(12):15-15
如何提高池塘鱼种越冬成活率鱼种场生产鱼种,一般都需等到来年春时才能卖出。所以,如何保证鱼种顺利越冬,成为鱼种场养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套保证鱼种安全越冬的成功经验:一、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保证鱼种规格越冬前要加强鱼种...  相似文献   

15.
唐文联 《齐鲁渔业》2003,20(10):17-17
在每年的11月前后,因鱼种秋放或并池越冬会空出一部分鱼种池。这些空出的鱼种池一般要到来年的4月末或5月间鱼苗发花时才再利用,空闲期长达5个月以上。利用这些冬春空闲的鱼种池蓄养商品成鱼,既可提高池塘利用率,增加成鱼产量,又能均衡鱼货市场供应,增加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保翌年有体质健壮的春片鱼种供应上市,做好鱼种越冬管理工作是关键。根据我场的养殖体会,现将加强越冬阶段的具体措施阐述如下。l加强投饵施肥秋末,中于青料本源相对不足,以草鱼为主的鱼池应加大精料的投喂量。这时在三伏天多投容易引起泛地的菜放可以增加,另外佐以  相似文献   

17.
2001年6月~2002年6月,在0 53hm2池塘中进行了鲤鱼夏花直接养成商品鱼试验。7月初放养鲤鱼夏花1 7万尾,鲢春片鱼种1680尾,鳙春片鱼种440尾,越冬后于翌年6月末出塘销售,避开集中上市时间,商品鱼价格提高了0 8~1 0元/kg,利润70792 4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 67,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春片苗种培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片培育的目的是提高鱼种成活率和培育大规格鱼种。在生产上大规格春片鱼种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大规格鱼种生长快,可缩短养殖周期,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大规格鱼种的养殖周期要比小规格鱼种缩短1年左右;二是节省2龄鱼种池,为扩大成鱼池面积创造条件。规格大的春片草、青、团头鲂可直接套养在成鱼池中培育2龄鱼种。故可以适当淘汰2龄鱼种池。增加成鱼池面积;三是鱼种成活率高,为鱼种自给提供了可靠保证。大规格鱼种抗病力和抗寒力高。在养殖和越冬过程中死亡率低。为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优质、低耗、高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鱼种越冬问题是我国北方淡水养鱼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一些北方省市利用网箱在水库进行鱼种越冬,获得成功。鱼种在水库网箱中越冬,不仅可提供大量春片鱼种和2龄大规格鱼种;还可以把当年培育的小规格鱼种再进行培育,而且鱼种越冬密度大、成本低、成活率高、方法简便易行,又可减轻越冬池塘的负担。鱼种网箱越冬的技术主要有:1.越冬水体的选择水质良好、冰下有效水深大于两米、冬季水位稳定的水库都可进行鱼种网箱越冬。设置越冬网箱要选择背风向阳、日照时间长、  相似文献   

20.
鱼种越冬是我国北方地区淡水养鱼薄弱环节之一。现行的越冬方法是将秋片鱼种按0.5斤/米。的密度投入越冬池内越冬。此方法效率低,成活率也不高,更主要的是现有越冬池数量太少,远远满足不了鱼种越冬的需要。况且越冬池对池塘条件要求又很严格。因此,想用池塘越冬方法彻底解决春片鱼种需要,是不现实的。目前,某些网箱培育的鱼种,也需经越冬后继续培育二龄鱼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