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进境原木溴甲烷熏蒸除害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标记的黑条木小蠹带疫原木及松墨天牛危害马尾松原木作为样木,采用投药剂量80 g/m3、72g/m3、64g/m3、56g/m3,密闭时间12h、16h、20h、24h双因素溴甲烷熏蒸除害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常压下,温度高于15℃,密闭时间12h除害效果小于100%,表明12h内溴甲烷未完全穿透原木而发生作用;投药剂量56g/m3,密闭时间大干或等于20h可保证100%对蛀入深度5~10cm的白云杉齿小蠹和黑条木小蠹除害处理效果,或投药剂量64g/m3,密闭时间大于或等于16h亦可保证:100%对白云杉齿小蠹和黑条木小蠹除害处理效果;但对蛀入深度超过10cm的松墨天牛幼虫,投药剂量应大于或等于64g/m3,密闭时间大于或等于20h方能100%达到除害处理效果.因此,熏蒸库帐幕遮盖常压熏蒸的最低投药剂量应大干或等于64g/m3,密闭熏蒸时间应大于或等于20h,能保证对蛀入深度0~15cm害虫的除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广东口岸进口原木和废纸上携带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为杀灭对象,测定了溴甲烷对其的熏蒸效果。在空箱内分别按6.01、12.01、22.52、25.53、28.53、31.53、34.53及37.54g/m3的浓度投药;在实箱内分别按25.53、28.53及31.53g/m3的浓度投药,每个处理分别熏蒸2,4,6和8h,试验结果表明:在空箱内投药浓度为34.53、28.53和22.52g/m3时分别熏蒸4、6及8h,货柜箱内的红火蚁全部被杀灭。在实箱内投药浓度为31.53、28.53、及25.53g/m3时分别熏蒸4、6及8h,均能完全杀灭货柜箱内红火蚁。其它投药浓度和熏蒸时间的组合均不能达到检疫除害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利用XMG-35真空熏蒸库在25~30℃和减压条件下,选择不同压力和浓度梯度,模拟对含有松材线虫的木质包装材料进行4h的熏蒸处理.结果表明,回气的条件下,熏蒸压力为30kPa、50kPa、70kPa时,100%杀死木质包装材料中的松材线虫所有虫态的有效剂量分别为72g/m3、80g/m3、88g/m3.减压熏蒸对松材线虫的杀灭效果和环境温度、压力、投药剂量及木质包装材料的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木质包装集装箱溴甲烷检疫熏蒸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集装箱装运的出口货物木质包装进行了溴甲烷熏蒸试验 ,结果说明 ,当环境温度为 2~ 1 6℃时 ,采用溴甲烷投药剂量 80 g/m3 ,熏蒸 2 4h能够全部杀死黄斑星天牛幼虫 ,其CT值为 1 1 2 5 8~ 3345 3g h/m3 ;环境温度为 5~ 2 0℃时 ,采用 6 4g/m3 投药剂量 ,同样熏蒸 2 4h ,CT值为 1 2 1 0 8~ 1 51 0 8g h/m3 ,黄斑星天牛幼虫同样全部死亡。溴甲烷汽化后直接从集装箱门上部投药能够使药剂分布均匀。熏蒸结束后通风散气 2 4h ,集装箱到达美国后其内部溴甲烷残留气体浓度低于 5× 1 0 -6。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双条杉天牛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在25℃条件下,氧硫化碳(COS)和硫酰氟(SO_2F_2)分别熏蒸双条杉天牛24 h时,投药剂量对其杀灭效果的影响。其次,配置了氧硫化碳和硫酰氟的混剂,分析了不同体积比的混剂对双条杉天牛的熏杀效果。结果表明,温度、时间一定时,熏蒸剂种类和投药剂量都是影响熏杀双条杉天牛效果的关键因素,两者熏杀效果随投药剂量增加而提高,其中硫酰氟较氧硫化碳的熏杀效果明显。在25℃条件下熏蒸24 h,致使双条杉天牛全部死亡的氧硫化碳和硫酰氟的投药剂量分别为279.26g/m~3和194.03 g/m~3。另外,混剂研究结果表明:添加10%、30%、50%体积比的硫酰氟对氧硫化碳的熏杀效果增效明显,其中添加50%体积比的硫酰氟后,只需加入31.63 g/m~3的氧硫化碳的混剂,即可在同等条件下杀灭全部双条杉天牛。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剂量的磷化铝及不同剂量磷化铝分别加入10%的二氧化碳,在20±1℃下,对侧柏原木中柏肤小蠹进行熏蒸处理试验。其结果可以看出,二者混用不但能增加杀虫效果、减少熏蒸剂用量、缩短熏蒸处理时间,同时使用更为安全,并减轻了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有可能避免或延缓昆虫对磷化氢的抗性发生和发展。其中,磷化铝熏蒸,15g/m~3、20g/m~3,分别处理48小时、24小时,柏肤小蠹死亡率可达100%;磷化铝5g/m~3、10g/m~3,分别加入10%的二氧化碳,处理48小时、24小时,柏肤小蠹死亡率也可达100%。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12个船次进境原木溴甲烷熏蒸除害处理数据,对气温、原木材种、原木新鲜度、原木直径、堆垛效果等因素进行数量化,建立起始浓度与投药剂量及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以溴甲烷熏蒸剂起始浓度为基准变量,气温、材种、原木直径、原木新鲜度、堆垛效果为说明变量,采用数量化回归途径建立溴甲烷熏蒸气体起始浓度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磷化氢熏蒸处理对嗜卷书虱不同虫态的致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室条件下系统研究了磷化氢(PH3)对储物害虫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卵、各龄若虫和成虫的致死作用,并选用PH3间歇熏蒸以及PH3与气调交替处理等措施对嗜卷书虱进行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措施对嗜卷书虱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PH3熏蒸处理对嗜卷书虱各虫态有不同的致死效果。对卵而言,24、72和120 h熏蒸处理的LC50分别为0.137、0.045和0.035 mg/L;而24 h熏蒸处理对若虫的LC50在4.285~7.364 μg/L之间,对成虫的LC50为20.404 μg/L;采用25 μg/L的PH3进行24 h熏蒸处理,间隔10 d后再分别进行第2次和第3次熏蒸处理,可以完全控制嗜卷书虱的发生。采用PH3 (12 μg/L)和气调(体积比例为35% CO2,1% O2,64% N2)交替处理能够延缓嗜卷书虱种群抗性的发展,交替处理3~5次可以完全控制嗜卷书虱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试验设11~15℃、16~20℃、21~26℃3个温度区间,试验用苹果蠹蛾幼虫人工接种到樱桃上,分别用4种不同溴甲烷剂量进行处理,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1个对照,试验在温控室的熏蒸桶中进行。结果表明,在11~15℃,溴甲烷剂量48 g/m3,熏蒸2h;16~20℃,溴甲烷剂量40 g/m3,熏蒸2h;21~26℃,溴甲烷剂量32g/m3,熏蒸2h,均能够100%杀死樱桃中苹果蠹蛾幼虫。考虑温度对樱桃品质的影响,建议将11~15℃、溴甲烷剂量48g/m3,熏蒸2h,作为溴甲烷熏蒸樱桃中苹果蠹蛾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0.
1985~2005年,美国报道从我国出口的竹制品中发现包括竹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annularis F.)在内的20多种有检疫意义的害虫.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竹制品中竹绿虎天牛的熏蒸处理技术指标,美国APHIS-PPQ采用其检疫处理手册的T404-d方案对竹制品进行熏蒸处理,即溴甲烷熏蒸24h.美国采用的竹制品熏蒸方案中溴甲烷的用量较高,本文应用比T404~d方案更低剂量的溴甲烷,研究竹桩中竹绿虎天牛的熏蒸效果.溴甲烷熏蒸试验在自制的小型熏蒸箱中进行,在26.7℃48 g/m3、21.1℃ 64 g/m3、15.6℃ 80 g/m3、10.0℃ 96 g/m3和4.4℃ 112 g/m3等5个温度和剂量组合,共20个试验(每个剂量4个重复)共熏蒸处理2847头幼虫、140头蛹和122头成虫,死亡率达100%,而在3组对照中共发现455头活虫.同时,用装满竹杆(80%)的20尺集装箱模拟竹制品出口熏蒸试验,以检查在24h的熏蒸过程中溴甲烷是否保持必需的浓度要求.本研究推荐了较低剂量的溴甲烷熏蒸处理竹制品的新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