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围产期指的是奶牛临产前15天(围产前期)和产后15天(围产后期)的一段时间,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时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等生理过程,易发生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易患代谢性疾病(产褥热、产后瘫痪、酮血症、胎衣不下)、消化道疾病(前胃弛缓、真胃变位)、繁殖产科性疾病(乳房炎)等。实践证明,围产期母牛比泌乳中、后期母牛发病率均高。据统计,成年母牛死亡有70%~80%发生在这一时期。围产期的健康决定着奶牛产奶量多少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抓好该期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1产前母牛的饲养管理临产前母牛生殖…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前15天(围产前期)和产后15天(围产后期)的一段时间称为围产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三个不同的生理阶段,此阶段奶牛最易生病和死亡。围产期健康决定着奶牛产奶量多少和经济效益高低。因此抓好该期饲养管理,对奶牛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15天到产后15天这一阶段,其中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对围产期奶牛护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阶段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4.
围产期是指奶牛分娩前15天至产后15天。在奶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此阶段不仅关系到临产母牛、产后母牛和犊牛的健康,还直接影响到今后奶牛生产能力的发挥。因此,合理有效的抓好奶牛围产期的管理,对提高奶牛的生产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临产前母牛(产前天)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的围产期指产前21天到产后21天,产前21天为围产前期,产后21天为围产后期。奶牛围产期是整个生产周期中最关键的时期。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奶牛的泌乳能力、繁殖力和生产年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围产期的奶牛饲养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代谢紊乱、酮病、胎衣不下、乳房炎等疾病,影响产奶量和牛奶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母牛和胎儿的死亡。做好围产期奶牛  相似文献   

6.
奶牛围产期是分娩前后各15天的时间,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这阶段对母牛、胎犊、新生犊牛的健康十分重要,围产期母牛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本文就奶牛围产期的生理特点与期间的饲养管理措施做以下简述。  相似文献   

7.
李敏 《江西饲料》2014,(4):39-41
正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15d到产后15d这一阶段,其中产前15d为围产前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后15d为围产后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对围产期奶牛护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阶段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8.
一、奶牛泌乳阶段的饲养 奶牛从产犊到泌乳期结束,按着奶牛泌乳规律将奶牛泌乳阶段划分为围产期、泌乳上升期、泌乳高峰期、泌乳稳定期、末乳期和干乳期6个阶段。为了调动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按着各阶段的变化,必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母牛分娩前15天至分娩后15天称围产期,以分娩为界又分为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  相似文献   

9.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15日到产后15日这一阶段,其中产前15日为围产前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后15日为围产后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对围产期奶牛护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阶段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 围产期是指母牛产前15 d和产后15 d(前15 d为围产前期,后15 d为围产后期).围产期饲养管理是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围产期胚胎发育迅速、分娩、泌乳等繁殖过程,机体的营养和内分泌机能的变化和调节十分剧烈,是母牛营养代谢疾病和母牛繁殖疾病的高发期,常常影响奶牛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和健康状况.因此,强化围产期饲养管理,对于保证母牛和犊牛健康,防止围产期疾病的发生,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奶牛围产期是指怀孕母牛产前15天到产后15天这段时间,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由于临近生产或刚刚生产过,奶牛的生理状态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奶牛围产期是分娩前后各15天的时间,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这阶段对母牛、胎犊、新生犊牛的健康非常重要。现将此时期奶牛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围产期是指母牛在产前、产后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产前14-10天至产后10-15天。此时期母牛不仅承受了整个产仔过程所引起的应激,而且奶牛本身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并且饲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本胎次的产量与繁殖,严重的会影响奶牛一生的使用效益。因此,要加强奶牛围产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围产期包括产前15d和泌乳初期的15d,由于该期间母牛健康和其生产能力的发挥关系很大,所以围产期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成年奶牛的死亡有7%~8%发生在这一时期。现介绍北方地区母牛围产期饲养管理模式,供广大养殖专业户参考:1产前15d母牛饲养1.1增料产前第15d开始加料,所用饲料应同产后使用的饲料相同。一般在此之前的干奶牛,每日喂1~2kg左右精料,此时应该在此基础上每天增加0.5kg的精料,当精料喂量增至体重的1%~1.5%时停止增加,并保持至止分娩和产后的最初几天。这样做可缓解产后能量不平衡和体重减轻对母牛造成的压力,降低母牛酮体症的发…  相似文献   

15.
娟姗牛围产期指的是娟姗牛临产前15 d到产后15 d的这段时期,是娟姗牛泌乳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也是娟姗牛最容易出现能量负平衡的阶段。在围产期除应注意干奶期和泌乳早期一般的饲养管理原则外,还应作好一些特殊的工作。1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1)预产前15 d,母牛应转入产房,进行产前检  相似文献   

16.
围产期是指妊娠奶牛在产前14天进产房至产后15天出产房这一段时间。由于产前胎儿极度发育,瘤胃受到严重挤压,母牛吃的少,胎儿消耗多,加之在分娩过程中母牛体力大量消耗,使得母牛抵抗力降低。如果这一阶段饲养管理跟不上,很容易导致母牛发生疾病,对全泌乳期的产奶量造成影响。因此,做好围产期母牛管理十分重要,重点做到以下“五要”:(一)产房准备要到位产房要求:产房建筑要求光线充足、通风、干燥;产房环境要卫生清洁,牛床、运动场要及时清扫,保持干净。对牛只管理:进入围产期的母牛要统一集中到产房进行饲养,以便集中监护。由于临产前母牛腹…  相似文献   

17.
奶牛临产前的3周(围产前期)和产后2-3周(围产后期)的一段时间称为围产期,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产犊前15天至产犊后15天。奶牛在这30天中要经历干奶期、分娩期、泌乳期。在这段时间里既要维护好母牛的健康及胎儿的生长发育,还要照顾到奶牛的产奶量和卵巢机能的恢复,应提高精料的能量与蛋白质水平,保持日粮营养平衡,为瘤胃消化机能的转换打下基础。因此,围产期是奶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奶牛泌乳期应按泌乳期的生理变化采取相应的饲养方法.奶牛产前2周由生产车间进入产房,开始围产期管理,奶牛自围产期至干乳期采用泌乳期的饲养方法进行饲养. 1 围产期饲养 奶牛围产期指临产前15d至产后15d,它的饲养分为两个阶段. 1.1 围产前期 指产前15d.此期采用低营养水平喂养,应控制精料喂量,以喂优质青贮料、干草为主,精粗饲料比为39∶61.母牛临产前做到"四观察",即观察乳房变化、阴门分泌物状况、骨盆韧带是否软化、宫缩情况.母牛产犊后,要及时喂给温麸皮盐水,以补充体液,预防代谢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奶牛围产期是指怀孕母牛产前产后各15天期间,产前15天为围产期,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由于临近生产或刚刚生产过,奶牛机体的生理状态发生了变化,身体虚弱,抗病力差,是奶牛疾病的高发期,一旦发病或处理不当将会给奶牛造成严重危害,笔者根据多年来技术服务实践就奶牛围产期常见病的监测与防治浅谈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围产期包括产前15d和泌乳初期的15d,由于该期与母牛健康和生产能力的发挥关系甚大,所以围产期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成年母牛的死亡率由7.0%~8.0%发生在这一时期。现介绍北方地区母牛围产期饲养管理模式,供广大养殖户参用:1 产前15天母牛饲养要点在这一阶段应从产前第15d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