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害虫的预测预报可分为发生期预测和发生量预测。发生期预测方法简便、使用广泛,适合生产的需要。物候预测法是发生期预测的基本方法之一。从1980年起,我们对清原县甘井子林场发生的落叶松毛虫的发生期进行了物候观测,其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2.
以赤松毛虫小班虫情为基础,以赤松毛虫的关键虫期为核心,利用汉字DBASEⅢ和BASIC语言开发出赤松毛虫预测预报系统,用于赤松毛虫的发生期、发生量、发生地点预报,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松毛虫Dendrolimus sp.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实验,能准确地预测松毛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并能有效控制松毛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预测预报的目的,在于事先掌握虫情,了解松毛虫的发生发展动向,为做好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按照松毛虫在数、时、空三方面变化的动态性质和防治上的要求,可以分为发生期、发生量和扩散蔓延预测。  相似文献   

5.
松毛虫性信息素对油松毛虫雄虫有明显的引诱能力。松毛虫性信息素对于成虫发生期的预测预报,低虫口林分的害虫防治,以及在无虫区和偶灾区的虫情监测中的作用,我们都己作了详细的研究,并已于1985年通过了技术鉴定。但是,在利用性信息素进行防治和成虫发生期预测预报中,诱捕器的设计合理与否也是响诱捕率的主要原因。性信息素诱捕器种类多种多样,国内和国外都有商品生产,我们根据松毛虫成虫的生物学特性,选定了几种诱捕器进行了诱捕效果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油松毛虫实时动态预测预报PDFS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DFS系统包含数据初始化,发生量短、中、长期预测,发生期预测3个功能模块,在系统设计时,着重考虑了区域性松毛虫种群实时动态的预报,对松毛虫的宏观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马尾松毛虫危害严重、预测预报困难等问题,本文应用性信息素监测技术,对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6个镇(林场)近0.53万hm~2马尾松林进行了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准确预测马尾松毛虫发生发展动态,年均预测预报精度达92.32%。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毛虫计算机预测预报系统—FIMS-1,是在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系统模型基础上建立的。该系统能够模拟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及空间区域的迁移扩散,能估算马尾松毛虫对针叶造成的损夫,进而可以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量、发生地、发生面积及针叶被害程度进行预测。为马尾松毛虫的综合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通用性、显示的直观性及预测预报输入要求的灵活性,非常适于在广大林区推广。用安徽省潜山县黄埔试验点数据输入该系统,运行结果与该地松毛虫发生规律基本吻合,说明该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灰色系统理论在森林害虫测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黄脊竹蝗及马尾松毛虫历年统计资源分析,建立了这两种害虫的发生量、发生期及发生程度的测报模型。并用该模型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进行了中、长期预测预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1998年建平县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为例,对应用多重马尔可夫链(MultiplcMarkovChin)进行松毛虫预测预报做了探讨,预测结果分析表明,利用多重马尔可夫链进行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三种松毛虫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的松毛虫种类有赤松毛虫(D. spectabilis Butler)、油松毛虫(D. tabulaeformis)Tsai et Liu)、落叶松毛虫(D. superans Butler)。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里、草丛里、石头下或聚集在树干基部越冬,春天上树为害。是我省森林中威胁最大的食叶害虫。为了正确地拟定综合防治计划,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经济有效地压低害虫的发生数量,我省于1982年开始了松毛虫预测预报的研究。做为松毛虫发生期预测的一种方法,松毛虫有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有效基数预测法对赤松毛虫DendrolimusspectabilisButler上树后幼虫、暴食期幼虫和卵期的发生量进行预测预报。经实际验证表明,预测结果与实查结果基本相符。其方法简便,易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有效基数预测法对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Butler上树后幼虫,暴食期幼虫和卵期的发生量进行预测预报。经实际验证表明,预测结果与实查结果基本相符。其方法简便,易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松毛虫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松毛虫的发生规律和发生程度 ,提出预测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脑在农林害虫发生面积预测预报和种群动态分析中,可提高准确性和时效性。本文以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五华县气象因子对当地马尾松毛虫(以下简称松毛虫)发生的影响,运用国际通用、比较简单易懂的 BASIC 语言编程,通过 IBM 型微电脑建立回归方程,作为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预报的数学模式。一、选择预报因子松毛虫大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的作用,环境条件中对其影响较大的是食料、天敌和气象条件三项。五华县大面积纯松林,为松毛虫提供了充裕的食料,天敌的多少是随寄主与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气象条件是松毛虫群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上杭县4个乡镇1992~2006年连续15 a间马尾松毛虫发生期观察调查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松毛虫发生期各阶段平均期距和估计区间,作为今后同期预测松毛虫发生期的期距值;将松毛虫发生期与历史同期气温建立回归方程,建立了龙岩市松毛虫回归预测数学模型,经检验证明结果准确,为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1983~1989年秦皇岛市赤松毛虫预测预报资料,在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对赤松毛虫发生面积,应防面积,以及越冬幼虫上(下)树始见期、始盛期关联度较大的主导因子,分别建立了赤松毛虫发生面积、应防面积的GM(1,1)、GM(1,N)预测模型,及赤松毛虫越冬幼虫上(下)树始见期、始盛期的GM(1,1)和GM(1,N)模型,并利用实测数值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松毛虫越冬幼虫期和蛹期最适抽样方法以及最佳抽样株数的确定,可以为松毛虫的预测预报工作以及生产防治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东辽县拥有落叶松人工林面积达70万亩,由于大面积人工纯林客观上为落叶松毛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发生繁衔的生活条件,所以,几乎每隔几年松毛虫便大量发生和为害一回。近几年由于综合防治技术的发展及预报工作的改善,人们在控制松毛虫的发生和发展上比较主动。因此,出现近十年没出现松毛虫成灾的局面。但是,根据“马尔可夫链”测预法的基本原理对本县林中松毛虫未来发生情况进行预测,我们看到近1—2年将大量发生落叶松毛虫的可能性很大。为采取主动的防预措施,现将预测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62年11月上旬华东区松毛虫研究协作组在南京举行学术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汇报有关各省1962年松毛虫研究工作情况,总结研究成果;发掘存在问题,开展学术讨论;商讨与安排1963年有关松毛虫的研究与协作等事项。会上详细介绍了马尾松毛虫、油松毛虫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的效果,也提到了赤松毛虫、西伯利亚松毛虫、云南松毛虫的生活习性和在部分省的发生情况;辽宁草河口林场,还介绍了益鸟招引试验效果。预测预报是这次会议上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