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果,即银杏,为银杏科植物除去种皮的干燥成熟果实,系常用中药材。广西是白果主产区。1998-1999年,产地市场白果销势火旺,2004年每公斤  相似文献   

2.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又名白果,是我国特有的树种。银杏外种皮是种子硬壳外面的肉质部分,是良好的杀虫植物资源,对多种害虫和病菌有抑制作用。但近年来,随着银杏种植面积的扩大,银杏外种皮数量也急剧增加,据初步估计报道全国每年至少有3.0万吨以上的新鲜银杏外种皮被视为废物丢弃,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开发如此大量银杏资源的用途,作者用乙醇提取银杏外种皮内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
<正>银杏又叫白果、公孙树,银杏科落叶乔木。具长枝和短枝。叶扇形有长柄,具多数2叉状并列的细脉。花雌雄异株。果实核果状,近球形,外种皮肉质,中种皮骨质。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被誉为"活化石",为我国特产珍贵树种。银杏树体高大,树姿优美,寿命长,是经济、用材及工矿、城乡绿化的优良树种。北起辽宁沈阳,南达广东都有银杏栽植,其适  相似文献   

4.
测定银杏品种"马铃"的3个品系(编号27、33和36)银杏果鲜重及外种皮的干重,绘出银杏种子的生长曲线;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个品系外种皮在不同生长期的银杏酸含量.结果表明:银杏果生长曲线为典型的单"S"型,总银杏酸及其单品白果新酸(C13:0)、白果酸(C15:1)、十七烷-烯银杏酸(C17:1)含量在不同生长期不同品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在不同生长期内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生长期银杏外种皮中总银杏酸含量与银杏外种皮的干重变化存在负的弱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7.  相似文献   

5.
银杏(Ginkgo biloba L.)属银杏科植物,其果实亦称白果,具有敛肺平喘、止咳祛痰等功效。国内外对银杏叶、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但银杏外种皮一直被任意丢弃,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为此我们对银杏外种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6.
银杏“果实”分肉质的外种皮,骨质的中果皮,膜质的内种皮和种仁。“白果”是银杏种子去掉外种皮的硬壳种核,在收获、贮藏过程中如处理不当,容易引起霉变,使种仁失水皱缩,丧失发芽力或失去商品价值 。 一、适时采摘:采收时间,因种植区域和品种的不同略有早迟差异。一般我国从 9  相似文献   

7.
银杏属于裸子门、银杏科。通常所说的银杏果,实际上是银杏的种子,除去浆汁外种皮之后的种核,才可食用.俗称“白果”。银杏树分“男、女”.雄树开雄花,雌树开雌花。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其核两头尖,三棱为雄.二棱为雌”。银杏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等单位检测,  相似文献   

8.
银杏外种皮浸出液对樱花树虫害防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银杏外种皮的浸出液为材料,进行了浸出液对樱花树生长过程中主要虫害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外种皮中所含的银杏酚酸和白果酚有杀虫、杀菌作用,其浸出液对蚜虫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对红蜘蛛和介壳虫的防治作用也较明显。用银杏外种皮配制的药剂作农药,喷洒樱花树后,并不影响樱花树新梢的生长。因此,银杏外种皮浸出液完全可作为一种既环保又便宜的植物源农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相似文献   

9.
白果越橘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果越橘(Vaccinium leucobotrys Nutt.)是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唯一白果类型的种,在越橘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以白果越橘果实中的新鲜种子、干种子及植株嫩茎段为外植体,对白果越橘进行了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白果越橘成熟果实中的新鲜种子和嫩茎段是白果越橘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WPM+1.0 mg/L ZT较有利于白果越橘种子及嫩茎段腋芽萌发和生长,WPM+0.5 mg/L ZT有利于白果越橘的大量增殖;白果越橘种子萌发后,在茎的基部有椭圆形淡绿色的组织形成;培养基pH值对其增殖有很大影响,pH值为5.4最有利于白果越橘的增殖;细腐殖土是一种较理想的扦插基质,可以替代苔藓和草炭土作为蓝莓试管苗的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10.
白果越橘(Vaccinium leucobotrys Nutt.)是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唯一白果类型的种,在越橘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以白果越橘果实中的新鲜种子、干种子及植株嫩茎段为外植体,对白果越橘进行了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白果越橘成熟果实中的新鲜种子和嫩茎段是白果越橘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WPM+1.0 mg/L ZT较有利于白果越橘种子及嫩茎段腋芽萌发和生长,WPM+0.5 mg/L ZT有利于白果越橘的大量增殖;白果越橘种子萌发后,在茎的基部有椭圆形淡绿色的组织形成;培养基pH值对其增殖有很大影响,pH值为5.4最有利于白果越橘的增殖;细腐殖土是一种较理想的扦插基质,可以替代苔藓和草炭土作为蓝莓试管苗的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11.
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的银杏酚酸和白果酚有杀虫、杀菌作用。银杏酚酸和银杏黄素、银杏异黄素混合物对致病性真菌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且有抗过敏、抗炎等作用。同时测定了银杏外种皮中萜内酯的含量和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 :银杏外种皮有综合利用和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李景和  孙世芳 《新农业》2006,(12):18-19
银杏花单性,雌雄异株。5月中旬开花,10月中旬种子成熟。种子核果状,近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外种皮肉质,熟时淡黄色或有红晕,外被白粉。中种皮骨质坚硬,乳白色,内种皮膜质。当种子成熟外种皮变软时敲落,沤烂洗净。  相似文献   

13.
银杏大蚕蛾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智  王航  王洪魁 《新农业》2004,(3):43-43
银杏又叫白果.我国特有的珍贵观赏树种.宜作行道树、庭院树。种子和叶均可入药,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银杏大蚕蛾又叫白果虫.核桃楸大蚕蛾.已知分布在东北三省、浙江、广西及台湾等省区.除取食银杏叶片外.还取食核桃楸.为害果树叶片。银杏大蚕蛾成虫为大型蛾类.卵椭圆型,老熟幼虫体长达10~12厘米.茧后端有开放孔.蛹被褐色。据观察辽宁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枝干上越冬。  相似文献   

14.
进入 90年代,全国范围内出现了“银杏热”,以山东、江苏等银杏主、老产区遍及 20余省 (市、区 ),发展势头极其迅猛。但 1997年秋以来,银杏产品市场却出现波动,银杏叶提取物由 1992年的 4500元 /公斤跌至 1800- 2000元 /公斤,银杏干叶由 12- 16元 /公斤跌至 8- 12元 /公斤,白果 (银杏种子 )也由 48- 70元 /公斤跌至 16- 40元 /公斤,银杏价格落差很大,使人不能不怀疑:银杏还能不能发展 ?白果还能不能红起来 ?  相似文献   

15.
1我国银杏资源概况中国的银杏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等省的60多个县市。银杏品种问题由于历史上的银杏主要产品是种子,且银杏种子的性状比较稳定。所以近年来的银杏品种研究着重于用银杏种子的性状和产量质量指标来划分银杏品种。就当前中国银杏品种的现状来看,大致可分为2大部分。一是具有较长栽培历史的地方名优品种。如泰山佛指、吴县洞庭皇、郯城圆铃、金坠子、邳州马铃、大梅核,广西海洋皇等等。二是近年来各地技术人员和产区群众经过详细的观察对比优选…  相似文献   

16.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抑制农作物病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冀玉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598-1598,1603
用银杏外种皮乙醇提取液进行了室内抑菌和盆栽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浓度0.20 g/ml的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有明显的繁殖抑制作用,浓度2.0 mg/ml的银杏外种皮提取液能明显减少盆栽番茄因青枯病而导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又称白果、公孙树,是世界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属我国特有的珍稀多用优良经济树种。银杏种实营养丰富、药食两用,是具有保健作用的上等干果。银杏树体雄伟挺拔,根系发达,抗风力强,是防风固土、减少水土流失的优良生态林造林树种。作为银杏的起源地和主产国,我国的银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又名白果、佛指甲、鸭掌树、公孙树等,为我国特有树种,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它的种子可以用于食材和药材,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除此之外,它还是一种优良的用材树种和优美的观赏树种。基于此为了降低银杏苗成本,解决苗木短缺的问题,保持优良性状,银杏扦插育苗采用ABT生根粉后,生根率比对照高80%。  相似文献   

19.
银杏外种皮综合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的银杏酚酸和白果酚有杀虫,杀菌作用,银杏酚酸和银杏黄素、银杏异黄素混合物对致病性真菌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有抗过敏,抗炎等作用。同时测定了银杏外皮中萜内酯的含量和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有综合利用和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银杏外种皮厌氧消化的产气规律和潜力,考察其能否作为一种适宜的沼气发酵原料,本实验采用全混合批量式发酵装置,在厌氧活性污泥浓度为50%、发酵温度为中温(36±1)℃的条件下,对银杏外种皮的厌氧消化特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的产气周期为18天,累积产气量为1885mL,累积产甲烷量为480mL,产甲烷量占整个产气量的25.46%;银杏外种皮的TS产气率和产甲烷率分别为421mL/g和107mL/g,VS产气率和产甲烷率分别为644mL/g和162mL/g。从结果得出,用银杏外种皮作发酵原料,虽然TS、VS产量率较高,但所产气体中甲烷含量较低,主要是由于银杏外种皮中含有抑制沼气发酵的成分,故银杏外种皮不适宜单独进行沼气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