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逯秀然 《现代农业》2010,(12):56-56
<正>一、玉米分蘖发生的时间和部位1.分蘖时间玉米分蘖最早发生在发芽出苗期,在穗花期以后发生的分蘖一般不会对产量造成太大影响,可不必防治。大多数情况下玉米分蘖发生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左右,正是玉米对水肥敏感的生长时期,所以对玉米以后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十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的每个茎节上都着生一片叶,每个叶腋处都有一个腋芽。正常情况下,只有中上部1~2个腋芽可发育为果穗,果穗以下其他腋芽都受到抑制不能生长,或生长到一定程度就终止。但也经常发生分蘖等情况,有的年份或一些地块还特别严重。影响玉米苗期出现分蘖的因素:(1)品种。有的品种容易出现分蘖,而有些品种则很少。(2)播种期。同一品种春季播种易发生分蘖,而夏播则很少发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分蘖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形成的原因不同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也不一样,相应的管理措施也各异。1玉米形成分蘖的因素1.1生理因素在玉米的生长期内,玉米每个节的叶腋处都会形成一个腋芽,一般情况下,除植株顶部5~8节叶腋处的叶芽不发育以外,其余腋芽均可发育。最上部的腋芽发育成果穗,靠近基部的腋芽则形成分蘖。若玉米的顶端优势受到了抑制,玉米基部的腋芽才能形成分蘖。1.2品种差异玉米产生分蘖是由玉米品种的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4.
玉米倒伏的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倒伏的因素一般可归纳为三方面,一是品种,二是人为,三是天气。植株过高、穗位过高、秆细秆弱是品种方面,密度过大、施肥不合理等是人为原因,拔节期阴雨寡照和灌浆期的恶劣天气等都会造成玉米倒伏。玉米倒伏重点在防不在治,所以玉米倒伏预防措施很重要。一、选用抗倒品种植株较高、穗位(着生果穗的节位距地面的高度)较高、茎秆纤细、根系发育不良的品种发生倒伏的几率较大。植株较高、特别是穗位较高的品种重心不稳,茎秆纤细的品种容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玉米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大种植密度、增加亩收获穗数已成为实现玉米高产的一条重要途径.但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提高,倒伏问题也日趋严重,对玉米高产、稳产造成一定影响.在高密度种植和大风、多雨天气条件下,如何提高植株自身的抗倒能力、减轻倒伏的发生呢? 一、选用抗倒品种 一个玉米品种是否容易发生倒伏,主要与该品种的植株特性有关.一般来讲,植株较高、穗位(着生果穗的节位距地面的高度)较高、茎秆纤细、根系发育不良的品种发生倒伏的几率比较大.植株较高,特别是穗位较高的品种重心不稳,茎秆纤细的品种容易发生茎折,根系发育不良的品种则容易发生根倒.品种的抗倒能力只是相对而言,没有哪一个品种能够绝对抗倒.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麦和玉米对介质供磷水平的反应,为小麦玉米栽培中磷肥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设4种磷水平(以P2O5的浓度表示),分别为缺磷处理(0 mmol/L)、低磷胁迫(0.05 mmol/L)、中等供磷(0.3 mmol/L)和标准供磷(0.5 mmol/L);以小麦和玉米为指示作物,包括不同分蘖类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小偃22号(多分蘖品种)和兰考4号(少分蘖品种)及两种不同产量潜力玉米(Zea maysL.)屯玉65号(高产品种)和户单4号(低产品种),组成完全试验方案,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小麦、玉米苗期生物量对介质不同供磷水平(0~0.5mmol/L)的反应。【结果】小麦和玉米两种作物在苗期对磷胁迫均有明显反应,且玉米对磷素的反应并不低于小麦,但对磷素敏感的阶段不同,且这种敏感性因作物基因型差异而有所不同。植株不同部位对磷素反应亦不相同,在苗期早期(即出苗后40 d以前),作物冠层生长并不需要介质较高的供磷水平,而在苗期后期(即出苗后40~50 d),磷胁迫对冠层生长会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介质较低供磷水平有利于促进玉米根系生长,而小麦根系生长则需要较高的供磷水平。总体而言,在苗期早期阶段,玉米对介质供磷胁迫的反应强于小麦,而进入苗期后期生长阶段则以小麦的反应强于玉米。【结论】在玉米苗期早期,介质供磷尤为重要;对小麦而言,介质供磷对其冠层的影响效果在出苗40 d以后才能显现。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随着免耕技术的推广及施肥方式等原因,玉米田苗期病虫害发生严重,苗期病虫害已上升为整个生育期防治重点,现将玉米苗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概况(一)玉米苗期病害发生概况1、苗枯病:常造成叶尖或整叶干枯,种子变黑,严重地块造成死苗;苗期缺钾造成枯边叶,生长缓慢。最近几年,玉米苗期根部发生病菌危害的情况加重,受害后首先主根坏死,次生根少,造成植株就发黄不长。  相似文献   

8.
<正>一、多穗的形态1.手指穗。在玉米植株中部的同一茎节(叶)处同时长出多个小穗,形似手指状,基本不结籽,人们常常称之为"手指穗",也有人称之为"香蕉穗"。2.单秆多穗。在玉米植株中部的3个以上不同茎节(叶)处分别长出1~2个小穗,致使玉米单株上结有多个无效果穗。3.多秆多穗。在同一玉米植株茎节上分蘖出另外的植株,这些分蘖植株的茎节(叶)处分别长出多个无效果穗。  相似文献   

9.
玉米黑粉病,即玉米瘤黑粉病,属局部侵染性病害,侵染时间长,是玉米病害发生较普遍者之一.由于冬孢子在玉米的苗期至成熟期均可侵染植株的气生根、茎秆、叶鞘、果穗、雄穗、叶片等幼嫩组织,形成的黑粉瘤消耗大量的植株养分,导致减产.一般苗期发病较少,玉米抽雄后发生最普遍.  相似文献   

10.
选用对Cd胁迫抗性不同的玉米品种,通过水培试验在苗期进行Cd胁迫处理,测定不同玉米品种内源精胺(Spm)、亚精胺(Spd)和腐胺(Put)含量变化,同时结合外源多胺处理,测定玉米苗期植株生长、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光合速率等指标,分析Cd胁迫下多胺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Cd胁迫通过破坏玉米植株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诱导玉米植株体内活性氧过量产生、降低叶绿体含量、抑制玉米光合作用,从而抑制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Cd胁迫下玉米植株中内源Spd和Spm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强玉米幼苗对Cd胁迫的抗性,而外源Spd和Spm则显著促进了玉米幼苗的生长。这表明,Spd和Spm能够有效缓解Cd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缓解Cd对抗氧化酶系统的破坏、抑制活性氧的产生、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植株的光合作用等因素有关;与此不同,Put可能在缓解玉米Cd胁迫的过程中未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一、玉米空秆的原因1.选用品种不当有的品种本身抗倒性差,当把其作为主栽品种时,就容易发生倒伏。品种不抗病虫害或抗病虫害能力差,使其抗倒能力减弱,也易发生倒伏。2.肥水供应不合理玉米生产区普遍存在着重施氮肥而轻施磷钾肥的习惯,还存在着前期一次性施入全部氮肥的现象。玉米缺钾会造成玉米茎秆的韧性变差。苗期施氮肥过多过早,土壤的湿度过大,根系少,入土浅,对植株的支持力降低;并且拔节期追施的氮肥过多,玉米拔节快,基部和  相似文献   

12.
玉米从播种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苗期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玉米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是决定叶数和节数的时期,耐旱怕涝.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苗,争取苗全、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管理措施如下. 一、查苗、补苗 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在玉米三叶期以前,发现连续缺苗3株(穴)以上,应及时进行补苗,可采取带土移苗补栽的办法,以减少株间苗势的差异.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确保成活.缺苗3株(穴)以下,在缺苗处一侧或两侧,留双株即可,玉米缺苗一般不提倡补种.  相似文献   

13.
<正>玉米的病虫害种类是十分复杂的,各地区的病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病虫的不同带来的危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一、玉米病害1.玉米丝黑穗病。该病属苗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病原物从玉米的芽鞘入侵,但症状经常在抽雄后得到体现。受害严重的植株,幼苗分蘖增多呈丛生形,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片颜色暗绿挺直。有的品种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它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的外观看似正常,但穗较正常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苗期主要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是决定叶数和节数的时期。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假茎扁平,植株矮状,叶色浓绿,根系发育良好。夏玉米苗期早熟品种20天左右,中熟品种25天左右,晚熟品种30天左右。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苗,争取苗全、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管理措施如下。一、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在玉米三叶期以前,发现连续缺苗3株(穴)以上,应及时进行补苗,可采取  相似文献   

15.
分蘖对春播玉米长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6):700-704
2011—2012年连续2 a,以分蘖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先玉335为研究对象,通过保留与去掉分蘖2种处理,研究分蘖对玉米株高、穗位、茎粗、干物质积累、穗粒数、穗粒质量、灌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分蘖对玉米主茎株高与穗位没有影响,也没使主茎变细;若保留的分蘖萎蔫,对植株干物质、主茎果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穗粒质量无显著影响,若保留的分蘖正常发育,则植株干物质、主茎果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穗粒质量显著高于去掉分蘖和分蘖枯萎玉米;分蘖叶片产生的有机物可向主茎果穗转移,保留分蘖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去掉分蘖玉米。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玉米干物质积累及其在各器官的分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挖掘青贮玉米品种高产潜力性状的途径,为青贮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试验以粮饲兼用型玉米、优质青贮玉米、多分蘖型青贮玉米为供试材料,研究其产量形成特点和干物质积累及其在各器官的分配规律[1-4].[结果](1)青贮玉米品种与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随着生长发育进程均呈S形曲线变化.生育期间植株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无分蘖型青贮玉米品种>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有分蘖型玉米品种.(2)干物质和鲜重的积累速率:粮饲兼用型玉米干物质积累速率峰值出现在出苗后的92~111 d,为灌浆期;鲜重积累速率峰值则出现在苗后57~ 72 d,为大喇叭口期.无分蘖型青贮玉米品种干物质与鲜重的积累量及积累速率峰值均出现在苗后92~ 111 d,为灌浆期.分蘖型青贮玉米品种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苗后111~128 d,鲜重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苗后57~ 72 d.(3)干物质在各器官中分配量大小因玉米品种类型不同而异,青贮玉米科多4号因生育期较长,在新疆石河子地区雌穗基本不能成熟,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秆中;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干物质则主要分配在雌穗中.[结论]从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看出:对三种类型玉米的干物质生产情况比较,全生育期均以无分蘖青贮玉米品种的新饲玉10号干物质积累量最高,粮饲兼用型SC - 704次之,多分蘖青贮玉米科多4号最低.从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看出: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为雌穗>茎秆>叶片>苞叶>叶鞘.  相似文献   

17.
1、玉米丝黑穗病(1)、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属于苗期侵染的系统性侵染病害,一般在成株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一旦发病,几乎颗粒无收。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即可表现各种症状,有分蘖增多丛生型、有节间缩短矮化型(老公苗)、有心叶扭曲鞭状型,  相似文献   

18.
一、引起夏玉米倒伏的原因 (一)品种.玉米品种是倒伏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种植密度不合理.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生产上玉米田间管理粗放,有的播种后不同苗、不定苗,造成种植密度过大,植株郁蔽,田间通风透光不良,茎秆细弱节间长,缺乏韧性,一旦遭遇风雨袭击,易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10个玉米品种分别进行去除分蘖与保留分蘖的试验,对玉米品种分蘖率、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植株分蘖数量差异明显。同一玉米品种去除分蘖与保留分蘖对植株抽雄和吐丝的生育过程没有影响,对叶片SPAD值、叶面积系数、干物质重、产量及构成因素均无显著影响,但是玉米去分蘗后的亩产值明显小于留分蘖的亩产值。本项研究结果为减少玉米生产环节投入,提高玉米生产效率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分为爆裂玉米,普通饲料玉米和主要食用果穗的甜玉米和糯玉米、高油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其本身具有分蘖的特性。玉米分蘖在鲜食的甜玉米和糯玉米中出现较多,作为普通饲料的玉米多为不分蘖或分蘖较少的品种,这主要是人工不断驯化和选育的结果,玉米分蘖一般发生在近地表的叶腋处。多年的研究表明玉米分蘖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