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瑜 《乡村科技》2019,(9):36-37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湖南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景观元素因遭受各类因素的影响而消失,部分乡土景观遭到了严重损坏,严重影响了乡村发展。因此,政府应将乡土景观元素划分为建设重点。本文主要研究乡土景观元素在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使地域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景观被破坏并逐步消亡,村落原有的生态格局失衡。如何在建设的同时保持新农村的乡土特色,保护和传承地域传统文化非常重要。通过对滑县锦和新城社区的深入调查,探索乡土自然景观元素、聚落景观元素以及人文景观元素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为河南今后新农村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景观被破坏并逐步消亡,村落原有的生态格局失衡。如何在建设的同时保持新农村的乡土特色,保护和传承地域传统文化非常重要。通过对滑县锦和新城社区的深入调查,探索乡土自然景观元素、聚落景观元素以及人文景观元素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为河南今后新农村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千篇一律的乡村复制品反映的不仅是疏离感和审美疲劳,更是乡土文化的忽视和遗忘.为了实现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江苏省常州市牛马塘田园乡村为例,实证调研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建设.调查显示,牛马塘田园乡村建设存在风格不协调、景观风貌不一致的设计问题以及乡土文化保护意识薄弱、文化认同感不高的人文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  相似文献   

5.
美丽乡村的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乡村的发展与振兴已经不再单纯是经济建设,而是一个综合复杂工程。环境美化、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基础设施的改善都成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在美丽乡村中建设保护乡村自身的乡土文化特点,避免千篇一律的同质化景观出现,成为了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话题。围绕乡土景观元素的挖掘与提炼,探索出乡土景观元素在乡村规划中价值与意义,以及在美丽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手法,从而我国的乡村的建设提供具有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作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重要内容之一的乡土景观,其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联系紧密,引起学者们广泛的关注,对乡土景观的文献梳理,有利于把握其发展的脉络与动态,以期能为乡土景观开发与保护的实践及理论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方法】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乡土景观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Ⅴ,绘制出发文作者、发文机构、研究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论】我国乡土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土景观元素与符号的运用、乡土文化与乡土景观的联系、乡土景观的开发与保护及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等热点内容,有少量的学术代表人物,但是发文作者之间联系交流较少: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部分研究机构给予一定关注,然而重视不够,机构之间合作网络较为分散。【展望】未来应着重关注乡土景观理论基础的研究,乡村振兴中的乡土文化传承与特色景观营造,乡土景观研究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乡土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体现。乡土景观元素是源自特定地域生产、生活过程中,构成乡土景观的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以及文化的元素与符号。文章以第一届广西园博园城市展园景观设计为例,理论结合实践,分析总结乡土景观元素在景观营造中的应用,期望能为广西园博园景观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乡村绿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地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植被覆盖度下降,乡土景观受损,绿化模式和功能单一,公共活动绿地缺乏等问题,提升乡村居住环境。乡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景观,自然和生态是乡村环境的主要特征。植物是唯一有生命的景观要素,是乡村景观中占主导地位的景观元素。本文从新农村绿化植物配置的概念、基本原则、配置形式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给新农村绿化建设工作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总结了当前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现象,指出新农村建设应该重视的是生产功能的城市化,形态与文化的本土化与乡土化。其次,概括了乡土景观的构成要素与特征。最后,说明了乡村景观建设的乡土化和城市景观建设的乡村化。  相似文献   

10.
王琼  郑凯  王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87-4689
为应对我国西部新农村乡野景观建设需要,以陕西关中地区三义村为例,从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乡土文化相结合的视角,通过实态调查探讨了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微演变的规律,发现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的微演变在院落用地、布局、门头装饰等方面具有合理性,而材质肌理、绿化种植方面的演变却不尽合理。提出了关中地区院落景观的规划建设方法,强调应确立循序渐进的保护和引导性发展模式,逐步挖掘乡村聚落物质与非物质景观文化元素,发挥乡村民居在院落景观形态建设上的潜能,以期解决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具有地域乡土特色的乡村品牌景观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景观是现今园林关注的热点,顺应新农村建设的大趋势。针对现今乡村景观建设忽视乡土元素、形式雷同等问题,走特色景观品牌化道路是必然选择;提出营造乡村品牌景观的建议和措施。品牌景观的概念强调景观的品牌价值,突出景观的独一性,在其开发中,通过对地域乡土特色的多方面分析,将地方特色运用于乡村品牌建设和景观开发中,经过品牌景观建设的五个阶段创作出有地域乡土特色的品牌景观,以推动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策略,为村庄规划与建设融入了全新的内涵。以湖北省江陵县白马镇丰河村为例,通过该村建设现状调研,分析其发展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传承乡村文化、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保持乡土景观和转型产业结构等措施,以便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伴随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村庄的特色也在逐步丧失。在这喷井式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村庄的特色景观及周围的环境受到的巨大的冲击。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们应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的同时,抓住乡村景观的本质即乡土特色等,从乡村性、传统魂、自然衣、人文情等方面加以利用和保护,以福建永泰古村落古庄寨振兴为例,营造具有乡土特色景观的村庄规划,使之与乡村振兴建设相融合递进,建设生态环境优美、乡土特色浓郁且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现代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张西林  张清  黄娜  曹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87-4988
通过对湖南省浏阳农村的实地考察,就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问题对农民群体进行社会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传统乡土文化的生存现状。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数据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乡土文化作开发平台,大力改造乡土文化中的结构和内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将先进文化和乡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杨杰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24
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如何保护好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建设现代化的和谐新农村,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笔者通过自身对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现状调研,以四川省什都市马井镇为例,通过完善对乡村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等乡村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把新时代下的新农村视为大地生命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并建立景观安全格局,从而保障乡村景观在飞速建设的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以生命力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查询,结合河南省的自然条件,对河南乡土树种和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河南乡土树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应用现状,同时对乡土树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人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留住乡土文化和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标志着"以人为本"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常态,标志着乡村文化迈向新境界。但是,随着现代化、全球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文化价值日渐衰落,乡愁文化渐行渐远。建设"人的新农村"必须满足农民的精神诉求,重建乡村文化价值。这就要求重新理解乡村文化的传统价值、生态价值和国际价值,并按照新时代的特点在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对接中重塑乡村文化,通过推陈出新、增补充实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拓展和完善乡村文化的时代内涵,进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协调互动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勇  喻荣春 《农业考古》2008,(6):190-192
新农村建设重在文化建设,农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起乡村旅游与新农村文化协调互动发展机制,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彰显乡镇农业观光园的地域特色,该研究以临泉县姜寨镇木一农业园为例,在充分发掘姜寨镇乡土文化、农业形态和历史人文特性的基础上,分析项目现状环境条件,以"尚夷倚钓、原麦收香"为设计主题,注重姜尚文化体现、农业经济发展、居民需求满足以及生态空间营造,通过雕塑、景墙、灯柱、铺装、小麦、油菜等元素展现姜寨镇乡土文化特色,辅以乡土植物景观设计,旨在将园区建设成为集生态休闲、文化教育和游览观赏为一体的农业园,进一步改善乡村环境景观面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为农业园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如今,新农村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的农村将迎来全新的面貌。而将乡土元素应用到新农村景观营造中,会给村庄带来特色和标识,有助于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