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母牛分娩后超过12h胎衣不能全部娩出,则可视为胎衣不下。治疗可分为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如果在药物治疗24h内还没有满意效果的情况下就应该采取手术治疗了。笔者对几十头胎衣不下的奶牛进行了手术剥离,效果非常好。1操作助手将牛尾巴拉向牛体左侧,术者左手握住垂于阴门外的胎衣,同时稍用力加以捻转,使胎衣稍拉紧张,并稍用力向外拉紧,然后右手经消好毒后沿胎膜与阴道壁之间伸入子宫内(注意,如遇有患畜努责,手暂停)。先剥离子宫体部的胎盘,逐渐向子宫角尖端的胎盘剥离。进入子宫的手,用食指和中指,或中指和无名指夹住胎盘的根部周围的…  相似文献   

2.
子宫脱出是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及阴道等翻转突垂于阴门外,本病多在分娩后12小时内发生,常见于黄牛、奶牛,有时猪也发生,笔者几年来采用手术结合中西医治疗15头,治愈14头,治愈率达96%。1病因子宫脱出的原因主要是怀孕期,运动不足,胎水过多,胎儿过大,子宫过度伸张,宫肌弛缓,子宫因分娩时间过长,产道干燥,助产不当迅速拉出胎儿或剥离胎衣时拉力过猛,极易引起子宫脱出。2症状子宫部分或大部分翻转于阴门外,表面附着未脱落的胎衣,脱出的子宫角有大小之分,大者为孕角,小者为非孕角,脱出初期为鲜红色,逐渐瘀血…  相似文献   

3.
1999年夏,河北省种牛站一头西门塔尔母牛产犊后发生胎衣不下,并引发子宫脱,现将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1.发病经过 1999年8月27日晚,河北省种牛站西门塔尔 83F号母牛产下一公犊,到28日早晨一直没见胎衣排下。遂于上午吕点左右,肌肉注射缩宫素,观察2小时后,仍不见胎衣排出,于是决定进行手术剥离。手术于12点左右完成。并在子宫内投放抗生素,肌注抗生素。在12点30分左右,饲养员发现牛子宫脱出,技术人员立即进行处理。 2.临床症状 牛伏卧于地,子宫与阴道全部脱出,垂于地上,呈鲜红色,部…  相似文献   

4.
子宫脱出是奶牛较为常见的一种产后疾病,一般发生在产后数小时内,多因产后子宫迟缓、韧带松弛,助产时牵拉胎儿用力过快过猛,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强烈努责,腹压升高所致。近年来,笔者通过20余例奶牛子宫脱出的临床整复治疗实践,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此,现将奶牛子宫脱出的整复治疗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整复方法1.1保定采取前低后高站立保定,尾巴拉向体侧。如患牛不能站立时,要用架子吊起,将后躯尽可能垫高。1.2清洗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消毒脱出的子宫、会阴部及尾根周围,若胎衣尚未脱落,先小心剥离胎衣,除去坏死组织,清洗污物。左右两侧…  相似文献   

5.
奶牛子宫脱出不剥离胎衣立即整复效果好张铠(昆明市—农场,650221)奶牛子宫脱出常发生在产犊后几分钟到几小时之间,书本记载常规整复方法是在使用镇痛药物的基础上剥离胎衣(即胎膜),用消毒液清洗干净,然后用明矾溶液浸洗,使子宫粘膜收敛,子宫体积缩小后再...  相似文献   

6.
胎衣为胎膜的俗称.胎衣不下又叫做胎盘停滞,是指母畜分娩后在正常时限内胎衣未排出而滞留在子宫内.母羊分娩后排出胎衣的正常时间为6小时.胎衣不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胎衣全部不下,即整个胎衣未排出来,胎儿胎盘的脱离部分露于阴门外垂吊,仍有一部分与子宫未脱离.患羊时常拱背努责.另一种是胎衣部分不下,是指胎衣大部分已经排出,只有一部分残留在子宫内,从外部不易发现.患羊不表现任何症状.  相似文献   

7.
笔者三年来,通过手术整复结合宫内灌注0.1%高锰酸钾溶液治疗猪子宫脱出共11例,效果显著,治愈率为100%,现简介如下;方法:将病猪侧卧于前低后高的斜地上,用0.1%高锰酸钾液将脱出子宫彻底冲洗干净,再进行手术整复。将伸入宫内的手在子宫内稍用力上下左右摆动,使两子宫角处于自然状态,按1—2万单位/kg 体重撒入青霉素粉后,将现配制的0.1%高锰酸钾液1000——2000毫升,用50毫升注射器或灌肠器迅速灌入子宫内,再在阴门上作1—3针结节缝合(用肠线),1—3天后待猪停止努责后,即可折  相似文献   

8.
病因:由于胎儿过大或胎位不正,助产时用力过猛,将胎儿拉出的速度过快,腹压过大等,使子宫不能及时复旧、收缩而引起母牛母羊产后子宫脱垂。其中,母牛以头胎为多,母羊以单胎为多。治疗和整复:①立即用0.1‰的温高锰酸钾溶液彻底冲洗子宫,用手将子叶上的胎衣全部剥离。水肿严重的用3%的明矾溶液清洗子宫,使水肿收敛,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而后用干净的纱布包紧。②在后海穴注射2%的盐酸普鲁卡因6ml,以减少母牛母羊努责,使之容易整复。③保定母畜,慢慢由上至下去掉包布将子宫送入腹腔,完全送入后手壁暂时停放…  相似文献   

9.
2010年9月,长乐市文岭镇某乳牛场出现一例患牛,部分胎衣脱落而悬垂于阴门外。垂于阴门外的胎衣,初为粉红色,后因污染而呈熟肉色,在炎热的夏季,可发出剧烈难闻的臭味,经初步诊断为乳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胎衣不下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容易形成子宫蓄浓、子宫内膜炎等子宫疾病或引起全身症状从而造成终生不孕,致使许多乳牛被...  相似文献   

10.
1临诊表现羊胎衣不下,为母羊产后2h胎衣不能脱落自行排出者。胎衣部分脱垂于阴门外,或全部停滞于子宫内,病羊频频努责。以后因胎衣腐败,从阴门流出污浊而恶臭的液体及胎衣组织碎块,体温升高,脉搏增快,食欲减退,泌乳量减少甚至停止,精神萎顿。2治疗方法10%...  相似文献   

11.
1在新疆的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手术剥离胎衣十分普遍,这种做法对奶牛产生很大的伤害,应取消。 1子宫投药法 不用手术摘除,直接向子宫内放入抗生素,这种方法平均5d左右就可自然排出胎衣。在排出的同时要再一次向子宫内放入抗生素,由于这种方法对今后受胎有益处,所以近年来采用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2.
2004年6月25日,黑龙江省龙镇农场场部陈某家1头5岁奶牛,产后子宫全部脱出,前来就诊,经过治疗,整复成功,报告如下。1症状阴门外脱垂1椭圆形袋状物,呈紫红色,表面有蘑菇状胎盘突。牛体温正常,精神状态无大变化。2整复方法首先,肌肉注射2%“静松灵”5~10毫升,间隔15分钟后再注射肾上腺素10毫升,5分钟后病牛即卧地。采取右侧卧位,将后躯尽可能抬高,尾拉向体侧。术者对奶牛后臀部和脱出的子宫,用37℃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消毒,小心剥离胎衣、清洗污物。让助手用1块长120厘米、宽60厘米的消毒纱布托住子宫,为增加其高度,在脱出的子宫下面垫以平…  相似文献   

13.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母犊产出后12h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笔者就近日所诊治的一例奶牛的胎衣不下病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呼兰区高某饲养的一头8岁奶牛于2006年8月15日晚正常分娩,第二天中午未见胎衣正常排出,阴门外垂下带状胎衣,呈土黄色并有子叶的痕迹。2诊断情况奶牛食欲正常,精神、体温均正常,病牛举尾、躬腰,轻微的不安和努责,可见胎衣悬垂于阴门外一尺许,呈土黄色,上附有粪末,判断为胎衣不下。决定实施胎衣剥离术进行治疗。3治疗情况①患牛在六柱栏内站立保定;②术者剪去并磨光指甲,用1%来苏儿洗净手臂,再用酒精…  相似文献   

14.
权国栋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5):120-120,122
天祝白牦牛胎衣不下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少见,可是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时多采用手术剥离,但很难将胎衣完全剥离,往往引起子宫出血,继发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血等疾患,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祝白牦牛胎衣不下症82例,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5.
胡萝卜缨可防治奶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胎衣不下是形成其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等疾病的重要因素。我们农场地区,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每年都在25%左右。我们曾经用药物、手术剥离方法治疗,不仅成本加大,且疗效不佳。1990年,我们对分娩母牛服用胡萝卜缨预防胎衣不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一养牛专业户前来询诊。主诉:一周前,母牛头胎,难产,经人工取出死胎后,因不敢过分用力剥离胎衣,致使部分胎衣残留于子宫内,最近几天病牛阴门常流暗红夹带淡黄色污物,起卧时则流得更多,食欲减退。笔者相约前往诊治,见病牛皮毛粗乱,鼻镜干燥,舌暗红,阴户周围皮毛上有许多恶露成痂皮状,母牛不时作努责状,排出腥臭恶露,呼吸粗重,体温39.5℃.  相似文献   

17.
母畜分娩后在正常时限内胎衣不排出,叫做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产科常见病。以往采用手术剥离的方法进行治疗,近年来常用药物治疗以减少人为感染子宫内膜炎的机会,从而可提高奶牛的繁殖率。药物治疗胎衣不下有中草药口服、静脉滴注子宫收缩药和子宫内投药等多种方法。临床上我们常用灌服生化汤加味、静脉滴注缩宫素和子宫内投入土霉素针剂、10%盐水与口服0.1%高锰酸钾溶液。现将用三种药物治疗82头奶牛胎衣不下病例的疗效对比介绍如下:1使用药物和方法1.1生化汤加味:当归40g,炮姜20g,甘草20g,桃仁30g,红花30g,白芍40g,益母20…  相似文献   

18.
奶牛胎衣不下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常见,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时多采用手术剥离,并且很难将胎衣完整剥离,往往引起子宫出血,继发子宫内膜炎、子宫瘀血等子宫疾患,使子宫复旧时间长,受胎率低,或屡配不孕。笔者在多年兽医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76例,治愈率达100%。治愈的奶牛受胎率与正常排出胎衣的奶牛受胎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药物结合剥离手术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吴继洪王平刘建龙(黑龙江省虎林县856农场兽医站·158418奶牛胎衣不下是分娩后胎衣不能在正常时间(12h)内自然排出,滞留于子宫内的一种常见产后疾病。据我场统计本病的发病率为14.42%,多数由于剥离引起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20.
正牛胎衣不下是养牛业中母牛的一种常见疾病,是孕牛分娩后经过一定时间,胎衣部分或全部滞留子宫内不能正常排出的病症。其发病率根据地理条件、饲养环境、饲养方式、母牛品种的不同而不同,平均发病率为6.5%左右。农村部分养牛户为了胎衣及早排出,在外露于阴门外的胎衣拴系旧鞋、小木块等重物,等待几天自然不排出后找兽医进行人工剥离和治疗,以上情况均延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