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池塘生态系统中溶氧动态和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制多功能采水器和溶氧参比卡,快速测定水体溶氧,及时采取溶氧管理措施,改善水体环境,防止池塘水质恶化和鱼类浮头或泛塘事件的发生,降低鱼类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3.
养殖池塘溶氧平衡与日最低值预报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养殖池塘溶氧平衡与日最低值预报的研究概况STUDYOUTLINGEONTHEDIELBALANCEOFDOANDTHEPREDICTIONOFTHELOWESTDIURNALDOINMARICULTUREPONDS徐宁李德尚(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  相似文献   

4.
海水养殖池塘溶氧平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围隔实验法,研究了施肥养殖台湾红罗非鱼(Oreochromismosambicus×O.niloticus)和投饵养殖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的海水池塘中溶氧的昼夜平衡。测定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水柱呼吸耗氧量和底泥呼吸耗氧量;用估测模型计算鱼、虾呼吸耗氧量及用差减法估计大气扩散作用引起的得氧或失氧。结果表明:在海水池塘溶氧的收入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占90%以上,大气扩散溶入低于10%;在海水池塘溶氧的支出中,水呼吸耗率约占62.48%,鱼、虾呼吸耗氧约占18.18%,底泥呼吸耗氧约占19.35%。且施肥鱼池和投饵虾池的溶氧平衡状况不同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池塘高密度养殖存在的缺氧风险问题,设计了池塘溶氧调控系统.根据池塘夜间需氧模型,确定鲤科混养鱼类池塘溶氧安全浓度在3 mg/L以上,增氧时间高于6.2 h/(m2·W·d),增氧时滞为0.2~1.0h.池塘溶氧调控系统由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电路控制系统和增氧设备组成,系统对水体溶氧的分辨率为±0.2%,可以有效调控池塘溶氧设备.试验运行发现,池塘溶氧调控系统比传统增氧方式约可节省运行时间33.4%,试验池塘的饲料系数降低了21.6%.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6.
柳富荣 《内陆水产》2004,29(5):25-26
水是渔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水产养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养水。在当前放养密度较高的情况下,水质管理技术已成为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掌握和了解环境中各主要因子对养殖水生动物的影响,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水质恶化,创造适宜生态环境实现健康养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鱼产不断提高,池塘鱼种放养量加大,投饵施肥及水质易变化,“溶氧”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已成为影响产量高低的二大因素,为此,我们于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九日进行了大量地溶氧测定,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8.
增氧机的类型及其池塘增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解氧是池养鱼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池水溶氧量与鱼类的摄食率、饵料系数和生长率有密切关系。池水溶氧量的急剧下降不仅使鱼类食欲不振、生长缓慢,降低鱼类的抗病力,严重缺氧时,会导致鱼类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生态系统可分为自成熟期和人工维持期。在养殖容量提高的情况下,养殖生物呼吸需氧量在不断增加,缺氧条件下有机物分解成有害物质,影响养殖生产。维持池塘生态系统稳定的主要工程机制为:通过上下水层交换、平衡营养元素等方法,强化光合作用,提高营养物质转化规模,提升初级生产力;形成生态增氧为主、机械增氧为辅的高效增氧机制。以中国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养殖池塘生态机制、水体溶氧理论、增氧机作用机理、不同类型增氧机的机械性能等,提出了大宗淡水鱼混养池塘及几种典型单养池塘增氧机配置方式,从而为池塘养殖系统增氧机的配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鱼简易增氧法经济基础好的养鱼户,按装一部增氧机,可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经济条件稍差的养鱼户,可利用自家现有农机设备,自力更生解决鱼池增氧问题、现向养鱼户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增氧方法。一、在自家养鱼塘边找一个适当地方,开挖长4米、宽2米或长3米...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82年4月至1983年5月渤海逐月调查,由资料分析结果得:渤海为浅海,受大陆气候影响显著,使溶解氧分布在不同海区有显著差异。除8月份外,表、底层溶解氧含量基本一致。从水平分布看,近岸溶解氧含量小于渤海中部;溶解氧的年变化是,最大值出现在2月,最小值出现于8月;温度是影响溶解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1986~1987年,进行了青岛东风盐场和天津汉沽盐场几个典型的代表性盐池中的藻类资源调查研究。共鉴定出12种藻类,其中10种是徽型藻类,2种是大型藻类。球蓝藻、聚球藻和社氏藻是优势种,周年出现,其最高密度(个细胞/L)分别为10~7~10~8、10~6和10~4~10~5的数量级。而颠藻、四鞭藻、菱形藻、舟形藻、斜纹藻、刚毛藻和根枝藻等数量较少,也不是全年连续分布的。一般说来,这些藻类的多样性与温度呈正相关,而与盐度呈负相关,还讨论了这些藻类在盐池中的生态作用和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国产鱼油制品对母乳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的影响,随机抽取12名哺乳母亲为受试者,以气相色谱法测定母乳样本。测试结果表明,有83.3%的受试者服用鱼油后的第2天乳汁中DHA含量开始升高,所有受试者在服用鱼油的第8天乳汁中DHA含量均高于服用鱼油前。证明哺乳期妇女服用高含量DHA鱼油制品是提高母乳中DHA含量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渤海底栖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2-1993上渤海增殖生态基础调查,4个航次共捕获底栖动物59种,2224.245kg,其中甲壳动物25种,占总重的61.7%,软体动物22种,占33.5%,棘皮动物9种,占4.6%,其他类包括腔肠动物1种,环节动物1种和尾索动物1种,共占0.2%,4个季节中,平均网获得以秋季(10月)最高,为25.583kg/网.h,其次为夏季(8月)为15.918kg/网.h第3次为春季(5~6月)为8  相似文献   

15.
采用 Schaefer 剩余产量模式估算了闽南近海三大作业——定置网、拖网和灯光围网的渔业资源可捕量和最适捕捞力量,结果定置网的 MSY为5.55万 t,f_(opt)为33745张;拖网的 MSY 为15.92万 t,f_(opt)为2222艘;灯光围网的 MSY 为10.12万 t,f_(opt)为472组。根据评估结果就现有捕捞船(网)数量,提出了削减定置网和拖网作业的捕捞力量,发展灯光围网渔船的调整方案,以及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近海渔业资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胶州湾北部沿岸浮游植物生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根据1998年4月中旬~10月中旬胶州湾北部的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26属56种,其中硅藻23属50种,甲藻3属6种。浮游植物数量的峰值出现在4月中旬和9月下旬,其均值分别为15115.5×103cell/m3和133315.1×103cell/m3,最低值出现在6~7月。加氏星杆藻、中肋骨条藻和浮动弯角藻曾在该海区形成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乌苏里江黑斑狗鱼种群生态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报道乌苏里江名贵冷水鱼类黑斑狗鱼种群生态学。通过158尾样品测定,对其形态学特征、捕捞群体的体长体重组成、年龄与生长、生殖力、性比、初始性成熟、成熟系数、肥满度、摄食等生态学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其资源繁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滩涂养殖牡蛎死亡及生态环境效应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滩涂养殖牡盛死亡高峰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高死亡区主要分布在潮间带的潮区,特别是低潮时因滩面不平存有少量积水的取样区,死亡率高达84%以上,造成死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由于夏季的高温所致,8月中旬观测到低潮时滩涂泥温最高可达35.8℃。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1996年莱州湾海蜇资源调查结果,应用面积法对资源量和渔场进行了预报。渔业生产结果表明,这种预报方法是可行的,而且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不同质量的鱼及生产出的鱼油为原料,研究了鱼体质量对鱼油组成及氧化特性的影响。氧化程度即鱼油的化学发光强度随鱼体质量下降而上升。化学发光强度与EPA、DHA含量无明显关系。随鱼体质量下降,鱼油颜色由浅而深,且共轭二烯系含量、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二酯含量增加。鱼油中甘油三酯与鱼体总挥发性氨基氮呈负相关。由低质鱼生产的鱼油较易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