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氮、磷、钾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与适宜施用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几年来南安市甘薯、花生、马铃薯作物主产区田间肥料试验结果,认为施用氮、磷、钾肥能有效地增加马铃薯、花生植株高度和分枝数,提高了马铃薯茎叶重量和花生的总果数、饱果数和饱果率,降低了秕果数,提高单株重量。施肥对作物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是:甘薯,施肥〉不施肥,钾肥〉氮肥〉磷肥;花生,施肥〉不施肥,钾肥〉氮肥、磷肥;马铃薯,施肥〉不施肥,氮肥〉钾肥〉磷肥。同时,通过建立甘薯、花生、马铃薯在各种土壤类型上的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三要素施用量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获得作物适宜施肥量。甘薯,空白产量大于21000kg/hm^2,施肥预期最高产量32000kg/hm^2~42000kg/hm^2的中高产土壤的适宜施肥量为154.3~173.6kg/hm^2N,44.4~75.3kg/hm^2P2O5,193.1~245.3kg/hm^2K2O,N:P2O5:K2O=1:0.26~0.43:1.24~1.41;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40.0~162.0kg/hm^2N,40.8~67.0kg/hm^2P2O5,199.9~227.3kg/hm^2K2O,N:P2O5:K2O=1:0.25~0.41:1.23~1.64;花生,适宜施肥量组合为112.7-123.8kg/hm^2N,41.2~64.0kg/hm^2P2O5,186.3-197.6kg/hm^2K2O,N:P2O5:K2O=1:0.37~0.52:1.56~1.69;最佳经济施肥量为74.5~87.7kg/hm^2N,32.0~68.5kg/hm^2P2O5,138.9-163.8kg/hm^2K2O,N:P2O5:K2O=1:0.43~0.85:1.80~2.04;马铃薯,适宜施肥量组合范围为168.2-247.5kg/hm^2N,55.0~88.0kg/hm^2P2O5,255.0~316.7kg/hm^2K2O,N:P2O5:K2O=1:0.22~O.48:1.28~1.53;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68.2~233.2kg/hm^2N,61.4~81.4kg/hm^2P2O5 257.2-286.4kg/hm^2K2O,N:P2O5:K2O=1:0.26~0.48:1.23~1.61。  相似文献   

2.
灰泥田晚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孝祺 《中国稻米》2007,13(5):60-61
通过灰泥田土属三个土种晚稻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灰泥田(烟后稻)最佳施肥量为:N201.06kg/hm^2、P20517.145kg/hm^2、K2088.215kg,/hm^2,N:P2O5:K2O=1:0.09:0.43,可获得6774kg/hm^2的理论产量,肥料产投比为0.36,每hm^2利润可达8699元;黄底灰泥田(烟后稻)最佳施肥量为N201.45kg/hm^2,P2053.465kg/hm^2,K2O98.58kg/hm^2,N:P2O5:K2O:1:0.02:0.48,可获得7626kg/hm^2的理论产量,肥料产投比为0.71,利润可达9960元/hm^2;沙底灰泥田(菇后稻)最佳施肥量为N160.605kg/hm^2、P2O5=63.33kg/hm^2、K2O=119.25kg/hm^2,N:P2O5:K2O=1:0.39:0.74,可获得8299.5kg/hm^2的理论产量,肥料产投比为0.64,利润可达10957元,/hm^2。  相似文献   

3.
茶树平衡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衡施肥采用“3414”回归设计方法,对安溪县铁观音茶树高产栽培的氮、磷、钾肥不同用量进行试验,初步建立茶叶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当地条件下,茶树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10.67kg/667m^2 N、2.96kg/667m^2 P2O5、3.81kg/667m^2 K2O,N:P2O5:K2O=1:0.28:0.36。茶叶最佳利润施肥量为11.46kg/667m^2 N、3.47kg/667m^2 P2O5、2.23kg/667m^2 K2O,N:P2O5:K2O:1:0.30:0.19。  相似文献   

4.
在我市沿海丘陵旱地三种不同类型土壤通过“3417”田间肥料试验,并设置S、B、Zn中、微量肥效验证试验,分析施肥效果。建立甘薯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得出了甘薯合理施肥模式。结果表明,时薯施用NPK肥料均获得一定幅度的增产增值效果,施用S、B肥效果较Zn肥好。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月巴量为154.3-173.6kg/hm^2N,44.4.75.3kg/hm^2P2O5,193.1-245.3kg/hmA^2K2O3,N2P2O5:K2O=l:O.26-0.43:1.24-1.41;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40.0-162.0kg/hm^2N,40.8-67.0kg/hm^2P2O5,199.8-227.3kg/hm^2K2O,N:P2O5:K2O=l:0.25-O.41:1.23-1.64。低产田土壤适当增施N肥,P、K比例较低,中高产田土壤P、K比例要高些。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番茄平衡施肥技术,采用311-A回归设计,对番茄施用氮、磷、钾肥料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模拟出番茄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与产量及利润的回归效应函数,应用边际分析方法,获得番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氮肥(N)567.48kg/hm^2,N:P2O5:K2O=1:0.47:2.03;最佳利润施肥量为氮肥(N)526.30kg/hm^2。N:P2O5:K2O=1:0.47:2.02。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案,研究亚麻阿里安产量与有效茎、茎重和施肥量(N、P、K)之间的关系,建立各性状、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确立了亚麻阿里安高产(即产量在12000kg/hm2以上)栽培的有效茎、茎重和施肥量的方案是:有效茎1891-1950万株/h㎡、茎重0.55-0.70g/株、纯N施用量144.5-182.3kg/h㎡(即尿素314.13-396.30kg/h㎡)、P205施用量118.5-137.1kg/h㎡(即16%过磷酸钙740.63-856.88kg/h㎡)、K20施用量177.8-205.7kg/h㎡(即50%硫酸钾355.6-411.4kg/h㎡),其中N:P2O5:K2O的最佳比例1.3:1:1.5。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依次是茎重〉有效茎.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依次是钾肥〉氮肥〉磷肥。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及不同气候类型对马铃薯养分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调控其生长发育过程,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及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在陕西华县和陕北米脂县进行马铃薯肥效试验[结果]由于试验地土质和气候备件不同,肥料对产量的影响效果也不同华县表现为:N〉K2O〉P2O5,增施1kgN、P2O5、K2O可使马铃薯产量分别增加32.6、4.3、24.7kg,平衡施肥处理产量可达4.7916kg/hm2:而米脂县平衡施肥处理产量为26527kg/hm2,增施1kg、P2O5、K2O可使马铃薯产量分别增加16.8、4.7、21.6kg在同一生长期,植株地上部分的养分含量顺序为:K2O〉N〉P2O5[结论]华县施肥推荐量N、P2O5、K2O分别为363、86、301kg/hm2,米脂县为258、82、258kg/hm2。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磷钾组合搭配对佛手茶产量效应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叶目标产量为基础,以氮磷钾肥料不同组合搭配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氮磷钾肥取2:1:1水平为最优化配方组合,处理4(A281C2)、处理6(A283C1)较接近最优化配方组合,但经经济效益分析,只有处理6(A283C1)单产582.00kg/667m^2,纯收入2973.59元/667m^2为最佳组合。由此认为在粘质红壤施肥,应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速效磷肥,即尿素32.60kg/667m^2、钙镁磷66.18kg/667m^2、氯化钾7.50kg/667m^2,纯N14.996kg/667m^2,N:P2O5:K2O=1:0.75:013为最佳组合较合理。佛手茶是大叶品种,适量增施氮磷肥,有利于促进新梢的生长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油菜经济施肥量与施肥比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溪河沿岸潴育性水稻土上开展了油菜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的回归设计试验,以探讨不同肥料施用量与施肥比例对油菜经济性状、产量的影响,并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油菜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及最佳经济施肥量。结果:油菜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159.15kg/hm2,P2O5 81.75kg/hm2,K2O 54.3kg/hm2,其产量为2170.5kg/hm2;油菜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118.95kg/hm2,P2O5 61.5kg/hm2,K2O41.4kg/hm2,其产量为2121.15kg/hm2。  相似文献   

10.
在施用一定量尿素、钾肥情况下,设置不同磷肥处理,通过肥料效应函数的模拟和经济效益模式计算,确定甘蔗最佳磷肥施肥量。结果表明:氮磷钾的最佳配比为:N:P2O5:K2O=1.5:1:1,在氮肥60kg/667m^2,钾肥30kg/667m^2的基础上,最佳磷肥施用量在106~123kg/667m^2之间。  相似文献   

11.
黔苦4号苦荞秋播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在黔西北温和气候区以苦荞籽粒产量为目标,播种量及N,P,K肥施用量为试验因素,研究秋播黔苦4号籽粒产量与播种量及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籽粒产量与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分析,提出了黔苦4号籽粒产量2550kg/hm。以上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播种量35.14~44.36kg/hm2,施N量52.56~67.44kg/hm2,施P2O5量168.48~221.52kg/hm2,施K2O量53.52~64.08kg/hm2。试验4因素对苦荞籽粒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播种量〉施K:O量〉施N量〉施P2O5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洛单248进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对密度具有广适性,适宜密度范围6.0万~7.5万株/hm^2。采用3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洛单248的产量-施肥量数学模型;分析了洛单248高产高效N、P、K最佳结构参数为N:P2O5:K2O:1:0.46:0.38。具体施用量为纯N272.8kg/hm^2、P205126.2kg/hm^2、K20104.4kg/hm^2。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高产红麻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国内最新品种在黑龙江双城进行品比试验和配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H305杂种麻干茎16222.5kg/hm^2最高,中红麻11号14550.0kg/hm^2居二,7804为14347.5kg/hm^2第三。H305较7804等其他品种增产显著或极显著。播期表明:共同趋势是随播期提早而增产,7804和H305杂种麻于4月底播种比5月初播种,分别增产19.0%、9.0%。肥料与密度试验以每hm^2施N150kg、K2O150kg,产量较高,比高肥区施N225kg、K2O225kg、P2O575kg,增产干茎1410kg/hm^2。  相似文献   

14.
旱地地膜小麦高产栽培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期、播量和施肥量为调控因子,以产量为目标函数,研究了陕西省千阳、淳化、洛川三个不同干旱地区地膜小麦优质高产综合栽培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地的最佳农艺方案分别是:千阳县产量在525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29~10月1日,基本苗为272.8万~330.32万/hm^2,施氮103.1~167.0kg/hm^2,P2O5 82.5~133.6kg/hm^2;淳化县产量在450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31~10月5日,基本苗237.5万~320.5万/hm^2,施氮221.9~285.8kg/hm^2,P205177.5~228.6kg/hm^2;洛川县产量在375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25~9月27日,基本苗286.3万~337.7万/hm^2,施氮111.5~170.5kg/hm^2,P20589.2~136.4kg/hm^2。  相似文献   

15.
甬优12号单产超750kg/667m^2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甬优12号单产超750kg/667m^2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指标设计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设计颖花量(总粒数)3800万朵/667m^2以上,结实率85%-90%,千粒重22-23g,氮肥用量按施N量=(目标产量需N量-土壤供N量),N肥当季利率计算,每667m^2施纯N16.60kg,N:P:K=2:1:2,即每667m^2施P2O5 8.3kg、K2O 16.6kg,适宜基本苗按□数/单株成□数计算,每667m^2插1.97万基本苗,能实现机插精确定量栽培750kg/667m^2的预期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16.
覆膜花生土壤速效钾变化趋势与平衡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176个覆膜花生地块的土样化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间花生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下降了12.3mg/kg,速效钾亏缺的主要原因是钾素投入总量不足,且氮磷钾施肥比例失调等因素所致。实施测土平衡施肥、加大钾素施用比例、实行作物秸秆还田等,可明显增加土壤钾素含量,有效提高花生产量。在当前生产水平下,建议覆膜花生田K2O施用量增加到150~225kg/hm^2,N2P2O5:K2O使用比例调整为1:0.44:1.20为宜。  相似文献   

17.
甘薯氮磷钾肥施用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组配量对甘薯产量、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钾肥当季利用率随着施肥量增加而减少,平均为25.1%、29.5%。磷肥当季利用率呈无规律变化,其值在负值~24.3%之间;施氮区和施钾区都比缺氮区和缺钾区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氮、钾肥的增产效果依低、中、高施肥水平分别为:87.4kg、41.6kg、25.5kg和46.3kg、24.4kg、15.1kg。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时磷肥的增产效果明显,有效磷含量高时增产不明显;由回归方程得出最高施肥量为施N9.1~19.4kg/666.7m^2、P2O52.6-4.2kg/666.7m^2、K2O7.4-25.7kg/666.7m^2,最佳施肥量为施N8.4~17.4kg/666.7m^2、P2O52.3-4.2kg/666.7m^2、K206.1-24.2kg/666.7m^2。  相似文献   

18.
海城市耿庄镇玉米“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丽芬 《杂粮作物》2009,29(2):148-149
在辽宁省海城市耿庄镇开展玉米“3414”试验,研究玉米在不同氮、磷、钾水平配比时的产量效应及最佳施肥量及最佳氮、磷、钾配比。结果表明,本地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10.82kg/667m^2,P2O5 6.2kg/667m^2和K2O6.54kg/667m^2,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配比为1:0.57:0.6。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氮、磷、钾三要素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春小麦的营养特性。给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以蒙麦28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春小麦在不同密度、施肥量处理下氮、磷、钾三要素吸收及其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密度适宜、氮磷钾肥配施下,各生育阶段的氮磷钾吸收比例分别为:分蘖末期2.88;1:2.68,拔节盛期3.11:1:3.82,孕穗期2.82:1:2.80。开花期3.11:1:2.74,乳熟期2.91:1:2.11,完熟期3.07:1:2.19;每生产100kg籽粒需吸收N3.75kg、P2O5 1.29kg和K2O 2.99kg,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N35.25%、P2O5 24.25%和K2O 67.45%。肥料利用率与经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春小麦巴07—6767为试验品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肥料与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施P20511.5kg/667m2,K208.33kg/667m2的基础上,试验处理A1B3C3D3(以底施氮肥4.5kg/667m2,分蘖期氮肥追施量6kg/667m2和拔节期氮肥追施量9kg/667m2,密度为60万/667m2)小麦产量最高,为533.4kg/666.7m2,经济效益最好,为1493.5元/666.7m2,投入与产出比为I: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