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分别用NaCI (50、100、200、300 mmol/L)和Na2CO3(5、10、15、25 mmol/L)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种子和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高羊茅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根长、苗高、鲜重、叶绿素含量、根系脱氢酶活性、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NaCI浓度的增加,高羊茅的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根长呈下降趋势,叶质膜透性和根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苗高、鲜重、叶绿素含量和根系脱氢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根质膜透性和叶丙二醛含量则呈先略下降后上升趋势;随着Na2CO3浓度的增加,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根长、苗高、鲜重、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根和叶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根系脱氢酶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高羊茅对NaCI和Na2CO3的耐受浓度阈值分别为246.9 mmol/L和20.4 mmol/L,因此,高羊茅的耐盐性强于其耐碱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镉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明确不同品种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Cd胁迫响应的差异,以对Cd耐性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丰优2号和丰优9870)为材料,研究了Cd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α-淀粉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显著影响了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生长,幼苗根和芽要比种子萌发对Cd敏感,根较芽更敏感.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幼苗根、叶中的MDA含量、G-POD活性明显增加,S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CAT、APX和α-淀粉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且Cd~(2+)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两个小麦品种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受Cd的毒害程度不同,其中对丰优2号的影响更明显,在较高浓度Cd~(2+)胁迫下,丰优2号的α-淀粉酶、CAT、APX活性明显低于耐Cd品种丰优9870,说明Cd胁迫对前者的毒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3.
温度和盐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和盐胁迫浓度对油葵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生理生化特性指标的影响,发现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油葵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呈降低趋势,发芽时间延迟,胚根的生长受到抑制,胚根长、子叶鲜重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油葵幼苗的叶片和根系的电解质相对外渗率,SOD、POD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相同浓度盐胁迫下...  相似文献   

4.
BR处理对小麦萌发生长及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秀璞  卢超 《麦类作物》1998,18(5):38-39
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间萌发速率与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和同一品种用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浸种后,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品种间种子的发芽速率与α-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用BR浸种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有所提高,小麦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期幼苗生长与α-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外源褪黑素对盐碱胁迫条件下小黑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能力的影响,以小黑麦品种东农96026为材料,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水培试验分析了盐碱胁迫(NaCl、NaHCO3摩尔比1∶1混合)条件下外源褪黑素(浓度200μmol·L-1)添加后,小黑麦种子萌发指标、生长指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系统相关酶活性和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可显著提高盐碱胁迫条件下小黑麦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增加幼苗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物量,提高根系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褪黑素可显著增强盐碱胁迫下小黑麦幼苗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及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提高AsA和GSH含量及AsA/DHA和GSH/GSSG比值。由此说明,外源褪黑素能促进盐碱胁迫下小黑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从而有效地缓解盐碱胁迫对小黑麦生长发育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小麦种子萌发对Cr~(6+)胁迫响应的品种间差异及其Cr~(6+)耐性差异的生理机制,以耐Cr~(6+)品种扬麦16和Cr~(6+)敏感品种豫麦5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6+)(0、10、50、100、150μmol·L~(-1))处理对种子萌发、α-淀粉酶活性、幼苗生长、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mol·L~(-1) Cr~(6+)处理下,小麦种子的萌发过程未受到明显影响。随着Cr~(6+)处理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长逐渐下降,扬麦16受抑制的程度较豫麦51轻;种子α-淀粉酶活性、根系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根系游离脯氨酸、丙二醛、O_2~和H_2O_2含量逐渐升高。相同浓度Cr~(6+)处理下,扬麦16的种子α-淀粉酶活性、根系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豫麦51,而根系丙二醛、O_2~和H_2O_2的含量显著低于豫麦51。在Cr~(6+)胁迫下,小麦根系SOD、POD、APX和GR的活性总体上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高浓度Cr~(6+)(150mol·L~(-1))处理下,扬麦16的种子α-淀粉酶、根系SOD、POD、APX和GR活性受抑制程度均明显小于豫麦51。  相似文献   

7.
以杂C-546为试材,采用10、20、40、80、160 mmol/L外源CaCl_2浸种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处理种子,比较分析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Pn、Fv/Fm、POD和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抑制玉米幼苗生长条件下,一定浓度CaCl_2(10~80 mmol/L)处理可降低玉米幼苗生长伤害程度。80 mmol/L CaCl_2浸种处理对玉米低温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与对照比较,发芽率提高8%,发芽势提高24.6%,发芽指数提高33.2,相对电导率降低51.8%,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76.3%,SOD活性增加35.7%。适宜浓度的CaCl_2在低温条件下可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降低低温对玉米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间萌发速率与 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和同一品种用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 (BR)浸种后 ,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 α-淀粉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小麦不同品种间种子的发芽速率与 α-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 ;用 BR浸种处理后 ,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有所提高 ,小麦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期幼苗生长与 α-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吡虫啉拌种对玉米种子活力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沙培试验,研究吡虫啉和种子不同药种比例拌种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8℃条件下,6种拌种处理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为安全,药种比为5∶10 000处理对玉米幼苗作用效果显著,与对照(未拌种)处理相比,玉米幼苗株高、初生根长、次生根数、叶片数、第1真叶面积、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18 cm、2.85 cm、0.35条、0.28片、0.74 cm2、0.41 g、0.055 g、0.220和11.1%。种子活力结果表明,5∶10 000处理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38.9%、6.4%、27.6%和76.2%。各药剂处理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的变化规律相似,7 d时药种比高的处理玉米种子α-淀粉酶活性仍保持较高活性,药种比低的处理和对照均有所下降。各药剂处理可溶性还原糖含量均随发芽天数的增加而增大,第7天均有所降低,但种子拌种处理后仍保持较高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甜菜种质耐盐性鉴定和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发芽率测定、幼苗培养和水培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甜菜种质分别在芽期和幼苗期进行发芽率、发芽势、盐害系数及株高、叶面积、干鲜重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甜菜发芽率总体呈下降趋势,1.0%盐浓度为甜菜种子发芽的临界浓度,1.8%盐浓度为极限浓度: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甜菜幼苗的各项指标均表现为较为一致的下降趋势;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材料2个.  相似文献   

11.
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和气温增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本研究旨在揭示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其种子活力是否受这两个重要环境因子的影响。利用稻田FACE(Free Air CO_2Enrichment)系统,以常规水稻武运粳23为供试材料,设置对照(Ambient,环境空气)、CO_2浓度增高(比Ambient高200μmol/mol)、温度增高(比Ambient高2℃)和CO_2浓度与温度同时增高四个处理,成熟期收获种子进行实验室标准发芽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独CO_2浓度增加使成熟种子浸种24h浸出液电导率平均增加16.5%,但使种子露白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下降7.8%、10.0%、17.4%和8.9%。相似地,单独温度增高或CO_2浓度和温度同时增高处理对上述参数影响的方向一致,但影响的幅度变小,多未达显著水平。与环境生长温度相比,高温环境下全生育期CO_2浓度升高使成熟种子浸种24h浸出液电导率、露白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变小,表现在CO_2浓度与温度处理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互作用。种子发芽后芽和根系性状对高CO_2浓度或高温均无显著响应。以上结果说明,大气CO_2浓度增高200μmol/mol环境条件下,常规粳稻武运粳23成熟种子露白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指标均明显下降,但在同时适度增温的生长环境下这种负面影响有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鉴定转导SaNHX耐盐基因T1代980个红麻株系的耐盐性,本研究对980个株系在福州进行耐盐性鉴定和筛选,并对筛选出的9个耐盐T1代株系进行PCR检测和不同盐浓度水培和盆栽初步鉴定。通过调查转基因T1代在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率、出苗率、幼苗生长情况,对转基因后代的耐盐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转耐盐基因红麻T1代9个株系在0.71%的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和生长势明显优于未转导对照红麻。苗高、苗重和根长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04cm,0.23g和3.7cm。(2)0.3%、0.5%和0.71%三个不同盐浓度胁迫5天、10天、15天三个处理试验的方差分析表明,耐盐转基因T1代的株系幼苗成活率明显高于普通对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编号176株系最佳;(3)在0.71%盐胁迫处理下,生长10天的T1代红麻幼苗苗高、苗重和根长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在9个转基因株系中,176号植株最好,其苗高、苗重和根长的增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47cm、0.72g和4.54cm。  相似文献   

13.
免疫诱抗剂ZNC是一种宛氏拟青霉菌的乙醇提取物,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产量和抗逆性的能力.于水稻苗期和孕穗期喷施不同剂量的ZNC,试验了其对水稻增产抗逆的效果.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ZNC均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其中以浓度为10 ng/mL的处理效果最显著,芽长和根长较对照(不施ZNC)分别增加17.2%和33.7%;...  相似文献   

14.
研究赤霉素(GA3)、6-苄氨基嘌呤(6B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设不同溶液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对爪哇葛藤、无刺含羞草及羽叶决明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对促进种子发芽率有一定作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绿肥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尽相同,以GA3促萌发效果最好,以无刺含羞草受影响效果最显著;低生长调节剂浓度水平(15或25mg/L)和浸种24h或48h是较佳的处理组合,而高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促进发芽率无影响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连续3年施用菌渣有机肥对茶树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以茗科1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食用菌菌渣与化肥不同配施比例对茶树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单施氮肥(M0)、50%氮肥+50%菌渣有机肥(M1)、全量菌渣有机肥(M2)和2倍菌渣有机肥(M3)。结果表明:单施氮肥茶树株高、树幅、芽头密度、百芽重、产量及光合性能最好,50%氮肥+50%菌渣有机肥(M1)略有下降,其中蒸腾速率显著下降(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单施菌渣有机肥处理(M2、M3)茶树生长指标和光合性能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说明,单施菌渣有机肥则不适宜茶树生长,茶园施用菌渣有机肥比例应该低于50%,适当增加氮肥比例以满足茶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在西双版纳采集优良无性系RRIM600、GT1和IAN873开放授粉种子(花粉来源复杂),繁殖成3个家系用作砧木试验,对其实生苗木逐株编号,在嫁接前测量6个性状指标并进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家系内株高、地径、每蓬叶数、大叶柄长、小叶长、小叶宽等6个性状变异系数为11.19%-27.17%;IAN873种子苗木平均株高为222.14cm,平均地径为22.48mm,显著大于RRIM600和GT1种子苗木的株高和地径(P〈0.01);3个家系苗木株高和地径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株高和地径与叶子4个性状相关密切。橡胶树的这3个家系间和家系内单株间都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7.
用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和6-BA不同药剂浓度(0、20、40、80 mg/L)和不同浸种时间(3、6、12、24 h)处理带果荚和去果荚的降香黄檀种子,结果表明:去果荚的种子用GA340 mg/L溶液浸泡12 h的发芽率最高,达到78%,壮苗指数和根冠比最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耐盐品系12pj-118和盐敏感品系12pj-04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Na Cl浓度胁迫下,大麦苗期生物量、盐害指数、光合特性等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2个品系鲜重、干重、相对鲜重和相对干重均呈下降趋势。在各盐浓度胁迫下,耐盐品系12pj-118的鲜重和干重的降幅小于盐敏感品系12pj-045,相对鲜重和相对干重均大于12pj-045,盐害指数均显著低于12pj-045,说明12pj-118的耐盐性较12pj-045好。在给定模拟光1 000μmol/(m2·s)辐射强度下,两个品系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含量均随Na Cl浓度的升高呈总体下降趋势,2个品系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变化不一致。耐盐品系12pj-118在较高盐浓度胁迫下,Pn、Gs、Ci、Tr和叶绿素含量的降幅均小于盐敏感品系12pj-045。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类基肥对茶树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菜饼、复合肥和氨基酸商品有机肥三种不同种类肥料作茶园基肥对茶树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均能促进茶树生长,增加春茶产量,改善茶鲜叶生化品质,提高茶树越冬休眠期间成熟叶的抗寒性,提高茶树春季新梢的抗寒性。三种肥料以氨基酸商品有机肥效果最好。氨基酸商品有机肥作茶园基肥处理的单位面积芽头总数、总重、最长新梢长度和产量均最高,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8.4%,33.1%,22.6%和15.0%;冬季低温时的成熟叶片电解质外渗率最低,较对照降低了9.0%;春季新梢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最高,分别较对照提高1.66倍,0.49倍,1.18倍和1.45倍,并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不同盐浓度对马铃薯实生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不同组合的马铃薯实生种子分别播在含有0(CK),0.2%,0.4%和0.6%NaCl处理的土壤和MS培养基中,以调查NaCl对实生种子发芽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中盐浓度的增加,实生种子生长受到抑制就越厉害,土壤中盐浓度达到0.4%时,幼苗的存活率仅为14.3%~27.8%,达到0.6%时幼苗全部死亡;MS培养基中盐分达致电0.4%时,幼苗的存活率为40%~46.7%,达到0.6%时为10%~23.3%。笔者认为从实生种子中筛选抗(耐)盐品种(系)应先从培养基中开始,做初步淘汰工作,为最终的田间筛选节约大量的时间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