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5、2006和2007年,分别在景洪市嘎洒镇选取海拔为550、560和846 m的3个试验点,种植新引进的杂交臂形草1号(Brachiaria brizantha Mulato 1)、杂交臂形草2号(B.brizantha Mulato 2)、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B.decumbens cv.Reyan No.3)和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brizantha cv.Reyan No.6),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种牧草均有分蘖数多、产量高、生产性能稳定,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容易刈割,抗病力强、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容易种植、便于推广等优点。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根系发达,利于控制水土流失,也有利于草地防火,一次种植可长期受益,建议在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和海南省推广种植;杂交臂形草1号和杂交臂形草2号出苗快、孕穗期长、抽穗期晚、茎叶比小、适口性更好、消化利用效率更高,建议重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怒江干热河谷牧草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对引进的16个禾本科热带牧草进行区域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 16个牧草品种(品系)均能适应云南怒江干热河谷气候。在产量方面,红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cv. Red)产量最高,干草产量达35 915.00 kg/hm2,极显著高于参试的其他15个牧草品种(P<0.01)。其次是热研8号坚尼草(Panicum maximum cv.Reyan No.8)、热研9号坚尼草(P.maximum CIAT 9)、TD 58坚尼草(P.maximum cv.TD 58)和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rachiaria brizantha cv.Reyan No.6),以上4个牧草品种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杂交臂形草(B.hybrid)(P<0.05),极显著高于参试的其他10个牧草品种。红象草、热研8号坚尼草、热研9号坚尼草、TD 58坚尼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等牧草品种饲草产量高、生长迅速、刈割再生能力强、抗旱性强,适宜在干热河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2006-2007年通过对14个臂形草品种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特性的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为热带水土保持和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所引种牧草的存活率、越冬率都在97%以上,说明所引种牧草的适应性强;除MG-4珊状臂形草感染了叶锈病以外,其他牧草的抗病虫害能力强。2)种植第1年Mulato 1杂交臂形草干物质产量最高为(34.84±3.98) t/hm2 ,与刚果臂形草、Mekong珊状臂形草、杂交臂形草、MG-5×Araes珊状臂形草、MG-5 Vitoria珊状臂形草、MG-4珊状臂形草、Mulato 2杂交臂形草之间差异不显著。3)相关性分析表明,丛径、叶长、叶宽、株高、叶/茎、种子产量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大小为:叶宽>种子产量>叶/茎>株高>叶长>丛径。4)选择干草产量、粗蛋白、适口性、抗逆性作为综合评价供试品种优劣的指标,用灰色关联法评价牧草,结果表明,杂交旗草、Mulato 1杂交臂形草、Mekong珊状臂形草、Mulato 2杂交臂形草、MG-5×Araes珊状臂形草、刚果臂形草、MG-5 Vitoria珊状臂形草居前7位,它们属高产、质优、适口性好、抗性强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4.
在广西南部地区半干旱条件下,对4种臂形草属牧草(Brachiaria spp.)进行区域性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杂交臂形草(B.hybrid CIAT9201/1873),年鲜草产量达9 127kg/亩,与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brizantha cv.Reyan No.6)的7 061kg/亩相比增产29.26%。且杂交臂形草是株丛型草,生长速度快、草层密度大、耐酸性瘦土、耐旱性强,可用作刈割型饲料和人工草地建植,同时也适合人工放牧草地、天然草地改良和覆盖用草。  相似文献   

5.
不同干燥方法对热带牧草WSC等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热带牧草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热研7号柱花草和热研2号柱花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烘干(180℃,10min)、晒干(5d)、晒1d后烘干(180℃,10min)和阴干(15d)4种不同的干燥方法,选择各种牧草的最佳利用期样品(豆科牧草采用开花期、禾本科牧草采用抽穗期),研究样品营养物质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从干燥方法来说,牧草的烘干样品粗蛋白(CP)、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最高,在这4种干燥方法中烘干是最佳的干燥方法,其次是晒后烘干、阴干,晒干最差。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亚热带地区普洱,对3个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品种进行引种试验,通过观测抗逆性、生育期、形态特征,测定干草产量、营养价值及灰色关联法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优品种,为人工草地建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3品种适应性强;种植当年CIAT9610干草产量最高,为17.46 t/hm2;热研11号粗蛋白含量最高,为9.26%;热研11号粗蛋白产量最高,为1 472.14 kg/hm2.灰色关联评价表明,热研11号最优,FSP2与CIAT9610次之.  相似文献   

7.
臂形草属牧草产草量及饲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白昌军  刘国道 《草地学报》2001,9(2):110-116
研究8个臂形草属牧草的产草量、营养及饲用价值.结果表明,干草产量以网脉臂形草最高(2481kg/hm2·a),CIAT6095刚果臂形草次之(20986kg/hm2·a).除网脉臂形草的产草量和生长速度仅在10月出现一个峰值外,其他参试品种均在2月和10月分别出现两个高峰.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以营养生长期最高,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在营养生长期,网脉臂形草粗蛋白质含量为9.93%,营养价值13.64,饲用价值20.14.作为高品质禾本科牧草的适宜利用时期为营养生长期.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3个品种柱花草与王草间的组合效应。将3个品种柱花草[热研2号、20号、21号柱花草]与热研4号王草分别以6个比例[0∶100、10∶90、20∶80、40∶60、50∶50、100∶0]组合,利用体外产气技术,分析不同比例的组合对产气量、产气参数、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氨态氮(NH3-N)和微生物蛋白(M CP)含量的影响,计算各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值和综合组合效应值,进而筛选出各品种柱花草与王草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1)热研2号和20号柱花草与王草不同比例组合的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达到最大的组合比例分别为30∶70和50∶50。热研2号柱花草∶王草、热研21号柱花草∶王草分别为50∶50、40∶60时的IVDMD最高,与仅有王草做底物时差异显著(P0.05)。热研2号柱花草∶王草、热研20号柱花草∶王草为30∶70时MCP含量最高。NH3-N含量随着柱花草比例的递增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品种柱花草与王草组合均以30∶70时最高。2)3个品种柱花草与王草的综合组合效应值均随着柱花草比例的增大而呈现单峰型增长趋势,其中热研2号柱花草∶王草和热研20号柱花草∶王草为30∶70时最高,热研21号柱花草∶王草为20∶80时最高。综合得出,在王草中添加适宜比例的柱花草能够提高体外发酵的产气量、IVDMD和MCP含量,提高瘤胃微生物活力,产生正组合效应;热研2号、20号柱花草与王草均以30∶70组合效果最佳,热研21号柱花草与王草以20∶80组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刈割期(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和留茬高度(0,5,10,15,20 cm)对杂交臂形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杂交臂形草种植试验,测定了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拔节期留茬15 cm草产量最高,为每公顷232.00 t;其次为拔节期留茬20 cm,产量为每公顷217.64 t。营养含量均以拔节期表现最高。留茬高度对拔节期牧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无明显影响,拔节期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在留茬0 cm和15 cm时分别为13.08%、5.62%、25.79%、9.88%与12.20%、4.14%、28.63%和10.47%,无显著差异(P0.05);但留茬15 cm时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留茬0 cm(P0.05)。说明杂交臂形草的最佳刈割期为拔节期,最佳留茬高度为15 cm。  相似文献   

10.
1991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IAT)引入6095刚果臂形草(Brachiaria ruziziensis G.et E.CIAT6095),1992-1993年在网室和田间进行生态适应性观测,1994-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9-2004年进行区域试验,1999-2005年在海南、云南和福建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产草量达209865.83 kg/hm2·a,极显著(P<0.01)高于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brizantha cv.Reyan 6)54.43%,高于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B.decumbens cv.Reyan 3)43.76%;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喜湿润热带气候,适宜在海拔1000~2000 m,年降水1000 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具有良好的耐旱能力,在pH4.5~5.0和极端贫瘠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持久性和丰产性;适于建植高产、优质、耐久的放牧型草地;固土护坡能力强,适于作水土保持的先锋草种。  相似文献   

11.
严琳玲  张瑜  白昌军 《草业科学》2018,35(4):867-874,875
为筛选出性状优良的柱花草(Stylosanthes)品种,2011-2014年对13份柱花草品种(系)的株高、存活率、茎叶比、抗炭疽病能力、干草产量、种子千粒重和产量及养分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综合生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3份柱花草品系初花期在9~(-1)1月;TPRC2001-84柱花草植株存活率最高(72.6%),TPRC 2001-81其次(56.6%);13份柱花草品系均较抗柱花草炭疽病;TPRC 2001-84柱花草年均干草产量最高(15 968kg·hm-2),TPRC2001-81和热研20号其次(12 206和12 724kg·hm-2);TPRC 2001-85柱花草种子产量最高(56.7kg·hm-2);热研21号柱花草粗蛋白含量最高(21.57%),热研20号和热研21号柱花草粗脂肪和磷含量较高,热研20号(CK)柱花草钙含量最高,TPRC 2001-85柱花草钾含量最高。TPRC 2001-84、热研21号、TPRC 2001-85和TPRC 2001~(-1)柱花草的综合生产性能较优,适于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品种和生育期对柱花草饲用价值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热研2号(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No.2)、20号(S.guianensis cv.Reyan No.20)和21号(S.guianensis cv.Reyan No.21)3个品种柱花草不同生育期的营养成分含量,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3个品种柱花草体外发酵特征。结果表明,虽然在营养成分方面热研2号柱花草粗蛋白(CP)、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20号和21号(P0.05),但3个品种的体外产气情况却较为接近,只有热研21号柱花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和微生物蛋白(MCP)含量较低。不同生育期柱花草营养成分中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以及饲料相对值(RFV)随生育期呈现出较明显的规律性,CP含量先升高后降低,3个品种均是在初花期达到最高;ADF、NDF含量不断升高,RFV值不断降低。柱花草CP含量较高,纤维含量较低,是家畜生产所需的优质牧草。推荐营养期为利用柱花草饲喂动物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接种不同根瘤菌对热研5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Reyan No.5’)生长的影响,以灭菌后的石英砂为培养介质,将22株根瘤菌接种到热研5号柱花草根部,通过对干重、氮磷含量、有效根瘤数及固氮酶活性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确定各菌株对热研5号柱花草生长的影响情况,并筛选出高效的固氮菌株。结果表明:除接种菌株DF6和RJS9-1以外,其他20份菌株均能使热研5号柱花草结瘤,且显著提高其产量和氮含量,但不同菌株间接种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接种菌株YM11-1,SM5-1,PS5-1,DH4-2,LZ3-2,CJ和BS1-1对热研5号柱花草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影响较大,可作为热研5号高效固氮匹配菌株,而接种菌株RJS9-1,RJS6-1,PS2-1,CM2和DF6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内蒙古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黄花苜蓿、草原2号苜蓿在不同生育期总皂苷含量的变化,并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并采用Duncan法进行均值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返青期到初花期的植株总皂苷含量为紫花苜蓿〉草原2号苜蓿〉黄花苜蓿,紫花苜蓿的总皂苷含量极显著高于黄花苜蓿(P〈0.01);在盛花期和结荚期,草原2号苜蓿的总皂苷含量高于其他2个品种;成熟期黄花苜蓿的总皂苷含量最高。紫花苜蓿与草原2号苜蓿在结荚期的植株总皂苷含量显著大于其他生育期(P〈0.05),黄花苜蓿的总皂苷含量在盛花期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热研9号坚尼草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研9号坚尼草是1988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进的新品系,经鉴定后于1990年开始进行系列研究。结果表明,热研9号坚尼草不但保持了该属牧草高产优质的特点,干草产量18000kg/hm2·a,比对照增产40%,干物质含粗蛋白质7.90%,种子产量495.8kg/hm2,增产93.9%,而且具有耐酸瘦土壤、耐低温干旱、较耐荫蔽等特点,适宜在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热研2号柱花草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肥料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肥的配比对热研2号柱花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施N 4 kg/667 m2,P2O5 8 kg/667 m2,K2O 8 kg/667 m2(处理6),鲜草产量最高,为3 997.6 kg/667 m2。通过三元二次肥料效益函数求得热研2号柱花草的最佳施肥量为:N 4.33 kg/667 m2,P2O5 3.93 kg/667 m2,K2O 3.75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为3 862.5 kg/667 m2。热研2号柱花草营养成分中,有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在营养期高于初花期,粗纤维、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在营养期低于初花期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热研4号王草和桂闽引象草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热研4号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americanum cv.Reyan No.4)和桂闽引象草(P.purpureumcv.Guiminyin)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分析,以期为狼尾草属种质资源多样性保护利用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者染色体基数均为x=7。其中,热研4号王草为三倍体,有21条染色体,核型公式2n=3x=21=21m(3SAT),染色体相对组成I.R.L=9S+3M1+3M2+6L,3条染色体含有随体;桂闽引象草为四倍体,有28条染色体,核型公式2n=4x=28=18m(2SAT)+10sm(2SAT),染色体相对组成I.R.L=10S+6M1+4M2+8L,4条染色体含有随体。热研4号王草和桂闽引象草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0.15%和62.19%,属于1B型和1C型,其核型都属于比较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