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2年4月,连云港海关在进口美国原木中截获了一种大小蠹,后经专家鉴定为深沟大小蠹Dendroctonus murrayanae,为国内首次截获该有害生物。该小蠹在北美对松属等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入侵我国的风险很高,对我国林业生态资源构成严重威胁。国内对该小蠹报道较少。主要介绍了深沟大小蠹的主要鉴定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传播风险及防控措施等,以期为深沟大小蠹的鉴定与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小蠹属害虫是进出口木材、货物的木质包装中最易携带的害虫之一,是各国口岸检疫的重要目标。对截获的大小蠢做出快速准确的鉴定,是降低危险性大小蠢入侵我国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该文研究对象为隶属于大小蠹属中的粗点大小蠹,对其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鉴定特征以及传入风险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粗点大小蠹的检验检疫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红脂大小蠹在北京地区的发生与扩散规律,有效控制其在该地区的扩散蔓延,该文通过实地调查、引诱剂监测等方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红脂大小蠹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多年监测。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在门头沟地区仅为害油松且主要为害健康木,成虫发生期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扬飞盛期出现在5月中下旬;其发生和扩散与该虫自身极强的飞翔能力及疫区和该地区频繁的运输往来关系极大。该研究结果为科学防控红脂大小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红脂大小蠹、华山松大小蠹和云杉大小蠹形态学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陕西省渭南地区的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秦巴林区的华山松大小蠹 (D. armandi)和祁连山林区的云杉大小蠹(D. micans)的形态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大小蠹在形态特征、危害症状等方面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红脂大小蠹是目前危害油松最严重的害虫之一。介绍了该虫对通辽市南部山区油松 林的危害现状,并分析了其对森林潜在的危险性,提出了防控红脂大小蠹扩散、蔓延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松大小蠹随北美原木进口进入我国传入、定殖、扩散风险以及经济重要性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防范该虫随进口北美原木传入我国的检疫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华山松大小蠹和红脂大小蠹过氧化氢同工酶酶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华山松大小蠹和红脂大小蠹的过氧化氢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和红脂大小蠹成虫的过氧化氢同工酶具有明显的差异,2种大小蠹过氧化氢同工酶种间差异主要表现在酶带带数、迁移率、酶带染色深浅、酶带宽窄等方面.而同种个体之间几乎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黑脂大小蠹是美国东南部地区危害松危杉类针叶树种的害虫。为了解黑脂大小蠹在我国潜在危害范围和程度,研究采用CLIMEX模型与ArcGIS分析相结合的预测方法,通过选择黑脂大小蠹适生且危害严重的3个基准点与中国气候点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基准点与我国的701个气候点气候数据的相似程度,确定黑脂大小蠹在我国的潜在适生范围。结果表明黑脂大小蠹在我国可能适宜其定殖的地区范围较广,其中,贵州、四川东部、重庆、湖北、湖南北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华中地区是黑脂大小蠹的潜在最适生区。  相似文献   

9.
对红脂大小蠹的发生期与林间植物物候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编制出了红脂大小蠹发生期的物候关系表,以期为红脂大小蠹的测报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红脂大小蠹是一种林业检疫性害虫,在我国北方地区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该文总结了红脂大小蠹的特征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防治红脂大小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陕北地区制定红脂大小蠹早期监测、预警及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红脂大小蠹的地理分布及其环境因子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红脂大小蠹在陕北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检测环境因子对红脂大小蠹生存的阈值。结果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红脂大小蠹潜在生境分布的精度较高;红脂大小蠹生存的适宜区主要在陕西黄龙县的中部和南部、宜川县的东南部、陕西韩城市的西北部、旬邑县的东北部和黄陵县的西南部等,中等适宜区位于适宜区周围;最冷月最低气温、最干月降雨量、等温性和最热月极高温度是影响红脂大小蠹生存的主要因子,各因子红脂大小蠹生存阈值分别为-12.5~-10.8℃、4.1~5.45 mm、27.5~29.7 和22.5~25.8℃。加强红脂大小蠹适宜区和中等适宜区的防控和监测,对防治红脂大小蠹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红脂大小蠹生物学与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是近年严重危害我国北方油松林的森林害虫。本文总结了5a来我国红脂大小蠹的生物学和防治方法研究进展,建议在防治红脂大小蠹时,应加强检疫工作,防止扩散,加强天敌利用工作,大力发展信息素防治法,同时积极研究新的化学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及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华山松大小蠹感光和光选择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对华山松大小蠹复眼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华山松大小蠹复眼呈长椭圆形,位于头部两侧;眼表面光滑平坦,小眼间隙被覆有感觉毛。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复眼的小眼组成数目分别为238~250和187~202;雌性小眼间隙着生有角膜乳突;复眼中心区域小眼呈正六边形,边缘区域的小眼为不规则的四边形或六边形。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复眼具有典型的无晶锥并列像眼。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复眼由1个角膜、1个晶锥体、2个初级色素细胞、8个小网膜细胞和其特化的视杆、若干个次级色素细胞和基膜构成。视杆属于半集中型视杆。【结论】华山松大小蠹雌雄成虫复眼具有相同的内部结构,但雌性成虫复眼分辨能力和可见距离稍优于雄性成虫。  相似文献   

14.
华山松大小蠹幼虫分布状态及最佳抽样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陕西省留坝县的华山松(Pinus armandi)林区,对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种群密度、分布状态和抽样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幼虫密度在华山松树干1~10 m高度范围内各不相等;危害致死华山松成年树的华山松大小蠹种群密度为23.2~52.8头·dm-2,平均37.4头·dm-2;平均值与树干4 m高处样方虫数均值接近;华山松大小蠹幼虫在树干上集中分布于树干7~8 m高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红脂大小蠹这种虫害发生的特点,原因的分析,介绍了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技术及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世界大小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小蠹属重要种的发生、为害的介绍和所有种形态、分布的总结,明确了D.rhizophagus的分类地位,列出大小蠹属19个种的检索表,供研究使用,以加强检验检疫,维护我国农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7.
王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107-109
利用引诱剂对北京门头沟地区红脂大小蠹蛾发生情况进行了连续多年的监测,并结合北京油松的实际生长和分布情况,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进行了防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地区红脂大小蠹综合控制策略,为有效控制该地区红脂大小蠹危害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红脂大小蠹是危害松林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国家级的检疫对象,具有分布广、危害大的特点。目前尚未传入辽宁省,为了有效监测该害虫,根据辽宁省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对红脂大小蠹具体监测时间、监测范围及监测办法进行详细分析说明,为各地区进行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野外定点调查的方法,观察研究了不同海拔地区华山松大小蠹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结果表明,秦岭西部华山松大小蠹以幼虫越冬,华山松大小蠹存在世代重叠现象,在同一样地也可能存在第2代成虫与越冬代幼虫羽化的成虫同时扬飞的现象,但大部分华山松大小蠹也能完成2个世代。宝鸡市马头滩林业局在多年来各种防治方法经验累积的基础上,采取综合防治方法控制华山松大小蠹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克隆华山松大小蠹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规律进行研究,以揭示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华山松大小蠹克服寄主抗性及物质转运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RT-PCR和RACE克隆华山松大小蠹谷胱甘肽S-转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华山松大小蠹幼虫、蛹和雌雄成虫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cDNA全长为973bp的华山松大小蠹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并命名为DaGSTe1(GenBank登录号:KJ637332),其编码一个由2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质量约为23.567ku,理论等电点为7.90。华山松大小蠹DaGSTe1与山松大小蠹DpGSTe1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最高,达94%。根据对系统发育树的分析推测,DaGSTe1属于Epsilon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DaGSTe1蛋白三维结构包括一个N端结构域和一个C端结构域,其中N端结构域包括典型的4个β片层和3个α螺旋(β1α1β2α2β3β4α3),C端结构域包括5个α螺旋(α4α5α6α7α8)。DaGSTe1基因在华山松大小蠹不同发育期均有表达,其中在雄性成虫中的表达量最大,为幼虫和蛹的8倍,雌性成虫的4倍。【结论】克隆得到了华山松大小蠹谷胱甘肽S-转移酶家族基因DaGSTe1,推测该基因具有降解寄主毒素的作用,而且参与华山松大小蠹雄性特异性激素的转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