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6个生长势各异的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各品种的叶片横切结构,并分别测定了6份供试材料叶片各生理指标的差异,以揭示葡萄品种生长势差异的相关机制。结果表明:各供试材料的叶片横切结构及生理指标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弱生长势品种"维拉莎"和"京秀"新梢生长速率慢、生物量积累少;在叶片横切结构上这2个品种表现出中脉厚度小、叶脉突起度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大等特征,且与强生长势品种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符合弱生长势品种的解剖学特征;此外,"维拉莎"和"京秀"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而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则显著低于其它品种,这些也符合弱生长势品种的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不同矮化砧木叶片酶活性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乔化砧、半矮化砧、矮化砧3类矮化程度不同的苹果砧木为试材,研究比较了不同砧木叶片内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矮化程度的砧木之间叶片内的POD(过氧化物酶)、IOD(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差异较大,并且乔化砧木的酶活性显著低于半矮化、矮化砧木的酶活性;不同砧木间春季叶片内源激素IAA(生长素)、ABA(脱落酸)、GA(赤霉素)和ZR(玉米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并且春季矮化砧木叶片的IAA/ABA比值显著低于半矮化与乔化砧木.因此,可以利用叶片内POD、IOD活性与春季叶片的IAA/ABA比值预测砧木的矮化性.  相似文献   

3.
以紫花苜蓿"大叶苜蓿""维多利亚""阿尔冈金"为试材,采用土培法,研究了硒胁迫对3种紫花苜蓿叶片酶促防御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μmol·L-1Se时,硒胁迫显著提高了3种紫花苜蓿叶片SOD、APX、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e为900μmol·L-1时,SOD、APX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MDA含量显著增加,而CAT、POD活性显著降低。不同品种间抗氧化酶活性相比,"大叶苜蓿"抗氧化酶SOD、APX、POD、CAT活性显著高于其它2个苜蓿品种,且差异显著。综合评价表明,"大叶苜蓿"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为"阿尔冈金","维多利亚"苜蓿的抗氧化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不同倍性西瓜植株发育时期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以同基因型不同倍性(2x、3x、4x)西瓜品种‘蜜枚’为供试材料,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西瓜植株生长过程根、茎、叶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油菜素内酯(BR)5种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叶片中各个内源激素的含量均较高,而茎中含量相对较低;IAA、ABA含量在不同倍性西瓜的根、茎、叶中都相对较高,而GA、BR含量相对较低;5种内源激素含量在不同倍性间差异不明显,在各发育时期不同倍性间有差异。本研究初步阐明了不同倍性西瓜植株发育过程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为以后深入研究西瓜内源激素积累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樱桃品种‘樱砧王’‘马哈利’‘大青叶’‘桑缇娜’‘晚丰’‘艳阳’为试材,进行室内抗茎腐病测定,并对叶片厚度、表皮细胞厚度、气孔大小、感病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研究了樱桃叶片表型及抗性酶在抗茎腐病中的作用,以期为田间种植或选育抗病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供试的6个樱桃品种叶片厚度、表皮细胞厚度、气孔大小均有差异,但与抗性无明显相关性;樱桃被茎腐病菌侵染后,SOD、POD、CAT活性均有增加,抗病品种增加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樱桃的叶片厚度、表皮细胞厚度、气孔与抗茎腐病无明显相关性;抗性酶SOD、POD、CAT在对茎腐病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盛丰"白萝卜种子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萝卜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萝卜幼苗镉的耐受性及植物修复作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镉胁迫下,萝卜幼苗根、茎、叶生长受到抑制,其中根、茎受到影响最为严重;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抗氧化活性随镉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桃豫农矮化砧木1号的矮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  王政  方庆  李成斌 《果树学报》2007,24(5):589-594
以豫农矮化砧木1号(Prunus persica L.cv.dwarfing rootstock Yunong1)、毛桃(P.persica L.)、寿星桃(P.persi-ca L.var.densa Mak.)、毛樱桃(Cerasus tomentosa Thunb.)和豫甜桃为试材,研究了豫农矮化砧木1号的矮化机制。结果表明,豫农矮化砧木1号的木质部导管长度、长宽比、叶片和韧皮部POD酶活性均居毛桃与寿星桃之间;叶片内源激素中生长素(IAA)的含量、细胞分裂素类与生长素的比值(ZR/IAA)均与豫农矮化砧木1号的矮化性状呈显著相关性;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显示豫农矮化砧木1号第9、13处有特异蛋白,而毛桃和寿星桃均没有;第10处蛋白质丰度有差异,依次是寿星桃>矮化砧木>毛桃;解剖结构显示豫农矮化砧木1号为砧木的嫁接部位愈合良好,且愈合部位出现4处漩涡纹。POD酶活性、内源激素的含量、导管和嫁接部位解剖结构的差异均是影响豫农矮化砧木1号矮化的因子。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马铃薯试管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6000)(PEG-6000)模拟根际水分胁迫法,对马铃薯试管苗进行了水分胁迫处理,选用了陇薯3号和大西洋2个品种,设对照(0% PEG)和处理(10% PEG)2个水平,对MDA含量和消除活性氧代谢的保护酶(CAT、POD和SOD)的活性进行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水分胁迫后,马铃薯试管苗叶片MDA含量、CAT、POD和SOD活性上升;再经过一定时间的水分胁迫后,陇薯3号和大西洋叶片MDA含量、CAT、POD和SOD活性分别达到不同峰值,随后各品种活性氧清除酶类SOD、POD和CAT活性及MDA含量开始下降;当解除水分胁迫后,CAT、POD、SOD活性开始上升,MDA含量降低,试验中2个马铃薯品种对水分胁迫敏感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2个金铁锁四倍体材料(T1、T2)及1个二倍体金铁锁组培苗(CK)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倍性金铁锁组培苗的茎、叶解剖结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倍性金铁锁组培苗叶及茎的相关性状均差异显著。不同倍性金铁锁均无明显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四倍体金铁锁T1与T2叶片厚度分别是二倍体的1.77、1.60倍;叶主脉厚度分别是二倍体的2.34、1.67倍。四倍体金铁锁T2的茎直径横切大小为二倍体金铁锁的1.40倍,而T1和T2的茎导管横切大小分别是二倍体的1.81、1.23倍;四倍体T1和T2的茎中空横切大小分别是二倍体的1.80、1.73倍。可见,金铁锁经多倍化处理后,其茎、叶的解剖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异。研究结果可为金铁锁多倍体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菜豆品种A18和矮化细茎突变体nts为试材,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基因定位等方法,探究菜豆茎的生长发育机理和茎矮化细化形成的分子机制,以期初步定位矮化细茎基因.结果 表明:nts的株高、主茎粗、顶端茎粗、分枝数、节数、百粒质量等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野生型,胞间CO2浓度较野生型增高;随着植株生长,nts的抗氧化物酶(SOD、POD、CAT)活性均较野生型降低,超氧阴离子(O2-·)含量较野生型增加.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为单基因隐性遗传,并将其初步定位于8号染色体SSR标记SSR47和SSR65之间,物理距离为574 kb,该区间内共有67个注释基因.  相似文献   

11.
以抗病品种G087和感病品种G025为试材,研究了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对大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120 h内,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叶片SOD活性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均在96 h达到峰值,但抗病品种SOD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随着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时间的延长,感病品种叶片POD和PAL活性均呈先持续升高后稍下降的趋势,均有1个峰值|而抗病品种叶片POD和PAL活性均出现2个峰值,POD活性的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48 h和96 h,PAL活性的2个峰值分别出现48 h和120 h|抗病品种酶活性的最大峰值高于感病品种。在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的大部分时间内,抗病品种叶片MDA含量低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叶肉组织结构比感病品种紧密|经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两个品种叶片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的密度都比处理前增加,抗病品种叶肉组织结构比感病品种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2.
以黄瓜‘中农18’为试材,在苗期采用黑籽南瓜作为砧木采用插接法进行嫁接换根,对嫁接苗与自根苗进行干旱胁迫,测定株高、茎粗、干物质质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根系活力、脱落酸(ABA)含量、玉米素(ZR)含量,研究干旱胁迫对嫁接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黄瓜逆境生理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嫁接苗、自根苗的生长发育均受影响,表现为株高、茎粗、干物质质量的积累减缓,与自根苗相比较,嫁接苗的株高、茎粗、干物质质量较高,处理9 d后分别达17.54 cm、6.24 mm、1.2 g。进一步分析生理指标,可以发现干旱胁迫对黄瓜嫁接苗、自根苗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表现为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内源激素含量在前期表现为升高,后期开始下降,MDA含量逐渐升高,嫁接苗的根系活力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自根苗的根系活力逐渐下降。除MDA含量外嫁接苗的生理指标均高于自根苗,嫁接苗的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根系活力、内源激素含量最高峰达2.58...  相似文献   

13.
4个酿酒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酿酒葡萄品种的抗寒性强弱,筛选出具有较好抗寒性的品种。【方法】以引进的3个酿酒葡萄品种‘北冰红’、‘左优红’、‘双红’以及石河子主栽品种‘赤霞珠’的1 a(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低温处理后各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应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供试品种的半致死温度,并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品种的抗寒力进行比较。【结果】4个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先升后降,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升高,POD活性下降。【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判4个品种抗寒性大小依次为‘双红’‘左优红’‘北冰红’‘赤霞珠’,研究结果为酿酒葡萄的引种与栽培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油豆角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原 《北方园艺》2011,(6):144-145
应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技术,通过相似系数比较和聚类分析,比较7个油豆角品种不同器官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品种POD活性不同,同一品种不同器官的POD活性也不同,根部的POD活性高于叶的,而叶片的高于茎的;不同器官POD酶谱不同,同一器官不同品种的酶带数也不尽相同;‘油豆子’、‘俏春大荚油豆王’和‘齐研五号架油豆’亲缘关系比较近;‘俏春3号地油’与‘油豆子’的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5.
以6个抗蚜性不同的西瓜品种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蚜虫危害对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蚜虫危害对抗、感蚜虫西瓜品种叶片组织内PPO、POD、CAT、SOD、AsA-POD活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抗蚜虫品种叶片组织内PPO、POD、CAT、SOD和AsA-POD活性显著升高;感蚜虫品种叶片组织内PPO、POD、CAT、SOD和AsA-POD活性无显著变化;说明PPO、POD、CAT、SOD和AsA-POD活性与西瓜抗蚜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孙睿  邵红  刘娟  王红康  于洋 《北方园艺》2012,(16):88-89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对北马兜铃营养生长期根、幼茎、老茎、叶柄、未展开幼叶、展开幼叶和成熟叶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马兜铃营养生长期7个组织器官共有10条POD酶带,其POD同工酶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未展开幼叶的POD同工酶酶带丰富、活性较强、含量较高,是POD同工酶分析最好的材料,而成熟叶片由于POD酶种类太少,最不适合作POD同工酶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长富2号""新红1号"和"红富士"芽变优系苹果为试材,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法,比较了3份供试材料叶片的解剖结构,测定3份材料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上表皮组织厚度、下表皮组织厚度、CTR、SR和栅海比等8个与抗旱性相关的生理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对3份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份供试材料的叶片解剖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芽变优系和"新红1号"的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和叶片较厚,极显著大于"长富2号"。由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出3份供试材料抗旱性强弱的顺序依次为"新红1号"芽变优系"长富2号"。综合分析表明,芽变优系具有叶片厚、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厚等短枝型苹果的特征,其抗旱能力强于长枝品种"长富2号"。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本地曼赛龙柚Citrus maxima cv.Mansailong为砧木,取引进的9个葡萄柚C.paradisi Macf.品种为接芽,采用带木质部"T"形芽接法嫁接,研究了接穗和砧木枝条愈伤组织及嫁接后接口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曼赛龙柚上,火焰、亨路比、瑞路比和里德马叙等4个葡萄柚嫁接愈合最好,矮化和哈路比愈合最差,POD、SOD和CAT三种酶的活性与葡萄柚嫁接愈合密切相关,且其活性差异程度可以作为葡萄柚嫁接亲和性的预测酶,PPO活性与嫁接亲和性间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9.
苹果紧凑型品种和矮化砧木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不同矮化程度的苹果品种、砧木和嫁接植株为试材, 研究了春梢旺长期茎尖和春梢停长期叶片的内源激素变化。结果表明, 与普通型品种相比, 紧凑型品种茎尖和叶片中的赤霉素(GA1+3) 含量显著降低而细胞分裂素(CTKs) 含量显著升高, 紧凑型品种的CTKs/ GA1+3约是普通型品种的4. 78~6. 24 倍。不同矮化程度的砧木间相比, 春梢停长期叶片中, M9 的IAA 含量比平邑甜茶降低了53. 7 %。以M26作中间砧, 显著降低了接穗叶片和基砧新根中的IAA 含量; 但以新红星作中间砧则影响较小。将M26中间砧与紧凑型品种组合, 与乔砧普通型植株相比, 春梢停长期叶片和新根中IAA 含量分别下降了46. 1 %和33. 3 %,CTKs/ GA1+3是其2. 8~3. 6 倍, 其变化幅度大于单一应用矮化砧、紧凑型品种的植株。因此, 紧凑型、矮化砧具有不同的激素调节机制, GA、CTK在紧凑型品种矮化中起重要作用, 而矮砧的矮化可能与IAA 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套袋对荔枝果实光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套袋作为果树栽培技术 ,对改善果实色泽具有显著效果 ,套袋在苹果〔1— 2〕、梨〔3— 4〕、葡萄〔5〕、桃〔6〕、石榴〔7〕等果树上应用较多 ,龙眼 〔8〕、沙田柚〔9〕也开始应用 ,荔枝尚少见报道 ,本试验对比研究了 6种套袋材料对荔枝品种妃子笑的影响 ,以期能提出促进荔枝果实着色、提高荔枝品质的套袋材料及套袋技术。1 材料和方法  试验于 1997— 1998年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广东省荔枝科普基地进行 ,供试品种为 7~ 8年生的妃子笑 ,砧木为淮枝 ,供试果园为矮化园 ,行株距 3m×2 m,树势中等。套袋处理共 6个 ,即硫酸纸袋、无纺布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