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遗产旅游资源利用、开发不能适用"经济资源"的"资源配置"方式,因为它不属于纯经济性"生产资源"主体,而更多的属于"历史资源"范畴,是以"存在"方式为其价值形式、以超"经济性贡献"方式为其意义形式,最具有的性格内涵更多是"非经济性"。世界遗产旅游资源运用"市场化经营"的经济模式,必然发生旅游经济"市场经营"的"经济性目的"与"不可再生性遗产"旅游资源的"原生保护性目的"如何统一;旅游经济市场的"经营风险性"与"不可再生性遗产"旅游资源的"资源确保性"如何统一;旅游市场经营者的"经济素质"与"不可再生性遗产"旅游资源的"历史素质"如何统一等诸多无法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表饮品"茶"义的词语中,单音词主要以"茶"为主,双音词主要以"茶叶"为主。其中词语"茶"的书写形式有两个,即"荼"与"茶",两者为古今字的关系,陆羽《茶经》以前均写作"荼",陆羽《茶经》以后逐渐被"茶"字代替。"荼"被"茶"代替,与"荼"在古代所承担的语义功能相对过多有关,也与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密不可分。"茶叶"组合最初是一个词组,表"茶树叶子"之义,直至明代文献中"茶叶"才完全凝固成一个表"茶"义的双音词,"茶叶"一词的使用真正成熟时期是在清代。清至现代汉语中,单音词"茶"与双音词"茶叶"共同担负起表"茶"义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春秀 《农业考古》2012,(1):154-156
枷同"耞",是我国农家常用的农具之一,一种手工脱粒工具。始见于先秦。汉代有"佥"、"摄殳"、"度"、"棓"、"柫"、"柍"、"桲"等称呼。晋代前后称"连枷"(或"连架")、"连耞"。明代何孟春《余冬序录》卷50:"打稻具,古谓之拂,今吴人谓之连枷,楚人谓之掉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用工荒"和"农民荒"愈演愈烈。"用工荒"意味着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不足,"农民荒"意味着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供不应求。"用工荒"和"农民荒"同时出现是否是因为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带着这样的疑问,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证实"刘易斯转折点"并没到来,并深入分析了"用工荒"和"农民荒"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5.
市场动态     
"宅生活"催生"宅经济"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宅"在家中点击鼠标购物,这些"宅男"、"宅女"催生了新商业模式,带来了新商机与新"商业思维",虚拟社区网站开始成为年轻人不用外出的"聚会场所"。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观点有三,一是动词、形容词后的"着呢"不是一个词,不能把形容词后的"着呢"和动词后的"着呢"相提并论。二是动词后的"着呢"是动态助词"着"和语气助词"呢"的结合。三是形容词后的"着呢"中的"着"已经转化为不独立的语助词。  相似文献   

7.
一个个长方形的灯笼,用高粱秆或铁丝扎起,糊着透亮的白纸,纸上画着五彩的图画:有"唐僧取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七仙女下凡";有"包拯怒铡陈世美"、"穆桂英挂帅出征"、"花木兰替父从军";有"喜鹊喳喳闹枝头"、"鲤鱼嬉戏水中游"、"龙虎相争精神抖";有"牡丹花开富贵来"、"梅花雪中透馨香"、"秋菊傲霜斗芬芳"……飞禽走兽,虫草花鸟,神话传说,英雄故事,应有尽有,令人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8.
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框架下,提出了"农村承包经营户"是否等于"农户"的问题,进而以《民法通则》、《民法总则》、《农村土地承包法》诸条文为分析对象,具体检讨了学界区分"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农户"的三个理由。得出了"农村承包经营户"并非自然人,"农村承包经营户"等同于"承包经营的农户"的结论。揭示出"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农户"的关系,其实是一个"白马非马"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真实项目体验的《植物造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造景设计"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仅少数农林高校近年开设,但其传统教学普遍存在"四轻四重"的问题。笔者基于对园林专业"项目驱动式体验教学"的多年探索与实践,分别从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基于真实项目体验的教学模式特征"、"课程设计"、"模式构架"、"项目模块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景观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其"卓越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动物称谓是每种语言中必不可少的,古汉语中关于雌性动物称谓的词语较多,如"雌"、"母"、"牝"、"草"、"骒"、"(牛字)"、"女"、"羭"、"牂"、"羠"、"沙"、"牯"、"阴"、"娄"等。这些词语体现了汉语共时分布与历时更替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研究这些词语的用法及发展变化情况,并以此探讨汉语雌性动物称谓词的更替情况。下面具体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