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种催青的好坏直接影响蚁蚕孵化、蚕茧产量和质量,是养蚕生产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和生产布局的调整,养蚕业从过去较集中的生产队养蚕转变为分散到千家万户养蚕;同时新蚕区迅速发展,养蚕新手多,不懂得蚕种催青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发现蚕户把蚕种拿回家后,除个别有加温补湿催青外,大多数都是没有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 春季气候温和,桑叶生长茂盛叶质好,蚕作较为稳定,容易高产稳产、所以量叶多养,养好春蚕是发挥春季生态优势争取蚕茧增产的关键。怎样才能促使蚕儿体壮茧优呢?俗语说:苗好一半收,这就涉及到蚕种催青技术。春季蚕种出库后,人为的将蚕种保护在合宜的温湿度环境中,使胚子顺利的发育、蚕卵颜色由灰色、紫色逐渐变青直至孵化,这一操作过程叶做催青(也叫暖种),经过催青的蚕种孵化齐一,蚁体健壮,並在预定时间孵化,发育的各个阶段都能吃到适熟的桑叶,所以对蚕儿健康生长十分有利。如不催青,蚕种在自然温度中也能孵化,但自然温度忽高忽低就会造成蚕种孵化不齐,蚁蚕体质虚弱;就易发病而且也无法预知收蚁日期,不利桑园蚕室工作的安排。因此催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春蚕更是如此,催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3.
宋薇 《蚕桑通报》2009,40(4):56-56
缙云县春蚕一期饲养5张蚕种以下的农户占大多数,尤其是养1-2张的户为数不少。对于饲养张数少的户来说,补催青加温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小蚕共育,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全面推广,暗火加温也总是局限在部份大户里。所以每年春蚕、晚秋蚕种补催青都会遇到许多问题,要么不加温,自然温度;要么用一个火盆,明火加温,造成蚕种烘死或孵化不齐。  相似文献   

4.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且技术性很强,它关系到蚕种孵化高低、蚕发育整齐度和强健度。近年来,随着广大蚕农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对蚕种的孵化率,特别是蚕种一日孵化率的提高愿望最为迫切。但是,影响蚕种一日孵化的因素很多,如品种差异、原蚕饲养、采种技术、蚕种保护、浸酸处理、催青技术、补催青等。  相似文献   

5.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蚕桑科技业务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催青处理后,把蚕种在孵化前一天(转青期)分发到各小蚕共育户,各小蚕饲养农户再按照标准的四大环境要素要求继续进行孵化前处理的过程。蚕种补催青是小蚕孵化的前奏,是收蚁工作开始的前提,也是养好小蚕的基础工作。做好蚕种的补催青工作,是确保孵化齐一,数量充足,促使小蚕体质强健的一项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6.
蚕种催青直接关系到孵化率高低和蚕体强健度,是蚕茧丰收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农村小蚕共育弱化,分户养蚕多,蚕种补催青条件差,蚕种分得散.催青工作要达到适时发种,准时收蚁,一次收尽,确保蚁蚕头数,笔者认为,重点要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2,39(1):26-26
春季养蚕广西一般是在 3月中旬至 4月上旬 (惊蛰至清明 ) ,这时候的气候特点是低温多湿 ,而蚕是属于变温动物 ,其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蚕正常生长的适合温度范围是 2 0~ 30℃ ,在这范围内 ,温度越高 ,发育越快。超过 30℃发育的速度则反而缓慢。但是很多蚕农不知道温度低对蚕儿生长发育有影响 ,领回来的蚕种不进行人工加温补催青 ,而是放在自然温度中等待蚕种孵化 ,往往比正常适温催青的蚕种孵化时间推迟 5~ 7天 ,而且孵化不整齐 ,蚁体弱等。养蚕期间温度低于 2 0℃以下 ,也不加温 ,任蚕自然发育 ,使蚕期比正常经过延长 1倍至 2倍…  相似文献   

8.
陈大志 《蚕桑通报》2009,40(3):54-55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蚕桑科技业务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催青至转青后,及时将蚕种分发给各小蚕共育户或小蚕饲养农户,再由农户按蚕种对温湿度、空气的、光线等气象要素的生理要求,以及生产上的要求.继续进行孵化前处理的过程。蚕种补催青关系到小蚕孵化能否齐一,孵化率是否高,蚁体是否健壮,收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这也是养好小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的开始,催青期间能否合理保护,关系到孵化齐一,蚁体强健、蚕茧优质高产和蚕农的利益。特别是新蚕区,催青设施不齐,技术素质又差;蚕种数量虽少,但分布面广而分散:在同一加温室,一期蚕种催青好多个不同的品种,要做  相似文献   

10.
王玉云 《四川蚕业》2003,31(1):39-40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蚕桑生产已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化发展 ,传统的养蚕技术已满足不了现代蚕业发展的要求。为了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 ,改革传统的养蚕方法 ,我们从试点到扩面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 ,摸索出一套省力化养蚕技术 ,增强了比较效益和优势 ,促进了蚕桑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 蚕种催青省力化催青是蚕儿发育的初始保护阶段 ,是养好蚕的基础。传统的催青方法蚕种所感受的温湿度不均匀 ,造成蚕种孵化率低。为此我县 1 995年建成并使用双向匀风式恒气流自动控制蚕种催青系统 ,提高了蚕种催青质量 ,蚕种一日孵化率均在 95%以上 …  相似文献   

11.
养蚕生产的蚕种催青,通常是将蚕种放在25~26℃、相对湿度75~85%的条件下保护孵化。对普遍品种而言,催青温度如果超过30℃或低于20℃、相对湿度高于90%或低于60%,均不利于蚕胚胎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蚕卵不能孵化。为进一步探讨高温干燥催青对蚁色限性雌雄蚕体的影响,我们就蚁蚕生命力进行了试验调查。  相似文献   

12.
蚕种催青从丙_2胚子到蚁蚕孵出,时间极为短促,生理变化迅速而又复杂,所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很大,特别是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如能合理催青,促使蚁蚕孵化齐一,对养好蚕是重要的前提。古代劳动人民单家独户养蚕,对于蚕种的催青,多是用包袱包好蚕种放在睡床的棉被上,盖上棉衣,或由老年妇女把蚕种贴在  相似文献   

13.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中一项操作精细、技术性强,直接影响蚁蚕孵化、蚕儿体质强健的关键环节。射洪县这几年随着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发种量不断增加,目前年发种量20多万张,季催青多达7万张,催青工作则更重要,催青的责任也就更重大了。据本人20多年的普种催青实践,从蚕种出库,催青人员的确定,催青设备的配制,催青中温湿  相似文献   

14.
沈汉初 《蚕桑通报》1995,26(4):48-49
做好一代杂交蚕种催青工作的体会湖州催青室沈汉初蚕种催青直接关系到孵化率的高低和蚕体的强健度,是蚕茧丰收的基础和重要关键。目前农村分户养蚕,补催青条件差,蚕种分得散,蚕种催育必须既要照顾到蚕农分卵方便,又要考虑到一日孵化率高,达到适时发种,准时收蚁,一...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广大蚕农实行分户养蚕,蚕种的催青、发种工作,处处要考虑有利并方便蚕农。掌握好蚕种催青技术和管理,不但直接影响蚕卵孵化齐—和蚁体强健,而且是保证蚕茧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几年来我们新市催青室通过实践调查和  相似文献   

16.
<正> 养蚕始于催青,养蚕成绩的高低与蚕种催青质量十分密切。因此,提高蚕种催青质量是养好蚕的首要环节。在蚕种催青过程中,影响胚子发育的因素是温湿度。按照蚕种胚子发育阶段,控制好目的温湿度至关重要。过去蚕种催青,春季用木炭升温;夏秋季温度高催青采用搭凉棚、风扇、冰块等办法降温,控制催青过程中的温湿度,由于传统催青  相似文献   

17.
戴渊  郑伟丽  张甜  陈贺 《四川蚕业》2007,35(2):42-42,46
蚕种从县级以上催青室发放以后,需要在蚕农家中存放1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孵化,这段时间的蚕种保护称为补催青。其作用非常重要,关系到蚕种能否孵化整齐,能否在蚕期中间顺利饲养。多年以来,受各种条件制约和影响,我县蚕种发放以后,绝大部分由蚕农分户自主保护,经常出现因蚕农技术水  相似文献   

18.
张辉 《四川蚕业》2015,(1):27-29
补催青工作是蚕种催青工作的延续,是联系蚕种催青与孵化的关键环节,补催青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蚕种的一日孵化率,是决定蚕体发育是否整齐、蚕体强健与否、蚕病发生率高低等的重要因素,与广大蚕农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的第一关,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蚕种孵化,进而影响到蚕茧产量和质量.蚕种胚胎解剖是蚕种催青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20.
<正> 蚕种孵化好坏,固然与蚕种质量、冷藏及催青技术等有密切的关系,但也不可忽视补催青工作(包括转青后领种途中),如处理不妥,同样会影响蚕卵的孵化。就我县近几年统计,几乎每一蚕期都有一定数量的蚕种不孵化,或孵化率甚低。为此,我们结合生产实际作了这方面的试验和调查,以探讨补催青环境与蚕种孵化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