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掌握亮壮异蝽Urochela distincta的生物学特性,采用样线调查法和五点取样法等方法,于2009—2021年对幕阜山自然保护区的亮壮异蝽进行连续监测和调查。结果表明:亮壮异蝽在幕阜山1 a 1代,主要分布于海拔1 300 m以上的区域,以成虫在水渠石缝、近水崖缝、树皮裂缝和房屋墙角处越冬;越冬成虫5月中旬开始活动,6月初开始产卵,6月下旬或7月上旬若虫开始活动,8月上中旬为成虫盛发期,10月上旬陆续越冬;该虫可取食豆梨Pyrus calleryan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栎树Quercusspp.、榆树Ulmus pumila、椴树Tiliaspp.、女贞Ligustrum lucidum、乌桕Sapium sebiferum等多种阔叶树的叶片,尤其喜欢在女贞、豆梨上栖息和危害,同一植物嫩叶的受害率均高于生长叶和成熟叶;自2019年以来,幕阜山自然保护区的亮壮异蝽种群数量呈现递减趋势,且存在逐渐向低海拔区域扩散的迹象。研究结果可为监测亮壮异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黑门娇异蝽(Urostylis westwoodi Scott)属半翅目异翅亚目异蝽科。在山东省已知该虫分布于鲁中泰蒙山区,是为害麻栎、栓皮栎嫩芽和幼叶的主要害虫。我们于1979年春至1985年春在费县塔山林场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3.
在受害白榆植株上观察红足壮异蝽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集安市气候条件下1 a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5月中旬成虫进行交配,约10 d左右开始产卵,卵期约15 d;6月中旬卵开始孵化,7月上旬为孵化高峰期;若虫共脱皮5次,历期约为60 d;8月中旬若虫开始羽化为成虫,9月上旬为羽化盛期;10月下旬全部进入越冬状态。可捕杀交配期成虫和卵,或在若虫初期喷洒10%吡虫啉2 000倍液、1.2%苦参碱乳油1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正> 淡娇异蝽属半翅目异蝽科,它是近几年发现的板栗毁灭性害虫之一。该虫自1978年以来.先后在河南省信阳、安徽省六安、湖北省黄陂、江西省等板栗产区暴发成灾,从而导致大面积板栗树枯死。如1980年信阳县因该虫危害死掉30年生左右栗树300多公顷,还有400多公顷绝产,给当年的板  相似文献   

5.
白僵菌(Beauveria bassana(Bals·)Vuill·)属半知菌类的虫生真菌,寄主范围达10个目200多种昆虫,我区各地均有分布,马尾松毛虫、松茸毒蛾、条毒蛾、茶黄毒蛾、八角叶甲、八角尺蠖,以及叶甲、叩甲、吉丁虫、象虫类、蝽类等森林害虫均有感病死亡。我区有自1960年开始对其进行研究,1971年后广泛应用于大面积防治,据不完全统计,1971—1988年全区应用防治松毛  相似文献   

6.
卵圆蝽Hippota dorsalis(Stal)属半翅目,蝽科的卵圆蝽属。1981年森林昆虫普查,我市安吉和德清两县部分竹林中发现成虫,但未造成危害。1984年该虫在莫干山大爆发,为害面积500余亩,毛竹枯死1.2万余株。1985年继续扩大,莫干山周围乡、村的竹林相继爆发成灾,大量毛竹枯死,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了摸清该虫在我市的分布、为害情况以及发展趋  相似文献   

7.
新疆首次发现杨赤叶甲的两种天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首次发现杨赤叶甲的两种天敌文\李勤忠张互朵朱保志李学斌图\朱保志1997年7月至8月,在新疆堆城县清水河镇一大队一队农田房护林箭杆杨树上,发现杨赤叶甲的两种天敌。经鉴定,均属半翅目蝽科,其中一种是虫蜀敌属(虫蜀蝽),另一种是蓝蝽属蓝蝽。虫蜀敌是山...  相似文献   

8.
日污灯蛾在我区1980年以来已有发生,以幼虫危害核桃、泡桐等树叶片为甚。随着我区泡桐面积的扩大,该虫蔓延迅速,目前已在我区普遍发生,影响泡桐生长。为了制定防治措施,进行有效防治,控制其危害,杜绝蔓延,巩固绿化成果,我们于一九八五年至八六年对该虫的生活史及习性,进行了饲养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虫名、日污灯蛾Spilarctia japonensis(Rothschild)、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灯蛾亚科Arctiinae。  相似文献   

9.
1983年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考察时,采集到半翅目昆虫标本多件,并进行了鉴定。由于时间、篇幅所限,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中未能列入。此次将自然保护区的半翅目异翅亚目14个科272属共526种的昆虫名录整理出来,供有关科研、生产、教学单位的科技人员参考。龟蝽科PLATASPIDAE亚铜平龟蝽BrachyplatyssubaeneusWestwood斑足平龟蝽BrachyplatyspunctipesMontandon黑头平龟蝽BrachyplatysfunebrisDistant边同龟蝽ParacoptamarginataHsiao  相似文献   

10.
在我区,白榆种子园营建属一项新课题,本文在认真总结通辽市白榆种子园营建经验的基础上,对白榆种子园营建中的园址选择、优树选择、种子园区划设计、嫁接、定植、种子园无性系数量及配置等重要技术环节作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正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半翅目网蝽科网蝽属,原产北美,属于外来物种。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树种,特别是对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的叶片危害尤为严重。中国于2002年首次发现悬铃木方翅网蝽传入湖南长沙,2006年该虫在武汉市大发生。目前已在长江流域形成爆发态势,对各地重要的城市绿化树种悬铃木构成严重危害,受到各级园林绿化和林业部门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12.
应重视保护利用——蠋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蠋敌Arma custos Fabricius属于半翅目,蝽科、半益蝽亚科、蠋蝽属的一种捕食性天敌,异名茶色广喙蝽和蠋蝽。它以肉食为主可捕食40余种昆虫的幼虫,在我区各地分布广,适应性强,很有利用前途。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4毫米,体宽5—7毫米,黄褐或黑褐色,略带淡红色。全身密布细的黑刻点。触角淡黄色,第3—4节色黑。前盾片的侧片及前侧缘区色更深。足淡褐色,跗节、胫节略淡红,腿节及前足、中足的基部各有细黑点。  相似文献   

13.
20 0 4年 5月 19日 ,笔者在进行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时 ,在商河县商河镇马官寨村村东河堤的白榆、旱柳、杨、刺槐混交林内 ,发现 1只蛾类幼虫在白榆枝条上栖息。采回室内后 ,幼虫顺利化蛹并羽化出成虫。随后 ,又在商河镇的何家村白榆枝叶上发现第 2头幼虫 (未化蛹 ,保存 )。经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武春生先生鉴定 ,该虫系瘤蛾科Nolidae ,瘤蛾属Mimerastria的苹米瘤蛾Mimerastriamandschuriana(Oberth櫣r)。以往报道 ,该虫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北京、河南、江西、四川等省市 ,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前苏联等国 ;其寄主为苹果、栎、青冈树等。该虫…  相似文献   

14.
梨冠网蝽(Stephanitis nashi Easki etTakeya),属半翅目,网蝽科、冠网蝽属。分布全国各地,已知寄主有樟、杨、杜鹃、番桃、芭蕉、木波萝、桃、李、梨、苹果、海棠、花红、山楂、八角等林木水果。1984年该虫在我所严重为害樱花树、桂花树,泡桐及  相似文献   

15.
白榆(Ulmus Pumila L、)是我国主要的造林树种,生长快材质好,分布广泛,适应性较强,全国各地广为栽培和利用。在50—70年代也是我地区绿化造林的主要树种。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分布我区的白榆,由于遭受榆紫金花虫的危害,生长缓慢,干形松散、弯曲,所以,栽培较少。但由于其木材是主要农用材,仍需适当发展。鉴于这种情况,我所于1980年参加了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的全国白榆种源选择协作组,探讨白榆不同地理种源遗传变异的规律;选择适宜我区白榆造林的最佳种源;并且提出合理发展和利用白榆资源及提高林分生产力的科学依据。现将几年来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竹卵圆蝽危害情况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卵圆蝽是近年来浙江省新爆发成灾的竹子毁灭性害虫。属半翅目蝽科。1984年莫干山500亩竹林首次爆发,现已扩展到浙江湖州市郊区、长兴、德清、安吉、余杭、富阳、肖山、缙云等县(市)的19.39万亩竹林。近年来,我们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研究,基本摸清了该虫的生活史、人工捕捉等方法防治竹卵圆蝽,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榆树害虫发生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榆树害虫种类繁多,已报道并经确认的有35科200种以上,未经鉴定还有数十种。危害榆树的害虫有3大类:钻蛀类害虫有小蠹、天牛和木蠹蛾等;食叶类害虫有榆绿叶甲、榆黄足毒蛾和榆长翅卷蛾等;刺吸类害虫有红足壮异蝽、榆四脉绵蚜等。部分害虫危害较重,可使抗逆能力很强的榆树致死,某些榆树害虫不仅本身对榆树有较大危害,还与榆树病害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成为榆树病害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8.
淡娇异蝽(Urostylis yangi Maa)是半翅目异蝽科娇异蝽属昆虫。分布于我国云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危害板栗。近年来,在河南曾发生成灾。1980年,我省武义县桃溪滩乡王公里村的板栗林中开始发生,1982年暴发成灾,使板栗减产  相似文献   

19.
黄山风景区亮壮异蝽病原真菌及高毒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黄山风景区亮壮异蝽UrocheladistinctaDistant的病原真菌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共鉴定出 5种病原真菌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 (Bals.)Vuill.、粉拟青霉Paecilomycesfari nosus (Holm .exGray .)Brown&Smith、蜡蚧轮枝孢Verticillumlecanii(Zimmermann)Viegas、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cladosporioides(Fres .)deVries和一种顶孢霉Acremoniumsp .,其中球孢白僵菌为绝对优势种群 ,占 92 %。选用 10株不同来源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对亮壮异蝽成虫进行了毒力测定 ,结果表明Bb35 7菌株毒力最强 ,是可用于林间防治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20.
榆潜蛾(Bucculatrix sp.)属鳞翅目,潜蛾科。系1984年在忻州地区新发现的一种榆树害虫,在我省亦为首次发现。有关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国内迄今未见报道。为此,笔者结合生产需要,于1984—1986年对该虫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分布与为害榆潜蛾在我省除分布于忻州地区外,朔县、灵丘、太原、榆次、平遥、介休、交城、汾阳,离石等市县亦有分布,国内仅知分布于新疆。该虫在我省仅为害榆属树种,现有榆树品种大多受害。其中,白榆、钻天榆受害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