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加强我国与国际水产科技的交流合作,建立代表我国水产科技发展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提高我国水产科技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世界渔业的共同发展,在农业部有关部门支持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从今年开始,将每两年举办一次面向世界的水产科技学术会议——“水产科技论坛”。每次会议将重点围绕一个水产科技和行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开展学术交流。2003年水产科技论坛定于9月22日至25日在广州召开,主题为“可持续水产养殖——资源、环境、质量”。此次论坛将分水产种质资源与育种(水产种质资源、水产良种选育和水产生物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淡水渔业》2013,(4):96
通威公司致力中国水产行业发展,领衔推动科技进步。2013年策划和实施了以"科技的力量"为主题的"通威科技创富大型系列活动"。4月19日,通威公司在成都举办了主题为"变革与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科技盛会"2013通威水产科技论坛"。国内水产行业相关领域主管领导、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及媒体人士共500人参加了论坛活动,代表们共同研讨了当前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态势、水产养殖业的变革途径、水产养殖科技的成果转化等焦点、热点问题,由此拉开"科技创富大型系列活动"的序幕。论坛上,通威公司宣布将拿出1亿元设立"通威科技奖励基金",面向全球公开征集农牧养殖领域的  相似文献   

3.
遵循“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针,今年,山东省莱州市水产局从行业自身特点出发,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奖励办法,进一步激发了水产科技人员到一线开展科技推广、科技示范、科技指导和科技包乡(镇)、包村、包场、包船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加快了水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海洋渔业》2003,25(4)
《中国水产文摘》是国内独家全面报道国内水产文献的综合性检索期刊,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综合信息研究中心主办。本刊文献来源广泛,不仅包括水产行业期刊,还包括其他行业、部门公开出版的多种期刊;另外还收录各种专著、汇编、会议录、科技报告、技术标准等文献中与水产科技有关的内容。双月刊,每双月底出版,每期12.00元,全年72.00元。邮发代号:18-126。可向各  相似文献   

5.
<正>热衷水产的80后鱼乡子水产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阳江市,创办于2010年(前身是阳江市渔人科技水产物资供应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开展水产物资供应、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网箱养殖和海水种苗繁育等经营项目。陈小星是阳江市鱼乡子水产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月喜之女。出生于水产世家的陈小星从小就接触水产行业,对这个行业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2002年,从中专学校毕业的陈小星被父母送到海南开展业务。"当时家里的生意是  相似文献   

6.
莱州市鼓励水产科技人员到一线大显身手遵循“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针,1993年,山东省莱州市水产局从行业自身特点出发,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奖励办法,进一步激发了水产科技人员到一线开展科技推广、科技示范、科技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2013通威水产科技论坛上,通威股份宣布成立通威研究院,邀请国内外水产行业为主的专家成为科研顾问。并且还设立了科技奖励基金,对为行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给予奖励。这一举措无疑引起了业内同胞的关注。因此,本刊邀请通威股份总裁严虎先生,向大家介绍通威研究院及通威科技奖励基金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8.
《齐鲁渔业》2009,(9):F0002-F0002
9月4日,山东水产学会“科技进步引领行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烟台召开。全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工作者欢聚一堂,认真学习贯彻省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围绕当前发展热点开展科技学术交流,探讨科技创新思路。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山东水产学会理事长宋修武在会上讲话。烟台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局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的日子里,为准确、客观、翔实地辑录历史,总结经验,从一个侧面展现我市水产业发展的辉煌成就,本期推出天祥水产科技论文专辑,对丰富我市水产文化,交流行业信息,提升水产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整合全市水产科技资源,更好地服务全市渔民,提升产业,支撑发展,日前江苏省常州市成立水产技术服务组,市级水产技术服务组分成河蟹产业服务组、青虾产业服务组和水产病害防治技术服务组3个小组,共有37名来自市、辖市区、乡镇三级水产科技人员及部分企业技术骨干组成。成立市级水产技术服务组的目的:一是有利于加强水产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有利于全市水产条线"一专多能"技术人才的成长;三是有利于系统把握行业发展规律和制约瓶颈;服务的宗旨是搭建平台,加强交流,贴近生产,服务渔民;服务的原  相似文献   

11.
王继忠同志自1956年参加工作以来,在水产战线经历了40余载的风风雨雨,始终从事水产养殖业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行政管理等项工作。尤其是自1988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以后,作为本县水产系统的领导,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项目第一负责人,他还坚持在科技生产第一线工作,不断探索研究技术推广工作的改革并且拼博壮大渔业经济的前站沿阵地,发扬了敬业求实、开拓进取、负重奋斗的水产行业精神。几年来在水产养殖业工作中由于实施了改革推动、科技驱动的战  相似文献   

12.
我们佳木斯市水产科技服务网络中心成立于1997年,是在市场经济和行业主管部门转变职能的浪潮中孕育而生的。网络中心成立两年来,在省市水产局和行业同志们的关心与支持下,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服务为宗旨,在科技与生产的对接方面做了有益的偿试,通过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水产学会:欣悉福建省水产学会成立50周年,省海洋与渔业厅谨向你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50年来,你会秉持科教兴渔的理念,团结和动员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聚集技术力量,形成行业合力,承担起为八闽渔业提供群策群力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与渔业》2010,(2):2-3
近日,珠江水产研究副所长白俊杰代表珠江所与广东中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签订了渔业科技合作协议.明确以珠江所为技术依托,整合当地水产行业科研和产业资源,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平台,创建现代渔业基地,推广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示范.支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5通威科技大会暨农牧行业 CEO/CTO 高峰论坛将于4月17-19日在成都隆重举行。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水产行业发展形势,本届大会的交流内容将重点聚焦于水产养殖领域展开,以“引领水产转型,共赢行业未来”为主题,为业界搭建一大开放性高端交流平台。在此,我们荣幸地特邀您作为与会嘉宾共襄盛举。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2018第二届中国水产科技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渔业主管部门领导、重磅行业专家、龙头企业领袖、水产行业精英等近800位代表齐聚一堂,聚焦行业质量变革,擘画行业发展蓝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言献策、凝心聚力。"世界市场上每3条鱼中就有两条是中国养的。"作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近20年来中国水产养殖产量一直占世界养殖产量的2/3左右,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2009,30(6):47-47
2009年5月17日,由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当前行业形势报告会暨2009通威科技论坛”在成都隆重召开。这次论坛以“水产养殖与食品安全”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白美清、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陈伟生、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欧洲水产学会主席Laszlo Varadi博士等国内外饲料、畜牧、水产行业及相关领域主管领导、企业家、知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18.
<正>3月7日,2015年罗非鱼行业首场高端论坛"融汇突变,问道罗非"——2015罗非鱼产业盈利模式和健康养殖技术交流研讨会在湛江金辉煌酒店隆重举行,研讨会由《当代水产》杂志社、腾氏水产商务网主办,广东粤海饲料集团(下称"粤海")湛江市海荣饲料有限公司(下称"海荣")协办,武汉澜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昌盛鱼鳖种苗场、海南天之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海南仙台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正力")和喃嵘水产(上  相似文献   

19.
渔业纵览     
2004年水产科技论坛会讯2004年9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将在上海举办2004年水产科技论坛。此次论坛是继成功举办2003’水产科技论坛后第二次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设施渔业,主要内容:①设施养殖技术及设施;②深水网箱;③人工鱼礁。此次论坛将邀请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本专业领域著名学者和知名企业代表出席。会议期间,将进行学术研讨、成果展示和产业经验交流等方面的活动,欢迎从事设施渔业装备、集约化养殖、营养饲料、病害防治及相关工作的科技人员及企业代表积极投稿并踊跃参加。论坛论文提交、参会要求及相关事宜请登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5月16日,由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上海海洋大学联合举办的2014水产科技活动周在上海海洋大学图文信息中心主会场拉开帷幕,本次水产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水产科技创新·全民共同参与"。为期一周的水产科技周活动主体内容包括水产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水产科学传播人员培训、科技创新展示、科普活动观摩、科技下乡,以及各地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