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寒冷地区哈尔滨,通过对3种海棠植物生长状况适应性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王族海棠(Malus‘Royal-ty)’、钻石海棠(Malus‘Sparkler)’、山丁子(Malus baccata)等3种植物在寒冷地区的生长良好,尤其以当地树种山丁子为最优,王族海棠居中,钻石海棠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引种5个现代海棠品种:‘宝石’海棠(Malus‘Jewelberry’)、‘钻石’海棠(Malus‘Sparkler’)、‘红巴伦’海棠(Malus‘Red Barron’)、‘罗宾逊’海棠(Malus‘Robinson’)、‘当娜’海棠(Malus‘Donald Wyman’),并对其抗旱性、抗寒性、耐阴性、抗病性以及适应性和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这5种海棠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性,表明这5种海棠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林业实用技术》2021,(2):53-54
珠美海棠(Malus zumi)作为高盐碱地苹果砧木的首选,以珠美海棠作基砧,嫁接苹果矮化砧木‘T337’‘SH6’‘SH38’‘SH40’‘77-34’‘马克’‘GM310’等组合进行试验,筛选出在珠美海棠上嫁接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矮化砧木有‘SH40’‘T337’和‘马克’。  相似文献   

4.
北美海棠(Malus micromalus cv.‘American’):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被园林绿化广泛利用。本文详细介绍通过利用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作砧木对北美海棠系列品种进行嫁接繁殖的技术,为广大园林工作者提供繁育北美海棠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紫花海棠(Malus‘ Purple’)3个树种在萧山区海防林建设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弗吉尼亚栎和木麻黄这2个树种生长良好,保存率分别为95%和94.5%,可以在萧山围垦地区作为营造沿海防护林的新优树种加以推广;紫花海棠成活率(保存率)仅为40%,缺乏良好的耐旱抗涝习性,不能盲目引进造林,还有待进一步试种而定。  相似文献   

6.
以34个海棠(Malus spp.)品种为试材,从中选取叶片色彩跨度较大的5个品种(冬红M.‘Winter Red’、阿迪荣M.‘Addirondack’、亚当M.‘Adams’、鲁道夫M.‘Rudolph’和完美紫M.‘Perfect Purple’),用光谱法与溶液法对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3种叶片色素相对含量及绝对含量进行测定、耦合,通过耦合函数计算其余29个海棠品种叶片色素的绝对含量。结果表明,3种色素绝对含量与相对含量拟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87 5(叶绿素)、R~2=0.999 4(类胡萝卜素)、R~2=0.990 5(花青素),方程拟合度较好;在海棠的不同叶位中,各品种上位叶的叶绿素含量比中、下位叶低,上中位叶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比下位叶高。  相似文献   

7.
临沂市于2011年开展了根接法快繁北美海棠(Malus micromalus cv.‘American’)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平邑甜茶苗砧根适宜长度为8~10cm,适宜粗度为0.5~0.8cm(上端口直径),根接健壮苗出圃率96.7%,促进了北美海棠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南、山东、四川等地的海棠进行资源调查研究,选取观赏海棠栽培种—‘道格’、‘凯尔斯’等、海棠野生种—‘河南海棠’进行引种试验,将47个海棠品种成功引种至郑州地区,为郑州地区园林应用增加了可供选择的海棠品种,并且通过对其花期调控研究和文化内涵挖掘,进一步增加了海棠造景形式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川西2种高山海棠果实和叶片的营养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和花叶海棠(Malus transitoria)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中抗逆性极强的2个植物种(张云贵等,1998;王海英等,2009),也是四川西部甘孜州高海拔干旱贫瘠地区的重要建群种,2者在形态学、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等方面存在密切联系(石胜友等,2004;邓洪平等,2002;成明昊等,1997;1999;毛宝琴等,1996;唐建民等,2009;Cheng et a1.,2002:Bassam et al.,1991).炉霍县是变叶海棠和花叶海棠野生资源典型分布区,变叶海棠主要分布在海拔2 800~3 050 m,花叶海棠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3 200 m,2者表现为地理替代分布(成明昊等,1992).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班玛县花叶海棠(Malus transitoria)和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资源培育,通过对班玛县适宜生长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的宜林荒山荒滩、无立木林地、坡耕地、撂荒地和幼树保存或生长不好的低质低效退耕还林地的调查,划分和统计出班玛县人工营造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的适生区域的面积和立地类型,为班玛县藏茶(花叶海棠(Malus transitoria)和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利峰 《绿色科技》2021,(5):77-78,80
对八棱海棠在繁殖技术、抗逆生理及园林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发现八棱海棠所未涉及研究方向,为后期开展八棱海棠深层次研究明确方向。结果表明:八棱海棠目前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抗逆生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旱、耐盐碱、重金属及抗寒等方面;园林应用主要集中在新品种选育和观赏价值评价等。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巩留县和新源县2个居群下的7个新疆野苹果群体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EIS法对各群体抗寒性进行测定,并与电导率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巩留和新源2个居群内群体间的半致死温度差异不显著,2个居群间的差异显著,巩留居群的半致死温度显著低于新源居群,证明巩留居群的抗寒性高于新源居群。电阻抗图谱法单-DCE模型中6个参数(τ,ψ,r,r1,re,ri)中,r1,re,τ3个参数可以得出供试样品的半致死温度,其中r1,re所得的半致死温度与电导率法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参数r1,re适用于新疆野苹果的抗寒性测定。电阻抗图谱法(EIS)与电导率法的抗寒性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省时、不需温育,具有更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红花七叶树树干端直,生长较快,耐旱、耐寒,花形硕大、花色鲜艳美丽,是目前关中地区优良的行道观赏及水土保持类树种。文中介绍了红花七叶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播种繁育技术,以期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八棱海棠种子解除休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八棱海棠种子分别进行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低温裸层积、低温层积以及赤霉素与低温层积结合等处理,而后进行发芽试验,统计分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赤霉素溶液浸泡不能完全打破种子休眠;低温层积是解除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层积80 d后,即可解除种子休眠;赤霉素溶液浸泡后,再低温层积可显著缩短层积时间.  相似文献   

15.
垂丝海棠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27个垂丝海棠品种的19个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垂丝海棠品种用于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多数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枝条直立或下垂应作为垂丝海棠品种分类的第一级标准,花径、花型应作为第二级标准,叶色、花期等应作为第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林檎的生物学特性、叶的化学成分及在不同时期其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综述了林檎的开发利甲前景.  相似文献   

17.
几种宿根花卉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重瓣金鸡菊、黑心菊等8种宿根花卉为试验对象,利用电导率法测定抗寒性,同时以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为辅助依据,从生理方面解释8种宿根花卉抗寒性的强弱。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温度逐渐降低,各品种花卉的细胞膜透性均逐渐升高,而不同品种之间增加的幅度有明显差异。通过运用隶属函数法结合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算出8种宿根花卉抗寒性顺序为:重瓣金鸡菊黑心菊飞燕草宿根福禄考射干肥皂草堆心菊地被菊。  相似文献   

18.
景谷县黄栀子引种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黄栀子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景谷县适宜引种栽培黄栀子的自然条件.阐述了黄栀子播种育苗繁殖技术措施以及栽培地选择、栽培密度、整地、中耕除草、施肥、灌水、排涝、修枝整形、冬季深翻土壤、越冬防寒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栽培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并就其鲜花、鲜果采收、加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概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防寒技术处理的抗寒效果,对南阳地区大花类树状月季设置树体修剪处理、土壤冬灌处理、施用磷钾肥处理、3种方式同时采用的处理、空白处理共5个防寒处理,并对各处理的相关抗寒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防寒处理其抗寒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3种方式同时采用的处理、施用磷钾肥处理、树体修剪处理、土壤冬灌处理、空白处理。3种方式同时采用的处理其防寒效果与施用磷钾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其它3个处理间差异极显著。3种方式同时采用的处理和施用磷钾肥处理均可有效地保证大花类树状月季安全越冬,适合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其他3种独立的防寒处理中,施用磷钾肥处理抗寒效果最佳,其次是树体修剪处理,最后是土壤冬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