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甘蔗渣、桉树皮等广西本地产原料栽培食用菌,开展了甘蔗渣、桉树皮、凉粉草渣、杏鲍菇菌渣为主料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渣、桉树皮、凉粉草渣、杏鲍菇菌渣4种原料均可作为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培养料。综合产量和投入产出比,利用凉粉草渣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应用隧道3次发酵制作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是现代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的发展方向,但因隧道3次发酵技术在国内刚起步,故生产企业对其了解较少,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系统介绍了江苏省双孢蘑菇工厂化3次发酵生产的现状和特点,为双孢蘑菇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工厂化栽培草菇(Volvaria volvacea)的菌渣再次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研究,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品种W192为试验材料,工厂化生产草菇的菌渣为原料,设计了菌渣、牛粪比例3:1和菌渣、牛粪比例4:0的2个处理。对培养料的堆制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等生产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培养料预堆和发酵过程的温度、水分、p H、碳氮比的变化等,同时对这两个处理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发菌周期、出菇周期、鲜菇产量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统计。结果表明,菌渣加牛粪和不加牛粪处理的培养料发酵过程的各项生产指标均符合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要求,菌渣、牛粪比例3:1配方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发菌快(1 d),出菇时间短(3 d),产量高(2.04 kg·m-2)。这综合说明工厂化栽培草菇的菌渣再次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技术可行,并对本地区综合利用草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具体操作和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蘑菇疣孢霉病国外多称湿泡病,其病原菌为疣孢霉,主要危害蘑菇、平菇等子实体。危害蘑菇的种是有害疣孢霉寄生引起的。该菌近年来在许多蘑菇主产区迅速蔓延扩散,危害逐年加重,是目前蘑菇栽培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成为制约蘑菇生产发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中美合作研制双孢蘑菇工厂化周年高产栽培技术,已进入实施阶段。近几年来,福建省蘑菇收购与罐头外销行情下跌,针对这一形势,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与美国SYIVAN食品集团公司开展深层次的技术合作。该所在蘑菇搜集、鉴定与保藏,优良菌株选育、制种、栽培和保鲜加工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美国SYIVAN食品集团公司是全美最大的蘑菇菌种公司。双方在双孢蘑菇种质收集鉴定、基因工程育种、现代化制种和工厂化高产栽培等方面加强联合,将对我国蘑菇业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中美合作的双孢蘑菇生产…  相似文献   

6.
草菇工厂化周年栽培常因病虫害严重而损失惨重,通过实践总结提出现有工厂化菇房内草菇与双孢蘑菇轮作栽培关键技术,利用草菇、双孢蘑菇不同的栽培温度需求,高低温交替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既实现了草腐菌工厂化栽培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又实现了栽培基质的高效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2015,(6)
<正>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约占世界食用菌总量的40%左右。双孢蘑菇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而出现了一些生理性病害,造成双孢蘑菇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笔者结合实践分析总结出了高寒地区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措施,仅供参考。1菌丝徒长1.1症状双孢蘑菇播种后菌丝营养生长过旺,绒毛状菌丝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废料的资源利用,以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废料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有机肥为对照,采用直接还田施用的方法,研究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废料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鲜食糯玉米生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工厂化废料含有的养分可以满足鲜食糯玉米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可以代替常规有机肥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荷兰先进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发酵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荷兰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的概况,以及栽培成本和最新的环保技术,特别是荷兰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疣孢霉是一种土壤真菌,它以覆土为主要传染源危害双孢蘑菇,已成为制约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若采取严格菇房处理、培养料二次发酵、重视覆土材料消毒、适时安排栽培季节、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逆性强的蘑菇菌株等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菇农栽垮双孢蘑菇工艺繁多,现在国内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工艺与国外现代化的栽培蘑菇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尽管不全部适合于我国国情,但借鉴吸收发达国家数百年来发展蘑菇生产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是提高我国蘑菇生产水平的必经之路。设施化栽培是营造适合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它的生长发育达到理想化的状态,笔者在设施化栽培双孢蘑菇的过程中具体操作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从聊城地区部分县、市保护地蔬菜田采集18个土壤标本,分离得到5种拮抗真菌,据魏景超和文成敬等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鉴定.经鉴定属于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橘绿木霉(T.Citrinoviride)、康氏木霉(T. Koningii)、哈慈木霉(T. Harzianum)和绿色木霉(T. Viride).这些拮抗真菌对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瓜类腐皮镰孢菌(FusariumSolan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对上述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我国双孢蘑菇周年工厂化栽培配套设施设备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双孢蘑菇生产机械设备国产化、栽培设施和机械设备相互匹配、走自主创新道路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蘑菇象其他栽培作物一样,是易受病原体和害虫侵袭的。我将只限于谈谈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四种重要的栽培蘑菇的真菌病害: 1.由轮枝孢霉菌Verticillium fungicola引起的干泡病;2.由蘑菇白腐病菌(有害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引起的湿泡病;3.由葡萄枝霉菌Cladobotryum sp.引起的腐霉病;4.由白色偏丝霉菌Aphanocladium album引起的白色偏丝霉病。干泡病病原轮枝孢霉菌。症状感染的最初阶段,蘑菇菌盖上能够看见褐色斑点。病害的这个阶段能够与由细菌引起的褐斑病所混淆。如果被感染的蘑菇潜伏予潮湿的房间  相似文献   

15.
朱广凯 《食用菌》2014,(6):50-50
<正>白腐病是双孢蘑菇栽培中发生最为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发病重于春季,栽培户应加强防治。具体措施如下:1在菇床温度、空气相对湿度不影响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应经常开窗通风,降低房内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将房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5%以下,温度保持在18℃以下。这样,既有利于双孢蘑菇的生长,又不利于病菌的繁殖与侵染,可有效地减轻病害。2为预防病害的发生,在双孢蘑菇出菇前用1∶2∶230倍波尔多液均匀地喷洒菇  相似文献   

16.
荷兰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发酵先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荷兰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基本情况荷兰是世界上栽培双孢蘑菇最先进的国家,并且在不断向国外输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荷兰生产食用菌95%的品种为双孢蘑菇,棕色蘑菇占3%,其余2%为平菇、香菇等。每平方米产量,双孢蘑菇33~35千克(二潮菇),棕色蘑菇30千克(二潮菇)。近10年来,荷兰双孢蘑菇栽培面积变化不大,稳定在75万平方米左右,产量约23万吨,产值约23亿元(表1)。双孢蘑菇鲜菇平均  相似文献   

17.
1985年2月在意大利考察期间,先后参观了4个蘑菇农场和1个蘑菇科技服务中心,对意大利的蘑菇栽培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供参考。一、双孢蘑菇双孢蘑菇是意大利蘑菇栽培的当家品种,年产鲜菇达6万吨左右。蘑菇栽培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农区,主要产区是在北部山区,邻近法国边境一带,成为农业中的重要产业。随着机器制造业和电子技术发展,生产方式从手工栽培走上工厂化专业性生产道路,生产技术实行一系列改革,生产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双孢蘑菇单产达到每平方米20~25公斤,一年种4~5茬。 (一)堆肥制作堆肥是蘑菇的生存基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培养料隧道发酵技术是将培养料按照配方要求精准配料,通过预湿、混料环节进入一次发酵隧道,在75~80 ℃ 条件下完成微生物发酵及焦糖化反应,然后转入二次发酵隧道,在58~60 ℃ 条件下进行巴氏杀菌杀虫,45~50 ℃ 条件下进行控温发酵,生产出的培养料理化性状稳定,利于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实践证明,采用工厂化生产的二次发酵料栽培双孢蘑菇,出菇产量可较传统发酵料栽培提高60%~120%。  相似文献   

19.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商业化栽培规模最大、普及地区最广、生产量最多的菇类,其肉质肥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国内双孢蘑菇工厂化周年生产企业、季节性规模示范基地不断涌现,产量、品质不断提高。但从市场调研中发现,由于企业、基地甚少进行无公害栽培或作相关研究,导致双孢蘑菇产量及品质不稳定,脱销、滞  相似文献   

20.
香菇在栽培过程中,经常遭到木霉类,例如: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哈济木霉T. ha-rzianum和多孢木霉T. polysp-orum等的为害,而造成显著减产。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改变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的种类和数量,来控制木霉对香菇的为害。研究所用的菌株为香菇(T-MI-655)、多孢木霉(TMI-60146)、绿色木霉(TMI-60147)、哈济木霉(TMI-60622),都是从香菇段木上分离出来的。所用的培养基每升蒸馏水含d-葡萄糖20克、酪蛋白氨基酸2克、7水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1克、7水硫酸亚铁1毫克、7水硫酸锌0.2毫克、6水硝酸钴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